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葵樽壶”看紫砂筋纹器的工艺技巧和节奏韵律
2022-05-25何宽
何 宽
(宜兴 214221)
江南宜兴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宋代著名大学士苏东坡就在同窗好友的盛情邀请之下几次登临宜兴,最终选择“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今天,在宜兴丁蜀的蜀山南麓,东坡书院依然屹立,里面的“东坡提梁壶”吸引着许多的游人前来欣赏,同时也启迪着本地的年轻一代陶艺人,把紫砂技艺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宜兴有着6 000多年的陶瓷历史,紫砂艺术在其基础之上自明代开始发端,迄今走过了数百年的岁月,尽管在陶瓷艺苑之中并不是非常的久远,但是却开创了一种紫砂全手工成型的体系和规范,在惊艳了时光的同时也震撼了世界,吸引着许多的国际友人前来一窥紫砂之奥妙,更好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1 紫砂壶“葵樽”的工艺技巧
紫砂作品“葵樽壶”(见图1)采用了筋纹和方器相结合的手法来展示紫砂艺术的独特魅力,众所周知,在紫砂的技法之中,方器和筋纹器都是以成型难而著称于世,二者的结合则给作者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和困难,需要非常高超的技艺水准和超凡的艺术审美才能够完成。此壶壶身采用了葵花的筋纹设计纹理,从壶钮到壶盖延伸到壶底,一脉相承、筋纹凹凸、阴阳融合,疏密有序的筋纹之中充满了韵律感和节奏感;壶嘴直流,呈现方器的特点,出水非常的爽利;与之遥相呼应的壶把则是设计感十足,小飞把的带钩把其中的灵动飘逸之感凸显出来;壶盖压合壶口,每一囊都相扣合,充满了张力和厚重之感;壶钮也是筋纹的形态展示出来,扁圆小巧、拿捏舒适。在中国古代,樽是一种盛放美酒的容器,形态和紫砂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采用紫砂材质演绎也没有丝毫的违和感。在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把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樽的器型,通过葵花的筋纹形态演绎出来,这样的茶具更加具有艺术的创意,蕴藏着更多的工艺技巧和紫砂器的特点在其中。从整体上来看紫砂作品“葵樽壶”的设计会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是在结合方器的设计,把紫砂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完美地展示出来,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如同聆听美妙的音乐一般丝丝入耳、沁人心脾。
图1 葵樽壶
2 紫砂壶“葵樽”的节奏韵律
节奏和韵律是音乐和舞蹈的常见形式,感觉非常的熟悉,但是要明白其中的门道还是需要系统的学习。在音乐之中,音的长短与强弱被称作节奏,而节奏除了本来的意思之外,还有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进程,诸如书画、绘画等等具有节奏感,紫砂壶的创作也一样离不开节奏的把控,只是不像音乐一样可以聆听,而是需要我们在欣赏和把玩之中慢慢感受。紫砂壶的韵律感主要体现在器型的连续起伏和渐次变化之中,特别是最为明显的筋纹器,筋纹的设计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是在紫砂艺人的手中变幻无穷,具有天马行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够把筋纹的起伏婉约和紫砂艺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完美地展示出来,也让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之中,感受到如同音乐、舞蹈的节奏和韵律。紫砂筋纹器在紫砂造型之中本来就是比较独特的存在,属于花器里面专门研究花瓣、纹理的局部之作,大自然本来就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用紫砂的材质展示出来,把抽象的元素具体化,更加能够吸引和打动人心。这件紫砂作品“葵樽壶”就是从古代的酒具之中汲取到创作的灵感,再结合非常经典的葵状筋纹,从工艺设计的角度来看已经是具有一定的创新,从制作的难度来看,方器和筋纹的结合更是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最终呈现出来的节奏和韵律感令人印象深刻,可以说完美地把最初的设计和想要表现的内容都恰如其分地展示在我们眼前,对于紫砂艺术的创作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3 结 语
在紫砂艺术发展的数百年间,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紫砂造型的变化越来越多样,文化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吸引着更多的紫砂壶友深入地了解紫砂、收藏紫砂。同时,随着茶文化的广泛推广,“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紫砂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壶友们茶座上面最为靓丽的风景线,在带给我们冲泡茶叶实用功能的同时,更多地彰显着主人的品味和艺术修养,寄托着我们更多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蕴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