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协同教育思想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策略研究

2022-05-27蔡开祺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4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

蔡开祺

摘  要:协同教育思想是指在整合各门课程思政元素的前提下,在课程思政建設之中形成合力。在协同教育思想的背景下,大学英语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的基础课程,其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仅仅依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难以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并且由于大学校园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仅仅依靠一门课程的教学,难以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政治理念等进行全面教学。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公共基础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大学英语课程的融合,是真正贯彻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文章论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基于协同教育思想,在思政教学格局上构建大学英语课程的具体路径,以期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协同教育思想;课程思政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探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2-0132-04

当前,我国大学英语课程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下出现两个弊端:一是教材中缺少对中国思想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二是在教学重点中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融入,这些直接影响着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协同教育思想是指在对各门课程的思政思想进行整合的前提下,在课程的思政建设中形成合力,在协同教育思想之下将课程思政和大学英语课程相融合。因此,基于协同教育思想展开大学英语思政教学的策略研究,是当前我国高校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大学英语基于协同教育理念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意义

协同教育理念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是在新时代“立德树人”思想指导下,对各学科之间的课程思政元素进行全方位深入挖掘,全面提升学科教育质量和教育内涵。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英语基本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写作、翻译和语法等学科技能的锻炼,其中更为注重的是对学生在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上的锻炼。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协同教育理念在新时代教育方针中的不断融合,大学英语当前提倡的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变。对高等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在协同教育理念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着力点主要在于几个方面,即世界优秀文化、时代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英语教学,仍以传授知识和锻炼技能为主,忽视了课程思政与协同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融合,难以应对西方的一些思想理念在我国的渗透。因此,大学英语协同教育理念之下,课程思政教育的目的与意义就是在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技能的同时,重视对学生政治思想的教育,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认同、坚定思想政治立场,使其适应我国逐渐加快的发展速度和全球化趋势[1]。

二、当前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现状

(一)教师缺乏对课程思政的正确认识

在对当前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调查中发现,虽然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合已经得到了全面推广,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仍然缺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英语考核体系缺乏对思政教育方面的指标。传统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设定以及教学考核标准都以学生在英语技能上的掌握熟练度来开展,更多关注对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的考核。因此,教师在前期的教学设计以及规划中也把重点更多地放在了对学科知识的讲解上,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不多,主观上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甚至很多英语教师错误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由专门的思政教师来负责,自己只需要做好对学科知识的讲解即可,缺乏对当前国家提出的课程思政理念的了解,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没有得到充分贯彻落实。

(二)缺乏成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

高校英语教师在专业背景以及知识储备上都以英语为主,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理论积累并不多,甚至在思想政治素养上的表现也仅仅是及格水平,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系统学习。正是因为大学英语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擅长,才导致思政教育教学在整体的教学体系中被边缘化。很多大学英语教师不能及时发现教材中的相关思想政治因素,导致其在课堂教学中难以找到合适的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强行插入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突兀的插入方式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难以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部分教师认为大学英语课程之中的专业知识是一个独立体系,具有规范性和严谨性,额外加入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会对专业知识的产生干扰;有部分教师认为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思政教学就是在专业课课堂上讲政治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常常出现生搬硬套、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和形式,从而造成了不好的教育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2]。

(三)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具有较强的功利性

在现实中,大学英语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往往是两个相互独立、封闭运行的系统,导致课程思政思想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缺位。通过调查问卷等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存在较强功利性,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往往都是为了“通过率”,尤其是在大学四六级考试之中,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但是,在当前我国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大学的课程不再仅仅是为了向学生传递专业知识,其人文性也逐渐被重视起来。这种功利性的学习方式不利于课程思政理念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体现和渗透。然而,课程思政的协同教育观念往往容易被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忽略,这就导致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交流仅仅建立在单向的输出上,中国文化元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体现碎片化,缺乏系统体现。并且单向的英语文化输入也导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出现严重的不对等情况,不利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贯彻课程思政理念,也不利于协同教育思想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体现。

(四)学生缺乏对价值观的正确辨别

大学生对新思想、新事物往往比较感兴趣,也比较容易去理解和接受其他思潮。大学阶段的学生在成长和发展上对自我意识的控制性逐渐加强,对外界事物开始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然而大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难以辨别各种纷乱复杂的信息,或恶意解读社会事件,这会使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出现动摇,甚至产生思想观念上的偏离[3]。

三、未来我国大学英语在协同教育理念下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其教学理念对教学模式的构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想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就必须提高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通过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大学英语教学融合中产生的问题的调查发现,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贯彻落实的重要因素是大学英语教师的政治素养。因此,未来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英语教师政治素养的提升,教师首先要拥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的政治立场以及较高的政治觉悟,才能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推进,尤其大学英语教师不能将教学重点只放在对学生英语技能的练习上,也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性,在教学规划时平衡学科知识教学和思想政治教学,自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穿插思想政治教学,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价值[4-6]。

