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研究
2022-05-24李雪萍易玲钦
李雪萍,易玲钦,马 坤
(昭通卫生职业学院,云南昭通,657000)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在国内大专院校中学生抑郁高风险检出率为16%,18—24岁人群的抑郁量表的均值为10.84分(最高分为12分)。[1]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整体呈现较为多发的趋势,他们在经济、学业、生活、就业、人际交往等方面压力较大。[2]在以前,许多学生对心理咨询没有足够的了解和接纳,在遇到心理困惑时常常不愿意主动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有研究表明,面对巨大压力时,69%的学生采取自我消化的方式,只有19.2%的学生会寻求帮助。[3]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党和国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开始主动寻求专业的帮助。张红玲调查大学生的应对方式时发现,大学生常用的方式是解决问题和寻求帮助,得分远远高于幻想、隐忍、发泄情绪的应对方式。[4]但由于部分高职院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较少,师生比较低,一些学生的咨询求助愿望未能得到完全满足。以云南某高职医学院校为例,该校在校人数为5700余人,而心理健康专职教师仅1人。每年新生开学时的心理健康普查结果显示,该校2019级新生的心理异常人数占比为33.03%,2020级新生的心理异常人数占比为29.51%,2021级新生的心理异常人数占比为24.15%。在这些检测出心理异常的学生中,参加个体咨询的学生比例不到10%,个体心理咨询的覆盖面很小。这个现象意味着,90%以上的有中重度心理困扰的学生得不到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他们只能寻找身边的朋友来倾诉,或默默承受这份痛苦,导致有的心理困扰变得越发严重。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从积极正向的角度研究人类幸福的心理学学科,它的着眼点是关注来访者的积极优势、积极情绪和积极关系。相较消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更容易为人们喜欢和接受。[5]团体心理辅导,又称团体心理咨询,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帮助与指导的助人形式。有别于个体心理辅导,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团体心理辅导是将积极心理学理论融入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通过积极情境的创设和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5-6]已有研究表明,积极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显著改善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7],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8],能有效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和主观幸福感,降低贫困大学生的抑郁和焦虑水平[9]。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为探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作用和效用,本研究先筛选出SCL-90症状自评量表得分较高且被预警的高职学生,然后组织他们参加团体辅导活动,并把积极心理元素,如积极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等,融入团体辅导活动。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从云南某高职院校筛选出40名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他们在专业、性别、年级、年龄方面的比例平衡,且SCL-90症状自评量表得分较高,均为有中重度心理困扰的学生。40名学生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0名被试作为实验组,20名被试作为对照组。
(二)研究工具
SCL-90症状自评量表包含比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如情感、思维、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等多种角度,能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相较于其他自评量表(如SDS、SAS等),SCL-90症状自评量表容量更大,反映症状更丰富,是检测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有力测量工具。[10]
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由 Campbell编制,包括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两个问卷。总体情感指数由8个情感项目组成,它们从不同角度描述了情感的内涵,生活满意度则由1个满意度项目组成。计算主观幸福感指数的总分时,需要将总体情感指数的平均分与生活满意度问卷的得分(权重为1.1)相加,其范围在2.1(最不幸福)和14.7(最幸福)之间。[10]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为正向计分。
(三)研究过程
1.前测
新生入学2个月后,本研究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普查。普查一周后,基于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结果,本研究公开招募,将筛选出的得分较高的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使用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统一施测和评估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
2.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过程
实验组将参加为期两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对照组不参加任何心理辅导干预。由于后期各有1名学生中途退出,因此,实际参与本研究的被试共38人,即实验组19人和对照组19人。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共设计了6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活动时长在100—120分钟。实验组每隔一天接受一次干预,每次接受一个单元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每次辅导的地点为固定地点。
