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四川吟诵的采录、保护与传承
2022-05-27陈洪
陈洪
摘 要:四川吟诵作为建立在四川方言语音系统上的特有诵读腔调,有别于现代朗诵,是一种极为有效的保存四川方言、传承地方文化的手段。新文化运动之后,四川吟诵经历了发展的低谷,主要问题是缺少吟诵传承场所和专业师资,传承后继无人,社会影响力逐渐缩小。为了保护和传承四川吟诵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文章揭示了应在全面采录四川方言区传统吟诵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做好四川吟诵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吟诵;四川吟诵;抢救;保护;传承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6.051
1 吟诵的发展与保存现状
1.1 吟诵的概念及发展
吟诵是建立在方言语音系统上的一种传统读书吟诗腔调,历代读书人皆是使用故乡方言或通语进行吟诵。有别于现代朗诵,吟诵是传统汉诗文最主要的创作方式和诵读方法,也是古代私塾教学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极为有效的保存地方方言、传承地方文化的手段。吟诵曾有“吟咏”“吟唱”“唱读”等称谓,对研究私塾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传统吟诵伴随诗歌的诞生而产生,先秦文献中已有大量关于吟诵的记载。如《周礼·春官宗伯下》:“以乐語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战国策·秦策二》:“臣不知其思与不思,诚思,则将吴吟。”这些文献真实反映了先秦时期的吟诵状况。到了东汉时期,“吟诵”开始作为一个合成词出现。如陈琳的《文选·答东阿王笺》:“谨韫椟玩耽,以为吟颂。”①到了宋代,吟诵的教育功能逐渐彰显,这一点在朱熹的《童蒙须知》中的“读书写文字”部分和王阳明的《训蒙大意》中就可以发现。王阳明更是发明了一套吟诵方法,称为“九声四气歌法”,并创造了一套吟诵符号用于教学。进入明清时期,对吟诵理论的研究已经深入到语言和声律,对四声的吟诵法有了详细的说明,已经提到了现代所归纳的“平长仄短”等规则,晚清桐城派在曾国藩所著《古文四象》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因声求气”说,更是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数千年来,吟诵主要通过书院和私塾进行传承,对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地方文化、表达吟诵者的思想情感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曾经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日本、韩国至今仍保存着吟诵汉诗的传统,建有专门的诗吟学院和吟诵社团。
1.2 吟诵的保存现状
1912年,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签发政令,废除读经。蔡元培的举动是有感于西方先进的思想与教育理念,期盼以废除读经的方式改变当时的教育现状。然而,自此之后,以读经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私塾开始消亡,并被新式学堂取代,吟诵也随着私塾的消亡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现代朗诵却随着西方话剧的传入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并在新文化运动后逐渐取代吟诵的地位,吟诵则成为少数文人学者掌握的“绝学”。
百余年来,唐文治、赵元任、朱自清、叶圣陶,直至后来的朱东润、钱仲联、赵朴初、叶嘉莹等一代又一代专家学者都在呼吁抢救、恢复吟诵。他们或在大学里开设吟诵课程,或著书立说推广吟诵,或采录搜集名家吟诵录音,为传统吟诵的保存与传承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在学界的呼吁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也先后出台了相关措施,支持抢救、保护、传承吟诵。近年来,首都师范大学则在全国范围内搜集、采录了近千位老人的吟诵影音资料。由于我国最后一批读过私塾的老先生正逐渐离世,这批吟诵影音资料显得十分珍贵。
1.3 吟诵的主要流派
