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读见真心,滴水显性情
2022-05-26范海云
范海云
2016年12月,在西安市教科院贾老师的带领下,我十分荣幸地参与了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的试教工作。我试教的课文是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一滴水经过丽江》。当拿到还未面世的教材时,我的内心激动澎湃,荡起层层幸福的涟漪。何其有幸地与美好相遇,就像冬日里遇到暖暖的阳光。阿来那鲜活的文字让人一见倾心,那曾经游历过的丽江随一滴水的流动而复活——清溪环流,淡烟疏柳,飞檐红袖,歌舞蹁跹;青石板路,曲桥狭径,银饰彩服,东巴文字。吹皱的水面荡起微澜,一幅用飘逸、酣畅的笔法勾勒的水墨画缓缓展开,将一切美景都融于画轴,静静垂立在高原姑苏,等待着你的品鉴。
初读痴心——精巧设计妙文章
精思巧构,水到渠成。初读痴心,怀着对丽江的挚爱,我竟无从下手。这样一篇美文佳作如何将其美感传达给学生,让其在美中徜徉,而不是肢解割裂,面目全非。在无任何参考的情况下,我反复读文本,读单元提示,经历百转千回、冥思苦想的不解,渐渐步入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境界。单元提示中有云“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并揣摩和品味语言,欣赏、积累精彩语句”。精巧的教学设计自然也围绕这一单元的教学重难点展开。
首先,激趣导入,揭示课题。我在课前播放《彩云之南》这首歌,让学生畅谈去丽江的感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接下来,默读课文,感知大意。看看一滴水经过了丽江的哪些地方?学生自主梳理出“一滴水”的游踪,把握重点游历的地方是“四方街”。此环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阅读、板书,教师仅做引领者即可。
继而,细读课文,赏析文段。抓住文中一个地方,谈谈此处景物的特点。本文语言耐人寻味,不胜枚举。正所谓短短千余字,尽显丽江历史文化、地方特色、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写法上也是“正侧描写相结合、妙用修辞添生动、俯仰远近角不同、情景交融表赞美”!此环节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读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始终将朗读、思考、交流贯穿其中,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丽江的神奇和美丽,感受作者对丽江的喜爱之情。
接着,读中学写,学以致用。自選一处美景,仿照示例,将它写成一节小诗。教师示例:“啊,丽江坝!你是山间美丽的大盆地,从玉龙雪山铺展开去,鲜花簇拥将你装点,绿水环绕将你拥抱。”学生结合自己对丽江的了解,充分利用文本语句,写出所选景物的特点,流动的文字化成诗行,让人拍案叫绝。 “啊!落水洞!你是丽江幽谧的深潭,从高山溪流跌落地下,岩石跌宕此起彼伏,水道曲折幽深渐长。”“啊!黑龙潭!你是神女偶然遗落于世的铜镜,从象山脚下蜿蜒开去,亭台楼阁花草掩映,玉龙雪山对你梳妆。”“啊!四方街!你是九州西南的一支野百合,沿玉龙雪山开遍高原之间,水车辗转、时光点缀你的名字,小店徘徊、人群簇拥伴你入梦。”此环节关注个体差异,读写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最后,对比阅读,体会写法。鲁迅先生认为“教师愈会比较,就愈有益处”。因此,比较阅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具有突出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对比,学生明晰两篇文章写法的差异,语言风格的不同,从而提高了阅读、鉴赏能力,提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作业布置为“运用本文的写法,写故乡的一处景物”。这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是课堂仿写基础上的再创作。这一作业,实现了由段到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写作训练目的,达到语言文字“运用”的最佳境界。
再读慧心——静观效果调策略
“我创造,所以我生存。”罗曼·罗兰如是说。由于是试教活动,没有任何参考可以借鉴,我们所做一切都是创造、都是创新,它考量一个教师处理、整合教材的能力。初教此课时,我就感到本文写景特色不太明显,大概是写给小学生的缘故,作者写景上不着笔力,只是水到渠成、自然带出。再读慧心,我仔细审视文本,理性思考,智慧考量,做出了教学策略上的调整。
统编教材负责人王本华老师也说:“本文入选教材,就是因为这篇文章实际上比较另类。为什么说它比较另类?大家从这个题目可以看出来,它既不是那种抒情的,也不是写景的,也不像是记事的……我们要把这个独特的地方教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我们写游记有另外的写法,而不是某一个时间、某个人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得到什么感想。”
故此,我将赏读文本的能力点落到能够大体了解每处写景的特色,不再过多深入赏析上做文章;将课堂重点落在学生的仿写上,聚焦语言文字的运用,实现读写结合,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学生在课外写出了《一片落叶飞过长安》《大明宫墙上的一片瓦》《一阵风吹过西安》等佳作。这次策略调整,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写作,并能够运用第一人称、拟人化写法生动描摹出西安特有景致,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读悟心——勤于反思砥砺行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当统编版教材正式发行并观诸多同仁教学设计之后,我再次翻开文本,精研教学设计,进行自我审视。三读悟心,内在自省,反思才能砥砺前行。比如,教学设计的环节较多,蜻蜓点水不如深耕易耨。能否删掉对比阅读环节,将剩下的环节做实做细,不必贪多求全,陷入“走过场”的泥淖。比如,赏析环节的引导仍有欠缺,毫无章法不如有条不紊。能否把丽江之美分为风景美、建筑美、精神美三个层面,让学生加深对美的认识,“向青草更深处漫溯”,以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读见真心,滴水显性情。细读文本,老师在文本的字里行间穿梭;精思巧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批文入情。师生携手,用至真至纯的生命去领悟作者的真性情,那就一定会收获一滴水的微小感动和精神的极大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