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原则做减法 保留核心说完整
——例谈简要复述如何抓住核心内容
2022-05-24江苏扬州市育才小学225000
江苏扬州市育才小学(225000) 武 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指出:“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由此看来,简要复述重点在于把握文本表达的大意,重在说清主要内容,最好能够在表达中加入自己的感受。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如何砍枝去叶,把握文本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复述故事时所面临的一大难点。
简要复述是在详细复述基础上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简要复述必须抓住课文的核心内容,也就是提取主要信息,省略其他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分别站在整体和局部的角度确定哪些信息是核心内容,哪些信息是非核心内容,是教师引导学生复述时需要重点做的功课。为了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抓住课文的核心内容,笔者结合具体教学进行了以下归纳。
一、着眼全篇,借助结构逻辑线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核心
站在全文角度来看,简要复述的过程就是在遵循完整性原则的前提下,对相对较长的课文做恰当修剪,把核心内容串接起来,使课文故事情节依然能够保持完整的口头表达过程。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要着眼一篇课文的整体,在确定全文核心内容的基础上,首先带领学生走进重点段落,不断熟悉对应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叙述的结构线索,帮助学生找到课文的结构逻辑线,明了课文的段落结构,借此抓住课文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因为在简要复述中,整篇课文的主要部分要复述得相对详细一些,以使别人清楚事情的经过。
每篇课文都有内在的行文思路,并以具体的段落形式体现出来。有的课文段落形式很明显,细读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
如《扁鹊治病》一文的故事情节结构基本相同:扁鹊与蔡桓侯的前三次相见,都是按照“时间—扁鹊给蔡桓侯指出病在何处—蔡桓侯不理不睬的态度—扁鹊的表现以及告退”的结构形式来安排的,即便第四次扁鹊和蔡桓侯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但结构也是类似的。
教学中,笔者紧扣课文中时间变化的词句,引导学生先找出故事发展的时间线索,再在对应的时间节点上勾画出蔡桓侯病情不断恶化的表现,然后找到扁鹊给蔡桓侯看病时各自的态度变化,最后通过表格(下表)的形式清晰地呈现出来。
时间有一天过了十天十天后又过了十天五天之后扁鹊的态度“您皮肤上有点儿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是不治还会加深。”“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现在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不再请求给他医治蔡桓侯的态度“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显示自己的高明!”蔡桓侯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蔡桓侯听了非常不高兴蔡桓侯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扁鹊的行为站了一会儿又来拜见再一次来拜见;连忙退了出来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借助以上表格,笔者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到对应语句,先朗读,再顺势梳理出“扁鹊治病,蔡桓侯讳疾忌医,最后不治身亡”的故事情节的大致框架。通过表格与课文的对照,笔者再在人物的关系点上做一些点拨,使学生在边读边批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故事情节的结构规律。这样导学,学生熟悉了故事的大致经过,很自然地从整体视角提取出这篇课文的主要信息。学生复述课文的时候,就能以时间为线,以变化为轴,使复述简明扼要又清楚完整。
当然,有的课文段落相对零散,结构线不像《扁鹊治病》那么清晰。复述的时候,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从叙事性文章要素特征的角度做思考,再通过合并的方式来概括各部分内容,那么课文的行文顺序也可以清楚明白。
如《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全文是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一发展顺序来写的,据此不难理清全文的结构:
摸清底细—惩治巫婆和官神—兴修水利
循着这个结构线,我们也会发现,进行复述的主要落脚点应在第二部分,即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这部分内容,其余段落则是复述的非核心内容,在复述的过程中只需要简单交代即可。
所以,着眼全文来确定复述的核心内容,可以从大的方面发现文章的结构特点,弄清文章的逻辑顺序,找准复述的重点。这样,学生在复述的时候,就能较好地做到从整体上凸显故事的核心。
二、立足主要,借助推进线从情节上把握重点内容的核心
全文的重点内容是故事的经过所在,一波三折,具体翔实。全文的重点内容确定以后,又如何对这部分内容做更加合理的取舍呢?既然是进行简要复述,就还得适当对全文的重点内容“做减法”。而找到故事情节发展推进的主线,才能使“减法有参照”,也才能为简要复述搭建框架。
《西门豹治邺》第二部分是第10 至15 自然段,是整个故事的发展部分,主要写了西门豹惩治官绅和巫婆,破除迷信的经过。作为全文的重点,笔者在让学生对西门豹言行句子的找读中,依次提取关键词句,首先梳理出西门豹惩治恶人的步骤“救下姑娘—惩治首恶—震慑帮凶—破除迷信”,然后进一步删减与这些情节没有关系的内容。这一部分的复述,可以以推进线为轴展开。笔者指导学生简要复述如下:
