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沉浸式户外游戏、促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022-05-23孙俊芳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7期
关键词:规则环境评价

孙俊芳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沉浸理论”于1975年由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首次提出,用于解释“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日常活动时为何会完全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该理论认为:“沉浸是学习、工作时的最佳体验”,它带来的内在满足感能使人们在从事任务时满怀兴趣,忘记疲劳,不停探索,不断达到新的目标。”将沉浸理论与户外游戏有机结合,打造沉浸式户外游戏活动,旨在为幼儿创设一个更加快乐、深入、有效的游戏氛围,促进其生理、心理、认知及社会化情感等多维度发展。

一、显性沉浸

1.沉浸式环境布局,建构更加自主的户外游戏情境。

虞永平教授指出:“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是在环境中进行的,依赖坏境、通过环境、借助环境,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相应的经验。”可见,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传统意义上的户外游戏环境,很多还仅仅停留在满足儿童大肌肉运动的需要上,如固定在操场上的滑滑梯、秋千、跷跷板、攀爬架等。这些类似于健身器材和游乐设施的简单器械,使幼儿的戶外游戏受到限制,幼儿的多感官参与难以充分实现,并由此影响幼儿多样化经验的有效获得。

沉浸式户外游戏环境,打破固定的器材和场地,以自然的环境以及各种各样的废弃建材规划而成,允许幼儿运用这些原始器材建构和重建他们自己的游戏世界,充分实现了幼儿的选择权和主导权。如我园的户外游戏“农家乐”中,幼儿用砖块、奶粉罐等硬质材料在小农田中搭建出一条条田埂,然后拎着小竹篮,跨踩着咚咚响的小田埂,采摘红辣椒黄玉米,欢声笑语中享受着田园气息。“穿越火线”时,幼儿用废旧轮胎垒起碉堡、架起竹梯当作索桥、麻绳挂在树上成了越过“小河”的荡绳,孩子们在自己创造的游戏环境中不断地挑战自我,勇敢突破,还原了真实的冒险战场。简而言之,沉浸式户外游戏环境,给儿童更多的愉悦和自主,让户外游戏真正成为儿童的游戏乐园。

2.沉浸式介入指导,给予幼儿更多的支持和认可。

人们常说:“幼儿园教育是蹲下来的教育。”户外游戏更是无时无刻都在彰显这样的教育:“百草园”中,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蹲下身子观察泥土中的小生物;“农家乐”里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蹲坐着生火添柴;“穿越火线”时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弯腰躲藏在城堡里……老师的状态是投入的、是沉浸的,而幼儿是“容易受暗示”的,他们的状态是会受老师的状态所影响,自然而然地被教师的热情所吸引,更加投入地参与到游戏情境中,更加专注地进行探索、发现和尝试。

趣味印染开展了一段时候后,孩子们对用颜料染布逐渐失去了兴趣,老师及时观察发现了这一现象,于是便就地取材,到草地上摘了一些野花野草,捡了几块小石块,用拓印的方法把小草小花印在了染布上,当成品展示出来的时候,孩子们都情不自禁的发出了“哇!”的赞叹声,纷纷表示也要试一试。在这个案例中,老师把自己代入到孩子们的游戏中,采用沉浸式的介入指导,即尊重了幼儿集中注意时间短的年龄特点,又激起了孩子们新的操作欲望。

二、隐性沉浸

1.沉浸式规则制定,建立更加良好的户外游戏氛围。

幼儿对于户外游戏具有天生的热衷性,但是无规则无限制情况下的游戏玩耍,虽然在孩子的内心愉悦程度和天性保留上有较好的发展,但是却不能让孩子树立起规则意识,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是不利的。在户外游戏中,沉浸式规则植入,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给幼儿快乐感的同时,也减少了幼儿对于规则的抵触情绪,使幼儿能够循序渐进地建立起良好的规则意识,为其未来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户外游戏“快乐骑手”中,幼儿骑上儿童自行车,将“快递”派送到各个游戏区。初次游戏的时候,幼儿自由选择骑行路线,老师并未给出明确的游戏规则。游戏开始没多久,孩子们就发现了问题:“骑手”需要不停地提醒其他幼儿“车来了,请让一让”,而其他区域正常游戏的孩子也因此时常被打断。这时候,孩子们的主观意识上开始主动寻求规则,于是一副由孩子们共同商讨、绘制的骑行路线图就应运而生了。随着游戏的进一步深入,更多的交通标记也在骑行路线上出现。这样产生的游戏规则,不仅让孩子有参与感,而且更能提高他们对规则的接受程度。

2.沉浸式评价互动,激励幼儿更深入地发展。

随着《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的精神逐渐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促进幼儿发展,必须借助有效的评价手段。在大户外游戏中,不管是幼儿的自我评价、同伴的相互评价,还是师幼之间的评价,都是以沉浸式的方式进行的。

如在沙水游戏中,孩子们尝试用各种工具将水池中的水运到旁边沙池中,混合沙水进行建构。大部分孩子都是用小桶、大勺,装上水之后来回运送。幼儿A发现沙池旁边有一些粗水管,他叫上幼儿B,一起搬了一根水管架在水池和沙池中间,然后站在水池旁,用小杯子舀水灌到管子里,当看到水从管子另一头流出来,流进沙池时,他兴奋地把这一发现告诉了老师,其他同伴看到后纷纷开始效仿,老师也表扬了幼儿A有想法、有创意,并且鼓励他再尝试一下其他材料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也就蕴含了沉浸式评价的三种方式。第一种自我评价:当幼儿A看到水流出来之后,他认可了自己的成功——把这一现象告诉老师。而其他孩子开始效仿他的做法时,也就是实际行动在肯定和支持幼儿A,实现了第二种评价——同伴之间的相互评价。最后教师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提升性评价,让幼儿进一步深入游戏,发展思维。而这一系列的评价,都是在游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跟随着幼儿的游戏一起沉浸其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实施沉浸式户外游戏,既可以将显性的环境和隐性的规则相结合,又把显性的教师介入和隐性的行为评价融合在一起,给幼儿以真正的自由和充分的尊重,让其真正成为户外游戏的主人,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富有个性的最大发展。

猜你喜欢

规则环境评价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环境清洁工
让规则不规则
不如吃茶去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漫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