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多媒介成为自我发展的工具
2022-05-24杨操
杨操
关键词 多媒介 媒介素养 自我发展
人教版《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为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这是新版语文教材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的直接体现。在当下,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在“互联网+”的深入渗透下使得人们在沟通交流、获取信息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媒介更加多样、多元、多变,这也构成了多媒介与传统媒介的区别。而此文所谓的媒介也主要是指拥有此种特征的多媒介。多媒介影响着人类看待世界以及自身存在的方式,为应对此变化,培养好的媒介素养迫在眉睫。早在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如英国就开始思考如何应对新的媒介对传统文化产生冲击的问题。中国最早关注媒介教育的学者卜卫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媒介教育要“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学习判断媒介讯息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1]30易言之,就是要让媒介成为个体自我发展的工具,而不是成为其奴隶。良好的媒介素养就是一种能够利用媒介有效地获取并合理掌控信息,同时利用媒介信息发展自己的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了“在跨文化、跨媒介的语文实践中开阔视野,在更宽广的选择空间发展各自的语文特长和个性”[2]的与时代紧密联系的课程理念。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基础上,重视“视”即“视像浏览与发表能力”的培养。“视像浏览与发表能力”被看作是继“读、写、听、说”之后的第五种能力,并强调他们之间的有机整合。[3]语文教学需践行课程标准的要求,做到能认识多媒介,善用多媒介同时需对海量的媒介信息有自己的辨识原则,这是教材明确提出的要求。对于多媒介,这些要求只是停留在比较浅层次的层面。现实中,学生对多媒介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工具层面,教师对其教学也注重工具性一面,训练学生能用多种媒介传递信息并形成成果进行小组展示。如要介绍某校的校园开放日,使用短视频、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美篇等媒介进行介绍,并让学生分享展示其成果。更有甚者对于多媒介的教学只是从媒介的产生背景、存在价值、发展历程等宏观层面进行介绍,对其实际使用则浅尝辄止。无论是强化其工具性抑或是凸显其存在意义,都只是将多媒介视作一种新型传播媒介,并未触及其人文性的一面,这是媒介素养缺失的典型特征。
一、认识自我
人们在使用多媒介获取信息、传递信息、沟通交流、认识外在世界的同时,作为工具的多媒介也在定义一个人自身。在卜卫看来,“媒介有两种功能,一种是反映现实的功能,另一种是构建现实的功能”[1]30,随着“互联网+”对各种媒介的渗透,加之中国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现实世界与媒介构建的世界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而身处这虚实交织世界中的人,怎能不被裹挟其中呢?所以,毫不夸张地说,媒介构建现实的过程也是对人进行构建的过程。媒介对现实的构建需要顾及受众接受媒介信息的能力,“受众对大众传播的各种内容总是会加以选择、判断,他们一般只接受那些与自己信念相符的信息。”[4]所以基于当下自己利用多媒介接受信息的情况,可以对自身坚守的信念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同时,媒介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会刻意迎合或强势介入,潜移默化中也在塑造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我们甚至可以通过一段时间以来各种媒介所呈现的信息特征来洞察当下社会心态以及更大范围的集体心理。不难看出,多媒介已成为认识自身与社会的镜子。
众所周知,基于不同的看法与信念,人们选择的媒介以及通过媒介接受的信息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也为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对多媒介的使用情况去认识自我与他人提供深层基础。面对媒介构建的现实,我们不妨问自己:我为什么会选用此种媒介而不是另外的媒介接受信息?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选择?我是否已经认同该媒介构建的现实并成其拥趸?而作为中学生,更要问自己:我是否已经形成良好的媒介素养?这是通过媒介认识自我的首要任务,而检验媒介素养形成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否对海量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取舍并高效地利用。因此,对多媒介的沉迷以及过度使用,多是媒介素养跟不上多媒介的变化,是一种力不从心的表现。
通过媒介认识自己的另一途径是直接从多媒介自身入手。依据加入的QQ群、关注的公眾号、发的朋友圈、订阅的视频号以及利用这些多媒介输入与输出的信息,不仅为别人认识自己提供了重要了途径,而且也为认识自身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多媒介不再单单是传播信息、获取信息、与人沟通的工具,也是蕴含着个体甚至群体生命故事的事物。基于此,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展示利用多媒介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能力,而且在这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多媒介人文性的一面。学生通过整理自身多年来多媒介的使用情况,以此为契机,不仅让别人更加了解自己,同时也让自己对自己有一个全面或全新的认识,尤其是对自身的生活阅历、思想倾向、审美偏好、思维逻辑、社交关系等方面进行审视。得益于在认识自我方面的强大潜力,多媒介越来越成为大众青睐的讲述自己生命故事的工具。相较于纯文字的故事形式,多媒介天然具有优势,不仅传播与反馈及时,而且更易认清自己。比如通过加入的qq群、微信群、钉钉群的性质,很容易对自身当前的社会处境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二、定位自我