作为一种特有的读书吟诗腔调,吟诵一般根据地域属性进行划分流派,不同流派之间的吟诵腔调也不尽相同。我国的传统吟诵目前保留下来的可大致分为北方调(河洛调)、湖湘调(湘语)、川调(四川方言)、岭南调(闽语、粤语)、江浙调(常州方言)五个流派。这些吟诵调中,常州吟诵以赵元任、周有光、秦德祥等人为代表,于2008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吟诵以文怀沙、周笃文、史鹏等人为代表;四川吟诵则以王利器、萧璋、谭定基等人为代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著名教育家、工学先驱、国学大师唐文治先生,生前大力推广吟诵,他长期开设读文法课,吟诵古文时抑扬顿挫、情感充沛,大受学生追捧。唐文治先生的吟诵继承了桐城派读书法并发扬光大,时人称之为“唐调”,这是近现代以来第一个以人的姓氏命名的吟诵腔调。为了更好地推广吟诵,1934年和1948年,唐文治先生先后两次于上海大中华唱片厂灌制了吟诵唱片,并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发行海内外,这是我们目前能够找到的最早的吟诵录音专辑。
1.4 吟诵的主要特征
总的来说,吟诵具有以下几大特征:
一是地域性。吟诵与方言语音系统密不可分,如四川吟诵就是指旧时生活在四川方言区的人们使用四川方言有节奏地吟咏和诵读。
二是随意性。吟诵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吟诵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心境下吟诵同一篇诗文,由于其情感状态的变化,其吟诵的腔调也会发生变化,无法做到两次完全一样。
三是传承性。传统吟诵主要通过书院和私塾进行传播,少量通过家族父辈传承,没有自创吟诵一说,这种传承一直持续到私塾消亡,并从未中断。
四是吟诵的内容主要为传统汉诗文,以诗词居多。根据我们采录的样本资料来看,绝大多数读过私塾的老人都能吟诵诗词,但鲜有吟诵四书五经者。
2 四川吟诵的发展与传承
2.1 四川吟诵概述
四川吟诵是指流传于四川方言区,依据四川方言本身的发音特点而产生的一种诵读腔调,是介于四川话念读与歌唱之间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一种口头表现方式,是吟诵者通过声音形象来表达自己从诗文内容中得到的感悟或是情感的一种艺术手段,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四川吟诵是四川方言区古代诗歌吟咏形式流传于今的重要见证,不仅展现了历史上四川文人阶层吟诵音乐的风貌,也很好地保存了四川话的音韵特色,为我们今天了解传统诗文的吟咏特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很高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另从交叉学科的角度看,四川吟诵在文学、音乐学、语言学等学科领域所具有的综合性研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四川吟诵也是四川地区传统私塾教育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对背诵古诗文具有极好的辅助作用。作为巴蜀文化的象征,四川吟诵至少已有千年以上的传承历史,《华阳国志·蜀志》中便有“《雅》《颂》之声,充塞天衢,《中和》之咏,侔乎二《南》”②的记载。
2.2 四川吟诵的发展与传承
千年来,四川吟诵始终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在书院和私塾中进行传播,内容包括蒙学、古体诗、近体诗、律词、古文等,吟诵方式与唱歌不同,没有乐谱可循,主要在于口头传承和灵活自如的运用,不用乐器伴奏,郭沫若先生曾将之形象地比喻为“无乐谱的自由唱”。
由于吟诵历来为前人惯用的诗文创作方式和诵读方式,而文人风盛又带动了四川吟诵风盛,司马相如、卓文君、李白、陈子昂、苏洵、苏轼、苏辙等皆出自四川,他们也是靠着吟诵创作了许多千古名篇。因此,四川地区的吟诵传统一直被很好地继承下来。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了近代,直到新文化运动前,吟诵不仅是当地文人在创作、交流和欣赏诗文时的通用方式,也是少儿学习诗词古文必不可少的入门工具。
新文化运动后,白话文、新体诗逐渐取代了文言文、旧体诗的历史地位,传统的吟诵艺术渐趋衰微,吟诵日渐稀少,以至于全国各地的方言吟诵均成了少数文人学士掌握的“绝学”品种。四川作为人口大省,与江浙诸省相比,经济、交通等条件相对落后,因此,在民国政府废除读经、推行新学的过程中,四川的很多地方,尤其是川北广元一带,由于缺少新学师资,仍存在大量民间私塾,或者虽然兴办了新学,但仍然由老夫子们授课。就读于这些私塾和新学的孩子们,仍使用传统的学习方法,跟着老夫子们吟诵蒙学和四书五经,时间持续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与其他地区相比,四川吟诵在这样的环境中较为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同时,学界仍有少数先生坚持着吟诵这一传统。据资料记载,西华师范大学已故教授郑临川先生20世纪60年代起便在课堂吟诵诗文,凡早年受教于他的学生,大多还依稀记得几句吟诵的调子。受教于郑临川先生的四川师范大学赵义山教授至今仍时常吟诵《春江花月夜》。
