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中下游稻区农户用种行为研究

2022-05-26关雅琪申红芳

中国稻米 2022年3期
关键词:杂交稻年龄农户

关雅琪 申红芳

(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 310006;*通讯作者:shenhongfang@caas.cn)

粮食安全是事关国家战略的头等大事,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纲要均提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2021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再次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针对农业决策者的用种行为,罗小锋等[1]发现,文化程度、农业认知程度和户主自身年龄等因素对于农户在新品种的选择中具有重要影响;靖飞等[2]实证分析了江苏省稻农购种渠道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表明农业决策者年龄、文化水平和农业技术培训经历对其购种渠道选择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罗峦等[3]认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机构会对农户种植品种的更新发挥引导作用,除此之外农户品种更新行为还受农户长期积累的种植习惯影响。侯麟科等[4]研究发现,农户风险偏好的选择对农户的用种行为有重要影响,风险厌恶型农户更愿意选择低风险农作物品种。同时农户因风险偏好对作物品种作出的选择会受到种植规模的影响,相对于小农户而言,大规模农户在要素投入选择上受风险偏好影响更大。张丽娟等[5]利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发现,农户重复购种行为主要受种子本身品牌、价格、质量及用种农户年龄和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此外,靖飞、王卫卫等[6-7]还研究了农户的换种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另一些研究者研究了农户对水稻、杂粮、油菜品种的选择行为[8-11]。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全国60%以上居民的主要口粮。2021年我国水稻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的25.44%和31.17%。长江中下游稻区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和湖南等6省1市,是我国六大稻区之一,常年水稻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50%左右,对于确保我国口粮绝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水稻品种研发、推广和种子市场仍存在诸多问题,不仅造成农户选种难度增加,同时也增加了粮食安全风险[12-14]。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国年均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品种1 110个,比“十二五”时期的450个增加1倍以上。2011年全国水稻审定品种数量仅为415个,2020年增加至1 936个,增加了3.67倍。但从实际推广应用情况看,2019年生产上推广面积在0.67万hm2(10万亩)以上的水稻品种仅有723个,其中推广面积在6.67~33.34万hm2(100~500万亩)的品种仅有54个,超过33.34万hm2(500万亩)的品种仅有5个,呈现审定品种多、大面积推广品种少、地方主导品种不突出等基本特征。此外,近年来杂交稻种子价格持续上涨提升了农民用种成本,也影响了农民种稻积极性。基于上述分析,开展长江中下游稻区农户用种行为研究,有利于从农户层面分析水稻生产用种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水稻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相关建议,具有现实意义。

1 问卷与农户用种特征调查数据分析

本研究所用数据均源于笔者所在科研团队2019年对长江中下游稻区种稻农户的问卷调查。由于长江中下游稻区的上海、江苏水稻种植以常规水稻品种为主,湖北、安徽、湖南等水稻种植情况较为相似,因此本文综合考虑后选择了安徽、江西、湖南和浙江4省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在上述4省中各随机抽取3个市(县),共12市(县)。总计收回有效问卷342份,受访农户中有250户选择种植单季稻,139户选择种植双季稻。调查中存在部分农户对品种使用情况缺乏了解导致样本缺失的现象;同时种植单季稻和双季稻的农户,在统计种植情况时各计1次,因此部分指标的样本总数大于农户样本总数。

农户个体特征显示,受访农户平均种植规模偏小,种植单季稻的小规模农户(3.33 hm2以下)占比为55.6%,种植双季稻的小规模农户为54.3%。从事水稻种植的农户年龄较大,缺乏青壮年适龄农户,60岁以上的水稻种植农户占比34.21%,水稻生产劳动力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表1)。

表1 农户个体特征与样本分布

1.1 水稻品种类型

整体来看,目前长江中下游稻区农户更加偏好于选择种植杂交稻。单季稻种植以杂交稻为主,占受访农户的80.13%;种植双季稻农户因水稻生育期影响和分散风险等原因,通常选择常规稻和杂交稻分散种植,以增强抗风险能力,常规稻和杂交稻分别占55.68%和44.32%(表2)。

