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年百书

2022-05-27赵宁

参花(下) 2022年4期
关键词:丛书文化遗产物质

一、引言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结晶,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文脉的根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中华文脉的薪火延续,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最佳体现,更是文化自信的有力彰显。从2012年开始,北京出版集团与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合作,策划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以下简称非遗丛书)。本文对十年中非遗丛书的特点进行梳理,并提出几点出版非遗丛书的启示。

北京作為古都,是各民族思想、文化、艺术交流的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其丰富,具有萃取南北之长、细致优雅和兼容大气的特点。北京市非常重视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全面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程、传承工程和文献工程。

为了系统梳理这一珍稀资源,留存文化记忆,传承文化血脉,发挥图书所特有的持久传播力和巨大影响力,有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探寻传统文化繁荣与生机之路,从2012年开始,北京出版集团与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合作,策划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非遗丛书是对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成果的全面梳理和总结,是保护北京文化、弘扬北京精神、塑造北京城市形象的重要出版工程。同时,为更好地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宣传与落实,增进文化互通,人文交流,本丛书陆续被输出英文版权19种,使之在传播中国文化力量,让世界上更多的人领略中华民族智慧及内在文化精神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2012年到2022年,整整十年,非遗丛书中文版加英文版,共出版100种。十年百书,蔚然大观。

二、非遗丛书的特点

非遗丛书是首套系统记录北京市入选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历史渊源、传承脉系、表现形式、艺术特色、代表作品及其现在的定位和未来的发展等相关资料的系列丛书,展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学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非遗丛书的主题立意、选题策划、项目执行、图书出版等环节,具有以下特点。

(一)主旨鲜明,意义重大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首都城市建设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宝贵资源。传承和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是首都文化建设的重要责任之一。非遗丛书紧扣时代发展脉搏,主旨鲜明,通过构建科学化逻辑体系,采取档案式记录模式,提炼活态原真性文化内容,传承发展北京历史文化,挖掘其独特内涵,展示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为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做出一份努力。这也是非遗丛书赓续出版的意义与宗旨。北京民协名誉主席刘铁梁曾谈道:“非遗丛书中呈现的项目,很多都是历史上第一次在书面上留存翔实、完整、全面的记录,对项目资料的保存具有重要的意义。”非遗丛书的出版,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与传承发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产业有机结合,推进非遗保护成果与社会共享的助推力,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和党中央精神的重要实践。

(二)组织严密,分工明确

非遗丛书持续出版十年,得益于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的资金保证和有效组织,丛书编委会的规范指引和高位推进,作者、传承人的各尽所长和通力合作,出版社的准确把控和精益出版。每一个单位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每一个步骤都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从而确保完成每一个年度任务。在出版程序中,我们严格遵守三审三校制度,在项目启动之初就成立专门项目组,配备老、中、青三代出版工作者专门负责此书的编辑加工工作,严把图书内容关;由3人组成的校对小组负责对全稿的3个校次工作,并进行印前质检,严把图书质量关;由印制人员确保印装质量合格。同时,我们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分别于2014年、2021年重新制定并完善了管理制度,涉及本丛书实施的主要是出版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法务与审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印务管理制度等。完善的制度以及严格的管控为非遗丛书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三)调研专业,口述真实

非遗丛书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组织编写,荟萃一众非遗专家、学者等,在与各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力合作下,为非遗丛书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力量和专业的作者群队,从根本上保证了非遗丛书的专业性、普及性以及可读性。作者通过专业化调研,与传承人深度合作,这是非遗丛书的一大特点。调研方式是以口述史的方式将话语权交给明确的对象——传承人,从传承人的角度出发,展现出非遗项目的渊源、发展、形式、特色等,并通过多次采访和深度访谈,以求提炼出非遗项目丰富而深厚的审美认知、精神特质和文化内涵。口述史式的专业调研,不仅是为了记录、保存非遗项目档案和有效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在弥补历史偏颇的同时,提供给我们“活的历史”和深刻的思考。

(四)体例统一,规模浩大

非遗丛书规模浩大,形式、体制、规格统一。每本书的呈现方式呈一贯性:文字约100千字/册,含图片说明;图片100~120幅/册;开本大小为16开,约16印张/册;正文用纸为100克龙口纯质纸,封面用纸为铜版纸;四色印刷,平装。具体结构包括:(1)总序:4000~5000字,由著名非遗专家赵书对丛书进行介绍,阐明非遗保护的意义。(2)序:1~2个,每篇2000~3000字,由相关领域知名专家撰写,对非遗项目发展的历史,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进行全面介绍。(3)正文:90~100千字,图片100~120幅(含彩色图片、黑白图片、线描图等)。正文内容一般分为历史渊源、项目特点、技艺传承、传承脉络、代表作赏析等。(4)后记:1000字以内,作者撰写,内容包括作者成书的经过等内容。

三、出版非遗丛书的启示

(一)个性定制出版模式

非遗丛书出版种类已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分类,即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大类。非遗丛书的选择标准是入选北京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目录的项目。截至2022年3月,北京市入选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有268项,出版的中文版还未达到1/3,由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认定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国家任务,所以非遗丛书这一敞口出版工程,具有开拓空间和持续出版的可能性。敞口,顾名思义就是不闭合、未完结,仍可囊括入内。敞口出版模式是非遗丛书出版十年,且仍可延续出版的原动力,为记录北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起一套完整、科学、系统、全面的文化档案。无独有偶,我们自主策划的另一套丛书——“寻找桃花源 中国重要农业遗产地之旅丛书”也运用了敞口式出版模式。在策划之初,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评选出两批,共39项,预计出版39本,截至2021年年底,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遗产名录,加上前两批,一共是126项,也是具有巨大的挖掘潜力。