最早收录四川吟诵的书籍应是北京语言大学王恩保教授主编的《古诗文吟诵集萃》一书。20世纪80年代,王恩保教授便致力于抢救性采录学界各位老先生的吟诵录音,收获颇丰,四川籍国学大师王利器、萧璋等人的吟诵录音就是在那个时期被采录保存下来的。20世纪90年代初,成都大学教授白敦仁先生以川剧高腔吟诵《蜀道难》,气势雄伟、如入其境,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和艺术感染力,在吟诵界影响颇大。2010年起,以徐健顺先生为代表的首都师范大学吟诵采录团队,在全国范围内采录了上千位老人的吟诵录音录像,在多个省市开展吟诵宣传推广及讲座培训活动,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受此影响,许多地区和学校开始积极地在校园中推广普通话新吟诵活动。而四川吟诵由于长时间退出课堂,方言又不被青少年接受,掌握这一技艺的老人大多已经进入耄耋之年,正面临即将失传的窘境。
3 四川吟诵的采录
3.1 四川吟诵采录面临的困难
3.1.1 四川吟诵濒临失传
四川吟诵作为四川方言区特有的吟诵腔调,由于私塾的消亡而早已退出阅读的主导地位。同时,四川地区最后一批读过私塾的老人大多已经进入耄耋之年,能够开口吟诵者少之又少。仅我们采录的老人中,2017年度就去世了8位,2018年度又去世了十余位,截至2019年底还健在的老先生已屈指可数。健在的老先生中,大多数人由于年事已高,嗓音受限,已无法还原吟诵腔调。课题组估计,全川仍掌握四川吟诵的老人估计不会超过20位,四川方言吟诵即将失传。
3.1.2 四川吟诵长期不被关注
面对吟诵将要失传的现实,学界一些有识之士也曾倾力做过抢救和研究工作,有人甚至为此而付出了几十年的心血。20世纪80年代,河南大学华钟彦教授、北京语言大学王恩保教授、常州吟诵传人秦德祥先生陆续进行传统吟诵的搜集研究工作,但四川吟诵几乎未被提及。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大力推动古诗文吟诵,包括推动吟诵申遗、诗词吟诵进校园等,但四川吟诵由于乏人问津,依然沉寂。
3.1.3 缺少四川吟诵的采录线索
吟诵采录工作涉及全川,需要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协调。由于掌握四川传统吟诵的老人大多已经进入耄耋之年,健在人世且头脑清晰的更是少之又少,导致往往在一个地区找不到一位会吟诵的老人。
3.2 课题组采录四川吟诵的基本情况
课题组主持人自幼接触吟诵,有感于传统汉诗文吟诵即将失传,近年来自费走访全国各地,拜访吟诵界老先生,学习各种传统吟诵调,由此对四川方言区的传统吟诵也有了新的认识。为了更好地掌握四川吟诵的现状,课题组遂在吟诵界几位老先生的支持指导下,组建了四川方言吟诵采录整理团队,于2014年开始了四川吟诵的采录、搜集工作。截至2019年底,团队先后直接采录了46位老人的吟誦影像和录音资料,搜集、整理了33位老人的吟诵谱和录音资料(表1)。由于我们能力有限、精力不足,现仅就我们采录的情况略做分析。
从我们采录、搜集、整理的情况看,掌握传统吟诵的老人主要还是集中在文化教育界,吟诵的内容在相当程度上还保留着历史的传承。这些资料中,萧璋、王利器、杜道生、郑临川、白敦仁、安旗、盘石、流沙河等先生在学界影响较大,谭定基、姚光泽等先生掌握的吟诵调最为丰富。采录过程中,也时常常发生“无效采录”的情况,如民间友人介绍的很多会“吟诵”的老人,实际掌握的不是吟诵,而是曾风靡民间的“唱书”,唱书依据固定的调式、文本进行清唱,与吟诵大不相同。
3.3 四川吟诵采录搜集资料的分析
依据课题组近几年的采录、搜集整理情况,结合调查中获知的其他有关情况,对四川吟诵简略分析如下:
3.3.1 四川吟诵保存分布现状
高校方面,曾担任四川大学教授的王利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的萧璋、西华师范大学教授的郑临川、四川师范大学教授的杜道生、成都大学教授的白敦仁都能吟诵古诗文,可惜流传下来的资料很少。目前掌握的资料主要是关于诗词方面的录音和吟诵谱,资料中存有杜道生先生关于《前出师表》等文的吟诵录像。
地区分布方面,仅就课题组采录的情况来看,在对全省21个市、州的调研了解后发现,成都、南充、绵阳等地市区由于经济、文化较为发达,新学普及得较为彻底,读过私塾的老人已经寥寥无几,如流沙河先生自述也只是因为机缘巧合在读中学的时候听过老师吟诵。而广元等四川北部山区由于经济较为落后,缺乏新学师资,读过私塾的老人存世者相对较多。
课题组认为,四川吟诵濒临失传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普通话的推广普及严重影响了方言的承继和运用,如今能说一口正宗四川话的四川人已经很难找了,大多人说的四川话是夹杂了普通话发音的四川话。二是民国政府废除读经,私塾逐渐消亡,导致传承一度中断。我们在近百年的地方文献中几乎找不到系统传授吟诵的文字记录。三是依附于私塾进行传承的吟诵退出阅读的主导地位,而随着话剧传入中国,现代朗诵又逐渐取代吟诵占据了阅读的主导地位。
