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陶瓷博物馆馆藏朱可心作品赏析
2022-05-25邵芸
蠡蜀河千载流淌,富贵土依旧风光。神奇的宜兴紫砂孕育出一批流芳百世的艺人,其中朱可心就是现代紫砂史上德艺双馨的“民国七大老艺人”之一,是大家公认的紫砂花器一代宗师。
朱可心(1904-1986年),出生于宜兴丁蜀镇,原名朱凯长,师从汪生义,艺名“可心”,寓意“虚心着,可师也”、“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他是一位不断进取的艺人,作品多洋溢时代气息,壶艺风格浑厚淳朴、法度合宜,善于从自然及生活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和素材。
“彩蝶壶”(见图1):此壶为1972年设计制作,立意新颖,取花香蝶至之意。壶身造型浑厚简朴,如钟似碗,着重刻画壶嘴、壶把与盖钮的造型,仅用两片牡丹花叶塑成壶嘴,正反相依、叶脉隐现;牡丹根茎作壶把,虬干嫩枝分明;最别致的则当属它的壶钮,花蕾结于盖顶,盖钮顺其自然做成一只闻香而来的彩蝶,把它停留在牡丹花上的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整器造型以简托繁,有壶静蝶舞、风卷叶动之势,动静结合,给人一种春意盎然的感觉。
图1 彩蝶壶
“竹鼓壶”(见图2):在以竹为题材的紫砂壶作品中,“竹鼓壶”是经典的代表之一,壶身上下为对称竹节式,壶肩部凹陷舒展圆润。塑粗圆竹干为壶身,细长竹枝为壶流,壶钮、壶把亦仿竹形而为,既中正沉稳,又灵俊秀逸。盖上堆塑屈曲的竹枝为桥钮,嫩枝抽出,生动有力。整器大气饱满,配以竹叶贴片装饰,妙趣横生。
图2 竹鼓壶
“常青壶”(见图3):此壶以“劲松”为题,圈把、直流、桥钮皆塑成百年松枝的造型,纹路逼真,给人以苍劲、稳健之感。壶钮更是巧取松节一段,桥形匍匐贴合于盖上,其上松针青绿,生动逼真,纹理清晰自然。自壶把处伸出一条松枝于壶身,满是褶皱,数片松针开遍壶身,挺秀俊美、气韵高雅、苍翠遒劲、力蕴无穷,好一派万古长青。
图3 常青壶
“树桩笔架”(见图4):笔架亦称笔搁,为搁笔的文房用具。此件笔架整体呈“S”型,颇富动感。凸雕瘦骨嶙峋的树枝,枯枝上斑驳点点,树桩老干发新枝,象征衰而不老。此件笔架雕塑生动,树节栩栩如生,意境深邃,有如根雕之艺术效果。树枝与花蕾布展有序、越发生意,正所谓“千奇万状信手出,鬼斧神工难类同。”
图4 树桩笔架
朱可心长期从事陶瓷教育,从陶校到艺徒学习班,培养了很多紫砂陶艺人才。他深知“为人师表”的重要,以“传道、授业、解惑”为神圣职责,在技艺上无私地传授给学生,培养了潘春芳、许成权、汪寅仙、高丽君、王小龙、曹婉芬、李碧芳等一大批成就卓著的大师名家,他们无不感念这位“杯水清心”的恩师。
岁月留痕,纵观朱可心从艺一生,是以天地为心,以诚实为骨,真诚无私为制壶准则。他在紫砂艺苑默默耕耘,他的为人为艺,尤其是他那些毕智穷工的留世作品,如屐痕印苍苔,斑斑点点,深深浅浅地留下了人生的印痕,他无愧于紫砂艺术,无愧于每一个喜欢他紫砂作品的人,无愧于自己的学生,更无愧于自己的良心,是我们紫砂行业人员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