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酷好玩,“天宫课堂”幕后科学大揭秘
2022-05-24航学
文/航学
3月23日下午,400千米高空之上,“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飞船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天上”演示了一系列炫酷又好玩的实验,里面藏着不少科学“干货”。
四大实验暗藏奥妙
太空“冰雪”实验
为了呼应2022年北京冬奥会,王亚平在空间站上制作了一颗热“冰球”。只见她拿出装有透明液体的袋子,袋口连接着吸管。随着溶液被挤出来,在吸管口渐渐形成了透明液体球,飘在半空中。王亚平用一根小棍轻轻点在液球上,球体瞬间开始“结冰”,几秒钟后就变成通体雪白的“冰球”。
王亚平解释称,袋子里是乙酸钠溶液,在温度较高的水中溶解度非常大,很容易形成过饱和溶液,小棍上只要有一丁点结晶核颗粒,就能打破液体球的稳定状态,析出大量晶体,同时释放热量,因此这颗“冰球”摸起来是热的。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张璐对此解读,过饱和溶液结晶通常需要外界“扰动”,而太空“冰雪”实验的玄机就在于小棍上沾有晶体粉末,为过饱和乙酸钠溶液提供了凝结核,进而析出三水合乙酸钠晶体。
这个实验在太空做和在地面做有什么不同呢?
▲ “天宫课堂”地面主课堂。胡蓝月 摄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物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魏红祥解释称,首要区别是重力环境的差异,空间站内是微重力环境,结晶状况跟地面上差别很大;其次,在地面上进行结晶实验时,晶体因容器形状不同,有很大差异,而在微重力环境中,晶体并不受容器的限制,可以悬浮在半空“自由生长”,这与空间站里的无容器材料实验柜相呼应。而在材料生长的过程中,容器形状和表面的结晶度、粗糙度对晶体结构、缺陷、纯度等都有很大影响。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空间站配备了无容器的材料柜,目前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实现材料在无容器状态下从熔融到冷却凝固的过程,供科研人员收集物性参数进行研究;二是用于特殊材料在轨生长,缩短新材料从实验室走向流水线、走进大众视野的时间。
▲ 太空“冰雪”实验
液桥演示实验
之后,王亚平拿起两块透明的液桥板,叶光富拿着装有饮用水的袋子,向两块液桥板分别挤上一个水球。随着两个水球越来越大并黏合在一起,王亚平又将其缓慢拉开,一座奇特的液桥搭建而成,非常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液体表面张力的特性。
日常生活中的液桥不易被察觉,比如洗手时两个指尖偶然形成几毫米液柱,再拉远一点,就会受重力作用坍塌。而在空间站里,航天员轻松演示出比地面大数百倍的液桥。
地面上也能呈现类似的液桥效果,不过,天宫课堂授课专家组成员、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陈征解释称,地面上的液桥演示实验需要引入电介质极化新机制,现象虽然看起来相似,但与空间站内实验的原理不同。
通过这个实验,科学家希望大家更多关注和探讨流体,对流体多一些理解。要知道,解释流体的纳维尔·斯托克斯方程至今还是世界六大未解数学难题之一。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康琦介绍,在空间站上做液桥实验,属于微重力流体物理学的研究范畴。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布局了十几个实验柜,其中两个实验柜专门聚焦微重力流体科学。空间站可以最大限度地摆脱地面重力影响,为流体力学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曾带着液桥热毛细对流实验项目升空。
水油分离实验
接下来的水油分离实验,王亚平遇到了“难题”。她拿着一瓶混合溶液,包括透明的水和黄色食用油。王亚平和地面的同学们各自将手中的瓶子进行摇晃后,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现象:水和油不相溶,在地面上,油比水轻,浮在水面上,而在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中,王亚平手里的水和油没发生任何变化。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梁文杰解释称,在空间站中,水和油“难舍难分”,是由于在微重力环境下密度分层消失了,也就是浮力消失了。
王亚平向地面的同学们“求助”。一名同学提议:“使用旋转的方式,借助离心作用,将水和油分开。”王亚平采纳了建议,叶光富充当“人工离心机”,将绳子系在瓶口,快速旋转,不一会儿,瓶子里的水和油就分离了。
王亚平透露,空间站上也有类似原理的离心设备,用来分离和制备一些液体。
事实上,科研人员可以借助微重力环境特性开展研究,例如利用密度分层消失,在微重力环境下向熔融合金中注入气体,可以得到航空航天、能源和环保领域的重要材料——泡沫金属。
▲ 液桥演示实验
▲ 经“人工离心机”叶光富努力,水油分离
▲ “冰墩墩”参加太空实验
此外,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能够提供高微重力环境,其内部微重力水平是空间站舱内百倍到千倍,更接近真实宇宙空间;外部设计气浮、磁浮两级悬浮,减轻了空间站姿态和轨道控制机动产生的加速度、各类仪器运转产生的力矩和震动、航天员活动带来的质心变化和冲击、太阳风和稀薄大气的扰动等干扰因素影响,能够支持更为精密的科学实验。
太空抛物实验
最后是太空抛物实验,顶流“冰墩墩”高调亮相。王亚平手指轻轻一推“冰墩墩”,“冰墩墩”没下坠,而是平稳地飘向叶光富,又被叶光富推向王亚平。由此,“冰墩墩”在两人之间来回做着近似匀速直线运动,没出现在地面上那样的曲线运动。
这不难理解,毕竟在空间站的物体几乎不受重力影响。不过,这么简单的实验为什么要拿到“天上”做呢?