(二)拓展深化作者资源

“作者资源是出版企业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资源。作为新编辑,面临的难题之一就是作者资源的缺乏。”[1]不只新编辑,任何阶段的编辑都以作者资源为核心竞争力。非遗丛书的作者队伍十分庞大,拓展以及立体开发作者资源,是非遗丛书这座金矿的矿脉所在。

1.持续拓展作者资源。初代非遗丛书出版的是雕漆、金漆鑲嵌等分量较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故作者更有资历。随着非遗丛书涉及更多分类和项目,作者年龄段覆盖面变得更大,许多年轻作者被吸纳进来,部分作者还与非遗丛书结下了长期合作的缘分。譬如民俗学家高巍、学者韩春鸣、编剧杨金凤等。当然,随着非遗丛书的继续出版,还需要不断开拓新的作者资源,为非遗丛书注入新的活力。

2.深度开发作者资源。庞大的作者群体是图书出版的基础,也是可以挖掘新选题的珍贵宝库。如作者杨金凤撰写了《小靳花范葫芦》,通过沟通了解到她对葫芦文化的关注和热爱,促成了《中华匏艺》的衍生和出版;与作者张义老师通过《延庆竹马》结缘,敲开了中国竹马文化选题的大门;与作者李俊玲的多次合作,促使传统手工技艺丛书应运而生。作者资源的深度、立体开发,是挖掘选题、深化合作的有效途径。

(三)打造多维宣传方式

“由个别劳动把群体劳动的积累和总结编辑成一部好书,应该说仅完成了任务的一半,还没有达到出版业的真正目的。只有当一部好书通过各种媒介,将其信息广泛地传播,让读者了解并购买了,发挥它的作用,才达到我们的目的。这另一半就是要通过我们的宣传、促销来完成。”[2]但很多图书,尤其是传统文化类图书出版后,因为“对非遗宣传力度不够,尤其在当前互联网+的背景下,仅仅靠传统出版的路径比较狭窄,受众面不够大。”[3]所以在非遗丛书出版后,如何运用现有宣传方式提升其传播度和认知度,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非遗丛书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内敛的精神特质,传播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每年新出版的非遗丛书都会依托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定期召开年度新书发布会,邀请丛书主编、年度图书作者以及业内专家等进行座谈、展演、交流,现场气氛浓厚。每年各类大型书展,非遗丛书都被陈列在最显眼的位置,彰显其品牌影响力。每年的德国法兰克福书展、英国伦敦书展,非遗丛书英文版都颇受欢迎,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尤其是《药香制作技艺》和《北京鸽哨制作技艺》,中文版和英文版都达到了较高的重印率。同时,阶段性邀请图书作者做客角楼图书馆、京版大众文化讲坛等,分享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2020年10月,在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70周年之际,举行了“七十 初心 恒心 匠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阶段性总结推介会,反响热烈。这种定期+不定期的叠加式宣传推广方式,一是巩固了非遗丛书品牌的优势,提升了其认知度;二是点亮了非遗丛书品牌连锁反应,形成了周期性互动与反馈。

2022年是非遗丛书出版十年之际,我们已策划系列宣传活动,包括八期京版大众文化讲坛录播、多场专项讲座及座谈、展览展演活动等,以期形成宣传矩阵,促进非遗丛书良性出版与发行。

(四)精准掌握发行渠道

我们为非遗丛书实施精准发行销售渠道。线上打通京东、当当、淘宝、公众号等电商发行销售渠道,在新书推介之时,以营销回路完善的特色页面进行首页轮播,掌握二级页面较好的营销位置,做到具有针对性的商品页面跳转,从而提高宣传力度和强度。线下可实现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实体发行销售,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匹配发行销售,各地公共图书馆、各大学校图书馆馆配发行销售等。同时,非遗丛书还先后被首都图书馆、国内包含民俗学学科的高校图书馆、北京市各区文联和产(行)业文联,以及北京市大中小学图书馆采购、收藏。随着网络直播的兴起,直播售书也成了销售新渠道。发行团队、作者个人抖音、快手售书模式,让传统类图书与市场和读者有了更直接的互动。

四、结语

十年百书,作为学术性与普及性并存的一套丛书,非遗丛书以记录、推广、传播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不忘初心,精益求精,深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和新鲜活力,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凸显北京首都文化、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示范引领地位做出了一定贡献。非遗丛书在十年的出版历程中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准,得到了市政府、出版界、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肯定和认可,也希望为相关同类书的策划和出版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曹丹丹.新编辑如何进行作者资源建设——以科技出版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0(10):188-189.

[2]奚天鹰.图书宣传是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J].中国图书评论,1996(08):36-37.

[3]高源.开拓非遗题材图书出版的新路径——以知识产权出版社为例[J].传媒论坛,2019(18):131-132.

(作者简介:赵宁,女,博士研究生,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中级,研究方向:艺术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丛书文化遗产物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Tough Nut to Crack
古代丛书与《丛书集成》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