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阅读吧

2022-05-23周利军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阅读教育快乐阅读整本书

周利军

摘  要:阅读能使学生开阔眼界,使他们了解世界。阅读整本书,既是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又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清楚所阅读文本的总体内容和具体内容。本文着重介绍了帮助学生细读整本书的方法,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決办法,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整本书。

关键词:快乐阅读;整本书;阅读教育;对策

一、选读整本书的教育

(一)将学生偏好作为主要标准

总体上进行阅读教育,旨在使学生能读得开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类型有小说、语言、散文等,整体而言,书本不过是经典的中国文学。所以,需要选择有亮点的书本,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推荐阅读内容。读整本书,学生可达到理解人物的效果。因此,教师在选书前,一定要读完,才能推荐。

(二)从课本中挑选

阅读教育的发展,就是要向学生推荐与课程相关的书籍。而且,整本书也可以通过扩充文章的内容来阅读。比方说,学完《板球屋》这篇文章,教师就可以根据本文为学生推荐优秀的科技作品《昆虫》。

二、阅读教育策略研究

(一)制定阅读计划

因为学生年龄较小,教师可设置一本书,每日阅读时间及页数,并规定所着内容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以保证学生阅读水平亦能大大提高,可养成每日阅读之习惯。

(二)详细阅读作者简介、前言

许多文学作品都有前言和序,前言和序简单地介绍了作品的总体风格和总体内容,告诉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感受。教师要让学生认真阅读前言,就能获得整本书的明确指导,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避免盲目阅读。与此同时,一整本书有许多很好的片段,因此,学生要更多地运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若阅读到有趣的事的时候,一定要记下这本书的文字,使其升华。这样阅读这一概念可被视为一种真正的阅读。

(三)指导学生分阶段读整本书

教师要在学生阅读之前,注重激发学生对阅读整本书的兴趣,了解学生的阅读主题,提供一定的辅助阅读条件,使学生的阅读更加有目的。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对文章内容进行了粗略的调整,使学生能够聚在一起,并进行讨论,形成讨论要点,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到课文,提高阅读水平。学生阅读完书之后,教师又要组织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能有一个完整的阅读体验,分享阅读知识,让学生有与他人不同的视角,引导学生全面阅读,避免中途放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以年龄特征为依据进行指导

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示范。若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必须在一定时间内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可以提高他们对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一份综合性阅读指导报告。在此基础上,学生可归纳作品主要内容,从不同视角考察人物,以把握作品的阅读方法。教师还可以问一些比较具体的问题,引导他们探究阅读。

三、充实阅读活动

(一)各种形式的阅读报告

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要根据学生阅读的内容,组织“古诗朗诵会”“故事比赛”“阅读体验会”等活动。整体而言,这可以保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真细致地投入。此外,因为每个学生在面对同样的文学作品时,个人的阅读体验会有所不同,所以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平台来展示阅读结果,例如预定在黑板上的区域。学生在阅读时,可以通过手写的文件、笔记等,来记录自己的阅读成果。

(二)以发散的思维创造故事

学生想象非常丰富,许多思想没有约束。因此,教师在阅读教育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理解各种字词人物、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在这一点上,可以请学生继续或者模仿这个故事,尝试创造一个故事。例如在阅读了《爱情教育》《宝葫芦是秘密》等作品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故事情节,并让学生再和大家讲一次。帮助学生再一次进行阅读内容的概括,提高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

四、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

(一)从“学生基础”入手,找出适合学龄阶段的阅读书籍

教师要重视阅读的趣味性与重要性,基于此进行选书。教师选的书籍,一定要有阅读的意义,还要有趣味性。教师在具体的阅读书籍选择上,一定要注重“含义”与“经典”。此外,选书要适应学生学龄特征。如教材《读好书》所设计的内容,介绍民间故事,有助于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了解故事的情感与意义,能让学生对民间故事产生共鸣。教师要挑选出适合学生的民间故事读物,列出学生可选择的书籍的目录,使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书籍,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结合课外阅读内容,从“教材”入手

课外阅读教学应与教材内容保持一致。教师要选择符合教材要求的阅读材料,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上,结合教材说明,实施综合性教育。这是一个由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引导阅读、课后阅读解答相结合的过程。比如在课堂上,教师要对单元内容进行分析,清楚教材内容,让学生逐字逐句阅读课文,这是课堂教学的目的。在教学结束后,将课外阅读与阅读指导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理解。

五、帮助学生细读,培养其核心素养

(一)班内共同阅读与课外自读组合

具体地说,由于课外阅读整个过程是一段较长的时间,因此学生在课外阅读时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教师可将课堂外自读与课堂内共同阅读结合在一起。为了帮助学生完成阅读任务,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一起阅读。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必须要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技巧,清楚地把握阅读,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真正含义,感受阅读的快乐,并自觉地进行阅读,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为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语言,将阅读与写作练习相结合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现与注入。读写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读写结合。写作是阅读积累。唯有天天阅读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若要提高文章表达能力,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整体能力。阅读对于语文课程来说很重要,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阅读促进写作,结合学习方法进行阅读。

(三)培养良好阅读品质

良好阅读品质的培养是整个阅读活动的重要目标。要使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必然要有引导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先用《阅读指南》的方式,确定阅读时间、阅读情况、阅读任务、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使学生了解情况,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习惯。教师还要为课堂中的阅读交流开辟了一条道路,特别要注意设计阅读题目。利用问题指导,整理出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角色的形象,评估书中所提到的角色,从内容到语言,从整体到部分,对角色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对阅读的内容理解得更深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结语

总而言之,阅读是小学语文教育中所有的基本要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已经成为重要的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教学策略,改变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现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整本书阅读。引导学生快乐阅读,让学生学会更多的阅读方法与技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责任编辑:淳  洁)

参考文献:

[1] 王莉君. 小学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策略的探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6):287-288.

[2] 顾梓瑜.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J]. 文学教育(下),2021(05):104-105.

猜你喜欢

阅读教育快乐阅读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育策略探析
小学低年级快乐阅读教学策略
《城南旧事》长销背后的阅读教育指向
快乐阅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浅析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对小学阅读教育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