3.后测
干预结束后,本研究再次使用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对所有被试进行后测评估。干预结束三个月后,本研究使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所有被试进行后测评估。除使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评估外,本研究还设置开放性问题,让实验组对团体心理辅导效果进行评价。
(四)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方案
如表1所示,本次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方案的实际目标和干预重点如下:一是帮助学生建立积极认知,主要是积极地认识自我、周围的人和环境,学会悦纳自我;二是帮助学生塑造积极人格,主要表现在乐观、积极、勇敢、自信、希望、自律等方面;三是帮助学生培养积极情绪,通过对理性情绪疗法、积极暗示法、幽默法、意义疗法等心理辅导方法的体验学习,找到适合自身的压力调适方式;四是帮助学生改善人际交往,主要有学会分享、学会倾听、学会倾诉等。
表1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二、结果
(一)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SCL-90症状自评量表得分情况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SCL-90症状自评量表各维度的得分和总分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被试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同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干预后,实验组在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其他、总分和阳性项目数方面均出现得分显著较低的现象,且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后测得分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干预后的实验组与对照组 SCL-90得分情况(M±SD)
(二)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主观幸福指数量表得分情况
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干预前,因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主观幸福指数量表得分存在不同质性,所以本研究分别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分数做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前后,实验组主观幸福指数差异显著,且呈现提高趋势,而对照组主观幸福指数差异不显著。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主观幸福指数量表得分差异比较(M±SD)
(三)团体心理辅导效果成员自评
就“你对本次团体心理辅导感觉如何,收获最大的是什么,对人生有什么新的看法”等,本研究访谈了实验组的被试,并让他们对团体心理辅导效果进行成员自评。实验组的被试反馈,最大的收获主要体现在建立积极认知、塑造积极人格、培养积极情绪、改善人际关系方面。具体表现如下:一是塑造积极人格方面的词语出现38次。其中:表示“学会”类的词语出现7次,如“学会积极地面对每一天”;表示“勇敢”类的词语出现4次,如“勇于面对生活”;表示“主动”类的词语出现4次,如“主动把握自己的人生路”;表示“自信”类的词语出现4次,如“找回自己的自信”;表示“信心”类的词语出现5次,如“重捡信心”;表示“努力”类的词语出现14次,如“努力向前奔跑”。二是培养积极情绪方面的词语出现24次。其中:表示“开心”类的词语出现9次,如“收获了开心”;表示“快乐”类的词语出现9次,如“把小快乐记在心中”;表示“温暖”类的词语出现1次,如“彼此加油,让人感觉很温暖”;表示“开朗”类的词语出现4次,如“我感觉很开心”;表示“幸福”类的词语出现1次,如“人生是幸福的”。三是改善人际关系方面的词语出现21次。其中,表示“换位思考”类的词语出现1次,如“换位思考,向上,阳光”;表示“分享”类的词语出现11次,如“分享心情对我相当重要”“最怀念分享的环节”;表示“倾听”类的词语出现3次,如“不管任何困难,我都应积极面对,学会去倾听”;表示“信任”类的词语出现2次,如“懂得分工合作和相互信任”;表示“团队协作”类的词语出现4次,如“团队协作、力往一处使、解决困难”。四是建立积极认知方面的词语出现5次,表达人生充满希望等。其中,表示“希望”类的词语出现5次,如“每一次活动后都感觉充满了希望”“对未来拥抱无限期待”“未来的路可能会很艰难,但我有勇气,有决心走好每一步”“改变一下自己现在的状态,以全新的姿态去热爱生活,拥抱生活”等。
三、结论和讨论
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量结果显示,有中重度心理困扰的高职学生普遍呈现出自信心低、人生目标不清晰、心理压力大等状态。基于建立积极认知、塑造积极人格、培养积极情绪、改善人际关系的辅导目标,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被试,经过团体心理辅导的实验组显著减轻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恐怖情绪等消极情绪,主观幸福指数有显著提升。这一结果同冼昌艳等人发现基于积极心理取向的团体辅导可以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改善高职学生心理状态的结论相吻合。[8,11-14]这说明本研究设计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是有效的,对改善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帮助。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干预时应注意以下三方面: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信心,注重挖掘学生的潜力,利用多种平台帮助学生展示自身优势;二是提升学生人生规划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三是增加学生倾诉的途径,让学生有更多可以倾诉和表达的地方,如“5.25活动”“心理信箱投递”“朋辈心理咨询”“心理晴雨表”“心理漫画比赛”“心理文章阅读”“心理情景剧”“压力喊泉”等。
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时需注意以下问题:考虑学生的文化背景和具体特点,设置合理的团体辅导方案,选择合适的场地和时间;安排专业化的团体心理辅导机构和团队,遵循开展团体辅导活动的职业道德;与学生签订团体心理辅导契约书,激发学生对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