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图书出版工作的创新策略研究
2022-05-25王元
王元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然到来。我国的许多传统产业,包括传统图书出版行业开始寻求工作模式的创新,力求采用更加先进的表现形式来展现图书出版的各个环节。通过新媒体的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对图书出版工作进行创新,与此同时新媒体的出现也给我们的传统图书出版工作带来了更大、更严峻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传统出版人对新媒体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探究。
关键词:新媒体;图书出版工作;创新策略;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几乎所有人都在新媒体时代发展过程中获得了更大的便利。智能设备的广泛普及,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智能设备查阅任何资料。然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图书出版行业的发展正面临着极大的桃战。
图书出版工作创新的重要性
自图书这种传播媒介出现以来的三百多年,一直不断面临着不同的桃战。从最早农业文明时期出版活动的出现,到工业文明时期,大机器和生产率的提高,逐渐出现了专门的出版、发行机构,传统出版正式出现并形成了产业化,再到数字文明时代,数字出版的出现并实现了飞速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图书出版工作正面临着新时代带来的新问题,也是自其诞生以来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强调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
当前图书出版工作存在的问题
内容无法满足读者需求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革新,带动了图书出版工作的发展,但是从大众的角度来看,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有了更高的需求,通过阅读高质量的图书,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但近年来,图书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没有内涵、质量较差的图书,而且很多人在对图书进行选择时,由于不能准确地判断图书的品质,购买了很多不适合、不满意的图书,而逐渐丧失了对纸质图书的兴趣。长期以来,国家对出版行业的监管并不严格,很多出版单位为了满足自身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未能真正地做到为读者提供内容精良的图书,所以要想更好地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加大对出版行业的监管力度,更需要编辑提升自己的职业水平,从源头上改变图书市场的现状,力争尽快抢回读者。
出版模式滞后于技术发展
随着新的产业形势的不断升级和改革,很多出版单位开始注重自身的转型和升级,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真正屹立于时代发展的浪潮而不被淹没。但就目前来看,很多出版单位的出版模式相对落后,未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传统的图书出版单位在开展日常工作的过程中都在进行模式创新,力求找到新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与时代和技术进步相融合,以期借力于新技术的腾飞。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出版单位还没有改变传统的图书出版模式和管理模式,虽然每天喊着加强技术创新、加强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却并没有脚踏实地、真正贯彻落实创新策略,它们的畏难情绪,也间接导致了我国的传统图书出版模式整体较为落后。如果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没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在开展信息技术改革的过程中,没有真正地将这种信息技术模式运用到位,将不利于图书出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出版行业人才短缺
近年来,我国出版行业出现了愈演愈烈的人才短缺情况。随着新媒体行业的飞速发展壮大,而且待遇较高,很多传统出版单位培养的优秀人才大量流入新媒体行业,而且很多新生力量毕业后也选择直接进入更有发展潜力,待遇更好的新媒体企业工作。技术成熟的出版人才的大量流出、新生力量的短缺以及传统出版单位的工作压力较大,使编辑人员没有时间接触新媒体和新技术,不仅导致了传统图书出版工作的人才短缺,而且导致行业与新技术的融合难度增大,而这些都掣时了图书出版行业的发展。长此以往,我国的传统出版行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外在竞争压力大,且缺乏竞争力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人将时间用在了诸如玩游戏、刷剧、看小视频等娱乐活动上。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率的提高,选择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这也掣肘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尤其是作为祖国未来的年青一代,出版人一直在思索如何将人们,尤其是他们的精力从更具吸引力的新媒体上“抢”回来,如何在外在竞争压力如此之大的情况下,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讓人们重新热爱读书,把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利用在读书中。如果我们就此随波逐流地任其发展,传统的图书出版行业将面临严重的危机。
新媒体时代图书出版工作创新路径
创新理念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图书出版行业必须要对已有的工作内容进行创新和发展,改变以往的出版模式。编辑工作是整个图书出版的关键环节,是确保图书整体质量,尤其是内容质量的必要环节,所以我们要进行重点关注,要致力于对整个编辑工作的流程和内容进行思路创新,找到符合时代发展的新方向,并真正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图书出版管理工作中来。
