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造物的起源探析设计伦理的变迁

2022-05-25张萍殷佳源姚程

设计 2022年7期
关键词:文物

张萍 殷佳源 姚程

关键词:设计伦理 文物 造物起源 历史分析 思维认知

引言

每个年代都有从事“设计”活动的人,真正使设计从手工业、艺术中分离出来,开始职业化、系统化、理论化地进行创造活动是在工业革命之后[1]。设计伦理也是如此,被提出来得到人们重视的是1970年维克多·帕帕奈克的《为真实的世界设计》[2],但设计伦理作为对人、社会、环境、资源等因素的综合考量要素,是客观存在于每一个造物时代的。吴朝晖院士在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提到:今天,我们正走向由人、物理、机器智能、信息共同交会并行的四元空间世界[3]。在新的四元空间中,设计伦理的选择和思考不断遇到新的困境,如对于大数据时代下设计隐私的问题、对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平衡等。高兴在《设计伦理研究——基于实践、价值、原则和方法的设计伦理思考》中,对当今设计伦理研究结果已经比较实用,但从系统性着眼来看,还是有些片段的意味[4]。因此,从早期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去溯源探析设计伦理的变迁,具有史观的视角,运用于当下社会面临的设计伦理思考,是有高度的现实意义的。

一、原始社会造物:造物天赋的启蒙阶段

(一)旧石器时代:生存思维下的造物伦理探析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刚刚学会改造自然的时代,处于造物早期的朦胧状态。史前人类将石头和兽骨等进行简单的打造,作为自己能力的延伸,满足生存基本需要,完成捕猎、切割等生产或生活活动。如图1所示,旧石器时代的砍砸器,其形态比较鲁钝,功能类似今天的锤子。

图2、3是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骨铲和石铲。仔细观察着两个铲子,不难发现其主体部分都具有尖锐或锋利的特点。虽然我们不曾亲眼见过史前人类是如何使用的,但潜意识中可以得到的认知是,尖锐或锋利的部分应该是切割功能部分。图2的骨铲,似乎可以确定在使用时候应该是手持上部分,利用下部分的尖锐完成活动。这暗含的道理便是对基本的物理特性的诠释和现代对人机工程的基本理解。由于旧石器时代人们的认知水平和技术水平都不高,因此造物材质比较单一,且形状不丰富,造物的控制度较低。

综上,旧石器时代的造物伦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材的基本特性与物的使用需求相符。2.形态上符合最基本的人机关系。3.对于外观造型整体的处理要求不高,或与生产能力或审美能力有关。4.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人类群体生存的。

(二)新石器时代:自我意识下的造物伦理探析新石器时代的造物水平较旧石器时代有空前的进步。在这一时期,原始人类不仅掌握了造物的基本物理,并且在审美上有了长足的发展。

如图4、5展示的网坠和刮削器,它们的形态更加光滑细腻。可以看出,与旧石器时代的造物相比,新石器时代对造物的非功能部分处理更加仔细,这突出表现了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

新石器的中后期,六孔石刀等(如图6)的出现,標志着人类抽象思维的逐步产生与完善。据人类遗存的城邦考古研究,该时期已经出现了专门的职业分化,如玉石匠人、巫师等。这标志着设计造物第一次与人类整体分离——出现了专门的造物人才。而对该时期的墓葬等的发掘和对陪葬品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时期的人类抽象意识不断深入,对生灵图腾、生死、宗教和未知有了更加丰富的情感。这些变化都在造物在中得到了体现,成为新石器时代设计伦理的一部分。

制陶技术的出现,使造物的智慧得到了极大释放。相比石器、玉器和骨器等需要复杂的切削制作,制陶不同的是,人类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对陶器的外观、功用在双手间进行自由地塑造,所得结果可以更好地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如图10所示的三盏陶豆,出土于安徽省薛家岗遗址,可以明确地看出薛家岗人对色彩、造型、比例、镂空纹样等方面有了美学的追求,相比于新石器前期和旧石器时代,造物的丰富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可以看出,随着雕刻技术、制陶技术等逐渐纯熟,人们开始将从自然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抽象或具象地表达在设计上,可以称之为新石器时代的仿生设计,表现出向自然学习的路径。虽然该阶段的物品,很多时候体现了宗教或图腾的思想,但是客观上来看,人类从原始生存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跃迁,表现出较强的自我觉醒,极大地促进了设计的发展。几乎在人类抽象意识产生之后,即认识了生与死、老与少、多与少、大与小之后,造物设计便显得愈加完善。人类从对自然的模仿和自我觉醒中,意识到了形态、色彩、纹理、美丑、对称与均衡等美学思想,并具有了对装饰的美学追求(如图7~10)。今天在设计中所涉及的很多方向,似乎都可以追溯到这一时期。

综上,新石器时代的造物伦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表面处理具有了审美意识。2.产生了专门的设计制造人才,且制陶等技术得到了极大发展。3.造物中具有了宗教、图腾等文化体现。4.师法自然的设计思想在造物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5.设计的目的上升至精神需求。

