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下肢矫形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
2022-05-22尹靖宇曹丽芬孙敏吴婷郑炳铃陈小芳
尹靖宇,曹丽芬,孙敏,吴婷,郑炳铃,陈小芳
(1.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广东 广州 510510; 2.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广东 广州 510500)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脑发育过程中的静止性脑损伤引起的一组持续存在的症候群,导致肌张力异常、反射异常和运动姿势异常[1]。痉挛型脑瘫常需要实施矫形手术,术后常需要石膏固定数周,以获得稳定的软组织愈合效果,便于康复。但是数周的制动也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活动疼痛,对术后康复带来不利影响。我院在术后常规康复的同时,采用浮针疗法辅助治疗,发现疗效显著,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0 月-2021 年3 月在我院行下肢矫形手术(未进行神经松解术或切断术)的痉挛型脑瘫患者42 例,按就诊的顺序排序,奇数者为治疗组,偶数者为对照组。两组病例均接受6 个月以上的康复治疗,治疗组为浮针治疗+常规治疗,对照组为常规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石膏固定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腓肠肌弹性E 值、腓肠肌肌张力、腓肠肌肌力、踝背伸矫正角度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标准
①认知正常,能配合检查、评估和治疗;②痉挛性脑瘫,施行下肢矫形手术者;③石膏固定4-6 周;④存在下肢关节疼痛,无浮针治疗禁忌证如凝血功能异常、局部皮肤有溃疡或瘢痕、治疗时过度饥饿或疲劳等,且同意采用浮针治疗者。
1.3 排除标准
①认知差或情绪异常,不能配合检查、评估和治疗;②凝血功能异常、局部皮肤有溃疡或瘢痕者;③石膏固定时间<4 周或>6 周者。
1.4 治疗方法
1.4.1 浮针疗法 ①体位选择:根据患儿不同情况选取合适的体位(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端坐位、坐位等),以便于患儿放松和配合,也便于医者进针和行针。②进针点:确定疼痛点,一般在踝关节周围,然后在离痛点5~10 cm 范围内选取进针点,针尖朝向痛点,避开血管、疤痕、伤口等异常皮肤。③进针、扫散与再灌注活动:患儿摆好合适体位,使用中号一次性符仲华牌浮针(南京派福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进针点常规消毒后,将浮针针尖与皮肤表面呈15~25 度快速刺入皮下,深度约1.5~2 cm,略达肌层后,稍后退至皮下,调整方向为平刺,持浮针针座沿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向前推进。随后持针做扇形扫散运动,扫散频率约100 次/min,扫散幅度约40°~45°,扫散同时配合再灌注活动,抗阻10 s 后放松,隔1~2 min 后再重复2~3 次,留针24 h后取出。隔天做1 次[2]。
1.4.2 常规康复疗法 石膏拆除后常规治疗方案:①运动治疗:每次40 min,每日1 次,2 周1 个疗程;②蜡疗:以蜡块环形包裹大腿、小腿,每次20 min,每日1 次,2 周1 个疗程;③关节松动训练,每次15 分钟,每天1 次,2 周1 个疗程;④:偏振光疼痛治疗仪:每次15 min,每日1 次,2 周1 个疗程。⑤无使用止痛药物。
1.5 评价指标
1.5.1 疼痛评估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在拆石膏后第1 天、第5 天和第10 天,由特定的评估人员对两组病例踝关节最大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1.5.2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 采用GE Logiq S8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9L 探头,探头频率4.0~9.0 MHz,配UE 准静态超声弹性成像软件,检查模式选择MSK。分别在拆除石膏第1 天和第10 天对每个患者双侧腓肠肌进行弹性E 值测定(E=S/e,E 为应变大小,间接反应弹性系数,S 为外加应力,e 为受检组织受压后形变大小。)患者俯卧位,双足稍伸出检查床,通过语言交流或观看动画片使患者放松,助手稍背伸踝关节保持双踝中立位,选择腓肠肌最大膨隆处为观察中心点,切换至Elasto 组织弹性成像模式。操作时,探头垂直于体表,手持探头均匀用力,使压力指示棒达到满格绿色,测量所观测点肌肉弹性参数相对值,反复测量3 次,取其平均值做为E值。全程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超声科医生完成。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数据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年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VAS 组间、组内比较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需要说明的是,方差分析要求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表2 的原始数据经检验虽不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但由于它是一组重复测量数控,且两组样本量相等,所以处理这种数据的最佳方法仍是重复测量方差分析。