(二)对教材展开深入挖掘

高校方面也要加强对大学英语教材的改革,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工具,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指南,也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指导书。因此,教材内容的设定,对教学的走向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合,就要突出教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落实到教材的编写中,为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支持。同时,在实践教学中,高校英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做到英语知识教学和思政教学在课堂上的融合;以项目式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模式为抓手,在大单元的课程理念之下构建学习任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利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手段,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程理念的挖掘意识和学习兴趣[7-9]。

(三)提高思想政治内容在大学英语教材中的分量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推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材缺乏与思想政治相关的内容,并且高校在大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中也缺乏对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视,忽视了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教学,导致教材重难点讲授中只注重对西方文化的讲解,忽视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涉及,最终致使大学英语教学始终难以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有效融合。因此,未来高校也要加强对英语教材的改革,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工具,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指南,也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指导书,对教学的走向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福州英华职业学院一方面选择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大学英语教材,另一方面也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探索自编活页式课程思政教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合,就要突出教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落实到教材的实际讲授中,为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支持[10]。

(四)借助互联网等手段拓展课堂内容

当前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教师在基于协同教育理念,在大学英语课程中渗透课程思政理念时,要更多地借助互联网,对大学英语课堂和课堂思政理念的结合形式进行创新。福州英华职业学院选择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教材其配套的App we learn拥有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在前期的教学规划中可以在该平台和互联网上搜寻相关资料、学术论文和教学资源,加强自身的知识建设和课程理念建设,结合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搜集能够体现其思政思想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并将其融入具体的教学设计。其次,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辩证地对中西方的文化差異进行剖析。最后,在课后教师要及时反思并搜集学生的课程反馈,了解学生对课程形式的接受程度和感受,以及课程思政渗透在本堂课程中的效果,并将经验整理之后运用到下次课程之中[11-13]。

(五)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学

要做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贯彻思想政治教育,还要注重提升学生兴趣,过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较为单一,长此以往会给学生带来疲倦感,使得学生逐渐丧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热情。因此,未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中,教师要注重对教学方式的创新,可以通过挖掘教材中与思想政治有关元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小组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整理中西方在文化差异方面的资料,每个人在搜集完毕后,还要在小组内进行分享和讨论,通过增加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感,来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专注力。另外,教师还可以抛出蕴含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热点话题,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加深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以上布置给学生的任务均可让学生通过演讲、小品表演、拍摄英语微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向学生讲解西方的历史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时,加入对中国在相同方面内容的介绍,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升华。

(六)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当前高校教师和学生在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中都有着比较严重的功利化思想,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高校现行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在高校大学英语课程的现行评价体系中,对学生的考核打分往往还是集中在考试成绩和专业语言相关考核体系下,学生在这种体系中的学习不可避免地依然侧重于获得比较好的考核成绩上。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课程思政理念占比多少,并不会影响他们实际的教学和学习最终考核成绩。在这种情况下,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重要性也就自然而然被忽视了。因此,高校需要革新当前的教学评价体系和学分考核体系,将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纳入最终的评价体系中,促使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和学习都能重视这一理念的体现程度[14]。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体现,能有效促进学生在语言学习课程中建立对中国政体、政治理念的认同,课程思政理念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辨别正确的价值观,坚定学生在思想政治理念上的立场,还能在协同教育理念之下加强大学英语课堂的学习效果。因此,基于协同教育思想,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进行教学策略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所有相关从业者进行思考和探究。

参考文献:

[1] 冀淑辛. 大学英语课堂的思政教育渗透[J]. 海外英语,2012(22):20-21.

[2] 金浏河,高哲. 对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辨[J]. 现代职业教育,2017(18):60.

[3] 王丹丹. 新时代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D]. 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9.

[4] 陳环.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探索[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3(04):31-33.

[5] 杨琼. 基于课程思政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0:49-50.

[6] 丁水芳. 协同育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建构研究[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7-70.

[7] 许洲. 协同教育理论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以《西方经典阅读(第二版)》为例[J]. 现代英语,2020(10):109-111.

[8] 李晓旭. “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探析[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20,22(03):45-48+94.

[9] 梁伟莹,罗少珍,孙贵平,等. “大思政”教育教学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创新研究[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80-83.

[10] 徐丹. 基于协同育人机制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22(01):84-87.

[11] 王珍梅. 浅谈职业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思政渗透路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资助[J]. 语文课内外,2019(25):20.

[12] 冉亦,李昊霖,王丁,等. “课程思政”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以成都大学“课程思政”校级示范课资助项目为例[J]. 科技风,2020(18):103-104.

[13] 李倩,严艳,陈琰,等. 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24):71-72+81.

[14] 王甲能,郭宁,贾爱武.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创新实践探索[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3):142-144.

(责任编辑:莫唯然)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中动词—ing和不定式的比较
英文原版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朗读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基于感知学习风格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