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想法
2022-05-26黄菁
黄菁
有一种说法是:取高得中,取中得下,取下就只能更下。比如:学画的时候要选最棒的做榜样。可是,学了最棒的你也达不到他的水平,只能得中。如果学的是中等的,得到的是下等的结果,再往下推就惨不忍睹了,只会越来越差。按这个道理,不知道怎么学才能超过那个最棒的?
當然,另有一种说法是广取博采,多学几个,用数量混搭,最终拼出好质量。或者也会有一种可能,学下等的得了上等的结果呢?
在正常情况下,学东西肯定要学好的,学最顶尖的当然就更好了。问题是什么才是最好?这是个没有尽头而且是无法定论的问题。所谓最好,只是个愿望而已。
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做成大事的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一个,或者说,不一定手握好牌就一定能赢。又或者说,用了好东西不一定会有好结果。意思就是,很多的成功大多是不起眼的东西在起作用。当然也可以说是优秀的东西可能不一定有好作用。
一般来讲,人类文明成果能留下来的大多是好东西,讲得宿命一点就叫“存在即合理”。能留存到现在就不是一般的东西。也可以把合理当作好的意思来理解。被当作好东西保留下来自然成为了后人学习的范本,自然会被总结出一套可操作的技术系统,也自然会被后人奉为经典,经典就是个宝贝。如此一来,这好东西成为了一种定式,成为了公认的榜样。于是被效仿,被研究,被广为流传,被不断称赞,被当作一个标准、一种骄傲供奉在那里。
不知哪一天,突然来个混小子,不知天高地厚地一脚将这个经典踢翻,立一个新东西出来,让人看了挺扎眼的,不好看,不顺眼,不是大家认定的好东西,简直难以接受。一阵挣扎混乱之后,慢慢地觉得怎么越来越好看了,顺眼了。然后经一番研究,这也好,那也好,于是又成为新的经典。
这新来的,不一定是学那公认最好的东西过来的。他可能是从民间,从最土最不起眼的旮旯里,甚至被认为是不入流的那些东西里生长出来的,而从先进文化、经典文化里生长不出独特的东西。
毕加索遇见非洲木雕,林风眠喜欢上了民间画工的瓷画,杜布菲迷恋疯人画。很多画家都不是从经典里走出来,这些例子有时候反而会让我们看到这样的现象,学下者有可能得其上。人类社会的演变也是这样,不一定是先进文化替代落后文化,很多时候是野蛮落后打败先进的。尽管我们在心理上无法接受,但事实上就是这样。
我觉得生命活力是关键。太讲规律、太懂道理、太守规矩了就缺乏活力了。太完美、太精致的东西往往缺乏力量。北魏的时候鲜卑族要学汉文化,而汉人反而排斥汉文化,为什么?因为汉文化太文明了,太优秀了,太讲道理了,所以会越来越弱,汉族是被鲜卑族打败的,所以他们知道,优秀了就会被打败。只有离开文明才能生存下去。野蛮了才有生机,因为野蛮就意味着保持活力,保有原初的力量。成为经典了就不够野蛮了,就失去了活力。北齐的时候,读书是要被杀头的,汉人不许汉人读书,而是要小孩子去练骑射,去放牛,去干苦力活,去做最原始最脏的工作,这样才能保持人的野蛮力量。
那些丑的、脏的、乱的,没有规律、没有秩序、没有被驯服和调教过的东西,也是我们看不顺眼的东西,往往能生出新的生命来。巴塞利兹就是要颠倒着画;波洛克的泼彩就是要反技巧;杜尚的小便池就是要反经典。横蛮不讲理,以丑为美,就是不往顺眼上走,就是要往不舒服上画,用大家看不懂的方式去画。这背后的道理是一样的,用非经典的方式去注入新的生机。
比如:粗糙的、原始状态的、业余的、不被认可的、选不上展览的,这些都不一定是坏事。这说明你所做的不合时宜,不合规则,不符合某一类固定的标准,所以不被看好。这与水平高低不一定有必然联系。
所以,不一定要往高处看,有时候要反过来往低处瞧,因为底层有能够让你激发出自身潜能的因素,学习最怕把信心弄没了,把自己弄没了,把生命力也弄没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