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每日一题”讲题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2022-05-24匡浩
匡浩
摘要: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以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作为一线的初中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方面,如何提升作业的有效性,如何做到减负增效,一直是我们应该关注和考虑的问题。笔者以“每日一题”为载体,在班里进行小组合作讲题,以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 每日一题 讲题 作业设计 减负增效
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尤其是习题课的教学,大多数情况下是以教师为学生讲题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作业也只能是简单机械地模仿教师所传授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去做,这样不仅难以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其思维水平的发展。同时,教师和学生在课后花费的时间也特别多,甚至采用题海战术,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情况较为显著,这与“双减”的指导意见背道而驰。那么,教师在作业设计方面,如何才能提升有效性呢?笔者通过积累平时“每日一题”的小组合作讲题实践经验,从优化作业设计入手,以学生讲题为突破口,切实做到“减负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一、“每日一题”讲题活动的理论基础
1946年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的理论,并用数字形式展示了采用不同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后还能记住内容的多少。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可以看出,被动学习(金字塔的上面四层)的平均学习保持率低,如教师为学生讲题,学生听讲,两周下来学习内容只能保留5%;而主动学习(金字塔的下面三层)的平均学习保持率高,如讲题给别的同学听,位于金字塔的最底层,平均学习保持率达到90%。
正是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我在班级开展“每日一题”讲题活动:以数学学习小組为单位,共同讨论题目的解题方法、思路和步骤,研讨更好的解题方法。这就好比每人都有一把解题钥匙,大家题目做完后,轮流在小组内部讲解自己的解题方法,其他同学提一提意见,看有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讲题人有没有表达不清楚的地方或可以更简洁地表述,这样一题讨论下来,就相当于小组内每个人都拥有了多把解题钥匙,充分体现了团队的智慧,而这个环节则是金字塔里的“实践”,也就是平均学习保持率有70%。接下来环节就是讲题,要求学生语言表达清楚,不能对着答案照本宣读,应加上自己的理解以及对题目的解析,而讲题则是金字塔里的“马上应用或教别人”,能做到这一步,平均学习保持率有90%,也就达到了我的预期目的了。
二、“每日一题”讲题活动的实施步骤
(一)班级分组
在班级内部由学生推选出10位数学小组长,组长、组员实行双向选择,10位数学小组长依次在班级里挑选组员,最终将同学们分成10个数学小组,每组5-6人。
(二)教师选题
“每日一题”活动的开展目的是通过创新的作业设计,布置个性化作业,克服机械、无效作业,如果题目过难会导致学生产生倦怠心理,题目过于简单失去研讨价值。因此,我借助“互联网+”平台,借助大数据收集到的平时作业中的易错题,找出学生较为集中的短板,筛选题目。另外,最好选用原创或改编的题目,防止学生利用搜题App搜题。每周在班级QQ群提前公布程度难易搭配好的5-6题,分配给具体数学小组(确保小组成员每人一题)。
(三)组内研讨
组长接到题目后,按题目的难易程度分配给组员,组员拿到题目后先独立完成,然后在组内交流研讨,尝试组内讲题,讨论最优解法。研讨后定稿,最后交给我审稿。我再结合学生的解题情况,提出几个问题让讲题的同学回答,目的是帮助他更好地理解题目。并指出讲题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讲题效果,也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四)学生讲题
每周安排一节课时间集中讲题,并充分利用班级的多媒体设备,确保讲题的效果。要求学生讲题时先自我介绍,然后读题,分析每个条件,再谈谈自己的解题思路,展示完整的演算过程,并总结这道题所包含的解题的一般思路,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讲题的同学站在讲台,利用班级大屏幕,面对全体同学讲题,我用手机录制讲题视频以备用。
(五)教师点评
学生在讲题的过程中,我注意倾听,尊重学生,不打断学生的讲解。讲题结束后,及时点评。及时纠正讲题过程的某些偏差或者错误,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于讲题过程中出现的亮点或者新颖的解法及时予以表扬。
(六)视频发布
每周由一个数学小组进行讲题(5-6题),讲题的视频简单编辑以后,通过我个人的微信公众号对外发布,并在班级QQ群进行推送。结合讲题情况,评奖后印发奖状,奖状上印制有二维码,扫码可以看到学生讲题的视频。
三、“每日一题”讲题活动的效果
在班级进行“每日一题”讲题活动,是一种个性化的作业设计,以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改变题海战术,切实做好减负增效。在班里实行一学年以来,主要效果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日一题”讲题活动,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我依据题目的难易程度,把题目标注为2~5星,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难度的题目。因为讲题是面向全班同学,讲题视频又是公开发布,所以激发了同学们在小组内研题、试讲的激情,营造了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每日一题”讲题活动,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视频的发布以及获得其他同学的认可,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以往,教师为学生讲解题目,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解题思路和思维方式,不利于自身思维的发展。学生因为需要讲题,不仅要理清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也要自主探索解题过程,小组合作探究最优解,同时还需合理组织语言,然后,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题目完整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讲解给其他学生听。并且,在学生讲题的过程中,我能更好地发现学生存在的思维闪光点和漏洞,对于出现思维闪光点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对于思维出现漏洞的学生,则及时给予纠正。这样,能促进讲题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听讲的学生的解题思路也会更加清晰。
(三)通过作业设计的优化,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布置课后作业的首要目的是加强学生对课后知识巩固,帮学生查缺补漏。因此,作业具有检验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应用拓展、发现“知识盲区”而改进教学的功能。为达到不同的目的,需要进行不同的作业设计。“每日一题”讲题活动,通过教师精选练习,做到“少而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社会关注“减负增效”的实际背景下,落实“双减”的指导意见,初中数学的作业设计也应该创新。开展“每日一题”讲题活动,对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少而精”的作业达到巩固知识,培养习惯,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的目的,从而促进其数学思维和能力获得良好的发展;对教师来说,优化作业设计,关注学生的闪光点和思维漏洞,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每日一题”讲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也是师生一起探究,教学相长的过程。因此,我还要坚持“每日一题”讲题活动这一实践探究,坚持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发布学生讲题视频,打造属于我们班级的个性化作业模式。
责任编辑:黄大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