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H/温度刺激响应型核-壳结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设计与制备

2022-05-25陈昊文陈淼鑫刘晔宏张钰华徐首红

功能高分子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透光率电位粒径

陈昊文, 陈淼鑫, 刘晔宏, 张钰华, 徐首红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37)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目前我国癌症防控形势严峻,防治难度巨大[1]。然而,传统的化学疗法治疗癌症的效果并不理想,现有抗癌药物在以较高剂量使用时往往具有较高的细胞毒性,引起显著的副作用[2-5]。这促使人们不断探索新型药物载体来克服传统化疗的缺点。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发了多种药物载体,包括聚合物[6]、胶束[7]、脂质体[8]、树枝状大分子[9]、纳米颗粒[10]等。其中,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SNs)因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稳定的多孔结构以及表面易于修饰等特点而成为研究热点[11]。对MSNs表面进行修饰,不仅可以提高装载药物的效果[12,13],同时还能利用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微环境的不同之处,构建具有不同敏感响应型的载体,例如pH响应[14-16]、还原响应[17-18]、温度响应[19,20]、超声响应等[21,22]。Yang等[23]构建了一种pH敏感的多功能包膜型介孔二氧化硅,首先通过缩醛键将聚(N-丁二酰丙烯酸酯)涂覆在MSNs表面,然后将阿霉素(DOX)加载到MSNs孔道中,DOX在中性条件下表现出较低的药物释放,而在酸性条件下表现出有效的刺激响应型释放。此外,该研究中还引入了叶酸作为靶向成分,以实现肿瘤靶向能力;Cheng等[24]在MSNs表面修饰了细胞穿透肽,在对药物进行有效封装的同时,还增强了药物输送体系的细胞转染能力。尽管上述药物输送体系具有优良的靶向功能或细胞转染能力,但是这些功能分子在后续的研究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比如,细胞穿透肽虽然能够协助载体更加快速地进入细胞,但是其本身并不具备选择性,即在进入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进入正常细胞,从而引起强烈的副作用[25]。为了避免这些功能分子带来的不利影响,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保护,即在正常生理环境下对这些功能分子进行屏蔽,使之不会对正常细胞产生影响,但在肿瘤环境下能够暴露出来作用于肿瘤细胞。

甲基-2-丙烯酸-2-(2-甲氧基乙氧基)乙酯(MEO2MA)与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OEGMA)的聚合物中含有大量醚氧键,在水溶液中可以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因此在其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以下呈亲水性,当环境温度高于其LCST时,氢键结构被破坏,聚合物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结构由舒展状态变为收缩状态。聚甲基丙烯酸二异丙胺基乙酯(PDPA)是一种pH敏感聚合物,其侧链中含有的氮原子,在酸性环境中会发生质子化反应,从而导致聚合物由疏水性转变为亲水性。

本文通过溶胶凝胶法首先制备了MSNs;然后通过取代反应在MSNs表面引入溴原子制备了MSNs-Br,以便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在MSNs表面修饰聚合物PDPA,合成MSNs-PDPA-Br;最后在PDPA链的尾端修饰了靶向分子叶酸(FA),制备了MSNs-PDPA-FA。

除此之外,利用ATRP反应制备了pH/温度双重响应型聚合物P(MEO2MAm-co-OEGMAn)-b-PDPAp。根据本课题组之前的研究[26],聚合物的LCST可根据其单体物质的量之比进行调节。本文直接合成了所需LCST的聚合物P(MEO2MA90-co-OEGMA10)-b-PDPA10(下文简写为Polymer),并研究了其温度与pH响应特性。将P(MEO2MA90-co-OEGMA10)-b-PDPA10自组装在修饰了PDPA-FA的MSNs表面,构成核-壳结构自组装体系MSNs-PDPA-FA@Polymer,并用经过修饰的MSNs包载药物DOX(DOX@MSNs-PDPA-FA@Polymer)进行了体外模拟释药,研究了该载体的可控释药条件。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和试剂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氢氧化钠(NaOH)、正硅酸四乙酯(TEOS)、甲苯、三乙胺(TEA)、2-溴异丁酰溴(BiBB,w=98%)、四氢呋喃(THF):分析纯,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五甲基二乙烯三胺(PMDETA,w=98%)、甲基丙烯酸二异丙胺基乙酯(DPA)、溴化亚铜(CuBr,w=98%)、FA(w=97%)、二甲基亚砜(DMSO):分析纯,上海泰坦试剂有限公司;MEO2MA(w=97%)、OEGMA(w=97%,重均分子量为 475)、2-溴异丁酸乙酯(w=98%, EBiB)、二氯甲烷(DCM)、中性氧化铝(Al2O3, 110~200 μm)、正己烷(NHX):分析纯,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1.2 测试与表征