3.3.2 四川吟诵者的吟诵风格及其传承
我们所采录的吟诵者大多因机缘巧合,或在读书过程中遇到名师传授吟诵,或在农村新学中接受老夫子传授吟诵。他们的吟诵,或家传或师授,吟诵风格上总体一致,但又各有特色。如流沙河先生吟诵师承灌县曾直君先生,吟诵风格总体呈现因声求义、平长仄短、平缓拖长、重用衬字等特点,吟诵腔调较为平缓、起伏不大。又如传统诗词大家白敦仁先生,吟诵时十分注重语气、语调、情感的变化,音调十分丰富,其吟诵风格随文体不同,或豪放跌宕、气势磅礴,或儒雅倜傥、婉转低沉,声声入耳、丝丝入情,一曲《蜀道难》让诗词界许多老人至今仍记忆犹新。广元川北吟诵传人谭定基先生幼年求学时跟随汉寿书院秀才王天福先生学习吟诵十年,吟诵传承可上溯至剑阁兼山书院,吟诵风格平易通俗、质朴无华,十分明显地固守着传统。
3.3.3 四川吟诵的文体内容
根据采录整理的吟诵资料来看,四川吟诵的文体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古体诗(四言、五言、六言、杂言诗等)、近体诗(五绝、七绝、五律、七律等)、律词(长短句词调)、儒家经典、古文名篇等。课题组所接触的老人中,大多掌握两类文体以上的吟诵腔调,尤以吟诵近体诗、词者居多。谭定基先生就读私塾十年,姚光泽先生就读私塾十二年,二人则各类文体皆可吟诵。
3.3.4 四川吟诵腔调初探
由于四川吟诵采用的是四川方言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五类),发源于上古时期非汉族语言的古蜀语和古巴语,与今天的普通话声调区别很大,比较接近于古汉语音韵体系,因而较多地保留了古典诗词文学的音韵美。
四川吟诵从腔调上可以分为吟诵调、吟咏调和吟唱调。读文时略带韵味和拖腔,多用吟诵调,吟诗多用吟咏调和吟唱调。吟诵调调式单一,旋律简单,音调同语言紧密配合,唱念相间,多用于读经和读文;吟咏调已有比较鲜明的音乐形象,曲式结构也有了变化对比,音调比较婉转动听,旋律随着感情的变化展开,多为独自吟诗和创作诗文时使用;吟唱调更接近于唱歌,多为当众表演时使用。
四川吟诵的旋律节奏、吟诵腔调与四川方言的平仄声调紧密相连:如影响到旋律走向的“平低仄高”“平直仄曲”,决定节奏疏密的“平长仄短”等。在音步、节律方面,主要以“诵”为基础性节奏(一字配一两个较短音),通常是在与“吟”(一字配一个或几个音连缀的长腔)相结合的情况下体现出节奏特色(如两字一短顿、一句一长住),故“亦吟亦诵”是较常见的节奏形态,如王利器教授、谭定基老师、王宗斌老师三人吟诵《陋室铭》均体现出这个特点。
采录整理的过程中课题组发现,虽然不同老人之间的吟诵腔调不尽相同,民间素来也有“千人千调”的说法,但总体上的风格依然是统一的。四川吟诵总体上遵循着“依字行腔、平长仄短、平低仄高、入短韵长”的规则,“拖长声音,带着唱腔”地慢慢诵读,与四川地区农村哭祭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旧时文人吟诵文章时多为自娱自乐、小声吟诵、调式单一;若吟诵诗词,便采用吟咏调或吟唱调,或低吟、或高诵,情到深处时伴之以肢体动作,谓之“摇头晃脑”。
3.4 四川吟诵采录的结论
当前,掌握四川吟诵腔调的老人存世极少。根据课题组的采录整理,四川吟诵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越靠近山区,读过传统私塾、掌握四川吟诵的老人越多;越靠近城市,读过传统私塾、四川吟诵的老人越少。这是因为清末民初停止科举、废除读经,新学在短时间内遍及全国各地,大量私塾、书院纷纷改制为高等小学堂等新式学校,大量留学生或接受了西式教育的老师们进入城市内的新式学校任教,而位于偏远山区的农村虽然开办了新学,但授课的老师大部分仍是私塾先生,这些私塾先生没有掌握新学的教学方法,仍然使用吟诵进行教学。
二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以儒学教育为主,从蒙学开始,到四书五经,再到吟诗作文,循序渐进,但在我们的采录过程中,至今还未发现能够同时吟诵蒙学、四书五经、诗词文赋的老人。這是由于中国最后一批通过科举取得功名的人均已作古,而我们采录的老人大多因机缘巧合读过数年私塾,未能真正系统地接受过传统教育。
三是四川吟诵建立在四川话的基础上,通过吟诵腔调保存住了大量的方言词汇。而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许多地区的方言都受到了普通话的影响,丢失了大量的方言语音和方言词汇,因此我们可以认定,四川吟诵是不可多得的方言研究手段。
4 关于四川吟诵传承发展的思考
我们已知吟诵的语音体系与当地的方言方音有密切关系,受汉语发声与当地腔音的影响,各地的吟诵也都有不同的发声特征。四川方言涵盖今天的四川省、重庆市以及周边省份的部分地区,使用人口众多,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四川吟诵是四川方言区独有的吟诵腔调,曾经拥有广大的传承群体,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是方言吟诵中不可忽视的一大流派,具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
