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字“睡醒”义的读音
2022-05-24吕永进
吕永进
摘 要 文章以古文献“觉”字读音实证,指出《说文》以来古今辞书对“觉”字“睡醒”义的注音舛误,并据“觉”本义和引申义的论证,认为现代辞书应以“ji伽o”音为“觉”字第一音项,“睡醒”为首义项,“睡眠”类义项均列其后;“ju佴”音为第二音项,包含“觉”字引申义的诸义项。
关键词 觉 睡醒 读音
“觉”字自古及今共有两种读音。其一,《广韵》“古孝切”,今音ji伽o。其二,《广韵》“古岳切”,今音ju佴。《说文·见部》:“觉,寤也。从见,學省声。一曰发也。古岳切。”依《说文》通行本,则“寤”(睡醒)当为其本义,其读音当从“學”。而《说文》小篆字头无“學”字,《说文》“斅”字,注曰:“觉悟也。从教,从冂。冂,尚矇也。臼声。胡觉切。學,篆文斅省。”可知,古“學”与“斅”同音,即“胡觉切”,今音斅(xi伽o)。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本作‘觉,悟也’。”并注曰:“悟,各本作寤,今正。”从段注,则“悟”(醒悟)为“觉”之本义,其读音应为“古岳切”,即ju佴。今之应用实际,音ju佴之“觉”多表“醒悟,明白”义及其引申义,如“觉悟”“感觉”“发觉”等。音ji伽o之“觉”一般表示与“睡眠”相关之义,如“午觉”“睡一觉”等。然而,“觉”字如《说文》所释“寤”即“睡醒”义的读音,在现代辞书中却明显分歧,且个别例证与释义不符。
“觉”字“睡醒”义现代辞书注音为“ji伽o”者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1979)以
“ju佴”音为字头,其下义项3注:“ji伽o(教),睡醒。”并提示:“在古代‘睡觉’没有睡眠的意思,只表示睡醒。”《汉语大字典》第二版“ji伽o”音单立第(二)条目,其义项1注:“醒。睡醒。”《汉语大词典》与《汉语大字典》同,为“觉”字“ji伽o”音单立条目,义项1释为“睡醒;清醒”。然《汉语大词典》在“如梦初觉”词条下却又特地注“觉”为ju佴,释义同“如梦初醒”,此与其“觉(ji伽o)”字条释义矛盾。且《汉语大词典》“觉(ji伽o)”下例证“睡醒;清醒”分界不清。
“觉”字“睡醒”义现代辞书注音为“ju佴”者如:《新华字典》第10版“觉”(ju佴)条义项2注为:“睡醒,醒悟:如梦初觉,觉醒,觉悟。”《新华字典》自2004年第10版起将“觉(ju佴)”字条原“醒悟,使醒悟”义改为“睡醒,醒悟”,例证为“如梦初觉”“觉醒、醒悟”。《新华字典》第10版之前“醒悟,使人醒悟”的释义与例证“如梦初觉”不合,或为第10版修改释义时增加“睡醒”义的原因,但“睡醒”和“醒悟”居同一音项下,恐失当。《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觉”(ju佴)条义项3注为:“〈书〉睡醒:大梦初觉。”李行健(2004)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觉”(ju佴)条义项1注为:“(文)睡醒大梦初~。”张书岩(2000)主编《标准汉语字典》“觉”(ju佴)条义项1注为:“睡醒:大梦初觉。”许嘉璐(2001)主编《汉字标准字典》“觉”(ju佴)条义项2注为:“(梦)醒;醒悟;明白:觉醒/
觉悟/如梦初觉。”人民教育出版社辞书研究中心(2000)《汉字源流精解字典》“觉”
(ju佴)条义项2注为:“醒悟;觉悟|如梦方觉”。其后注解认为“‘醒悟’常指‘睡醒’,与‘寐’相对”。可见,把“睡醒”与“醒悟”音义混同以及对“如梦初觉”之“觉”的字义理解模糊,是“觉”字“睡醒”义的音义注释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源,应与《说文》“觉”字反切注音与许慎分析“觉”字读音不合以及段玉裁对“觉”字本义纠正造成的本义和引申义混误有直接关系。
今按,“睡醒”义之“觉”读“ji伽o”音更为允当。
