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职场人的“摸鱼哲学”
2022-05-22晏昱凌
文 晏昱凌
近年来,“摸鱼”这个词汇被新生代打工人频繁使用,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相关讨论登上热搜。网络上有层出不穷的摸鱼攻略,教员工如何在工作时开小差、接私活;在清华大学校内网课平台上甚至出现了一门名为《摸鱼学导论》的课程,吸引大量清华学子参与,意外博得了流量时代的头筹。
“摸鱼”,衍生自“浑水摸鱼”,慢慢地成为了职场流行用语,意为不好好工作,在工作中偷懒、糊弄,或在上班时间干私事。在公众普遍的认知中,“摸鱼”意味着没有专心致志、全力以赴,而在一些主流媒体介入讨论后,如今“摸鱼”逐渐变成一个正面词汇:原本的“糊弄”含义,扭转成了提升效率的必要休息。应用在当代职场中,“摸鱼”已成为纾解压力、调节心态的代名词,同样也是部分996“社畜”在自我反思后,寻找到的一种新的生存方式。
“摸鱼”,是为了给企业做贡献
有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非常有限,大多数人都无法长时间、高强度地保持专注工作。如果总是处于忙碌状态,精神难以放松、身体也难以适应。对于夹缝中求生存的职场人来说,“摸鱼”能够暂时逃避工作带来的各种烦恼,不失为一种放松方式,甚至还能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好处。
适当“摸鱼”可能会提高人的大脑记忆。根据2010年神经影像学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当实验对象闭上眼睛休息时,大脑内海马体跟外侧枕叶的“互动”明显增强,在此情况下,他们会记住之前看过的更多图片信息。同时,“摸鱼”可能会唤醒创作灵感。有学者通过研究灵感出现时的脑电波发现,人在放松的状态下,大脑处于一种“分散模式”,有助于激发创造力。在谷歌推行给员工20%的自由时间后(谷歌鼓励员工在工作中拿出20%的时间用作自由时间并用于探索和创新),员工在剩余80%的工作时间里可以产生更高的效率。
此外,在特定条件下,“摸鱼”甚至能让人更长时间地投入工作。有学者测试了84名学生在不同条件下执行一项重复性计算机任务的专注时间。结果显示,短暂休息过两次的参与者,能在40分钟的实验过程中对这项任务持续保持专注,而其他人的注意力则出现了下降的情况。在认知科学的知识背景下,这主要是因为人在长时间执行一项任务时,大脑会逐渐习惯这种持续的刺激,对工作目标失去活力,分配的注意力也会相应地不断减少。而瞬时转变,也就是短暂的休息,又会让重新开始工作的大脑被再度激活。
人在职场上的效率值,不可能永远处于一条直线,而是随着工作时长逐渐下跌的。所以适当“摸鱼”换来的不是偷懒,而是短暂的休憩和调节。换言之,企业需要员工用“摸鱼”来转换思维,提高工作效率。
“摸鱼”虽好,但不能随便“摸”
即便“摸鱼”有着一定的好处,职场人也不能毫无节制。事实上,一心二用比全神贯注更消耗能量,工作时偷偷看小说“摸鱼”并不比解一道高考数学题更省力气。上班“摸鱼”不仅需要高超的演技和表情管理来表现积极努力的工作状态,还需要精密计划“摸鱼”项目、风险和时间,以降低“摸鱼”翻车带来的信任危机。现实中,因为工作“摸鱼”被辞退的新闻并不罕见,严密监视员工的公司也不在少数,所以对于每个职场人而言,放任自己在瀑布流的冲刷下“摸鱼”是不可取的。
随着互联网正在消融各行各业的边界以及不断提前的“中年危机”,在这个变化迅速的时代,即时性的短期欲望对个人成长并没有太多意义。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真理之一,就是所求需要通过努力,就好像刘慈欣在电厂上班“摸鱼”摸出了《三体》相当大一部分的写作内容。哪怕“摸鱼”,也要摸出水平,摸出风采的态度值得每一位职场人学习。
整体而言,面对大环境的内卷,“摸鱼”不是强硬反抗,也不是唯诺顺从,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中庸之道。“摸鱼”从来都不是偷懒的代名词,而是当代职场人经过权衡利弊,选择的一种利于自身成长的生存方式。
“摸鱼”不是终点,应是以更饱满的精神奔赴下一次忙碌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