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功能性筛查(FMS)高校足球运动员的选拔应用

2022-05-26陈佳颖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功能性足球稳定性

文 / 陈佳颖

功能性运动筛查(FMS)是由Cray Cook等人设计的一种功能评价方法,是一种创新性的身体素质评价系统,广泛运用于人群,当前主要运用于运动员群体的基础运动能力及身体素质测试中得到应用。FMS的特点在于测试易操作、评价内容简单,使用这种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受测者在运动能力上存在哪些问题,发现他们在完成基本动作时存在的局限性与均衡性,并依据测试结果作为制定运动训练计划的参考条件。

1 功能性筛选(FMS)简介

功能性筛选的测试内容分为七项基本动作模式,这七个动作模式依次为为深蹲和上踏步、扭转稳定性、肩部灵活性、直线弓箭步、群刚稳定俯卧撑以及直腿主动上抬,发挥好灵活性与稳定性将是完成以上动作测试的基本条件,因此,可以看到受测者要在其运动稳定性和基本运动以及运动控制力等方面有一定的能力。在测试过程中,所有受测者一定要竭尽全力地完成每个运动动作,一旦受测者不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的话,他将在运动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以及不平衡的问题暴露无遗[1]。在现阶段中,即使是高水平的竞技运动员也只有少数人能够完美地做完这一套运动测试动作。FMS的评分设定为四个等级,依次为(1)等级分数0分为最低分,(2)3分为最高分,划分依据为:如果测试中受测者感觉身体任何部位出现疼痛感觉则为0分;受测者无法完成完整的动作或不能保持姿态则为1分;如果受测者能完成整个动作但是完成动作的质量不高则为2分;如果受测者能保持高质量完成这些测试动作则为3分。

实际上,FMS也是一种身体检查方法,能够确定受测者身体上存在的可能在传统医学检查或传统运动表现评价中难以发现的问题,例如肌肉柔韧性、力量平衡性以及损伤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就难以被轻易发现,然而这些问题优势极易存在运动损伤的潜在因素,因此应用FMS来发现这些潜在问题能够有效减少人们在运动过程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可能性,并促进运动者的运动表现。尤其是对于像足球这类对运动员体能素质有着较高要求且容易引起运动损伤的运动项目,利用FMS对运动员的身体灵活性、稳定性以及不对称性等方面进行筛查,不仅弥补了传统体能测试的不足,还为足球运动员的选拔和训练提供了充分依据[2]。

2 功能性筛查(FMS)在高校足球运动员选拔及训练中的应用分析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功能性筛查(FMS)在高校足球运动员选拔及训练中的实例研究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功能性筛查在高校足球运动员选拔及训练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2.1.2 研究方法

(1)实验方案:随机抽取A高校足球运动队中的12名男足球运动员和12名女足球运动员,按男女相同比例分成两组每组6名男生、6名女生,同时分别设定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然后对两组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年龄以及训练年限进行统计,并用体检验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身高、体重、年龄和训练年限的P值均大于0.05,说明没有存在显著性不对称情况。

(2)训练方案:在实验开始之前对两组都要进行专项身体素质测试以及FMS测试,最后将测试结果作为原始数据;另外对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将进行传统体能训练以及干预功能性训练;训练结束后,再一次得对两组进行专项身体素质测试以及FMS测试,并完成收集测试结果数据,同时与干预前的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体能传统训练的三个训练阶段分别为练习阶段、适应阶段和提高阶段,其中练习阶段主要是学习和掌握相应的训练项目,适应阶段主要是提升针对足球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提高阶段则是在全面提升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提升足球运动专项身体技能。

功能性体能训练主要以三个阶段的训练为主,在适应阶段进行基本运动能力训练,侧重点在于训练身体的稳定性、柔韧性、基础力量;巩固提高阶段主要进行身体素质训练,侧重于训练运动速度、力量、灵敏度等;专项提高阶段进行专项能力训练,侧重于训练专项力量、专项有氧、专项无氧、专项技能等。

(3)测试项目:测试内容主要为立定跳远和掷界外球以及Illinois灵敏跑(协调灵敏度)、30m冲刺跑(速度素质)、5*25折返跑(专项耐力),FMS测试,主要包括直腿主动上抬和深蹲、上踏步、躯干稳定俯卧撑以及直线弓箭步、肩部灵活性、扭转稳定性这七个动作模式来测试。

2.2 研究结果分析

2.2.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FMS得分对比分析

根据表1可知,实验前对照组和实验组的FMS得分的P值均>0.05,因此,实验组和对照组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表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FMS得分对比

