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中心城区后工业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2022-05-26曾琳朱捷

重庆建筑 2022年5期
关键词:园区景观工业

曾琳,朱捷

(1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2重庆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44)

1 重庆中心城区后工业景观现状及问题

随着城市化发展,重庆大量工业厂房遗留下来。工厂多沿江河布局,市域总体呈沿江、沿路、组团分布的特征。中心核心区呈“两江、四片、多点”的空间格局(图1),两江即长江、嘉陵江沿岸工业遗产集中带;“四片”即大渡口重钢、沙坪坝双碑、江北郭家沱和九龙坡半岛片区;“多点”即各零散分布的其他工业遗产。

图1 “两江、四片、多点”格局

重庆既是山城又是江城,这对于后工业景观园区的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目前园区建设存在一些问题:整体观不足,功能业态与城市功能融合不够,各自发展;受山地地形影响,园区内部用地局促,与周边区域存在一定分隔,如鹅岭二厂(图2);部分园区欠缺对工业文化、场所精神的挖掘,没有真实体现工业遗存的价值等。同时,工业老厂还存在一定土壤污染,这对后工业景观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图2 鹅岭二厂场地剖面

2 重庆中心城区后工业景观空间特征

2.1 厂区格局完整,山水环境融合

后工业景观园区是在原有厂区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造,厂区改造前后的总体格局基本保持一致。山体、水体和厂区共同形成工厂的整体环境,山脊线、建筑轮廓线、水岸线层次分明。厂址主要包括山脚、半山(台地)、山顶、山体内(山洞厂房)等位置,结合周边环境可构建不同特点的山水景观环境。如何将山水环境与后工业景观自然结合,凸显山地特征,是本次研究的出发点。

2.2 依山就势布局,景观层次丰富

原厂区建设多依山就势布局,建筑结合地形采用分台地、错接等形式,形成不同台地、不同高度的空间和层次丰富的景观。厂区因地形影响,后工业景观改造受到限制,存在场地和建筑间交通可达性不足、场地狭小破碎化等问题。如何进行建筑分台建设,促进园区与周边区域的联系,创造立体多层次景观,是本次研究的关键。

2.3 工业建筑类型丰富,山洞厂房特色凸显

重庆各时期的工业厂房类型根据生产流线、生产产品来确定,总体工业建筑类型较丰富,主要包括普通多层厂房、大跨度厂房、特殊厂房及设备(包括山洞厂房)、地标性构筑物(烟囱、储气罐、贮粮罐、冷却塔、铁轨等)(图3)。其中,山洞厂房随着建筑功能的置换,改造后变成建川博物馆、山洞酒窖、洞子火锅等,凸显了重庆后工业山地的特征。如何塑造山地城市工业文化特征,凸显工业历史人文特色,是本次研究的重点。

图3 山洞厂房

3 重庆中心城区后工业景观调研及分析

本文对重庆中心城区多个后工业景观园区进行调研,重点选取与城市山水格局联系紧密、具有明显山地特征的5个园区进行详细调研。通过对园区的功能业态、公共空间、交通组织、场所精神和生态景观等的深入调研分析(表1),探寻重庆中心城区后工业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表1 重庆中心城区后工业景观调研分析

几个园区总体都依山就势布局,二厂、后街园区结合现有场地形成不同空间,特别是二厂建筑连廊空间、屋顶空间的打造较为成功。同时,大部分园区也存在人车混行、停车难以及园区与周边区域存在隔离等问题。园区总体对后工业建筑、景观要素都进行了保护,但个别园区倾向商业化发展,而工业氛围历史感营造不足。

4 重庆中心城区后工业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4.1 融合城市功能

4.1.1 功能更新整合发展

调研案例中各园区虽有功能主导方向,但各类功能仍较单一。有的园区主要供商务办公用,有很多企业、个体商户、工作室入驻,进入园区的人员也主要为各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园区内部管理及服务人员,较少考虑园区对周边人群的服务功能。

成功的街区公园将公园与周边区域多样化的功能贯穿在一起,起到一种和谐的组织作用[1]。对于园区功能更新,不能仅针对园区内部发展,还需将园区与周边区域整合,促使园区与周边区域在功能上相互融合,避免同质性问题。如S1938国际创客,可结合周边的重庆大学、磁器口古镇联动发展,促进园区功能更新及与周边区域的整合发展(图4)。

