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群”教“深度”学“探究”练

2022-05-24刘志远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阅读策略实用性

刘志远

关键词 实用性 信息类 层级备考 阅读策略

始于2020年,高考语文对现代文阅读开启了“新”的考查模式。为此,教育部考试中心还专门予以说明:

“语文科创新考查理念,改进阅读能力考查设计,将原来的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阅读调整为信息类阅读和文学类阅读,摆脱固化的文体类型限制,增强阅读对象的丰富性与包容度。”

2021年,新高考虽然形成了八个省市联动的局面,但对此也并未再进行“创新”,而选择了“守正”,即依然把原课标卷的论述类阅读与实用类阅读合并为“现代文阅读Ⅰ”,而且所选语料仍是学术性较浓厚的“论述类”文本。

毋庸置疑,现代文阅读呈现出两类阅读架构:一、信息类阅读。考查取向侧重考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信息获取与思维迁移等能力;二、文学类阅读。考查趋向关注考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分析评价能力与人文积淀。二者的区别,在2021年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Ⅰ的第5题被清晰地折射出来(文本与试题略,下同)。

试题举出康氏一句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并给出顾恺之的分析评价,然后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谈谈对此的理解”。其中“此”指代顾恺之的分析评价,不指向康诗。也就是说,试题要求考生从文本语料中获取有关信息,进而利用获取的信息来解释或说明顾恺之对康诗分析评价的“依据”,而不是要求考生对康诗进行“赏析”,尽管康诗很有艺术意境,很有文学味道——这种考查,分明有着信息类阅读的学理依据。

不可否认的是,考查尽管想“摆脱固化的文体类型限制”,但未来试题命制不会、也不可能排除“实用性”信息类文本阅读的出现。因为“实用性”的阅读语料是一种无法摆脱的“社会需求”,或许比“论述性”信息类阅读更具有现实意义。这从课程标准里在必修课程中专门设置“学习任务群7”实用性阅读与交流(18学时,1学分)[1]96,中也可看出端倪或得以说明。

那么,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视域下,该如何进行高效备考“实用性”信息类阅读呢?我们依托省级课题“高中语文的教学评一致性研究”的研究成果,尤其结合平时的实际教学,提炼出层级备考策略:“定群”教→“深度”学→“探究”练。具体阐释如下。

一、“定群”教

在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上、下册和选择性必修上、中、下册里分散着不同文体的实用性“作品”。拣择发现,其间涉及“实用性”的不同文体多达10多种,便于备考,我们对此分门别类地进行文体定性(见下表1),进而教学定位。

表格中,还不包括“实用性”很强的“序”(《五代史伶官传序》《兰亭集序》)、“表”(《陈情表》)、“传”(《种树郭橐驼传》)、“记”(《石钟山记》)等。因为“《五代史伶官传序》以散体写史论。”[2]显然被教材归为“散文”。后四篇,教材定性更明确:“古代散文多注重骈散结合,诵读《陈情表》《兰亭集序》《种树郭橐驼传》,感受它们不同的韵味。”[3]85“古代散文中,有的……,有的潇洒随性而自有法度,《石钟山记》可谓后一类文章的典范。”[3]84

甚至还没有涉及“实用性”很强的“记录家乡的人和物”的“志”(现代)、“调查报告”和“访谈”(必修上册第四单元),以及“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等有关内容(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以上两个单元,教材中并没有给出具体作品,前者只给出了阅读和写作三种文体的方法;后者给了3个“学习资源”,直接呼应课程标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跨”在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融合”。

显然,以上两点都为考查“实用性”文本的组合样式留下了极为广阔的闪展腾挪空间。

2.教学定位

教材中“实用性”作品如此庞杂,因此,在复习备考的教学中,应确定好需要研读的作品和内容。

首先,淡化教的作品:“奏疏”“书信”“传记”“志(文言)”类作品常以文言文阅读形式考查,可不教;“演讲词”类作品,常以写作形式考查。如2019年课标卷Ⅰ“写一篇演讲稿”、卷Ⅱ完成“演讲稿”等,可在作文教学时再教。而“知识性读物”《中国建筑的特征》和《说“木叶”》可以不教,因为教材明示:前者是科技论文;后者是文学论文。“消息”类《别了,“不列颠尼亚”》也可不教,因为这一篇,虽然是标准的“新闻”稿,但是难度不大。只要弄懂两个问题即可:一是新闻结构,尤其理解结语“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中蕴含的情感;二是理解为什么作者要如此强调时间这一细节(可结合新闻文体特点的角度去思考)。