核磁共振波谱(NMR)仪:瑞士布鲁克公司AVANCE Ⅲ 400 MHz型,测试温度25℃,溶剂CDCl3;动态光散射(DLS)仪:英国Malvern仪器公司Nano ZS型,样品均分散于超纯水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日本岛津公司UV-2 450型;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仪:美国尼高力公司Nicolet 6 700型,KBr压片;高效凝胶渗透色谱(GPC)仪:英国Malvern仪器公司PL-GPC50型,THF作流动相;比表面积(BET)与孔径分析仪:美国Micromeritics仪器公司ASAP 2020型。

1.3 聚合物 P(MEO2MA90-co-OEGMA10)-b-PDPA10的合成

1.3.1 MSNs的合成 将CTAB溶解于超纯水中,随后加入2 mol/L的NaOH溶液,搅拌并升温至80 ℃;在大力搅拌下向体系中匀速滴加TEOS,80 ℃继续反应2 h。用超纯水与乙醇交替洗涤以除去体系中的NaOH,60 ℃下真空干燥后置于马弗炉中煅烧除去CTAB模板,得到白色的MSNs。

1.3.2 MSNs-Br的合成 将MSNs分散在甲苯中,在冰水浴避光搅拌下加入TEA和BiBB,并向体系中通入氮气以除去体系中的氧气,30 min后撤去冰水浴并移至30 ℃环境下避光反应24 h。用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后得白色固体产物MSNs-Br。

1.3.3 MSNs-PDPA-Br的合成 将MSNs-Br分散在超干THF中,加入配体PMDETA和单体DPA,重复液氮冷冻抽真空-解冻充氮气的过程,确保反应体系处于无水无氧状态,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催化剂CuBr。然后,将反应体系转移至恒温箱中,30 ℃继续反应24 h,用截留分子量为14 000的透析袋透析除去Cu2+,经冷冻干燥后得白色固体产物MSNs-PDPA-Br。

1.3.4 MSNs-PDPA-FA的合成 将MSNs-PDPA-Br与FA分散溶解在DMSO中,加入几滴三乙胺调节溶液至碱性,通过排空气法向体系中通入氮气以除去氧气,80 ℃下反应12 h,用DMSO洗涤除去未反应的FA,常温下真空干燥得黄色固体产物MSNs-PDPA-FA。

1.3.5 pH/温度多重响应型聚合物P(MEO2MA90-co-OEGMA10)-b-PDPA10的合成[27]在反应茄瓶中加入单体MEO2MA与OEGMA、引发剂EBiB、配体PMDETA以及溶剂DCM。搅拌混合均匀后,进行“1.3.3”节中除水除氧的过程并在氮气保护下加入CuBr。然后将反应体系转移至恒温箱中,30 ℃反应12 h后,在氮气保护下将DPA转移至上述反应体系中,30 ℃继续反应12 h后,打开瓶塞以终止反应,以DCM为洗脱液,通过Al2O3层析柱除去反应体系中的催化剂CuBr2。最后旋蒸除去DCM,用-20 ℃的正己烷进行沉降,除去上层液体,室温下真空干燥得到无色透明的黏稠物质即为聚合物P(MEO2MA90-co-OEGMA10)-b-PDPA10。

