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维护理模式对行全膀胱切除术患者生活质量与病耻感影响研究
2022-05-26陈庆丽
沙 岩,陈庆丽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全膀胱切除术是治疗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但行全膀胱切除术后需要进行尿路改道且为患者配备集尿袋,同时这种手术方法将永久改变患者的尿道[1-2]。虽然尿流改道相对安全且操作便捷,但造口与集尿袋的应用彻底改变了患者以往的排尿方式,生理上的改变不仅会影响患者形象,同时会对患者生理功能、心理状态以及社会角色认同等均产生极大的影响[3-5],因此合理的护理干预促使患者快速适应术后生活是关键及重点。本研究针对行全膀胱切除术患者实施五维(鼓励、宣教、运动、工作与评价)护理模式干预,旨在探讨新模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病耻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 ①患者符合全膀胱切除术以及泌尿造口的相关指征;②患者与家属对入组目的、研究与护理方法等均知情,签署同意书。
1.2排除标准 ①合并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疾病者;②治疗与护理依从性极差者;③合并心功能、肾功能等主要脏器病变者;④语言表达、精神以及沟通交流障碍者;⑤入组资料不全者;⑥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或者存在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1.3一般资料 选择江苏省人民医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行全膀胱切除术患者6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50~77(60.9±7.9)岁;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9例,高中15例,本科及以上8例;病理分期:Ⅰ~Ⅱ期20例,Ⅲ~Ⅳ期12例。研究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51~73(61.2±8.0)岁;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7例,高中16例,本科及以上9例;病理分期:Ⅰ~Ⅱ期22例,Ⅲ~Ⅳ期10例。2组性别、年龄、病理分期以及文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4护理方法
1.4.1对照组 给予基本护理措施干预,主要内容包括全膀胱切除术、泌尿造口等相关知识宣教,药物护理指导、心理支持以及病情监护等。术后常规去枕,需要平卧休息6 h以上,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干预并常规检测体征指标,常规卧床指导,避免误吸、压疮、呕吐等,常规导管维护干预,固定引流管等,减少因活动、翻身等造成引流管折损,定时观察导尿管的畅通,此外注意按时消毒处理,预防尿液外渗发生等。
1.4.2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本护理基础上实施五维护理模式干预,五维护理模式主要包括鼓励、宣教、工作、运动以及评价5个维度。①鼓励维度:对于全膀胱切除术行泌尿造口患者,因术后需要使用造口袋,患者会出现羞耻感,内心极度焦虑、恐惧、颓废甚至发展为抑郁,无法正视现实,对治疗与康复有严重抵触情绪,感觉伤害自尊等。护理人员要积极安慰,给予患者人为关怀,鼓励患者并耐心为其讲解成功康复案例等,使其树立治疗与康复信心,提高患者依从性。②宣教维度:依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认知状态等制定符合患者特点的宣教计划,宣教内容包括饮食、心理支持、复诊相关教育等,经验交流指导,疾病知识宣教与讲解,相关动作示范指导等。在宣教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耐心,积极鼓励患者,给予患者信心,宣教内容严格按照计划执行。③运动维度:患者病情稳定后,依据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运动指导,运动锻炼要规律,运动方式方法要符合患者个体状况,促进患者血液循环。④工作维度:指导患者独立完成刷牙、洗脸、上厕所等日常生活,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指导患者快速融入工作中,学习适应自身的工作岗位,以良好心态面对工作学习等。⑤评价维度: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病耻感等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的结果调整护理干预中的内容,进而完善护理内容,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
1.5观察项目 观察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的社会功能、病耻感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社会功能采用社会功能评价量表评估[6],评价内容包括社会活动技能、日常生活能力、动性与交往情况,分数愈高表示患者的社会功能越好;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LQ-C30)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认知功能、身体功能、角色功能以及情绪功能,分数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7]。病耻感采用病耻感评估量表进行评价[8],内容包括能力因子、社交因子、治疗因子,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病耻感越严重。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版本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描述,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如病耻感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干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社会功能情况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相关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1个月后,2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各项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行全膀胱切除术患者护理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社会功能情况比较分)
2.2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生活质量QLQ-C30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QLQ-C30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1个月后,2组患者的QLQ-C30各维度评分均明显提高,且研究组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2组行全膀胱切除术患者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生活质量QLQ-C30评分比较分)
2.3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病耻感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的病耻感相关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1个月后,2组患者的能力因子、社交因子、治疗因子及病耻感总评价评分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3 2组行全膀胱切除术患者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病耻感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全膀胱切除术行泌尿造口患者,因造口造成患者生理上的改变,给患者身体、心理等均会造成不同程度影响,患者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烦躁、病耻感[9-10]。在工作生活中,与配偶、亲属以及同事关系疏离,无法正常融入社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患者后续治疗以及生存期,给患者以及家属造成极大的负担。另外,行全膀胱切除术患者的隐私情况是否能够得到有效保护,是近年造成医患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近年人们健康意识、文化水平提高,人们更加重视自身隐私的保护,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护理要求不断提高。既往对行全膀胱切除术泌尿造口患者仅给予基础护理,无法给患者身心带来有效支持,患者压力极大。
近年,临床护理技能不断发展,人文关怀理念干预、循证护理、整体护理等护理干预方法应用于行膀胱切除术患者,均显示出一定优势[11-13]。本研究根据患者的特点,对患者进行了五维护理模式干预。五维护理模式包括鼓励维度、宣教维度、运动维度、工作以及评价维度5项,通过全面干预,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干预,从患者身心出发,进而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降低患者病耻感等。
护理中,护理人员给予患者足够的尊重,让患者感受到关怀与亲切,与患者之间架构更加坚固可靠的关系,让患者相信医护,从而让患者有足够的归属感,减少患者负性心理状态。再者,对于全膀胱切除术患者,属于隐私部位治疗,手术操作较为特殊,医护工作非常重要,护理中不能对患者产生歧视心理,护理中需要更高的职业素养。若护理中,护理人员在患者面前表现出不耐或者厌弃等表情,将会给患者的内心带来极大的创伤,甚至影响后续恢复,给患者造成心理打击[14-15]。因此,在全膀胱切除术护理中,需要重视隐私护理,护理中态度严肃认真,这也是五维护理模式的干预核心。鼓励维度给予患者足够的安慰,让患者在干预中不断增加信心,让患者在护理中感受关怀。宣教维度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的了解,纠正以往错误观念,进而提升治疗依从性。工作维度可以帮助患者快速融于生活,让患者能够正确认知自身的社会角色。运动维度则重视患者的术后运动锻炼,让患者重视运动干预的作用及效果。最后予以评价干预,通过各项评估,不断更新护理内容,完善护理内容等,进而确保了五维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
本研究结果提示,应用五维护理模式的研究组患者的病耻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五维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改善全膀胱切除术患者的生活能力,帮助患者更好认知自身病情,缓解内心压力,减少病耻感,提高术后恢复效果,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