其次,应该教的作品:“新闻评论”类作品,教学内容指向:“新闻评论既具有议论性文章特点,又有新闻作品的属性。要注意分析文章中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学习文章联系社会现实提出观点并合理阐述的写法,体会其有的放矢、直面现实的新闻品格。”[4]“报告文学”《包身工》,教学内容指向:“用文学笔法报道真实事件,其中的人物、事件、环境都是真实的,但又运用了较多的文学手法,如塑造形象、刻画细节、营造气氛等,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2]80;“通讯”类作品,教学内容指向有两点:其一,“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和着力细节刻画,“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内容更加真切感人”。其二,“通讯作者在记述新闻事实时,常常表达自己的观点。”[4]50“知识性读物”两篇《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和“科普”作品(以“科學史”为主题的作品也应该归纳其中)。教学内容可以共同指向:“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研究的原理和探索过程”[5]54和“你也许会受到科学精神的触动,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3]109。

二、“深度”学

教只能“引”、只是“点”,关键要“深度”地学,即穿透教材作品或由音义架构的试题文本的语言物质材料,而专注于“实用性”文本的“实用目的”——这一过程,应该逐渐由老师教的层面递进到学生学的层面——才能提升学生深度阅读的能力。

现以《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文中节选的语段为例来简单示范教什么和学什么:

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

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研究的转折点出现在青蒿上,其提取物显示有一定的抗疟效果,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

为了寻找答案,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最早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书中有这样的话:

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之,尽服之。

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我们使用通常加热提取方式,也许恰恰破坏了青蒿的活性成分。因此考虑改为低温提取,已保存其抗疟有效成分,改变提取方式后,抗疟效果果然大幅度提升!

……在1971年10月4日,我们成功得到了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并获得对感染疟疾的小白鼠和猴子100%的抗疟药效!我们终于找到了发现青嵩素抗疟疗效的突破口!

1.教什么

本课“学习提示”明确了“教”的内容:“阅读《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要理清文中展示的科学发现的过程,关注那些对科学发现有重要启示节点,还要注意体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5]91

2.学什么

对“学”的内容进行具体化才能走进深度地“学”。如,结合语段,把下面表格中的省略号和问号转换为语段中的具体内容,同时,回答语段如何体现四个语文核心素养的。

从上表中可以清晰看出写作思维的发展:第一阶段→转折点→查阅文献→深受启发→1971年10月4日。而在探索的过程中,一些对应于“节点”的关键词语不可忽略。如可能;很难、似乎;大量、最早;也许;成功、终于等,以及甚微、突破口等。这不仅涉及思维发展和语言建构的问题,更体现出科学严谨性、探索性和科学家一丝不苟、百折不挠的品质和意志,此时的“学”已经进入审美鉴赏层面。其他省略号内容,不再赘述。

但必须提到表格中“?”要表达的内容:“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之,尽服之。”结合语段内容,这句引用不仅上升到科学家不畏艰难、不懈努力,以及继承创新等科学精神,以及求真务实、实证性等科学思维,更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应该感同身受、浸润其中、心生骄傲。

这些才是最应该“学”的内容,更是“实用目的”—— 这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必须由学生自我感悟——唯如此,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面对社会,才敢于责任担当;面对困难,才会无所畏惧;面对科学,才能登高望远。

三、“探究”练

学生通过老师的教学与引导和自己的习得与养成,获取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接着,应该进行迁移和运用——这需要进行一定量的练习,尤其要做高考真题。当然,仅做一、两遍高考真题还远远不够,更应该对此进行“探究”,即着力发现命题的取向、侧重的能力,进而发现考查的规律——这才叫真正的“做题”,即“探究性练习”。通常有“两步”:首先是学生要精练 ——“审视思考”;其二是教师要精讲 ——“拓展延伸”。