四川吟诵是四川方言区古代诗歌吟咏形式流传于今的重要见证,对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地方文化、表达吟诵者的思想情感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四川吟诵是承载于四川方言语音基础上的吟诵腔调,最能彰显四川传统私塾教育的精神面貌。同时,采录、整理四川吟诵,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巴蜀地区传统私塾教育的整体面貌,是研究巴蜀地区区域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政策背景下,四川吟诵是保存四川方言的重要途径之一。
近些年来,国家大力推行普通话,如今的年轻人自幼接受普通话教育,对方言逐渐陌生。据说,上海市广播电台曾全市招聘一位会说地道上海话的节目主持人,寻觅许久也未找到。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启动了方言语言资源库的建设工作,抢救、整理各地方言。上海等城市也早已在中小学开设方言课。如何抢救性采录、整理四川吟诵,做好四川吟诵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课题组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工作。
4.1 抢救性采录四川吟诵,建成四川吟诵资源库,推动四川吟诵申遗
由于四川吟诵濒临失传,建议集合多方力量,迅速完成抢救性采录工作,并将采录视频、音频、吟诵谱等资料汇总整理,建成四川方言吟诵资源库,为四川吟诵的研究、保护与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推动四川吟诵申报为省级乃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常州吟诵已于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境内仅有广元川北吟诵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吟诵有特点、有传承、更有受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是迫在眉睫的工作。
4.2 加强吟诵研究,完善四川吟诵的理论体系建设
当前,我们已掌握有近80位读过私塾的四川老人的吟诵资料,整理了十余萬字的传统私塾教育模式口述史资料,简单概括了四川吟诵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但还未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接下来我们还应该持续开展四川吟诵的理论研究,完善四川吟诵的理论体系建设。
4.3 加快培养四川吟诵传承人梯队
建立四川吟诵传习所,集政府之力,继续抢救性搜集、整理四川传统吟诵,并加快培养一批热爱传统吟诵的中青年爱好者,鼓励他们积极从事四川吟诵的保护、传承工作。
4.4 成立专业的四川吟诵团体
成立中心、协会、艺术团等团体,团结吟诵人才,为他们提供研究与表演平台。这些团体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各种推广普及活动,推动四川吟诵的发扬光大。同时,持续开展吟诵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扩大四川吟诵的社会影响。
4.5 加强培养青少年的吟诵兴趣
四川吟诵的传承中断已有百年,当下的青少年更习惯于大声朗读而不接受“低吟浅唱”。因此,在幼儿园、中小学乃至师范院校开设吟诵选修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吟诵、学习吟诵,应该会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课题组近几年在高校开设古诗文吟诵选修课,学生反响较为良好。
4.6 丰富四川吟诵的表现形式
四川吟诵的语言是四川话,这是它的最大特点。如何完整地传承它的方言语音特色,同时又吸引使用其他语言的人欣赏这种艺术,是我们从事吟诵推广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若能丰富吟诵的表现形式,通过设计故事情节,加入古琴等乐器伴奏和伴舞,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将能更吸引观众了解和欣赏四川吟诵。
注释
①颂,同诵,见《文选李善注》所载“吟诵,谓讴吟歌诵”。
②常璩.华阳国志[M].济南:齐鲁书社,20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