学习新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新的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电子书阅读器的普及,数字出版逐渐成为图书出版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成为传统图书市场所面临的严峻桃战。作为传统出版工作者,我们必须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能够预测新技术将为我们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学习新技术,让新技术更好地与传统出版工作相融合,助力传统出版业的发展。传统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往往更注重对编辑的编校知识及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培训,然而近年来,在国家的相关培训中逐渐出现了对新媒体技术融合出版工作的内容,而且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也证实了出版人掌握新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部分出版单位已针对本单位员工开展了有关新媒体技术方面的培训课程,甚至专门组建新媒体技术团队,以期打造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编辑出版人才团队,助力出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融媒体的出现也在敦促传统出版业的转型发展,传统的纸媒可以根据自已与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共同点和互补性,实现“资源融通、内容兼通、宣传互通、利益共通”,让各媒体之间取长补短、互惠互利,共同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发力。
整合新媒体资源
对出版工作者来说,在对图书进行编辑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整合新媒体的相关资源,又要注重自身的需求。而且在编辑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创新,将整合后的资源真正应用到图书的出版工作中。首先,在策划选题时,要提高效率,发现传统途径无法或很难寻觅到的作者资源,并在大量繁杂的新媒体信息中,提炼出读者的关切。新媒体的发展,为编辑了解读者喜好提供了便捷的途径,这也是新媒体对传统出版业最好的馈赠。当前,图书市场中的很多爆品都是编辑有针对性地根据读者兴趣开发出来的,而这也为出版单位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其次,在编辑加工环节,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提高编辑人员的编校技能和审美水平。作为编辑人员,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评书网站、购物网站和直播平台更加直观、便捷地了解读者的喜好,在图书的加工环节,利用新技术打造更加符合大众审美的图书作品。
抢占市场,提高营销策划能力
要想扩大全民的阅读时间占比,并在图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就需要准确抓住读者的心理。出版人要利用集体的智慧开展图书出版工作,深入挖掘市场数据,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大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读者的兴趣,根据不同人群的读书习惯和需求,做好图书的策划、编辑及后期的宣传、发行工作。目前,新媒体渠道的种类日新月异,短视频、直播带货、讲书平台、自媒体公众号、微博推广等方式的出现,使营销工作可以“直击”各类读者人群,促成购买。另外,传统的线下图书市场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如西西弗、中信书店、钟书阁等新型书店的出现,为传统的图书销售模式开辟了新道路,它们利用“咖啡+书店”的模式,让读者留在书店的时间变长了,还有更多新型的书店经营模式也在不断出现,如缴年费就可以免费在书店借书的“图书馆+书店”模式等,都在不断促进传统图书产业的发展。
培养信息化的图书编辑人才
在当前新媒体的时代下,需要培养的更多的是信息化的图书编辑工作人员,同时也需要招聘一些具有较高信息化水平的优秀人才。首先对于已经在出版社工作的一些优秀的图书编辑人才来说,出版社应该及时地为他们提供一些统一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工作,特别是刚刚进入到岗位上的员工,如果仅仅采用以老带新的这种模式,让他们熟悉这些工作,这样的工作效率就会十分的低下,达不到高效率工作的标准。新入职的员工应该主动地参与到出版社的新人培训考核当中,只有考核成绩合格,通过了这一考核,才能够正式的进入到工作岗位中。对于老员工来说,因为图书出版编辑工作信息化水平正在快速的提升,为了能够尽量地跟上市场的步伐,就需要更多主动地为他们提供一些培训课程,让他们参与进去,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也可以促使这些老员工根据市场的需求水平,而使得个人的图书出版编辑能力和信息化技术水平得到发展。其次出版社在招聘新人的时候,也要更加严格地对这些应聘人员的编辑专业水平进行考核进行分析,还需要了解到他们的学习能力以及信息化素养。
创新期刊发行工作模式
网络媒体在当前正在快速发展,正是因为发展速度不断的加快,所以说给传统的期利出版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当然也会带来一定的机遇。因此在创新编辑出版工作的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注重对于一些先进技术的使用,进而使得工作模式也得到创新。在对新媒体技术进行应用的时候,编辑工作人员对于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要有所关注。
首先期刊编辑需要使得稿件采编的渠道得到增加得到拓宽,稿件采编的方式也需要不断地增加,通过网络技术的使用,展现信息传播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尽量地吸收更多优秀的高质量的稿件,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实现对于稿件的科学采编,使得稿件整体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接下来期刊编辑需要做的就是使得作者的投稿流程得到简化,尽量地突出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期刊对于稿件吸收所产生的便捷性。编辑人员可以直接开设网络投稿平台,这样方便作者在投稿的时候不会受到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和影响,并且作者和编辑之间也需要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实现作者投稿和编辑选稿两个工作的无缝衔接。
当然,传统的期刊也需要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建立一个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期刊稿件的智能化网络化,作者投出稿件系统就会自动进行初审,然后整理以后进入到編辑审核,这样方便很多,并且编辑挑选稿件的速度也会不断加快。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随着全球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想更好地让图书出版工作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需要全方位发力,进行不断的创新,努力探索出版工作各个流程与新技术的融合,并且提高编辑人员的职业技能。只有紧跟国家的战略要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出版弘扬中华文明、满足大众需求的好书,并以促进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为己任,才能更好地促进图书出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中信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