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2022-05-23张盉儆
张盉儆
(安康学院陕南生态研究中心,陕西 安康 725000)
生态环境保护是农业经济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根本保障。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面源污染等一些列问题影响了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给人类的优质生态资源,威胁到人类生存发展。2011年国家出台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其中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农业地区和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生态地区被规定为限制开发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包括治理农村的环境,打造更适合居住的农村。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依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地区特点,安康市如何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经济协同发展、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安康市农业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对于生态保护和农业经济发展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关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分析已成为研究热点,如宁朝山等[1]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采用复杂系统耦合协同度模型测算两者协同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的研究[2];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交互响应关系的研究[3];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的研究[4];以及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等[5]。对于生态保护与农业经济关系的研究方面也有较多的报道,如李瑞峰[6]对西部地区的产业体系向低碳方向转型,实现西部地区生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构的研究;张俊峰等[7]关于流域耕地生态效益的影响因素和生态盈亏及空间外溢状况的研究;高邓[8]关于探索实现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主要路径的研究。从国内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发展的研究成果来看,生态环境的保护着实能促进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共赢,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但是生态环境保护对农业经济又有反向作用,如生态环境保护促使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投放减少,从而影响了农业经济收益。本文主要评价安康市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融合关系,探讨安康市实施生态保护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二者之间是否融合发展,从而为安康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指明方向。
1 研究区概况
安康市位于陕西南部,地处秦巴山区,地势险要,辖1区9县161个镇办,面积2.35万km2,总人口303万,林业用地面积约192万h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1.6%,森林覆盖率近65%,水资源总量为252亿m3,有矿产资源65种,汞矿、毒重石、瓦板岩、重晶石、矿泉水等资源在陕西和全国位居前列,植被类型多样、群落结构复杂、生物种类繁多、垂直带谱明显,有“漆、麻、耳、倍之乡”和“中药材摇篮”之美称。另外,安康市也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交叉区域,是重要水资源保护区、涵养区和战略支撑区、属于国家重点水资源功能区。
安康市由于长期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交通阻塞、生产要素流动性差等情况。在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当地农民为了解决生计问题往往以毁林开荒、广种薄收、过度放牧等粗放式经营导致天然植被破坏、森林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尖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安康市经济的发展指明方向,发展生态经济的前提是发展农业经济,其关键在农村,农村的发展关键在农民,农民发展关键在农业。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
2 研究方法
2.1 指标体系构建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发现,状态指标、压力指标、反应指标为国内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的主要指标[9-11]。其中生态环境的状态指标分2种状态,即好或者不好的状态,不好的状态是压力指标,好的状态是反应指标的结果,因此将状态指标全部划分到压力指标和反应指标范畴之内。在各方面指标选取方面进行2次筛选,第一次主要根据指标对目标的影响的重要程度,在遵循指标选取的代表性、客观性原则的基础上[12,13],对指标进行初选,再依据指标数据获取过程中的可操作性进行二次筛选,最终确定安康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发展2个目标的指标体系,所选取的指标包含正向作用和反向作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包含压力指标、反应指标2个一级指标,含有10个二级指标;农业经济发展包含农业资源投入和农业效益2个一级指标,含有6个二级指标(表1)。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2009—2018年《安康统计年鉴》以及安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安康市政府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
表1 安康市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耦合评价指标体系
2.2 熵权法赋权
2.2.1 数据标准化处理由于选取的指标单位、性质等差异性较大,不能直接进行比较,需要对筛选的指标X1,X2,…,Xn(其中X1={x1,x2,…,xn})进行标准化处理。考虑到指标有正向影响,也有反向影响,需要对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分别处理,具体处理公式为:
式中,i表示年份(i=1,2,3,…,n);Xij为第i年第j项指标数据的实际数值;Yij为标准化处理后的数值。
2.2.2 确定各指标权重数据标准化处理后利用信息熵来确定各指标权重,根据信息熵的定义,一组数据 的 信 息 熵其 中P ij=,如果P ij=0,则
根据信息熵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各个指标的信息熵为:E1,E2,…,Ek。通过信息熵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2.3 耦合度模型
2.3.1 计算综合系数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函数,分别计算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估值U A、U B:
式中,α、β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经济发展指标个数(α=8、β=6),(R ij)A和(R i j)B是标准化处理后的值,U A和U B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经济发展评估值,其值为0~1,值越接近1,表明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经济发展较好,反之则不好。
2.3.2 耦合度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经济发展耦合度指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关系,反映相互依赖和制约程度。
式中,C表示耦合度,C处于[0,1],如果C越大,表明两者之间相互关系越强,系统趋于有序而稳定的发展,反之,说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越弱,系统处于无序发展状态。
2.3.3 耦合协调度的计算为了能更准确地反映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融合程度,进一步确定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两者耦合协调度,公式为:
式中,D为耦合协调度,D处于[0,1],值越大,说明两者协调程度越高;T为综合协调指数,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发展同等重要,所以两者的系数均设为0.5,即T=0.5U A+0.5U B。另外,根据对两者的耦合协调度进行10个等级划分,具体见表2。
表2 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
3 结果与分析
基于2009—2018年的相关数据,通过计算安康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经济发展的耦合度和协调指数,最终计算出耦合协调度,结果见表3。
表3 2009—2018年安康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经济发展耦合度和协调度评估结果
从2009—2018年安康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经济发展耦合度和协调度评估结果可以看出,安康市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经济发展耦合度从2009年0.711持续稳步上升至2018年0.999,说明安康市两者关系在持续加强。协调指数从2009年0.451上升至2018年0.765,上升相对缓慢,并且在期间有一定的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安康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经济发展关系也在不断改善。耦合协调度从2009年0.566上升至2018年0.875,也呈现出上升趋势,耦合度也发生了波动。安康市从研究开始耦合协调程度就表现为勉强协调,说明在“十一五”期间就已基本明确了安康市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即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把发展生态农业确定为安康市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从而使得安康市生态保护和农业经济的耦合协调程度从2009年开始的勉强协调持续向良好协调发展。这也更加证明安康市在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能不断提升农业经济的同步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逐渐趋向于和谐,协调水平不断提高。
从安康市农业发展之路来看,2010年之前,安康市农业经济表现为典型的传统农业,当时还处于实施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户家庭分散经营的传统模式,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条块化、碎片化,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缺乏适度的规模经济。由于缺乏资金和经营管理人才导致信息闭塞,农特产品无法与市场对接,造成特色农业低端化发展,缺乏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农产品辅料被随意抛弃、焚烧等行为直接造成环境污染现象普遍,从而影响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从2012年开始,安康市的农业经济发展逐渐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注重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以及生态系统的保护,因此,二者的融合协调度开始持续上升,分析结果与实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4 小结与结论
本文选取安康市2009—2018年持续10年的数据,分析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安康市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融合发展的态势,从勉强协调逐步发展为目前的良好协调。进一步说明,安康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农业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并没有因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投资等导致农业经济发展下降,反而体现出不断改善的互动关系。但从耦合度值来看,二者融合关系改善的空间还较大;从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指标来看,安康市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依然巨大,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依然巨大,结合实证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1)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经济进一步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安康市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就需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调整农业生产布局,走农业产业化道路;要走集约型发展道路,建立现代农业发展体系,推动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助推生态环境保护。安康市属于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这就决定安康市的农业发展之路只能走生态农业,需要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贯彻生态农业发展理念;需要结合各地的自然条件、气候等因地制宜制定各地农业发展计划,引导农业产业的创新发展。
3)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安康市硒资源、水资源等十分丰富,因此安康市需要积极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如通过节水灌溉、生物可降解地膜、秸秆循环再利用等技术,推广科学施肥、科学使用地膜等方法,进一步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通过农业科学技术提升耕地使用效率,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用地。
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在评价维度划分过程中考虑的因素不全面,存在未考虑到的因素,可能会影响评价的全面性;在指标二次筛选过程中,由于条件限制,对个别关键的指标进行了删减,对评价维度的实际评价效果可能产生影响;在研究区间选择时,未能获取2019年和2020年的数据。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安康地区生态保护和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项目组后续会持续跟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