1.4 MSNs-PDPA-FA@Polymer自组装体系的制备

首先,将MSNs-PDPA-FA均匀分散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然后,将聚合物P(MEO2MA90-co-OEGMA10)-b-PDPA10溶解在THF中并加入到MSNs-PDPA-FA的PBS中,敞口搅拌使THF挥发,在pH=7.4的环境下通过疏水作用制备MSNs-PDPA-FA@Polymer;最后将DOX与MSNs-PDPA-FA同时分散溶解在PBS中,待DOX进入MSNs的孔道之后,加入Polymer的THF溶液,继续搅拌12 h,制得包载有抗癌药物DOX的纳米颗粒DOX@MSNs-PDPA-FA@Polymer,该药物载体的制备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MSNs的聚合物修饰及其pH响应药物释放行为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polymer modification and the pH-responsive drug release behavior of MSNs

1.5 DOX@MSNs-PDPA-FA@Polymer的药物释放实验

载药纳米颗粒的药物释放行为示意图如图1所示。释药实验分为两组进行。第一组准备4份载有DOX的纳米颗粒,分别将其置于不同环境下;第二组准备1份载药纳米颗粒,将其置于pH=7.4、44 ℃的环境中,在释药8 h后将pH调节为5.0以检测药物的释放情况。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不同时间下DOX在485 nm处的吸光度值。其中,每个时刻下载药颗粒中释放的DOX紫外吸收强度与载药颗粒中包载的所有DOX的紫外吸收强度的比值即为该时刻下的累计释放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MSNs-PDPA-FA的性能表征

样品的红外谱图如图2(a)所示,对于MSNs来说,1 080、941、802 cm−1处出现的特征峰归属于Si-O键伸缩振动、Si-OH键以及Si-O-Si键的弯曲振动。在修饰了Br原子以及PDPA后,在694 cm−1处出现了C-Br键的伸缩振动峰;在1 550、1 240 cm−1处出现了PDPA的特征峰,这归属于C=O键和C-O-C键的伸缩振动。在接枝FA后,694 cm−1处归属于C-Br键的特征峰消失,表明MSNs-PDPA-Br上的Br原子已被取代,并且在3 420 cm−1处出现了FA中氨基的特征峰,这归属于伯胺中N-H键的伸缩振动,而PDPA链中的N原子为叔氮,不会产生N-H键的振动,证明PDPA和FA被有效修饰到MSNs表面。

图2 样品的 (a) 红外光谱图和(b) Zeta 电位图Fig.2 (a) FT-IR spectra and (b) Zeta potential of samples

如图2(b)所示,样品的表面电位随着MSNs表面的逐步功能化而改变,MSNs、MSNs-Br、MSNs-PDPA-Br、MSNs-PDPA-FA在pH=7.4下的表面电位分别为-22.3、-3.9、-16.6、-4.9 mV,在接枝FA分子后,MSNs的表面电位转变为接近电中性,这可以认为是FA分子表面带有的正电荷中和了MSNs-PDPA-Br上的负电荷,印证了官能团或功能分子被连续修饰到MSNs表面。PDPA在酸性环境中容易与H+发生质子化反应,由疏水的收缩结构转变为亲水的伸展结构,如图2(b)所示,将溶液pH调节为5.0后,MSNs-PDPA-FA的表面电位发生电荷反转,由-4.9 mV转变为21.0 mV。

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其粒径变化测定MSNs-PDPA-FA的pH敏感点(图3(a))。当溶液的pH为3.0~5.5时,PDPA为伸展状态,粒径较大,保持在250 nm左右;将溶液的pH调至6.0以上时,PDPA结构收缩,粒子的粒径减小,最终在pH=7.4时减至211 nm左右。不同pH下的粒径变化曲线如图3(b)所示,当pH=5.5~6.0时粒径发生突变,故MSNs-PDPA-FA的pH敏感点位于这个区间。肿瘤外部环境的pH>6.5,因此该载体可以避免药物在肿瘤外部环境下的过早释放,实现药物的有效控释。

图3 MSNs-PDPA-FA在不同pH下的(a)粒径分布曲线和(b)平均粒径Fig.3 (a)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b)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MSNs-PDPA-FA at different pH values

