APP下载

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元素挖掘实践研究

2022-05-27岳贤平郑磊金湖根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4期
关键词:挖掘市场营销课程思政

岳贤平 郑磊 金湖根

摘  要:课程思政在高校各专业课程教学中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少课程也在此方面进行了非常深入的实践研究,有的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各自为战”现象,即没有从专业视角对课程思政进行整体性设计,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没有形成协同效应。文章通过研究支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相关文献和文件,从专业顶层一体化梳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确定课程思政教育元素挖掘的原则、步骤,明确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的主要类型和挖掘重点,进而根据专业特点从整体上完成课程思政的设计,使各专业课程形成协同效应,形成较好的“专业思政”育人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教育元素;高职;市场营销;挖掘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2-0156-04

为不断加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营销专业在推进课程思政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与探索,从专业角度对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系统性地进行统一梳理与挖掘,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高职营销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元素挖掘的依据

课程思政教育元素是指非思政课程教学中蕴含的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那些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德育教育具体内容。营销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元素挖掘主要可根据的中央相关文件有: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二、高职营销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元素挖掘的原则

(一)课程思政教育元素要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

高校应结合教育部专业教学标准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目标,不能一味追求“高大上”或“大而全”,更不能主观臆断、凭空编造,要以课程思政目标指导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和哲学思想要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素质目标,做到魂聚不散,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

(二)課程思政教育元素要与专业属性相契合

不同专业面向不同的产业、行业和岗位,不同的行业、产业有不同的发展历史和背景,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专业知识、技术和专业伦理侧重点,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要与专业知识、能力培养的特点相一致,达到春风化雨的育人效果[2]。

(三)课程思政教育元素要与课程内容相融合

每门课程有其各自的知识图谱、原理或技术,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要与课程特点相一致,使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从本课程中自然长出,与专业知识、专业精神相得益彰、合而为一,彰显课程思政教学润物无声的效果[3]。

三、高职营销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元素挖掘的步骤

(一)明确专业定位

专业定位是面向社会发展、产业变迁、人民期盼而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是专业课程思政挖掘的主要依据,人才培养的价值引领目标决定了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方向。

(二)确定专业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高校应根据课程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引领目标,结合课程特点,从专业素养和基本素养两个角度,确定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三)梳理课程知识点、技能点,形成课程基本结构

高校应根据课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育人目标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按学科体系或认知过程、工作流程、岗位任务、学习情境等形式,形成课程知识、能力图谱结构的基本架构。

(四)挖掘课程蕴含的课程思政教育元素

高校应根据课程的知识、能力框架,从专业历史、现实、个人三个维度,激活(或嵌入)课程思政元素。专业的历史维度主要从专业思想、专业成果、专业名人(名匠、能手)提炼具有思政特色的专业特征、专业要求和专业精神;现实维度主要关注国内外专业相关政策、产业现状以及与专业相关的热点事件,对新时代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提炼其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育;个人维度主要可以从教师或学生的个人经历以及对事件的感悟、看法中提炼思政元素。

(五)形成课程思政教育元素图谱

高校应明确课程思政元素与课程知识点、能力培养的对应关系,并进行归纳分类,以表格或示图等形式,形成课程思政元素图谱。

四、高职营销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元素主要类型和挖掘重点

(一)营销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的主要类型

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主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4]。因此,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可以从以下七类入手:第一类是政治认同,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思想的浙江实践以及理想信念等方面;第二类是家国情怀,主要包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革命历史、建设历史、国家安全等方面;第三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区域(浙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载体、行业发展与文化、校本文化等方面;第四类人生三观,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第五类是道德修养,主要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第六类是法律素养,主要包括法律意识、宪法、经济法、社会法、专业法规与专业伦理等方面;第七类是身心健康,主要包括身体健康、人格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人格修养等方面。2827F5D8-C1DA-4E93-8FD2-46ABC46B9726

(二)营销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元素挖掘重点

高校要从课程所涉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介绍中国财经商贸行业改革发展、当前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等改革历程和改革成就,帮助学生了解绿色经济、“一带一路”倡议、美丽中国、安全中国、依法治国方略等一系列方针政策,让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同感,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展示中国商贸、中国故事,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使命感、认同感,培养学生胸怀祖国、面向世界的情怀和价值观,理解中国的大国担当和大国自信,使学生树立包容合作的贸易观和义利观;帮助学生了解经济规律、市场规则、行业法律法规,引导学生敬畏市场、敬畏法律,树立风险意识、法治思维;弘扬律己修身、诚实守信、天下为公、自强不息等中华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 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树立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培养学生科学规范的工作方法和严谨治学的态度;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5]。

五、高职营销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的应用

(一)高职营销专业课程思政应用的校本实践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多轮探索与实践,在专业顶层设计上对课程思政进行了一体化设计与构建,对每门核心课的思政育人目标进行了梳理,在最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了全新的体现,在思政育人路径上很好地落实了学校要求的“八进”做法(德育教育元素进培方案、进课堂、进教材、进考试、进作业、进课标、进实训、进授课计划)。