表2 农户种植水稻品种类型

1.2 各地区主栽水稻品种

长江中下游稻区的水稻种植主要位于平原地带,地势平坦,土壤资源肥沃;河网密布,水资源充足,光热条件良好;但受各省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农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各省水稻主栽品种的选择存在较大差异。

1.3 水稻种子来源

长江中下游稻区农户目前购种来源主要是:农户自留种、与周边邻居兑换、在农资分销店购买、在私人农资经销点购买等7种途径。部分农户种植水稻的目的主要是满足口粮需求,对品种关注和了解程度较低。从农户受访信息整体观察,农户购种来源集中于农户自留种、在私人农资分销店购买和在种子公司经销点购买3种方式。22.34%的农户选择自留种,42.13%的农户选择在私人农资分销店购买,26.38%的农户选择在种子公司经销点购买(图1)。早稻种植中,有47.29%的农户选择自留种或与农户交换的方式获取稻种,这是因为水稻自留种的产量和品质与往年相比往往不会明显下降,农户更为熟悉其种植周期等生产情况,利于及时观测水稻生长,提高抗风险能力;另外,与市场售卖的常规稻种子相比,自留种的种子成本投入较低,便于控制生产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

图1 农户水稻种子来源

1.4 水稻购种地点和原因

受访农户在选择稻种购买地点时主要为本村、本乡镇其他村和本县其他镇,其中选择本村购买的农户为16.75%,在本乡镇其他村购买的为53.14%,在本县其他镇购买为28.27%(图2)。由此可见,农户对于种子购买地点的选择受到距离远近和交通便利程度等因素影响较大,大多数农户会选择就近购买。

图2 农户购种地点

农户选择购种地点主要受到购种地点地理位置和种子质量可靠性2个因素影响。35.92%的农户会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交通便利、距离较近的购种地点往往更具有选择优势。48.66%的农户会优先考虑种子质量的可靠性,种子品质对于水稻种植和产量至关重要,因此品质高、种子可靠性强的购种地点更加受到青睐。此外,还有11.13%农户在考虑购种地点时受到“必要时可以赊账”这一因素的影响。走访农户时发现,稻种能否“包送到家”、售种公司的规模大小和企业信誉良好程度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户最终的选择(图3)。

表3 受访区域主栽水稻品种

图3 农户选择购种的影响因素

2 影响农户用种行为的因素

2.1 种植规模对农户用种行为的影响

农户用种类型随着种植规模扩大而增加。调查显示,规模生产者通常会选择更多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总体来看农户选择种植杂交稻的比重随种植规模扩大而上升。在种植规模0.67 hm2(10亩)以下的小农户中,有31.88%的农户自主种植水稻作为家庭口粮,68.12%的农户种植水稻的目的是靠卖稻谷挣钱养家。由此可见,农户在可种植农田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会优先选择产量较高的杂交稻种植以实现效益最大化,部分选择常规稻种植的农户则是因为常规稻总体品质优于杂交稻,适合作为口粮消费。

农户年龄均值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而降低,农户年龄是影响农业生产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年龄较小的农户对于科学技术的理解和使用程度更高,从事水稻种植生产活动的时间和精力更充沛,抗风险能力更高,更利于加快水稻规模种植的实现。

2.2 农户年龄和从事水稻种植业的时间对用种行为的影响

农户老龄化问题明显。从整体来看,从事水稻种植业农户年龄偏大,40岁以下的农户仅为4.39%。随着农户年龄不断增长,农户用种类型数量呈下降趋势,平均用种年限呈增加趋势。农户年龄越大,越倾向于厌恶风险,对于换种可能带来的风险会选择尽量规避(表4)。调查数据显示,随着农户年龄的不断增长,种植规模不断缩小,用种类型数量也随之下降;农户用种类型数量的多少还受到由农户年龄增大造成的种植规模下降影响(表5)。

