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2-05-25周海芝
周海芝
摘要:目的:现分析在儿科护理工作中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20例患儿,按照有无静脉留置针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数据分析,留置针穿刺组无论在护理满意度(91.94%)还是不良反应发生率(2.50%)都明显优于常规穿刺组(护理满意度79.17%,不良反应发生率8.61%)(P < 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经数据对比分析发现,通过对患儿实施静脉置留针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医疗纠纷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儿科护理;应用效果;满意度
儿科是医院中重要的科室之一,是收治儿童患者的主要场所,患者具有低龄化的特点,就儿童患者而言,其身体各项机能正处于发育阶段,无论是体质还是免疫力都不如成年人,体征较为脆弱【1】。临床治疗儿科疾病多需要进行静脉穿刺,而患者年龄比较小,血管比较细,穿刺时配合度低,静脉留置针可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用药操作简单,留置时间比较长,有利于提高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患儿临床病历资料完整,均有5天以上输液要求,排除存在免疫功能障碍、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和相应治疗药物使用过敏者,指标间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的护理穿刺方法进行患儿的静脉穿刺,对患儿进行基础体征检查、药物皮试等,输液完成后并将针管拔掉并进行消毒。
优质护理组采取针对性,具体内容如下:
穿刺前准备:保证穿刺区的不同角度均有足够的照明光线,所有穿刺用具均需提前备好并核对,并询问患儿家属,患儿的病情过敏史和注射部位的皮肤情况,避免出现不良事件,此外,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以22℃左右为宜,防止患儿血管因受冷刺激而收缩,影响其穿刺操作。
穿刺操作:对患儿的静脉进行观察与评估,要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选择较为明显粗直的静脉进行穿刺(可手部、足部和头部进行穿刺),以提高穿刺成功率,然后用酒精进行消毒处理(若穿刺点周围有毛发,则需将毛发清理干净,避免细菌对静脉留置针的影响),尽量不选择较为偏僻的血管进行操作,因为若血管较小,对感染的抵抗能力也相对较弱,容易引发静脉感染的情况发生,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尽量不要选择手足部位进行穿刺;在穿刺前需先拧紧肝素帽,随后开始穿刺:用手将留置针针柄夹住,皮肤与针头倾斜为15-30°进针,缓慢进行穿刺,见回血后把针头稍放平,继续进针稍许,稳定后将针芯拔出,使用透明敷贴对留置针进行固定,合理调整患儿滴速,并记录穿刺时间。
患儿及家属的心理干预:对患儿的家属进行教育,告知其日常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措施,避免因外部原因导致静脉留置针脱落等情况的发生【3】。同时强调配合的重要性,尽量选择家属进行辅助穿刺,以此提高患儿的安全感,缓解其紧张情绪;同时,可选择适当的玩具帮助患儿转移注意力,并对其进行鼓励与表扬,增强患儿的积极性。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各项统计数据通过 SPSS26.0 软件进行处理,計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x²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若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2. 结果
3.讨论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使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患儿年龄尚小,皮肤细嫩,静脉血管薄弱,在对其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时很容易导致其出现皮肤红肿、渗血、渗液等情况,因此需要对患儿实施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护理【4】。
经数据对比分析发现,通过对患儿实施静脉置留针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医疗纠纷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淑静.论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健康之友,2019,(19):201.
[2]危义梅.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12):142-144.
[3]景倩倩, 景莹莹, 田素芳. Y型针管回缩式安全静脉留置针和直型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儿科门诊输液中的对比分析[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 39(19):3556-3558.
[4]张红芳, 魏欣超, 王薇. 浅析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5(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