E 值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VAS 评分的组内对比和组间对比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第5 天和第10 天的VAS 均较第1 天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VAS 评分分别在第5 天和第10天的对比也有明显差异,治疗组VAS 平均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段VAS 评分的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表
2.2 两组治疗前后腓肠肌E 值的组内对比和组间对比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第10 天的腓肠肌E 值均较第1 天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第10 天腓肠肌E 值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第1 天和第10 天腓肠肌E 值比较
3 讨论
痉挛性脑瘫是脑瘫中最常见的类型,此型的特点为患者运动发育迟缓,骨骼肌肌张力明显增高,运动姿势异常,下肢最易累及。由于长期的肌肉痉挛及肌力不平衡,往往继发不同程度的关节挛缩畸形,甚至骨性畸形。痉挛通常可以通过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或周围神经术式来缓解[3-4],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需要接受矫形手术治疗[5]。肌腱延长术或松解术配合石膏固定可以进一步矫正肢体畸形,恢复力线,促进运动功能水平提高[6-7]。但是,临床工作中发现,拆除石膏后关节疼痛肿胀现象非常常见,影响术后康复。
关节疼痛肿胀主要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手术患者大部分是痉挛型脑瘫,肌张力比较高,肌肉长期处于痉挛状态,局部血液循环差,从而形成“筋痹”[8]。二、石膏固定关节制动的时间比较长,导致下肢的气血运行不畅,气血瘀滞痹阻于关节处,“不通则痛”[9]。三、关节挛缩畸形常伴有血管的挛缩,畸形矫正后,血管束受牵拉变长,血管腔变细,再加上疼痛等原因可能导致血管痉挛,加重静脉回流障碍[10]。四、由于运动障碍原因和户外活动减少,脑瘫患者骨量相对正常人来说会偏低[11]。五、脑瘫患者存在异常姿势,关节周围的韧带常较松弛,关节稳定性较差。
浮针疗法是运用浮针在局限性疼痛周围或邻近四肢的皮下组织进行扫散手法的一种特殊针刺方法。研究表明浮针扫散的同时再配合关节的抗阻运动可迅速和有效改善患处肌肉组织的血液供应和营养状态,并且通过刺激血液循环可有效减轻局部肌肉的炎性反应,关节剧烈抗阻运动可能激发中枢神经系统释放内源性阿片肽物质,使患者感受疼痛的敏感性下降,产生运动镇痛效应[12-15]。从中医理论来看,可以从皮肤的中医学说、皮部理论、近治原理、“以痛为输”理论和《黄帝内经》刺法五方面来解释浮针的作用原理[16-18]。痉挛性脑瘫矫形术后关节疼痛的因素较复杂,既有原发的痉挛和循环障碍,又有继发的炎性反应和血运问题,浮针恰恰在这几个方面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通过对照组的设立,排除体重指数、痉挛和关节挛缩程度等的影响,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石膏拆除后第1 天的VAS 无明显差异,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第5 天和第10 天疼痛VAS 评分均较前降低,但加用浮针的治疗组VAS 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表明浮针疗法对缓解脑瘫术后关节疼痛有明显的疗效。尤其在第5 天的两组的VAS 评分差值最大,这可能表明了浮针疗法对疼痛早期的有效性更强。
以往对痉挛的评价主要采用改良Ashworth 量表或改良Tardieu 量表由医务人员进行评估,存在一定的主观性,难以量化痉挛程度[19,20]。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发现可以利用剪切波弹性超声成像技术对痛症肌肉痉挛进行检测,可较准确地评价其痉挛程度[21-24]。痉挛型脑瘫患者存在明显地肌肉痉挛,在超声检查时会表现出硬度增加,弹性下降[25-26]。本组研究发现,两组病例治疗后腓肠肌E值均较前治疗前下降,但加用浮针的治疗组E 值降低更明显,在第10 天两组比较治疗组E 值更低,表明经过治疗后腓肠肌的硬度较前降低,痉挛程度降低,这无疑对康复是更加有利的。
本研究的缺点:1、病例数较少,不便区分短腿石膏和长腿石膏,故仅选择了观察踝关节的疼痛指标,没有观察膝关节的疼痛指标,后期可以不断增加病例完善对照观察;2、因为步行功能各异,有些患者不具备独立行走功能,故无法通过步行功能的评估来更全面地对比观察疗效。3、年龄跨度较大,可能也存在体重、肌容量方面的较大差异。4、脑瘫的治疗是长期的过程,本研究仅是关注矫形术后的短期疼痛治疗,对长期康复干预仅有阶段性的研究价值。
4 总结
本组病例的研究表明,浮针疗法对缓解痉挛性脑瘫下肢矫形术后的关节疼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较对照组可更快更有效的缓解关节疼痛,并通过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发现浮针治疗可更有效降低腓肠肌硬度,缓解痉挛,对痉挛型脑瘫的术后康复有良好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