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 例儿童粒细胞肉瘤的CT 及MRI 表现

2022-05-24贾春阳时胜利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脑膜瘤影像学白血病

贾春阳,时胜利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GS)是一种或多种原始粒细胞骨髓腔外的增殖性病变,可孤立存在或继发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急性发作期及治疗缓解期,可累及1 个或多个部位,好发于皮肤、淋巴结、生殖器、胃肠道、骨髓及中枢神经系统。成人AML 中GS 的发病率为2%~5%,儿童发病率远高于成人,可达2.5%~8%[1-5]。因GS 较罕见,且影像学表现缺乏明显特异性,故诊断率较低。本研究旨在总结我院既往确诊GS 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提高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 年1 月至2021 年5 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诊断的GS 患儿6 例,其中男3 例,女3 例;年龄4.0~8.5 岁,中位年龄6.1 岁。

1.2 仪器与方法 6 例中,3 例行MRI 检查,2 例行CT 检查,1 例行CT 与MRI 检查。患儿检查前禁食3~4 h,年龄较小不能配合者给予口服水合氯醛(剂量0.5 mL/kg 体质量)镇静,取仰卧位。MRI 检查采用Siemens Skyra 3.0 T 超导型MRI 扫描仪,根据病变部位采用不同线圈。常规平扫采用FSE 序列行横轴位和 冠 状 位T1WI,TR/TE 400~600 ms/10 ms;T2WI TR/TE 3 000~5 000 ms/80 ms;层厚3~5 mm,层距1.0~1.5 mm,视野30 cm×40 cm。根据检查部位行脂肪抑制T1WI 或T2WI 序列扫描;增强扫描采用脂肪抑制T1WI 行横轴、矢状和冠状位扫描,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Gd-DTPA,剂量0.2 mmol/kg 体质量。

CT 检查采用Philips 64 排CT 机。患儿取仰卧位,头先进,根据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管电压和管电流(头、体、腹部管电压分别125、120、140 kV,管电流分别125、260、350 mA),层距5 mm,层厚5 mm;增强扫描使用碘海醇对比剂,剂量0.2 mL/kg 体质量,给予少量生理盐水冲管。

1.3 图像分析 由2 名医师共同阅片,主要分析病灶密度/信号是否均匀、强化方式、内部特征(出血、坏死、钙化)、大小、边界(清晰、模糊)、形态(规整、不规整)、与周围结构关系(与血管关系、是否伴远处转移),以及邻近骨质改变等。

2 结果

6 例中,既往确诊AML 4 例(图1),CML 1 例,孤立性GS 1 例(6 个月后发展为AML)。4 例为孤立性病灶,1 例为2 处病灶,1 例病灶位于肠系膜周围,呈多发性并部分融合,而难以确定病灶数量。

图1 编号2 患者,男,4 岁7 个月,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图1a 脂肪抑制T1WI 序列示副鼻窦腔(箭头)、左颞部脑外间隙(箭头)团块状均匀等及等高信号图1b 脂肪抑制T2WI 序列示下颌骨信号增高图1c 增强扫描病灶呈均匀显著强化

6 例GS 患儿的影像学表现与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见表1。6 例病灶在体部及四肢均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影,CT 值30~55 HU,1 例病灶中心出现坏死区,余病灶性质较均匀,但范围较大,直径2.6~18.3 cm,呈结节状或团块状改变,境界清晰或模糊,邻近骨质可伴溶骨性改变。MRI 对比同层肌肉或皮质均呈等、等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化。

表1 6 例GS 患儿的影像学表现与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6 例瘤细胞呈圆形、卵圆或形态不规则,包浆少,核分裂可见,弥漫性分布。骨髓活检均见幼稚细胞弥漫增生。

3 讨论

GS 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异[6],本组6 例,男女比例1∶1。根据发病部位不同,GS 影像表现有一定同质性及异质性,在MRI 及CT 以均匀实性改变多见(83.3%),以等、等高密度/信号为主,钙化及出血发生率较低[7],邻近骨质可发生溶骨性改变。本组患者根据影像特点可归纳为中枢性与外周性GS。中枢性GS 多具有通过硬脑膜直接延伸特点,肿瘤基底部常附着于硬膜,增强扫描示硬脑膜显著强化[8],并能观察到脑膜病变显著大于脑实质病变,且颅内因GS 细胞排列较密集,弥散受限明显。GS 属于脑外肿瘤,不含神经元,MRS可 表 现 为 高Cho 峰,NAA 峰 和Cr 峰 则 检 测 不 到[9],这些可与脑内肿瘤鉴别。本组颅内GS 边缘欠规整,占位效应显著,增强扫描强化明显,位置略靠近中线,继发性脑积水显著,均符合恶性肿瘤影像特点[10],需与脑膜瘤进行鉴别,脑膜瘤影像特征与颅内GS 较相似,但脑膜瘤在儿童中发病率较低,且多伴钙化,DWI呈等或稍高信号,ADC 信号无明显减低[11]。当中枢性GS 部分病灶出现等密度/信号改变时,可很快伴随坏死及出血性改变,此时应警惕与颅内出血鉴别[12]。

本组1 例腹部肠系膜发病者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为孤立性GS,后期随访6 个月,患儿继发为AML,这与Neiman 等[13]研究中15 例孤立性GS,平均随访15 个月,其中13 例发展为AML 相符。本组该例患儿病灶集中发生于肠系膜周围,病灶体积较大,且部分融合,可见分叶,平均长径约4.3 cm,邻近肠管部分受压并管腔狭窄。这在儿童中应与神经源性肿瘤鉴别,神经源性肿瘤好发于后腹膜,且多伴沙砾状钙化,肿块体积较大时,常伴坏死,出血少见[14]。本组1 例发病于颌面部,需与横纹肌肉瘤鉴别,后者虽好发生于头颈部但集中发生于鼻腔及筛窦,病灶体积较大时伴坏死或囊变,偶见钙化,罕见出血,多伴邻近骨质虫蚀状破坏,且实体肿瘤范围显著大于骨皮质破坏范围,增强扫描后强化表现各异,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15]。此外,GS 与体部淋巴瘤及中枢原发性淋巴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仍较困难,可结合临床病史进行鉴别。白血病随病情进展可伴随骨髓T1WI 信号减低[16],本组5 例白血病患儿中椎体T1WI 信号弥漫性减低4 例,而1 例孤立性GS 患儿腰骶椎髓腔均未发现异常,但6 个月后发展为AML 时脊柱椎体T1WI 信号已弥漫性减低。

综上所述,尽管GS 无明确影像特点,但当发现1 个或多个较均匀实性占位性病变,可随机分布在全身各部位,可伴出血或坏死等,体积一般较大,邻近骨质伴溶骨性改变时,应考虑GS 的可能;最终结果仍须结合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若患儿有白血病等基础病时,则应首先考虑GS。

猜你喜欢

脑膜瘤影像学白血病
2022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专题介绍
侵袭性脑膜瘤的诊断及研究进展*
白血病“造访”,人体会有哪些信号?
脂肪瘤性脑膜瘤相关研究进展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脑袋里长瘤一定得手术吗
查出脑瘤怎么办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
走进儿童白血病的世界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