天宫课堂地面总课堂授课老师、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物理教师张健介绍称,平抛运动看似简单,但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科学道理。平抛运动指的是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将物体以水平初速度抛出后,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不妨来畅想一番:如果我们在高山上做平抛实验,把物体抛出,它将落向地面;如果将物体抛出的速度变大,它将会落向更远的地方。假如抛出的速度足够大,它有没有可能不落回地面,而成为环绕地球的卫星呢?
这个想法最早是由牛顿提出的,被戏称为“牛顿的高山大炮实验”,利用中学物理知识就可以把这个“足够大的速度”计算出来:接近8000米/秒。这被称为第一宇宙速度,也是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还是在轨运行的所有卫星环绕地球最大速度,中国空间站运行速度就接近第一宇宙速度。
天地互动奇思妙想
航天员们为同学们演示完有趣的实验后,又介绍了空间站上的科学实验柜——高微重力实验柜和无容器材料实验柜,特别展示了本次任务中的空间科学实(试)验进展。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应用发展中心主任张伟透露,中国空间站内还有生命科学实验柜、微重力流体物理实验柜等十几个科学实验柜,未来将支撑开展大规模科学实验。
我们为什么要开展在轨科学实验?张璐介绍称,一是要揭示微重力环境下的特殊现象,从科学角度认识世界;二是通过在轨实验助力地面科学研究,改进工艺水平;三是舱外有高真空环境、辐照、亚磁场等,这些特殊环境因素对生物体、材料、元器件等影响也是要研究的内容;四是进一步探索未知领域,包括暗物质探测、行星起源探索等。
▲ 天地互动现场。胡蓝月 摄
▲ 太空授课促使青少年热爱航天、热爱科学。胡蓝月 摄
▲ 王亚平在空间站内与中学生通信交流
建设空间站的目的,就是打造太空实验室。等到问天号实验舱和梦天号实验舱发射入轨之后,中国空间站将增加更多实验柜,供中外科学家开展更多领域的前沿科学实验项目,成为造福全人类的太空科学平台。
当然,在空间站进行实验,需要满足更多要求。陈征归纳出三点:“第一是安全,不能危及我们空间站的运行,不能有任何安全隐患;第二,实验现象要和地面有明显的差异;第三就是方便航天员操作,不会给航天员造成太多额外负担。”
那么在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下,将来还有可能做哪些既好玩好看又简单安全的实验?
陈征设想: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植物的生长方向,比如向光性、向水性,会不会受到重力因素影响?他认为,不只是物理现象,重力和我们身边很多现象有关,这些都可以在空间站做一些尝试。
此次地面主课堂设在中国科技馆,分课堂设在西藏拉萨和新疆乌鲁木齐。最后的提问环节中,网友们和地面课堂的同学们抛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3名航天员一一作答。
有同学问:“皮肤在太空会变好吗?”
王亚平笑答,空间站里没有阳光照射,温度和湿度也都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另外,在微重力环境下,体液会向上分布,皮肤也会“向上提升”,所以感觉在空间站里皮肤状态很不错。当然,在空间站内,护肤水倒不出来,要用特定装置挤压。
还有人问:“在空间站里流眼泪是怎样的?是像果冻一样拉得很长,还是会蹦出来,变成一颗一颗的?”
王亚平分享了热泪盈眶的感受:在太空中,眼泪无法像在地面时那样自然地流下来,而是在眼眶中打转,或者是在眼角。所以在地面上强忍眼泪、故作坚强也许很难,在太空中就很容易做到。
那么在空间站看到的月亮和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有什么不同吗?
翟志刚回答,空间站距离地球约400千米,地球距离月球38万千米,所以在空间站上看月球跟在地面上看月球没太大区别。但是,因为没有地球上的大气和云的干扰,从空间站上看到的月亮更加明亮、更加清晰。
学生们期盼将来成为在太空中做实验的科学家,叶光富鼓励他们说,随着中国空间站建成,将会有更多科研人员飞天开展科学实验,同学们也可以把自己设计的实验项目提交到空间站来,然后在地面上远程操作。
在约400千米高度的地球轨道上,“天宫课堂”流畅而顺利地完成,需要强大的航天技术支撑,体现着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成果。与此同时,“天宫课堂”从创意到落地,既源于对能力的自信,更反映出我国对科学研究的重视。
载人航天工程到今年即将完成“三步走”规划,建成空间站并长期运营。中国空间站将继续服务于科学研究和科学应用,充分发挥国家太空实验室的作用,提供得天独厚的平台。
如今,“天宫课堂”正逐渐成为我国太空科普的国家品牌。太空授课不仅能激发人们对航天乃至科学的兴趣,也能增进公众对门槛高、回报周期长的航天事业等大科学计划的理解和支持,还会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科学种子,等待梦想生根发芽。正如王亚平所说:“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