图4 功能整合发展示例

4.1.2 功能复合多样化

园区的功能特征不应只反映园区本身,还应与园区周边区域功能、城市总体发展功能有紧密联系。应充分运用山地城市与复合建筑思维,促进园区与周边城市区域各类功能相互交叉、融合。园区仅仅创造出让人们进出的空间是不够的,还必须为人们在空间中参与广泛的社会及娱乐性活动创造适宜的条件[2]。后工业景观园区具有公共性和开放性,园区发展需打破仅办企业或文创园的思路,使功能既满足在园区内部工作、管理等人员的需求,又能吸引外部人员,满足外部人员多样化的需求,促进园区功能复合使用。

4.1.3 多样功能分布

受欢迎的城市必须具有景观精心设计的城市空间以支撑城市生活质量提升的过程。城市公共空间必须是鲜活的、有活力的,同时能为不同群体所使用[3]。园区可看作城市公共空间,需从建筑设计、文化、景观、旅游、产业等方面进行多方位思考,将多样功能与人的活动进行匹配。应对园区位置、规模、地形、视线关系等进行分析,确定园区内外部使用人群,再根据潜在人群分析出各类使用功能,如提供满足老人、小孩、中青年等不同人群需求的功能,结合空间匹配适宜场所,构建具备多样功能的活动空间。

4.2 契合城市空间

4.2.1 加强城市空间延续

园区建设应与城市总体空间格局相吻合,与周边环境相联系,有效引导城市山水格局、空间肌理、视觉通廊、场所界面、交往空间、生态网络、慢行系统和游憩环线的具体营建[4]。有的园区临近滨水区域,有的靠山或接近山顶区域,因山地地形、现状高架道路等的影响,场地与城市存在一定的隔离,需要通过规划设计强化这些空间的联系和连接。如1862洋炮局的改造设计中,可加强园区与周边社区、滨水区的空间延续,使其与城市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促进城市空间延续。

4.2.2 公共空间相互渗透

工业老厂房因建筑体量较大,建筑内部空间改造可结合多样复合功能进行自由的分隔和重塑;而建筑外部空间,则应注重各建筑空间的组合和不同功能的空间渗透、立体联系。这些内外空间可划分为创意展览空间、商业空间、文化表演空间和休憩空间等,细分空间可并存于一个较大的空间内,也可各自独立、相对分隔,还可多重空间复合叠加,以使各功能空间相互渗透,促进多样空间建设。

4.2.3 空间多维立体设计

立体化的城市空间体系可为景观提供多维度展示平台,景观不仅是审美对象,还是城市多种功能的载体[5]。空间以各种程度的连续性(韵律)向四面八方延伸,主要的方向是水平与垂直,即大地和苍穹的方向[6]。园区可充分利用地形,整合山地、滨江资源,进行功能布局和流线组织,展开水平和垂直空间设计。如加强地面空间与下沉空间、桥下空间、二层平台等的垂直联系,建设自然衔接的分层平台,形成纵横交融的多维立体复合空间(图5),凸显城市特色。

图5 空间多维设计

4.3 优化交通组织

4.3.1 提升交通可达性

交通可达性分为视觉可达和行为可达。视觉可达,即游客视线与景点视线的视觉通透性,如游客在远处即可看到场地内的地标性建筑,成为吸引其到达的因素,可为游客指引目标方向;行为可达,即游客在远处看到目标后与到达目标路径的实际通达性。在山地城市中,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由于地形变化将变得更加复杂。设计中既要突出视觉可达,如设置景观视线、增强步行体验感受以增强园区吸引力;又要优化行为可达性,如增设专线公交、山城步道、索道等,以及优化停车场,满足园区内外部人、车便捷交通,总体提升园区交通可达性。

4.3.2 交通组织人车分流

园区因自身公共功能吸引外部人群,交通规划应尽可能做到以人为本,步行优先,人车分流。受山地地形限制,原有老城街道尺度较窄,且现状道路拓展和增加道路线路都受制约,难以在园区内引入太多车流。设计可考虑在园区附近选择满足停车需求的用地,避免将车流引入。如鹅岭二厂新建立体停车楼后,基本解决了停车问题,提升了园区的步行游憩体验。

4.3.3 多维立体步行系统

多维立体交通包括建筑外部空间路径和建筑内部空间路径,以及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路径,共同形成多样立体的步行交通网络。园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既要加强与周边居住区、滨水区、山体绿地的步行联系,也需强化园区内部的步行路径的完善。充分结合地形,形成纵横步道,构建多维立体步行交通网络。通过建设山城步道,结合过街天桥、建筑空中连廊、建筑二层平台等串联步行路径,形成步行网络。