2.2 P(MEO2MA90-co-OEGMA10)-b-PDPA10的结构和性能表征

壳层聚合物P(MEO2MA90-co-OEGMA10)-b-PDPA10的1H-NMR谱图如图4所示。化学位移在0.6~1.2处出现的峰代表聚合物主链上的-CH3特征峰,1.6~2.1处代表主链上的-C-CH2-特征峰,3.4处代表侧链末端的-O-CH3-特征峰,3.5~3.8处出现与醚氧键相连的亚甲基上的氢特征峰,在2.7以及3.0处出现了与二异丙胺基相连的亚甲基(-N-CH2-)特征峰以及异丙基上的氢特征峰,说明通过ATRP反应成功合成了聚合物 P(MEO2MA90-co-OEGMA10)-b-PDPA10。

图4 P(MEO2MA90-co-OEGMA10)-b-PDPA10在 CDCl3中的1H-NMR谱图Fig.4 1H-NMR spectrum of P(MEO2MA90-co-OEGMA10)-b-PDPA10 in CDCl3

聚合物水溶液的透光率随温度变化的结果如图5(a)所示。随着温度的升高,聚合物溶液的透光率发生了明显变化,在较低温度时,透光率接近100%;当温度升高时,聚合物中的醚氧键与水分子之间形成的氢键因高温而断裂,聚合物因此由亲水转变为疏水,其水溶液由澄清变为浑浊,透光率在44 ℃时由97%迅速降低至1%,接近于0。

在25 ℃下,该聚合物的透光率随pH变化的结果如图5(b)所示。首先将聚合物水溶液调节至pH=3,滴加NaOH溶液使pH按照0.5或1个pH单位梯度升高。当溶液在较低的pH时,聚合物为亲水结构,故溶液澄清透明;将溶液的pH调至6.0以上时,PDPA发生去质子化反应,溶液的透光率急剧降低。由图5可知,该聚合物的LCST为44 ℃,pH敏感点位于6.0附近。

图5 P(MEO2MA90-co-OEGMA10)-b-PDPA10 水溶液透光率与 (a)温度和(b) pH 的变化关系Fig.5 Transmittance of P(MEO2MA90-co-OEGMA10)-b-PDPA10 solution as a function of (a) temperature and (b) pH value

2.3 MSNs-PDPA-FA@Polymer自组装体系的表征

2.3.1 MSNs-PDPA-FA@Polymer的表征 图6(a)分别为MSNs、MSNs-PDPA-FA 以及MSNs-PDPA-FA@Polymer的TEM图,可以看到MSNs具有清晰规则的孔道结构,在组装聚合物后,孔道结构消失,并且还能看到MSNs-PDPA-FA@Polymer的核-壳结构。从粒径分布上(图6(b))可以观察到,随着聚合物的修饰,其粒径逐渐由170 nm增至240 nm;MSNs的比表面积为1 133 m2/g,而在修饰PDPA-FA后,其比表面积下降到505 m2/g,在聚合物自组装后,比表面积进一步下降到490 m2/g(图6(c)),其孔径也由2.46 nm降至2 nm以下(图6(d)),证明聚合物的修饰能够很好地覆盖MSNs的孔道。以上结果均证明了聚合物P(MEO2MA90-co-OEGMA10)-b-PDPA10能够被自组装到MSNs-PDPA-FA表面。

图6 样品的(a)TEM 图;(b)DLS 粒径分布;(c) N2 吸附-脱附曲线;(d) 孔径分布曲线Fig.6 (a) TEM images; (b) DLS size distribution; (c) nitrogen ab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 and (d) pore size distributions of samples

样品热重分析结果(图7)也显示,从30 ℃升温到900 ℃的过程中,样品的失重率不断增大,900 ℃时MSNs的失重率为3.82%,可以归因于其表面吸附的水分蒸发;MSNs-PDPA-Br、MSNs-PDPA-FA和MSNs-PDPA-FA@Polymer的失重率分别达到了24.52%、29.14%和33.70%,通过分析可以大致估算出,自组装到MSNs表面的FA含量为46.2 mg/g,温敏聚合物的含量约为45.6 mg/g。以上种种分析均证明了聚合物P(MEO2MA90-co-OEGMA10)-b-PDPA10能够被自组装到MSNs-PDPA-FA表面。