又到了河伯娶媳妇的那一天,西门豹也来了,他先以“新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为由救下了姑娘;接着借“麻烦巫婆去说一声”,把巫婆投进了漳河;又借“巫婆久久不归,让官绅头子去催一催”的理由把官绅头子扔进了漳河;然后又命令其余的官绅去催一催官绅头子,借此达到警告帮凶的目的。老百姓目睹了巫婆和官绅的下场,终于明白了巫婆和官绅害人骗钱的把戏。
很长的6 个自然段,通过抓住西门豹惩治恶人的主要情节,简化了很多与情节推进关系不大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部分内容虽然是全文的重点,但也要遵循能简则简的原则,尽量缩减与表现人物特点毫不相干的句段,做到核心突出。上述例子,通过合并西门豹与老大爷的“四问四答”,并恰当地将对话内容进行缩减,以转述的方式详中有略地讲清楚了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经过。虽然围绕推进线复述的内容字数不多,但达到了主要情节清晰、人物形象鲜明的效果。
再看《扁鹊治病》这篇课文,其重点内容的核心在哪里呢?扁鹊治病的经过是以“时间”“扁鹊指出病情”“蔡桓侯的态度”这些环环相扣的信息推进故事情节的,不能缺少。表示时间的词显示出蔡桓侯病情的变化,也显示出人物心理的变化,是情节推进的标志。复述时的重点就应该放在扁鹊治病的经过上,即对时间、病情发展、人物表现等一一进行提炼。为了突出这部分内容的核心作用,对这部分内容中出现的人物对话等语言描写,可以采取转述的方式来表达,在直接概括的过程中,提取出中心意思,只要说清楚对话的目的即可,或者可以采取跳跃的方式直接说出结果也行。这样做是为了复述更简洁,核心更突出。
如扁鹊第一次给蔡桓侯治病可以这样复述:
有一天,扁鹊去拜见蔡桓侯,指出他皮肤上有点儿小病。蔡桓侯认为自己没有病,还在扁鹊告退后,嘲笑医生喜欢显示自己的高明。
把人物的语言变换成直接叙述,人物的性格特点也都有所体现,而人物的动作描写则可以不考虑。后面四次的人物对话,是推动故事不断发展的线索,关键点必不可少,但也只需要比照上述复述内容,简要地复述出来即可: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来了,只是看了几眼,就走了。蔡恒侯觉得十分奇怪,就让身边的侍卫去问问他为什么。那个侍卫赶上了扁鹊,扁鹊说大王的病已深入骨髓,无药可救,医生是无能为力了,大王只能等死。
又过了五天,蔡桓侯全身疼痛,就派人请扁鹊来给他治病。扁鹊早知道蔡桓侯要派人来请他,就搬到秦国去了。又过了几天,蔡桓侯死了。
三、兼顾次要,借助关系线从因果上把握其他内容的核心
经过前面两个步骤的梳理和削减,很多与故事关系不大的内容都被简化了。剩下来的则是重点内容之外的其他内容,它们同样是整个故事发生、发展和结局的组成部分,即使次要,也不可全部省略。在简要复述时,如果其他内容中的某些语句与主要情节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或者与人物的精神品质具有因果关系,那么这样的语句就是这些其他内容的核心部分,而其余句段在简要复述中可有可无,可以大刀阔斧地删去。这样一来,就非常明显了,保留下来的就是重点内容之外的“其他内容”的核心了。如何识别和抓取这一部分的核心内容呢?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在联系,前后勾连、仔细识别。做到了这一点,简要复述时,事情的脉络才能清晰地显现,使听者心领神会。
还是以《西门豹治邺》为例,从全文来看,“摸清底细”和“兴修水利”两部分虽是非重点内容,但复述时都要兼顾。课文开头的“摸清底细”部分有9个自然段,写了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景象,写了西门豹与老大爷的四问四答,写了送新娘的方式和新娘顺着河水漂走的过程。老大爷的回答包含了很多内容,其中“到了河伯娶媳妇那天,他们会在漳河边放一条苇席,让女孩儿坐在苇席上,顺着水流漂去”的这个过程与后面的惩治措施没有必然联系,可以省略;“送新娘的方式”与后文惩治巫婆的办法相一致,体现出西门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巧妙,可以保留;“巫婆和官绅给河神娶媳妇骗取钱财”导致人们外逃,是邺县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根本原因,是“摸清底细”这一部分的核心,复述时必须保留。课文结尾“兴修水利”部分,西门豹兴修水利说明了西门豹治邺的功绩,有助于理解人物的高大形象,所以是核心内容,也不得删减,而这一部分的其他内容与此关系不大,可以不要。
那么,与主要内容关系不大但又不能全部删掉的内容,如何抓住其核心呢?比如,《西门豹治邺》的结尾“兴修水利”部分,是这样写的:
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庄稼得到灌溉,年年都获得好收成。
这个自然段仍然是围绕着课题“西门豹治邺”来写的。课文在说完“惩治巫婆”“破除迷信”的故事,交代了结局后,补充说明了西门豹兴修水利的事迹。从全文主体来看,这个部分是重点内容之外的其他部分,为什么复述时不能省去呢?因为这个内容紧扣课题,突出了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之后,通过除恶,破除了迷信,让老百姓明白了庄稼歉收的真正原因。在破除迷信成功后,为了深化老百姓的认知,西门豹进一步带领老百姓兴修水渠、灌溉庄稼,使庄稼年年都获得好收成。同时这一部分内容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西门豹治邺的功绩,让西门豹的形象更高大。
继续来说《扁鹊治病》这个故事,在简要复述的时候,如何确定全文重点内容之外的其他部分的核心内容呢?还是要借助情节关系线,借助人物特点与表现的因果关系线来梳理。这一课的情节关系线,就是时间与对应人物的表现,其不断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从人物特点来看,核心内容则是蔡桓侯几次“讳疾忌医”,不听扁鹊的善意劝告,导致病情不断恶化,到最后不治而亡。其中,蔡桓侯的表现具有揭示人物特点的作用,应该复述出来。其表现也是逐渐加深的,从开始认为医生“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到“自己没病”,再到“很不高兴”“非常不高兴”,这些不断深入的表现,恰恰是表明蔡桓侯后来不治身亡的原因所在。所以,在复述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抓住这些关键点进行转述性复述,通过人物的这一系列表现来让听众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
从以上所举两篇课文的例子来看,其他内容核心的确定,取决于句段前后是否具有必然的联系。唯有遵循事物之间的联系,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才能合理提取非重点部分的核心信息,让其他内容的核心不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