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为引路灯
2022-05-23胡荧谭湘洪
胡荧 谭湘洪
“三点半”丰富孩子课余时光——溆浦县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走笔本报记者曾玺凡通讯员杨立志熊佳丽养花育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3月30日上午第一节课,琅琅书声从湘潭市雨湖区风车坪学校五(270)班传出,“不论月盈月亏,游子的心总是守望着家园。”语文老师杨丹解读着这份情感,顺势带着学生走进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
听杨丹的课,就像此刻窗外的这场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没有最好,唯有更好,打造有温度的课堂。”这是杨丹的教学心得,也是她从教25年的教学缩影。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杨丹在语文教学上颇有造诣,在赛课中就能可见一斑。
杨丹执教的《怒吼吧,黄河》一课,旨在指导朗读,她将节选的《黄河大合唱》乐曲展示给学生听,随着音乐的变化,学生的朗读在激情、哀伤、欢快、悲壮中切换自如。听课老师如是评价:“她把一首歌上成一堂课,也把一堂课化作一首歌,真是精彩!”“这份感情触动着这群孩子,没有排练却有如此表现,让人感动!”这节将语文与音乐巧妙融合的课不仅获区级赛课一等奖,还在“一师一优课”中获“部级优课”。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解释成语是一大难点,深谙语文教学的杨丹自有一番策略。
课堂上,杨丹在黑板上画了一根藤蔓、一个瓜,由此让学生引出成语“顺藤摸瓜”;藤蔓上又出现了一个成语“滚瓜烂熟”,怎么解释?此时,她让学生们背诵平日里熟悉的《百家姓》,杨丹趁机点评“大家把《百家姓》背得——”学生们回答“滚瓜烂熟”,就这样,学生巧妙地理解并学会运用成语了。
如何区分“坐”“座”“做”,杨丹编了一道顺口溜,“两人站土上,坐车擦土忙,座位请加广,做事就用单人旁”。潜移默化中,学生竟模仿着巧编口诀,“我是根据调虎离山来记‘离’,‘凶’代表凶猛的老虎,下面的撇折点就像绳子牵着老虎离开”“‘旅’的左边像一个旅行包,右边是一个人戴着太阳帽大步走”……“这就是孩子的思維,谁说不可爱呢!”看着讲台上的学生大方分享,杨丹满脸宠溺。
“愿为引路灯”,从教多年,班主任杨丹陪伴了学生走过一个又一个明朗的日子;而身为语文教研大组长的她,帮助和引领一批青年教师成长,责无旁贷。
为了指导青年教师王楚上好《司马光》一课,杨丹搜集课堂视频资料,并逐字逐句进行教学实录的指导撰写,写到困惑之处,她会扮演学生和王楚交流。那几天,除了正常上课,她俩就泡在录播室里试课、听课、评课、改课,大到教学流程的设计,小到一个动作,甚至是参加比赛时的妆容和服装,杨丹事无巨细。这次指导让王楚在语文赛课中大放异彩。
“明星班主任”,多次获区、市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从教25年,杨丹收获累累,这些荣誉承载了她的辛苦和付出,也无声地记录着她匆匆流逝的青春岁月。“我喜欢和学生一起闹一起笑。”说这话时,杨丹脑海里闪过一幅幅画面,笑得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