我们对近五年各省市高考语文试题的多次比较和筛选,发现2021年全国乙卷、2020年全国Ⅲ卷和2018年浙江卷三套试题中的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下文分别缩写为“乙卷”“Ⅲ卷”“浙江卷”)极具“典型”,故以之为例,予以解析:

1.学生:精练——审视总结

做完真题,学生应对试题审视总结,如某学生的审视总结如下表3:

对此表的内容,我们认为还需要补充两点加以说明:

其一,2020年新高考Ⅰ卷中第4题,“下定义”,甚至第5题,“梳理行文脉络”,都可归于“概括归纳”。

其二,对于Ⅲ卷第6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究”说明:这道题有力地回应了课标(学习任务群7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教材(《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学习资源·2.访谈法》。注:回答这道题,这是一个很好的参考)、评价(“一核四层四翼”:“四层”中“学科素养”里“学习掌握”和“实践探索”以及“四翼”中的“应用性”)。

通过“考”,把“学”与“教”引向深入,这才是高考试题应有的模样!

类似试题还有一道,尤其第二问,直接考查了新闻的文体特征:“新闻立场”:2018年课标Ⅰ卷9.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学生审视总结后,再重新做题,再审视总结,再做题……多次循环,才会突破语言的外在形式,才能穿透试题的考查方式,从而达到精练的目的。

2.教师:精讲——拓展延伸

在学生对经典试题精练的基础之上,教师还需对此拓展延伸。对此,我们作了有益的尝试(限于篇幅,每年试题只延伸3道试题),力争凸显“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1]47命题建议。

(1)乙卷·试题拓展

①结合乙卷的材料一,对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写一篇新闻短评。(不少于200字)

②2021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世界粮食奖’青年论坛”将邀请你代表中国青年参会。请你结合乙卷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设计一个有关中国“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宣传方案,以备会上宣传或分享。(不少于300字)

③你在学校食堂值日时,发现饭菜浪费严重。由此,你决定以学生会的名义举行一场辩论赛。正方辩题:新时代,民仍要“以食为天”;反方辩题:新时代,“食由已做主”。请你选择一方写一篇辩论稿。(不少于800字)

(2)Ⅲ卷·试题拓展

①熊育群和钟红明对谈后,会给现场听众一个提问问题的机会。要求:所提问题必须结合Ⅲ卷实用类文本内容。如果这个机会被你抓住了,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①班级以《钟南山:苍生在上》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要求:四个板块。如果要你负责设计,你将确定四个板块各自什么内容?为什么?

②结合Ⅲ卷实用类文本的具体内容,请为《钟南山:苍生在上》一书写一个推介。

(3)浙江卷·试题拓展

①请你结合材料一,替理查德·洛夫写一个调查报告(也可以图表呈现)。

②请你把材料二的柱状图转换成表格和语言,并说明三者在“信息”表述上的各自优势。(不少于400字)

③對于材料三,源自杨玉龄译《生命的未来》,是“译文”。如果要求你采用不同的媒介,如广播、电视、网络等进行传播,该如何改写?请节选不少于500字的语段,选择其中一种传播形式进行改写。(不少于500字)

教师通过对试题的拓展延伸,才会更深刻理解试题“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深刻内涵,才能使自己游刃有余地精讲。

无疑,精练与精讲的结合,既节省了备考时间,又提升了备考效率。

综合思之,“定群”教→“深度”学→“探究”练,只是根据高三备考进度,人为分层而使之各有侧重。其实,三者是一个相辅相成、融合互补的整体。但无论如何,都离不开阅读,都离不开深度阅读,都离不开深度阅读的方法。

高效备考,当从阅读抓起!

猜你喜欢

阅读策略实用性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激发阅读兴趣,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水平
巧架桥梁,引“读”入胜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
如何利用时事政治增强高中政治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