图7 样品的热重分析曲线Fig.7 TGA curves of samples

2.3.2 MSNs-PDPA-FA@Polymer的温度响应性 将MSNs-PDPA-FA@Polymer分散于超纯水中,其粒径随温度的变化如图8所示。当温度在聚合物P(MEO2MA90-co-OEGMA10)-b-PDPA10的LCST以下时,整个自组装体系的粒径相对变化不大,维持在240 nm左右;当环境温度为44~48 ℃时,粒径急速降低至215 nm左右;当温度提高至聚合物的LCST以上时,其粒径与自组装前的MSNs-PDPA-FA颗粒相似。由此得出,修饰到MSNs表面的聚合物P(MEO2MA90-co-OEGMA10)-b-PDPA10,在温度上升到其LCST以上时,由于疏水作用会发生大幅度的收缩,有望将MSNs上的功能分子FA暴露出来,使其起到靶向作用。

图8 MSNs-PDPA-FA@Polymer的粒径与温度的关系Fig.8 Size of MSNs-PDPA-FA@Polymer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2.3.3 MSNs-PDPA-FA@Polymer的pH响应性 室温下将MSNs-PDPA-FA@Polymer分散于超纯水中,其Zeta电位随pH的变化如图9所示。在将样品的pH由7.4调节为5.0后,自组装体系的Zeta电位发生了反转,由pH=7.4下的-11.7 mV反转到20.6 mV,该电位与图2(b)中pH=5.0下MSNs-PDPA-FA的电位相一致,证明了当pH=5.0时,该自组装结构发生了解离,导致FA分子重新暴露在MSNs表面。虽然在酸性环境下,壳层的聚合物从MSNs表面脱落,但接枝在MSNs表面的PDPA-FA聚合物链此时因发生了质子化而变得亲水,处于伸展状态。当pH=5.0时,MSNs-PDPA-FA的粒径为247.9 nm,而壳层聚合物未脱落时的粒径为240 nm,因此降低pH所测得的粒径并未发生较大改变。

图9 25 ℃下 MSNs-PDPA-FA@Polymer的Zeta电位与 pH的关系Fig.9 Zeta potential of MSNs-PDPA-FA@Polymer as a function of pH values at 25 ℃

2.4 MSNs-PDPA-FA@Polymer在不同环境下的药物释放

DOX的连续累计释放曲线如图10(a)所示,在pH=7.4、37 ℃下,48 h累计释放量只有10%;将温度升高至44 ℃,48 h累计释放量也仅仅增加到了20%;在pH=5.0、37 ℃下,DOX的48 h累计释放量可达50%;然而当同时改变温度和pH时,DOX的48 h累计释放量达到了65%。44 ℃时DOX的pH分阶段释放曲线如图10(b)所示,当pH=7.4时,药物前8 h的累计释放量只有8%;将环境的pH调节为5.0,此时PDPA迅速转变为亲水性,结构舒展,MSNs的孔道得以打开,药物从中释放,因此在8 h处出现了一个极明显的转折点,最终在50 h处释放量达到了65%。实验证明,该载体能够实现较好的药物封装效果,并且可以灵敏地响应周围环境变化,实现药物的可控释放。

图10 MSNs-PDPA-FA@Polymer的(a)释药动力学曲线和(b)多阶段pH响应释药曲线(44 ℃)Fig.10 (a) Drug release kinetics curves and (b) the programmable drug release curves of MSNs-PDPA-FA@Polymer at 44 ℃

3 结 论

(1)合成了特定LCST的pH/温度响应聚合物P(MEO2MA90-co-OEGMA10)-b-PDPA10,并通过疏水作用将其自组装到MSNs-PDPA-FA纳米颗粒的表面,制备了pH/温度双重敏感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

(2)该纳米颗粒能够很好地封装药物,在高温以及酸性环境下能促进药物释放。

猜你喜欢

透光率电位粒径
不同透光率果袋对黄冠梨鸡爪病发生的影响
改性聚丙烯各组分对激光焊接性能的影响
耳蜗微音器电位临床操作要点
电位滴定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光照强度对温室栽培蒲公英风味品质的影响
木屑粒径对黑木耳栽培的影响试验*
计径效率试验粒径的分析与对比
国外对汽车车窗玻璃遮阳膜是如何规定的
基于近场散射的颗粒粒径分布测量
SAPO-56分子筛的形貌和粒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