其一,按照汉语词义古今演变“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的规律,我们认为《说文》以“寤”解“觉”之本义是可信的,段玉裁以“悟”正“寤”恐为本末倒置。据《说文》对“觉”字的分析,参考《说文》“斅”字的说解与注音,“觉”之“睡醒”义当为其本义,其中古音为见母效韵去声,其上古韵为“幽”部,对应的今音为“ji伽o”。
其二,与“醒悟”义区别分明。从古注和古诗文应用实际两个方面看,“觉(ji伽o)”字“睡醒”义的独立存在都是不争的事实。除前引《说文·见部》释“觉”可证,另如:唐玄应《一切经音义》:“觉,寤也。谓眠后觉也。”《诗·王风·兔爰》:“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尚寐无觉。”朱熹注:“觉,寤也。”段注以“悟”正“寤”,若理解其义为“睡醒”,则只是异文问题;若以“悟”之“醒悟”义解之,恐难成立。至于《说文》“觉”字的反切音与中古“觉”字“睡醒”义的实际读音不一致,或由自唐代开始的《说文》加注切音的错综复杂所致。“传唐写本《说文》木部残本已有切音,木部残本的切音跟隋唐间流行的韵书不同,却跟相传的《字林》音相合。现在我们能看到的《说文》里的切音,都是二徐本跟唐本不同。大徐本的切音是根据唐代孙愐的《唐韵》加上去的。小徐本《说文解字系传》的切音是南唐朱翱所加的。小徐《说文解字篆韵谱》的切音,是根据陆法言的《切韵》;大徐《改定篆韵谱》的切音,是根据唐李舟的《切韵》。”(蒋善国 1988)如上所引,《说文》释“觉”音为“學省声”。许慎以“學”为“斅”篆文之省,而《说文》“斅(xi伽o)”字条注释:“觉悟也。从教,从冖。冖,尚矇也。臼声。”“臼”《广韵》音“其九切”,上古音为“幽”部,此与上引《诗·王风·兔爰》韵字同部。又,《说文·手部》释“搅”:“搅,乱也。从手,觉声。诗曰:‘祗搅我心。’古巧切。”同为“觉”字,在“觉”字条下其切语为“古岳切”,而在“搅”字声旁却为“古巧切”。可见,唐代切音混乱现象确有其事,不可尽信。参之,知“睡醒”义的“觉”音“古岳切(ju佴)”当非许慎本意。
其三,古代韵文韵脚上的“觉”字押韵,更为我们提供了其读音为“ji伽o”的真实依据。上引《诗·王风·兔爰》三句以“后、忧、觉”为韵,属上古韵“幽”部,当对应今音
“ji伽o”,而非属上古韵“沃”部的“ju佴”。至中古,例证更不鲜见。如唐李端《杂曲歌辞·荆州泊》:“南楼西下时,月里闻来棹。桂水舳舻回,荆州津济闹。移帷望星汉,引带思容貌。今夜一江人,唯应妾身觉。”“妾身觉”指作者因“思”而无眠,此“觉”为“睡醒”义无疑。宋王采《渔家傲·日月无根天不老》:“日月无根天不老,浮生总被消磨了。陌上红尘常扰扰,昏复晓,一场大梦谁先觉。”宋欧阳修《渔家傲·四月芳林何悄悄》:“宿酒半醒新睡觉,雏莺相语匆匆晓,惹得此情萦寸抱。休临眺,楼头一望皆芳草。”南宋周密《春晴散策》:“闭门十日雨,芳尘作泥淖。晚窗见晴霞,恍如梦初觉。平生野放意,山水乃所乐。驾言出幽寻,风前放轻棹。”明施耐庵《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薄幸郎君何日到,想自当初,莫要相逢好。好梦欲成还又觉,绿窗但觉莺啼晓。”从共时角度看,我们对宋代诗词韵脚“觉”字大略考察的结果是,“睡眠”义类的“觉”读“ji伽o”,而其引申义“觉醒;醒悟;发觉”等义项读“ju佴”。“ji伽o”音例證如上,“ju佴”音的例子如:宋龙韩《书怀》:“藁砧不可期,莲子空相托。欲寄一封书,惟愁被姑觉。”宋袁去华《谒金门》:“春索寞,楼上晚来风恶。午睡初醒罗袖薄,护寒添翠幕,愁里花时过却。闲处泪珠偷落,憔悴只羞人问著,镜中还自觉。”宋释印肃《学无学颂一十五首》:“悟人寂寂心寥落,迷者茫茫到处错。普观迷悟实无因,祗这如来大圆觉。”
由韵文而推,散文中“睡醒”义的“觉”字也不当读ju佴,因为没有一个字其读音在韵文和散文中两读的道理。且据古韵文的平仄相对关系,亦可获得间接证据。如白居易
《长恨歌》“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两句,上句“新睡觉”是“平仄仄”,才可对下句“下堂来”的“仄平平”,如“觉”字读“ju佴”,就违背了平仄相对的规则。“新睡觉”在唐代诗词里为习语。如唐裴度《凉风亭睡觉》:“饱食缓行新睡觉,一甌新茗侍儿煎。”唐王建《村居即事》:“斜月照房新睡觉,西峰半夜鹤来声。”据平仄相对的规则,这些“觉”字读音也当为去声的“ji伽o”。因此可以说,从《诗经》到近古,“睡醒”义的“觉”读