多媒介的人文性不仅体现在构建新的生命故事的讲述方式上,而且还体现在对一个人在信息时代的地位和身份定位上。与传统的身份地位定义方式不同,处在信息时代的个体的地位是由其被信息边缘化的程度决定的。“网络时代的最大不公平是信息获取的不公平,最大的危机是被信息的边缘化。”[5]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的鸿沟越来越深,一个不会使用多媒介获取信息以及传递信息的人注定要被信息边缘化,而掌握多种媒介获取信息并传递信息,在激烈的竞争中就容易获得先机。所以,在对学生媒介素养培养过程中,必须首先让学生意识到多媒介的使用对人的身份地位的界定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农村边远落后地区的孩子相比城市的孩子,竞争力偏弱,很大程度上是获取信息及利用信息上存在差距。即便他们都拥有手机及网络,但由于媒介素养的缺失以及获取信息途径的单一,边缘化现象依旧存在。
当然,防止边缘化对于绝大数城市孩子并非难事,相反,谨防“异化”才是当务之急。如果说无法占用多媒介获取信息或传递信息的人易被边缘化,那么多媒介对人生活的过度渗透与干预则易使人“异化”。“一旦这些不断更新的传播科技成为我们生活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东西,那么一种新的异化或统治便产生了。”[6]多媒介使用的初衷是让人们更快捷地获取信息或传递信息,但是随着人们对多媒介的依赖,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低头族,越来越多的人痴迷于虚拟社交,人们逐渐成为媒介的奴隶。凡事过犹不及,相较于被信息边缘化,多媒介成为人们生活的桎梏何尝不是另一种边缘化呢?面对海量信息,人们看似忙碌却不知所措,以至于陷入更大的迷茫。前者受困于对外界的无知,后者沉溺于信息的洪流。沉溺的结果是丧失思考的能力,最终坦然接受媒介对自身的改造。这才是媒介对人的深层异化。“媒介对规范、角色、等级和制约的这种描述,常常内化为受众的一种社会期待,最终会影响受众的认识和行为。”[1]30
通过对多媒介的深入学习,强化媒介素养,意识到“互联网+”背景下,如何使用多媒介发展自己已经成为必备技能,这也是避免被信息边缘化使然。对多媒介的使用过程更要注重强化主体性,避免异化使主体地位丧失。还要反思自我被媒介定义的程度,在不全盘否定的基础上实现对自我定位的进一步确认。
三、构建自我
在“互联网+”背景下,面对信息洪流,合理使用多媒介是保持自我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即便做到了使用有度,但依然难免失去真实的自我。不沉迷并不代表不被信息掌控。要在信息時代合理使用多媒介,不被信息反噬,还需要通过多媒介的使用提升自身的思维品质,即加强对自身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批判性思维进行培养的过程也是构建自我的过程。按照罗伯特·恩尼斯的表述,批判性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其目的在于决定我们的信念和行动。[7]在“互联网+”背景下,媒介所构建的现实带有一定的目的,媒介内容含有制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利益诉求,所以不加怀疑的相信,对构建自我是不利的。批判性思维注重考察信息的合理性,反思自身利用多媒介获取的信息对自身知识与实践构成的影响,对自身观念的建构具有建设性意义。与传统纸质媒介相比,多媒介获取信息更加便捷,然而便捷的背后是媒介责任意识的淡化。传统的报纸、期刊为了维护自身声誉以及权威性,对信息的传递持谨慎的态度。“互联网+”背景下的多媒介本身就带有对权威的解构,更有甚者,为了追求阅读量、转发量,不惜夸大其词,甚至弄虚作假。所以,面对一篇“十万加”的公众号推文,不是急着去转发,而是对其进行审视:作者是否有研究此问题的资质?观点是否带有明显的主观情感倾向?证据是否充足?数据是否客观?同时挖掘文章背后的隐含假设,尤其是迎合热点而写的文章,特别警惕其诉诸公众情绪的背景假设。而对于为追求轰动效应,不讲求证据胡编乱造的文章应该持摒弃的态度。对于公众号推文如此,对待短视频内容同样要保持批判质疑的态度。在使用多媒介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批判性思维,不仅是对外界信息保持批判质疑的态度,也是通过对自身坚守的观念以及思维过程的反思来获得对自身的更加深入的认识。尤其是接收到的信息与自身利益与观念相逆时,避免偏激,防止成为所谓的“杠精”。因此,对多媒介使用过程中的批判反思,是对自身思维的否定与重建、肯定与发展,来实现自我构建的目的。
在“互联网+”背景下,多媒介的使用对于构建自我还体现在对隐私的重新构建。隐私作为人类最后的庇护所,在媒介素养缺失的背景下随着多媒介的渗透土崩瓦解,一个人的隐私无论是个人情感抑或是身体秘密越来越成为利用媒介进行交往的触媒,但是,“当身体秘密在袒露中彼此窥探,背后则是肤浅、冗杂与无意义,使私人空间的保护性不断崩溃”[8]。所以,对自我隐私的保护是构建自我的的基础,若一昧地以个人隐私作为代价以迎合“互联网+”背景下的社交环境,交往意义将逐渐消失,人自身存在的价值将受到严重质疑。既注重隐私的保护,也要重视与“他者”的关系,毕竟“‘他者’是交往的过程的重要因素,不仅事关自我更新,亦是共识达成不可或缺的部分”,构建自我离不开“他者”的参与,但这种参与不能以牺牲个人隐私为代价,而应该相互尊重,且以日常交际内容为纽带,实现情感上的互恩互惠。因此,对隐私的保护以及对“他者”关系的处理是重构自我的重要因素。
在疫情背景下,人们对多媒介的依赖进一步加深,尤其是在隔离状态下,人与人之间的现实交往越来越壁垒重重,如何让个体不在多媒介的使用中迷失自我而成为信息的奴隶,如何防止在信息浪潮中被异化,如何通过多媒介构建自我、完善自我以期获得作为人的尊严。这些都是今后对多媒介的使用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语文教育必须直面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