二、封建初期:等级制度下造物伦理体现

青铜时代,拥有无比灿烂辉煌的文化,始于夏,贯穿了商周时期,一直延续到战国,是封建等级思想的集中展示。这一时期,随着技术和认知的丰富,产品造型、装饰、功用等方面复杂度提高。相较于原始社会,造物仍延续了向自然学习的路径,不过表现出两极分化:更加的抽象或更加的具象。如青铜器上的纹样:饕餮纹、夔龙纹、凤鸟纹、火纹;仙鹤雕塑、龙雕塑等[6]。这些纹样不仅表达了美学思想,同时也具有神秘的宗教色彩,比原始社会复杂深刻得多。

蔡侯莲瓣盖铜方壶,藏于安徽省博物馆,如图11所示。毫无疑问,铜方壶是精美的,但在造型语言的表达上,该壶都主观或客观地反映出当时存在的封建等级思想。整体形态上,铜方壶表面有六个兽形,两上四下,下面四个兽的状态是半蹲着、扛着巨大的铜方壶体。铜方壶上部的两只兽附着在铜方壶体上。这种结构无疑形成了等级上下的隐喻,即上部的两兽为统治阶级或维护统治阶级的工具,下部四角处的为底层劳动人民或奴隶。进一步观察,可以形成几组对照关系的联想:(一)上下关系的联想:两种兽在铜方壶上存在上下的位置关系,这与封建统治阶级和底层被统治阶级形成了上下对应。整个社会(方壶本身)由劳动人民(四角四兽)为基座扛起,统治阶级(两耳两兽)附着在社会的上层,威严霸气。

(二)多少关系的联想:在数量上,统治阶级占少数,但高高在上。

被统治阶级占多数,但处于底层,与社会阶级构成数量形成对应。

(三)大小关系的联想:统治阶级是庞大的,王权是庞大的,力量是巨大的;被统治阶级是微小的,无力的。从两种兽的大小对比上,似乎暗喻封建统治阶级的王权和力量都是庞大不可撼动的。

(四)造物的复杂程度联想:两耳的神兽的工艺是复杂的、精美的。四角的小兽的工艺是简单的、粗糙的。

(五)二者神态对比的联想:两耳的神兽是威严的、轻松的,姿态是主动附在方壶上的。四角的小兽是痛苦的,半蹲的姿态,吐着舌头,是费力的,被压迫的。

设计语言的对比,无形中给了人们等级思想的暗示,采用这种设计语言的青铜器并不鲜见,如图12、13所示,它们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体现了这一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隐喻的手法越来越隐晦,人们对自然与设计造物活动的认识体系的逐渐成熟,更多地表达了平等的思想,同时兼具功能与美观。

三、设计伦理变迁探究

(一)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伦理变迁因素:思维层次跃迁与技术进步。

考古结果证明,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至少有两次明显的设计巨变,在这两次巨变之中,有两个重要因素:人类由原始的生存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跃迁、技术的进步。思维由基本生存转到抽象层次,具有跨越式的发展,如图14。

思维的跃迁是人类自我认知觉醒的开端。从此设计由基本的砍砸打制石器到精细磨制雕刻石器的发展,开始蕴含了人机关系、材料表面处理、美学法则等内容。思维认知的维度深刻影响了设计的维度。

制陶工艺的出现和发展,是设计造物史上的一个重要成就,这是人类从只能对自然材料进行改变外形的加工,到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改变天然物的开端。极大地促进了设计伦理在早期造物中的体现,为人类带来了造物史上的第一次繁荣。技术的进步影响着设计造物的丰富度。

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设计伦理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丰富。

(二)石器时代到阶级社会早期伦理变迁因素:技艺积累与文化选择随着青铜技艺的产生与逐渐纯熟,造物史上又一次迎来了繁荣。与前面不同,青铜时代的繁荣融合了数千年的技艺和文化积淀。事实上,由石器造物到陶器造物的变迁中,便有技艺积累的现象。但这种表现在由陶器时代向青铜时代的过程中更加明显、深刻和广泛,如一些青铜器的造型本身就是由陶器时代产生的,是对陶器时代造物的继承、发展、改造和借鉴,如图15。

青铜时代造物的继承和发扬过程中,融入了时代下的文化和造物哲学。因此青铜时代的造物伦理中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如对美学的认识和发展、对师从自然设计路径的丰富等,是值得赞扬的。同时也有需要正视和反思的问题,如等级观念的融入、封建思想和迷信的加深等。青銅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同样极大地促进了设计造物的丰富度,对设计伦理的认知与反映逐渐由浅入深的得到发展。

三)造物长河中设计伦理的坚守:事理学视角下的实“事”求“是”

整理不同社会类型的文物时,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社会发展、生产力水平、技术水平以及科学文化理念千百年的变化中,有许多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对文字记载的载体,由石器到骨、到竹子、到丝绸、到造纸、到U盘等。但同时,有些设计似乎自诞生之日起,一直保持基本的形态,如勺子,如图16。

跨越千年,常用的勺子在中国的基本物理形态几乎未有较大改变,变化的范围基本是基于技艺的进步导致的物理材质的变化,和时代文化审美下对纹样、镂空等的装饰性改变。技术的变化和理念的改变并未影响设计的结果。以至于面对七千五百多年前的凌家滩玉勺,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和情感共鸣,为什么凌家滩的玉勺样式至今都仍适用呢?

