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紫砂筋纹器“清趣”的制作工艺和造型艺术

2020-02-03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12期
关键词:筋纹张弛壶盖

李 静

紫砂三大派之一的筋纹器,它的线条不光充满力道还特别富有逻辑感,壶型亦是对称的美学设计, 在工艺中也是最难制作的,说道难做的紫砂壶型一般人会想到方器,毕竟有句老话说得好“宁做十圆不做一方”, 但是和筋纹器比起来就稍显逊色了,一般经验丰富的老手艺人面对制作筋纹器时也像是如临深渊。

一般制作筋纹器的艺人多半是需要有点强迫症的,如果没有强迫症想必是还会被这把壶给“逼疯”。不光是费时而且也需要过硬的紫砂技艺,非常考验紫砂匠人的耐心。相对光素传统器型,筋纹器就需要对线条的把控和线面等分分得分毫不差,可以说是紫砂技艺的极致了。 筋纹器几乎都是全手工制作,严苛的造型设计有骨有肉,骨肉云亭,鲜活有生命。它的“骨”就在于筋,筋承载着壶的整体之力;囊就是“肉”,这是张力的表现,有张才有驰,正所谓是张弛有度,筋纹器就完美地为搭建展现了张弛有度之美。 这不光是筋与囊的相结合,还有线条与线条之间、面与面之间、壶与把之间的协调和严谨。

筋纹器的灵感来源和花器基本差不多,会从各种花植物演变而来,菊花、梅花还有菱花都是筋纹器的原型。一把造型优美的筋纹器对点、线、面这三个元素尤为重要,只要这三点中有其中一点做出改变就会设计出一把眼前一亮的优秀作品,这也就是筋纹器虽然万变不离其宗,但又会有出人意料的原因。棱线从钮开始贯穿至壶底,全器统一,纹理相称,这就意味着匠人对壶面分割比例的严谨性,计算是高度严密的,技法也要特别娴熟,分割的面越多也意味着匠人对这把壶整体的把控就越厉害,不仅是对工艺技法的严格细致的把控,也是对壶面布局分布的得当,非常考验匠人的紫砂技艺功底,分得越紧密就越难处理,对明针功夫也越发考验。

不同的筋纹器就有不同的魅力,“清趣”这把壶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看到第一眼就给人清新雅趣的感觉,泥料选用了原矿紫泥,泥质柔嫩,触手生温,制作工艺上则是难上加难,采用薄胎而制,古拙沉稳的感觉喷薄而出。整壶的精髓就在于筋纹流畅,线条有力,脉络清新,精细规整,壶盖和壶身上下贯通,互相呼应,浑然一体,壶盖可以任意调换角度,和壶口配合严密,分毫不差。“清趣”恰当地把筋纹器的这些特点融于其中,“清趣”让人感觉到经典、古韵味十足。常见的筋纹一般有三、六、九、十二、十八、三十六等,这些又可以将他们横竖再做出丰富的变化,甚至还可以旋转跳跃,让筋纹随着壶体的变化而做出不一样的改变。这把“清趣”就是比较常见的六瓣壶身,筋纹线条流畅,深浅一致,清晰爽利而且饱满又富有张力,口盖要随意变化角度和旋转都可以与壶身紧密相契合,壶口、壶盖和壶身的衔接也要做到流畅对接,而不是南辕北辙,互相没有关系。壶身的比例也是恰到好处,需要对称精准,一起一伏,韵律十足,明暗相交、阴阳相合,流畅胥出,让壶整体浑然一体,一气呵成,这绝对是制壶匠人手法和工艺的考验,这种创新不光继承了传统的技艺手法,也让传统器型富有了新的生命,以崭新的形式重新展现,也是传承经典与自我创新的表现,庄重又不缺乏新意。 筋纹器的壶形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张力十足,张弛有度,有着强烈的线条审美和节奏感韵律十足,所以特别让人喜爱。

紫砂筋纹器的造型是作为紫砂造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更应该要传承,推陈出新,让优良传统可以继承和发扬下去,代代相传,而且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这样才能让紫砂文化越来越发扬光大,让紫砂文化经久不衰更加繁荣。

猜你喜欢

筋纹张弛壶盖
伪造的情书
高质量语文学习任务的建构与运用
筋纹佳构赋祥瑞
筋纹智慧,美菱盛放
——论紫砂壶作品《合菱》的艺术创作
论紫砂壶“莲瓣”的造型艺术
“种”珍珠真神奇
秋天
紫砂茶壶筋纹器形探讨
张弛的裤子撕掉了
制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