1. 重新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课程体系、思政理论系列课程、课程思政、劳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三创”实践活动等教学教育活动增强市场营销专业师生下述文化价值认同:(1)求真、向善、寻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传承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崇尚劳动,精益求精。(2)国潮品牌与中国自信。教育学生认知“国潮”热背后不仅是中国制造、中国品牌的崛起,更是中国情怀、中国自信的彰显,增强其文化认同、爱国情怀。(3)绿色营销与社会担当。引导学生认知市场营销活动要考虑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渗透绿色发展观,具备全局意识,树立担当精神,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4)营销伦理与职业道德。启发学生重视营销伦理的熏陶,树立公平交易、诚信经营、顾客至上等正确的营销价值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观。

2. 营销专业课程育人目标重构

以该校营销专业核心课程为例,专业顶层对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元素进行了统一设计,进一步明晰了不同课程的思政教育目标,达到同向同行,真正实现同向同行效果。

(1)市场营销学

该课程面向现代商贸服务业和数字商务产业的销售类、市场类、客服类等营销岗位,以智慧家居应用型和乡村振兴产业服务型岗位为核心导向,引入前沿的数字营销概念和技能,按照线下/线上产品营销方案制定工作任务设计教学内容,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达到营销策划类岗位的基本要求,操作上能根据设定的目标制订市场营销整体活动方案,同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增强中国品牌自信,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来实现自我价值。

(2)市场调查与数据分析

该课程面向现代商贸服务业和数字商务产业的销售和营销管理类岗位,培养以智慧家居应用型和乡村振兴事业服务型为核心的销售和营销管理类各岗位共需的市场调查与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充分利用所学数字化营销技术满足消费者需求,造福乡梓、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课程教学中遵循理论来自实践的原则,培养学生调查方案设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报告撰写能力。

(3)数字营销应用技术

该课程面向现代商贸服务和数字商务产业的营销岗位群,立足宁波经济数字化改革要求,满足传统营销模式向数字营销模式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使学生通过数字营销技术应用(中级)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实践,了解和掌握搜索排名优化、搜索竞价营销、推荐引擎营销等核心技能,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感与行为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念,培养绿色营销意识和民族精神。

(4)全渠道推广

该课程以培养现代商贸服务业和数字商务产业岗位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使学生掌握以智慧家居应用型和乡村振兴产业服务型岗位为导向的全渠道运营的理念和方法。课程将结合多家企业的经典案例和线下实战,带领学生探索智慧家居产业和乡村振兴产业方面的全渠道推广策略,引导学生树立新时代背景下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观,为接续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奋斗。

(5)数字化客户服务与管理

该课程面向现代商贸服务业和数字商务产业的销售和营销管理类岗位,培养智慧家居应用型和乡村振兴产业服务型岗位必备素养、知识和技能。该课程以诚信经营、顾客至上、劳动光荣为理念,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宗旨,掌握数字客户服务的典型流程和话术,能结合智能客服功能达到精准服务、有效维护大客户关系、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培养客户忠诚度,利用CRM软件进行客户大数据分析等;通过奥克斯真题真做项目,训练客户服务的实用技巧,为企业提供增值性销售服务。

(二)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元素挖掘应用

以营销专业核心课程市场营销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元素挖掘应用为例,该课程主要承担的是专业人才的营销基础认知培养与训练。该课程以老国货品牌重塑形象实现“老树发新芽”和“意气风发”的新锐品牌“国货潮”为思政线索,具体在教学改革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传统文化(传统优势文化提升品牌内涵),即分享国货老品牌甚至老字号,对其重塑形象,实现“老树发新芽”,比如百雀羚、云南白药……;2. 政策方针(党的政策方针造就时代机遇),即分享国货企业创业历程,深入探讨其中的市场机会,比如长虹、TCL……;3.四个自信(文化的不自信导致品牌命名西化),即国产品牌的高端化产品越来越突出,国货正当潮,新锐品牌不断崛起,比如海尔的卡萨帝;4. 制度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发市场活力),即新锐品牌的不断涌现,很多甚至参与了国际化竞争,比如抖音;5.理想信念(个人职业规划的积极意义),对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成功企业的历程进行解析,明白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比如娃哈哈;6. 敬业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的体现),即分析国内企业营销失败案例,总结失败原因;7. 爱国情怀(市场竞争不仅仅是商业行为),即以外资品牌占主导,到现在国货潮的兴起;8. 职业道德(引入企业导师进课程、进课堂),即在专业课真题真做的基础上,引入企业导师共同思政育人,讲述企业声音、分享职场故事。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01).

[2] 张晓飞.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营销专业课程思政化路径探索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8,31(23):135-136.

[3] 张潜,陈艳庆.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路径研究——以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为例[J].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2):75-77.

[4] 邓永忠.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 中国储运,2021(10):153-154.

[5] 陈海雯,杨伟柱,石娜. 支部建在团队上,打好“党建+专业”组合拳[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09):35-37.

(责任编辑:邹宇铭)2827F5D8-C1DA-4E93-8FD2-46ABC46B9726

猜你喜欢

挖掘市场营销课程思政
新发展格局下建筑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创新
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新思维
促进中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的策略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将“再也没有”带向更有深度的思考中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