表4 种植规模对农户用种行为的影响

农户从事水稻种植年份增加,用种类型数量下降。从事水稻种植年份较长的农户,经验会更为丰富,对于水稻种子信息的了解和把握会更加清楚,这可能会造成部分农户中存在经验主义者;同时种植经验与农户年龄呈正相关趋势,农户年龄越大,在种植水稻品种类型数量的选择上会越谨慎,进而导致农户用种类型数量下降。稻种的平均用种年限在整体上会随着从事水稻种植年份的增加而下降,在从事水稻种植40年以上的农户中77.68%的农户年龄超过60岁;拥有40年以上种植经验的农户往往单一品种用种年限较长,不轻易进行水稻换种(表5)。

表5 农户年龄特征对用种行为的影响

2.3 获取农业信息的难易程度对用种行为的影响

在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速度和准确性影响着农户的判断。在长江中下游稻区,农业信息获取较为容易,农户能够更及时更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水稻科技发展和政策导向。在总样本342户农户中,有225户在农技人员和政府扶持政策的帮助下更易于获得农业生产信息,其中有115户农户拥有农技人员提供的技术指导(表6)。

表6 农户获取信息难易程度对用种行为的影响

2.4 农户是否拥有农业保险对用种行为的影响

总体上看,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户保险覆盖率已超过90.00%,水稻种植者在拥有社会保险或农业保险的情况下,抗风险能力提升,在面对风险的情况下可以主动成为风险偏好者,更易于承担因换种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损失,同时对于新品种的接受度会更高,敢于探索和发现不同品种的优点和缺点,有利于推动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和进步。而缺少农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农户在水稻用种的选择上往往会成为风险厌恶者,通过延长单一水稻品种的种植年限规避换种可能带来的风险,并且在水稻品种类型的选择上倾向于选择产量更高的杂交稻,若长此以往不利于稻种的更新换代,阻碍水稻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表7)。

表7 农户是否拥有农业保险对用种行为的影响

3 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浙江、安徽、江西和湖南等4省的实地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农户用种行为受到农户年龄、从事水稻种植业时间、农户水稻种植规模、农业获取信息难易程度和农户是否拥有农业保险等因素影响。其中,水稻种植规模对农户用种行为的影响十分显著。据此,提出如下建议。

3.1 通过育种政策引导培育广适性品种

研究显示,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品种较为分散,农户平均种植2个以上水稻品种,缺乏广适性、代表性品种,主导品种不突出。建议从育种源头加以引导,减少重复育种带来的效率损失,提高品种供给的针对性。

3.2 提升农业技术推广的深度和广度

农业技术推广对品种采用具有溢出效应和模仿效应,通过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宣传和介绍,能够提高良种入户率,减少农户(尤其是规模农户)选种信息的不对称。

3.3 通过补贴政策引导鼓励农户适度规模经营

加强对中小规模农户的管理和帮助,支持中小规模农户将土地进行转包形成规模种植,缓解中小规模农户生产压力,提高其抗风险水平。

3.4 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目前种稻农户年龄结构明显趋于老龄化,种稻的技术水平还是体能水平都不利于水稻生产绿色高质量发展,应通过加大培训、政策扶持等方式,培育更多更年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稻农科技素质和身体素质。

3.5 扩大农业保险以提升稻农抗风险能力

水稻生产具有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和天气影响大等特点,尤其是长江中下游沿海地区夏季台风频发、高低温极端气候增加的情况下,通过农业保险可以增强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农户新品种采纳意愿。

猜你喜欢

杂交稻年龄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不同施氮量下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特点
第三代杂交稻将成为杂交水稻育种发展方向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两个杂交稻新品种米质达国标一等
差一点点也算失败
年龄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