“ji伽o”是没什么问题的。
“觉”由“睡醒”义引申为“睡眠;眠寐”义,至晚在唐代就有了。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七十八引顾野王云:“觉,言眠寐也。”此为动词,相当于“寐”“眠”和后来的“睡”。如宋黄公绍《施经斋会解约榜》:“一觉黄粱之梦,百年大槐之宫。”“一觉”即“一睡”。现代辞书所释“觉”为“从入睡到睡醒的过程”,名词,当由动词“觉”引申而来。名词“觉”再引申,即为量词的“觉”了。如《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困了一觉中觉,以补早晨之不足。”前“觉”字为量词,后为名词。现代汉语“觉(ji伽o)”字一般只用于名词和量词[方言用重叠方式“觉觉(ji伽ojiɑo)”表“睡觉”义,动词,多用于儿童],而其“睡醒”的本义如前述却被诸多辞书置于“ju佴”音下,且多把“醒悟”义列为首项。如上文所述,“醒悟”义由“睡醒”义引申而得,而“感觉”“发觉”等则是“醒悟”义的再引申。所以,把“觉”的“睡醒”义置于“ju佴”音项下恐怕是缺少理据的。
鉴于以上论证,我们认为,现代辞书当把“ji伽o”音的“觉”字条置于本义的位置,
“ju佴”音的“觉”字条在其后。同时,把现有辞书“ju佴”音下“睡醒”义的“觉”归为
“ji伽o”音,且按本义设为首义项。作为大型辞书,其条目可大致如下:
觉(覚)(一) ji伽o①〈书〉睡醒。|(例证从略)②〈书〉眠,睡。|(例证从略)③睡眠(指从入睡到睡醒)。|午觉|安稳觉。④量词。睡眠一次为一觉。|睡了一觉。(二) ju佴
①醒悟,明白。|觉悟|自觉。②感知,意识到。|觉得冷。③对外界刺激的感受和辨别。
|听觉|味觉。④佛教用语。包括觉悟、觉察、察知恶事、开悟佛道。|(例证从略)。
中小型辞书可适当简略。如此,不但理顺了“觉”字字义演变的路径,在字音上,也保证了今人读古书的合理性和一致性。
最后,关于现代辞书中对“大梦初觉”之“觉”音义理解不一致的问题,除了历史的原因之外,可能还与该类词语可以指梦醒的自然现象,也可以比喻人从懵懂、糊涂、错误等状态中醒悟过来两种含义有关。上引诗文含有“梦”与“觉”组合的句子,均为生理性的入睡和睡醒义,故读“ji伽o”。宋吕胜己《霜天晓角》:“晓来风作,病去春衫保。郭外溪山明秀,红尘里,自拒缚。村酒频斟酌,野花遍绰约。十载人非物是,惊回首,梦初觉。”这里“觉”与“酌、约”等相押,当因此处“梦初觉”非实指,而是比喻,用“觉”的“醒悟”义,故读“ju佴”。所以,“大梦初觉”类词语应有虚实两义,也对应“ji伽o”和“ju佴”两音,并不太适合在“觉”字注解中作为例证。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崇文书局,2010.
2. 蒋善国.说文解字讲稿.北京:语文出版社,1988.
3. 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 人民教育出版社辞书研究中心编.汉字源流精解字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
5. 许嘉璐主编.汉字标准字典.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
6. 张书岩主编. 标准汉语字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
7.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1994.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9.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新华字典(第10版).北京:商務印书馆,2004.
10.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鲁东大学文学院 烟台 264000)
(责任编辑 马 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