按照事理学的观点,因为“事”中的具体的使用的场景几乎未变,功用未变,“理”中选择的基本原理未变。材质工艺等虽然发生了改变,但只是丰富了勺子的物的形式,不影响本身的基本形态,因此才造就了这跨越千年的经典设计。可见,真正摒弃了时代阶级伦理糟粕局限之外的设计,才是恒久可以发挥作用并产生共鸣的设计,是一种真正的设计,也是千年社会变迁后仍保留的追求。

造物的工作就是分析“事”的需求与限制,运用时代下可以提供的“理”来造物。在技术变革的当今社会,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不停的冲击固有的伦理认知,出现了新的伦理困境。当我们运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技术的变化带来的设计伦理挑战,或许就能够坦然地面对变化,辩证地对待发展。解决新的设计伦理问题,需要我们转变思维认知,从实体转到虚拟,从物理到信息;需要我们完善技术的安全、可靠和多样化发展。

这样新的信息世界、人工智能的世界才能打开比工业时代更加炫目的设计时代。

(四)设计伦理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观:生产力的重要影响根据生产力的变化,可以将设计伦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设计伦理发展的第一阶段——设计造物天赋的启蒙阶段:一般认为在原始社会的时代,人类在经济上是平等自由的。由于没有生产剩余,原始人为了生存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氏族公社的社会形态。在这一漫长的阶段,人类为造物实践做了基础的天赋启蒙与积累。主要体现在两点上,即思维层次与制陶技艺。人类进化出的思维层次,使设计开始具有了美学思想。制陶技艺的出现使人类造物的基础天赋得到了极大的实践,对于人类早期造物的基础天赋是一个极大的释放和促进。

2.设计伦理发展的第二阶段——设计造物天赋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大致从早期奴隶社会持续到近代科学诞生的初期阶段。随着生产剩余开始出现,阶级也随之出现。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人类在天赋的实践下,不断积累着不同的造物工艺和造物美学认知。造物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创造了璀璨的青铜文化,以及后来的陶瓷文化,具有代表性的明代家具设计等。但是在这一阶段,造物也失去了第一阶段的平等性。生产的剩余,私有观念的产生,使得设计成为统治阶级专享的成果,而劳苦大众只能得到比较粗糙和简陋的设计来满足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享受,并且还承受等级思想的压迫,这些客观实际都极大地压抑了底层人民对于设计的创造性。

3.设计伦理发展的第三阶段——设计伦理研究的深入阶段:自近代科学产生以来,设计伦理由于人类造物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延伸,产生了质的变化,因此设计伦理相应地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逐渐走向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到和谐的演变过程等。

從造物起源的过程中看,设计伦理的变化受到了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具体的来说,生产力水平以及生产方式等问题导致了群体分工的差异化,进而影响了不同群体的经济关系。由经济关系出发,就必然导致不同人群对于设计伦理思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不同,因此设计伦理的多样性也是天然存在的。

思维的认知维度和技术发展的水平又可以对经济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与限制。思维的认知维度反映在经济关系上就是对于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分配等问题的思考方式的不同,对同一问题的认识角度和高度的不同;反映在历史发展中,就是由生存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跃迁,和抽象思维本身的自我深入,这直接反映在设计伦理可以表达的丰富度上。技术水平是第一生产力,直接影响生产的物质结果,进而对经济关系引起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思维认知维度与技术水平的进步两者通过对于经济关系的作用又影响了设计伦理的发展和选择。

结语

从造物起源和其初期的历史变化之中,可以得到设计伦理受经济关系的限制,受思维认知和技术的限制。思维的认知维度决定了设计可能的丰富度,而技术的进步丰富了设计的表达。同时,每个时代的设计伦理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综合伦理观,当社会伦理观发生变革后,伦理局限下的设计表达,仍可以保留美学和文化意义。因此,恒久有益的设计应该不局限在时代伦理下的,是抛弃其影响的真正的为人的设计。而真正的人,因该是超越了等级异化、经济异化、时间异化的人。设计是为了能够实现这群人真正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进行的活动。

综上,在设计伦理思考中,需要根据实际场景分析生产关系、思维角度、可采用的技术水平和文化对设计实践的影响。可以达成统一的是,虽然古代中国没有分科的概念,但对于造物中向自然学习的路径和对设计伦理的思考是始终存在的。从古代中国的造物起源,追溯设计造物的发展变化,有益于对问题由浅入深的分析。在设计几千年的变化历史中,寻找设计本来的含义与变迁,给未来启发是件重要的事情,尤其是从中国设计中构建自己的设计伦理思想体系,是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切入会有不同的结论,本文研究了思维、技术、时代文化、生产力等因素对于造物的伦理影响。希望通过对人类千年造物的变迁中,可以获得更大的自信,从容面对新的信息世界。

猜你喜欢

文物
历史上最有趣的五件文物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文物大闯关
这些“文物”是认真的吗
与文物对话,感受文明之光
Museum Honors History and Culture of Lin’an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文物失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