2.2.2 实验组实验前后FMS得分对比

根据表2可知,实验后的功能性筛查七个测试项目得分提升程度较为明显,其中,深蹲和扭转稳定性的P<0.01,说明提升较为显著;而其他五项的P均<0.05,说明有提升。

表2 实验组实验前后FMS得分对比

2.2.3 对照组实验前后FMS得分对比

根据表3可知,实验后,对功能性动作筛查发现七项测试指标得分均有所提高,但是并不显著,经过t检验只有扭转稳定性的P<0.05,提高显著,而剩余的指标只是产生的显著变化。

表3 对照组组实验前后FMS得分对比

2.2.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FMS得分对比

根据表4可知,实验后,实验组在FMS测试上明显优于对照组,通过t检验得出,其中肩部灵活性、扭转稳定性的P>0.05,无显著性差异,而其他五项的P均<0.05,得到显著提升。

表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FMS得分对比

3 基于功能性筛选的高校足球运动员选拔及训练方案

3.1 脊柱力量训练

躯干支柱作为运动员运动实施运动动作和力量的开始,在运动过程中一切动作力量都是由身体躯干支柱向身体肢体传递的,因此脊柱力量训练在身体功能训练中具有重要的伤病预防作用[3]。针对足球运动员的脊柱力量的提升主要可以通过瑞士球平板支撑、滚轮和TRX悬吊卷腹等训练项目。需要注意的是,在足球运动员在进行脊柱力量训练时,为减少其他肌肉的代偿作用,应当在加强一些动作的时候限制另外的一些动作,由此才能够提供动作完成的质量,从而保证良好的训练效果。通过进行脊柱力量训练,能够改善足球运动员的躯干支柱力量,改善他们的动作效率,提高他们在完成动作控制动作力量的能力,最终能够增强运动员动作力量传递的稳定性和效率。

3.2 强化动力链训练

传统的力量训练中往往忽视动力链训练的重要性,这不符合竞技运动的实际需求,而功能性动作训练则给予了动力链训练应有的重视,这主要是因为包括足球运动项目在内的几乎所有的竞技体育项目走需要动力链的支撑和参与。由于足球运动是一项较为激烈且频繁发生肢体接触的体育项目,运动员之间存在较高的对抗性,因此需要运动员具备较高的动力链,倘若在动力链上存在明显不足,则势必影响运动过程中的完成动作的质量和效率。实际训练过程中,可以通过哑铃负重蹲起、壶铃上摆、药球负重跳以及阻力纵跳等项目进行强化,以此促进足球运动员动力链的建设与强化,帮助其实现机体内力量的有效传递[4]。

3.3 臀部肌肉的激活训练

臀部肌肉是髋关节活动的主要肌肉群,主要由臀大肌、臀中肌以及臀小肌等肌群组合而成,其在维持身体姿态、调整身体重心以及保持躯干稳定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足球运动员的臀部肌肉的激活训练主要可以通过迷你带初级以及中级等训练项目来达到相应的训练效果。在足球运动的身体功能性训练中,臀部肌肉训练是提高臀部肌肉弹性、提高髋关节灵活性、降低代偿动作出现、以及预防髋部、低背部肌肉损伤等的重要途径,有效的臀部肌肉训练不仅能够形成更为健美的身形体态,还促进了运动员机体的能量源[5]。

3.4 关节稳定性与灵活性训练

关节是人体中连接骨骼的中枢,其在运动过程中既具有灵活性又具有稳定性,足球运动员在控球过程中的做出的一系列动作都需要关节的支撑,对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高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提高训练提升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对于足球运动员来说十分重要。在进行身体功能性训练过程中可以借助BOSU球来完成有关训练,比如BOSU球平衡、单脚BOSU球、单脚BOSU球平衡+扔球等。BOSU球作为重要的关节训练工具,训练者可以在该球上完成平衡性、稳定性、肌力以及柔韧度等相关训练,以此促进关节稳定性和灵活性的提升,这对预防以及降低运动损伤发挥着重要作用。

4 结语

进行三个阶段的训练之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专项测试指标得分都有所提高,但是实验组在灵敏度、速度、下肢力量三项测试指标上相较于对照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另外,分析FMS得分可知实验组的FMS得分相较于对照组提高得更加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功能性训练对于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为促进高校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需要加强对运动员脊柱力量、动力链、臀部肌肉以及关节稳定性与灵活性等功能性身体素质的训练。

猜你喜欢

功能性足球稳定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非线性中立型变延迟微分方程的长时间稳定性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
认识足球(一)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模糊微分方程的一致稳定性
一类离散非线性切换系统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