4.4 提升场所精神

4.4.1 延续场所历史文脉

园区既要延续工厂的文化传承,还要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一个好的场所往往能给使用者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舒适感。从城市角度看,尊重地域山水格局、历史文脉、工业风貌等都使城市更具地域特征,体现场所精神;从使用者感受出发,使用者对场所文化、景观环境、建筑风貌等的综合认知,如对场所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都是园区设计者应思考的重要问题。园区保留的古榕树、泛着青苔的步道、展示工业历史的建构筑物,既是园区历史人文的延续,也是城市历史的延续。

4.4.2 强化界面特色营造

场所精神的形成是利用建筑物发挥场所的特质,并使这些特质和人产生亲密的关系[6]。通过对建筑顶界面、底界面和侧界面的营造,可提升场所精神。凯文·林奇写道:“被访者多次提及由开敞的景观而产生的感情上的愉悦……一个处理得当的全景景观似乎仍是城市快乐的源泉”[7]。有山地特质的园区,依山傍水的屋顶空间多具绝佳视野,可形成独特的全景景观,凸显顶界面的独特优势,如鹅岭二厂(图6)。底界面既需结合地形、建筑、绿化景观等来限定空间,还需注重材质的选取和表现,如进行原样保留,或采用各类材质铺装,或做一些涂鸦处理。侧界面营造主要是对工业建筑立面进行保护型改造或局部改造,突出原有外墙历史气息。

图6 二厂屋顶空间

4.4.3 营造场地生活氛围

场所精神的构建离不开人的使用,理想的园区建设是需要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之中的。只热衷于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或旅游景点的建设,而不关注园区内或周边居民的生活,无法真正营建区域场所精神。要以历史保护为基础,旅游开发为手段,以彻底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市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为最终目的[8],强化园区场所氛围的营造,如上海田子坊对原住民的尊重,增强了园区的生活气息与氛围。重庆园区内部和周边也有居民居住,应关注人们日常生活与园区的联系,提升周边人群对园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5 自然生态修复

4.5.1 恢复生态景观环境

后工业景观园区因其建设年代久远,在废弃使用的时间里,往往自然衍生出植物种类丰富的生态群落。首先要保护原有生态环境,保留原有自然乡土植被、古树等,再对有污染的土壤进行生态修复,使其达到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以确保土地安全使用。可在原有绿化基础上,进行物理或化学处理。如将污染土转移,或补种恢复型植物,将土壤污染物进行分解和转化,使其逐步变为无害物质或暂时储存在植物内部再进一步转化,实现整体环境的生态修复。

4.5.2 安全韧性空间建设

山地城市具有脆弱的生态本底条件和独特的空间结构特征,其人口与用地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生态安全和灾害问题明显[9]。加强园区安全性和韧性设计,可提升园区自然环境韧性,包括增强园区应对抵御自然灾害的潜力,绿地及开放空间、地形、空气质量等的利用,如联系园区与周边山体、公园构建绿色网络,形成生态屏障。同时,可提升老建筑保护改造的韧性,如进行建筑结构承载力及建筑质量判定、建筑年代及安全性判定以及园区应急防控、防灾救灾能力提升等,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凸显生态效应和山地特色。

4.5.3 景观结合空间营造

人们停留在公共空间中可促使各种社交活动的发生,园区景观设计可根据人群需要设置平面和立体的景观空间,如在原有景观绿化基础上,补充使用种植容器,合理布置座椅、路灯、工业雕塑等设施,建设山地特色后工业艺术。绿化设计可借助地形地貌变化展示丰富的山地立体景观,以各类乡土植物强化山体地形地貌特征,提高绿化空间的表现力[10],如形成退台绿地,沿建筑立面、高架桥下、屋顶等设置立体垂直绿化,构建多维立体景观空间。

5 结语

为促进后工业景观园区在自然环境中更真实、立体地呈现,凸显山地城市地域人文特征,本文从城市功能、公共空间、交通组织、场所精神和生态修复五方面提出了重庆中心城区后工业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以期为更系统地发展重庆后工业景观,促进园区景观空间高品质建设,并为同类型景观空间优化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猜你喜欢

园区景观工业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景观别墅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布赖滕巴赫景观酒店48°Nord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景观平面图》
孔学堂 纯粹的国学园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