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铁军精神,悟红色文化
2022-05-23杨曜瑜
杨曜瑜
摘 要:“铁军精神”一直让人引以为傲,它是刻在每个中国人骨子里不可磨灭的。参观铁军之城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我们感慨万分,思绪纵横。
关键词:铁军精神;红色文化;新四军纪念馆
盐城,是座有着浓厚红色历史背景的城市,是座将新四军精神浸透到骨髓里的革命老區,让初来乍到的我,嗅到了一丝神秘而又庄严的味道,不由得想要探索这面纱背后的红色精神。
“铁军精神”一直让盐城人引以为傲,它是刻在骨子里不可磨灭的。第一站我便来到了新四军纪念馆。看着展厅中陈列的一幅幅照片,摆放的一把把枪支,再到讲解员口中所叙述的物品背后那一个个伟大的故事,庄严肃穆的气氛使我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一下便将我拉回了那个血雨腥风,动荡不安的年代。
我仿佛看到叶挺将军在危难关头顾全大局,英明决断,让抗日根据地在盐城得以顺利扎根,为成功开辟华中战场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盐城的别名“叶挺县”也由此而来;我好像又看到敌人的飞机炮弹肆无忌惮的扫射,在浓烟滚滚,尸横遍野的恶劣环境下,新四军战士们仍旧毫不妥协,顽强地和敌人进行着殊死搏斗;看到了战士们穿着破旧的军装,拖着饥饿的身体,眼中却仍然有希望之火燃烧,还看到了平均年龄只有23岁的新四军第2师的战士们舍生取义,慷慨就义……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为了民族大义而慷慨献身,这样的英雄气概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从纪念馆出来,我漫步在这先烈们的血肉之躯铺来的建军路上,这条路有着63年的历史。老一辈的盐城人常说:“十里建军路,半部盐城史。”走一条路便能读懂一座城,虽然有着些许的夸张,但却是盐城不能忽视的地标性建筑,建军路承载着无数盐城老一辈人的记忆,见证着盐城发展与变迁。
顺着建军路,我来到了大铜马像前,这是一位年轻的新四军战士,背着大刀,手握缰绳,骑在前蹄高扬的战马上,面向着太阳昂首前进,象征着新四军东进,开辟华中地区抗日根据地。大铜马像与建军路一样,是盐城标志性的文化名片,也是盐城人精神的寄托。现在的大铜马像周围已是高楼林立,现代化商业氛围浓厚,在炎炎夏日的夜晚,盐城女人喜欢拖着家人来到铜马广场散步,吹着微凉的晚风,惬意而又温馨的逛着,盐城男人则是喜欢在铜像附近的足浴馆按摩,赶走一天的疲惫。
坐上回学校的车,太阳已经将近要落山,夕阳的余晖透过车窗落在车座上铺上一层金纱。最后一站,我来到的是我的大学----盐城师范学院的陈毅元帅塑像前,我想起了新四军纪念馆前同样也有着陈毅元帅的雕像,上面刻着“威震江南,功在民族”八个金字,与之不同的是,学校的这尊雕像则更多了些和蔼与谦虚。盐城师范学院始终践行着“铁军精神”,培育和铸就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校园精神,或许是在革命老区的缘故,学院的学生更是时刻践行这一准则,以先辈的精神时刻鞭策自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中国走过的历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而中华民族的未来青年人则应该吸收前人的汗与泪,历史如明镜一般,留给后人的不仅仅只有文化与精神,还有经验与教训,作为最新一代更应肩负历史使命,为伟大复兴之路奉献一己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