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答解析几何问题的技巧

2022-05-24石晓鹏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2年3期
关键词:斜率椭圆心率

石晓鹏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知识模块,也是高考必考的内容.解析几何问题对同学们的综合分析以及运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许多同学经常一看到解析几何问题,就心生怯意.其实,解析几何问题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熟悉常见的题型,掌握一些常用的解题途径,就能顺利破解难题.本文主要介绍三种解答解析几何问题的技巧,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一、采用定义法

定义法是运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来解题的方法.该方法主要适用于解答动点的轨迹问题、距离问题、最值问题、离心率问题、曲线的方程等.在运用定义法解答解析几何问题时,要将“动点与定点之间的距离”与圆锥曲线的定义关联起来,建立关系式,从而顺利解题.

例1.已知椭圆 x2+ y2= 1(a >b >0)的左右两焦点分别为 F1, F2,过F2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 P,Q 两点,且 PQ ⊥PF1.

(1)若PF1=2+  ,PF2=2-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若PF1=|PQ|,求椭圆的离心率 e .

解:(1)由椭圆的定义可知:2a =PF1+PF2=2+ +2- =4 ,

∴a =2 .

设椭圆的半焦距为 c,∴PF2⊥PF1,

可知?PF1F2为直角三角形.

∴2c =F1F2=  =

即 c =  ,∴ b =  =1 .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y2= 1.

(2)连接 QF1,由椭圆的定义可知PF1+PF2=2a ,

∴|QF | 1 = 4a - 2|PF | 1 ,|QF | 1 + |QF | 2 = 2a .

由 |PF | 1 = |PQ| 可得 |QF | 1 = 4a - 2|PF | 1 ,

由 PQ ⊥ PF1 ,|PF | 1 = |PQ| 可得 |QF | 1 = 2|PF1| .

∴ 4a - 2|PF | 1 = 2|PF1| ,∴|PF | 1 = 2(2 - 2 )a ,

∴|PF | 2 = 2a - |PF | 1 = 2a - 2(2 - 2 )a = 2( 2 - 1)a .

由 PF2 ⊥ PF1 得 |PF | 1

解答本題,主要运用了椭圆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建立关系式 2a = | PF | 1 + | PF | 2 ,再根据椭圆方程中 a、b、c 之间的关系以及点、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求得椭圆的标准方程、离心率.

二、数形结合

数形结合是解答解析几何问题的重要方法,将数形结合起来,能使抽象的解析几何问题直观化.运用数形结合法解答解析几何问题,通常需根据曲线的方程画出图形,利用圆锥曲线的几何意义建立几何关系,再通过代数运算求得问题的答案.

例 2.已知椭圆 C 的中心与椭圆上的 3 点恰好构成正方形,则椭圆 C 的离心率为 ( ) .

A. 5 –1 B. 3C. 2D. 6

解:设椭圆的方程 x

绘制如图 1 的图形,由正方形的性质可知椭圆长半轴的长等于正方形的对角线长,

则点 () 为椭圆上的一点,

可得 1

化简得 a2 = 3b ,则2a2 = 3c,即e = 6

故 D 为正确选项.

根据已知条件,我们无法快速建立关系式,于是绘制出相应的图形,采用数形结合法来解题,通过分析图形,根据正方形的特征,便可明确正方形的对角线与椭圆的长半轴之间的联系,在椭圆上找到一点,从而建立 a、c 之间的关系,运用离心率公式得出正确的选项.通过数形结合,可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通过图形直观地呈现出来,这样能有效地提升解题的效率.

三、设而不求

设而不求是指设出相应的参数,并将其代入题设中进行求解,最后通过消参求得问题的答案.该方法常用于求解一些较为复杂的解析几何问题,尤其是含参问题、运算繁琐的问题.在解题时,一般可将与较多变量有关联的量用参数表示出来,然后将其代入题设中,再进行整体代换、消参,使问题得解.

例 3. 已知椭圆的方程为,经过原点 O 的直线与椭圆交 P,A 两点,P 点在第一象限,如图2,过点 P 作 x 轴的垂线,垂足为 C ,延长 AC 交椭圆于点 B ,若直线 PA 的斜率为 k ,试证:对于任意 k > 0 ,都有 PA ⊥ PB .

解:联立直线 PA 的方程:y = kx与椭圆的方程

可得 x = ± 2

1 + 2k2 ,设 μ = 2

则 P( μ,μk),A(-μ,-μk) ,于是 C(μ,0) ,

故直线 AB 的斜率为 0 + μk , 其方程为

将其代入椭圆的方程可得:(k ) 2 + 2 x

解得:x = μ(3k ) 2 + 2或 x = -μ( 舍去 ) ,

所以 B(

则直线 PB 的斜率为 k1 =

可得 k1k = -1 ,故 PA ⊥ PB .

本题较为复杂,题目中涉及的变量、数量关系较多,于是引入参数 μ ,分别设出 P、A 的坐标以及 AB的直线方程,将其代入题设中,通过解方程求得点 B的坐标以及 PB 的斜率,最后运用斜率公式证明PA ⊥ PB .运用设而不求法解题,可将问题变得简单,回避了繁琐的运算以及复杂的求解过程.

总之,定义法、数形结合法比较常用,其适用范围较广,而运用设而不求法,能简化解题的过程.因此在解答解析几何问题时,同学们要学会灵活运用圆锥曲线的定义,借助图形,通过引入参数来解题,以提升解题的效率.

(作者单位:甘肃省庄浪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斜率椭圆心率
巧甩直线斜率公式解数学题
离心率
b=c的椭圆与圆
巧用点在椭圆内解题
在最佳心率区锻炼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求斜率型分式的取值范围
椭圆的三类切点弦的包络
导数几何意义的深层次应用
极限思想在椭圆问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