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小衔接" 阶段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2022-05-22郭莉
郭莉
摘要:幼小衔接就是幼儿园儿童与小学之间的连接。幼儿园的幼儿教育与小学阶段的儿童有所不同,主要是通过幼儿园的学习能够顺利进入小学,促使更快速度适应小学教育的教学方式,协助幼儿进入小学以后能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目前家长普遍认可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怎样使幼儿接受到更好的衔接过程,还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本文将从以下几点做出阐述。
关键词:幼儿;小学;良好习惯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一直以来,幼儿园的幼儿全部活动都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教师包揽了幼儿所有活动,幼儿很少能够独立自主的完成自己的事情,父母更是疼惜过渡,不舍得孩子吃半点苦头,更容易造成孩子生活无法自理。另外,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游戏为主,教师在教授幼儿内容时更多的也是通过游戏灌输知识,但是小学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很明显幼儿与小学阶段的教育衔接困难,很多幼儿园的幼儿在过渡小学教育阶段准备不充足,在接下来的小学阶段,接触到新的老师、同学、环境、学习方式方面遇到很大的困难,使得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急速下降,陷入自我怀疑,情绪低沉。所以,当幼儿进入幼儿园学习,生活的时候,就需要引导幼儿学会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和生活自理等习惯,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关系到幼儿是否顺利通过幼儿园进入小学教育阶段的重中之重。在幼儿园进入小学教育阶段,知识的传授只是一部分,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幼儿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
一、教育问题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小学化
社会的发展整个教育界出现提前让幼儿掌握一些小学知识,以此满足一些家长的要求,提高家长对学校的认可度,却忽视了幼儿成长的规律,将小学的知识直接嫁接到本不属于幼儿的知识点,孩子也容易过早出现厌学的心理,虽然幼儿提前掌握小学的知识对接下来进入小学教育有一些好处,但是弊大于利,幼儿学习的过程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什么时候该学习什么,用什么样的方法都是有一定的要求,因幼儿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不可以偏概全,盲目追求教学效果。
(二)家长盲目要求
外部教学环境和国家政策的压力,家长对孩子的期待也是越来越高,认为要对孩子尽早的培养,希望孩子成凤成龙,家长的想法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方式是有一些问题的,幼儿阶段的孩子更多的是通过玩耍、游戏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家长一意孤行反而容易造成幼儿过早的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或者过激行为。
(三)在衔接的时间上
大部分幼儿园和家长把幼小衔接嫁接到幼儿园的大班时期,这是时间对于幼儿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短时间的突然将小学知识衔接在幼儿的大班阶段,幼儿也是很难适应,部分幼儿在这一阶段就已经明显表现出烦躁、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小动作,忽略幼儿的接受能力,因此,在衔接时间上应该在幼儿刚进入幼儿园时期就开始在注重幼儿兴趣培养的同时,融入小学教育的基础内容,良好的衔接更有助于幼儿的发展。
二、教育策略
(一)联合研修,加强教师衔接合力
幼小衔接关系到幼儿成长的另外一个阶段,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要求都发生了变化,探索一条适合幼儿进入小学教育阶段的方式很重要,幼儿园的教师更多的无论从学历方面还是从专业知识方面相对来说是比较欠缺的,部分幼儿教师刚刚从学校毕业从事幼儿教育,自身相对来说年龄比较小,面对一群正在成长的孩子和家长的要求已经开始慌乱。小学阶段的教师与幼儿教师相比学历,阅历更加丰富一些,更多的接触是面对一群已经可以独立自理的学生,当接触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阶段的幼儿时难免会有一些落差,这也是难以避免的事实。如果幼儿园的教育和小学阶段的教育各自为营,那么我们的教育就失去的原有的意义,所以,加强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的学术交流,尤其是与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师,互相之间的学习交流,对现有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会有一个更充分的掌握,产生密切的学术交流,将幼儿的幼儿园和小学这两个学段衔接落实到位。
(二)家校联动,共促儿童健康发展
幼儿的成长不光是在幼儿园,日常生活当中家庭,社会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父母的陪伴也会影响到幼儿的成长,家长教育幼儿的观念转变也会影响到幼儿在小学阶段的学习状态,生活习惯。学校和家长对幼儿的联合教育会促进幼儿更全面的发展。首先,家长要主动和学校教师进行日常幼儿管理的交流,在教育过程中避免出现一方积极引导,另一方因为过于溺爱导致与幼儿教育规律出现偏差,共同探讨关于幼儿成长的有效途径。家长在育儿的过程中需要保持中正,不偏不倚,不断学习新的育儿知识,建立积极健康的亲子关系与学校教育目标一致。
(四)健全评价体系,多方参与反馈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对幼小衔接也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90后的家长们,大部分都是接触过一定的基础知识教育,对学校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在现实学习中幼儿的教育却总是令家长忧愁,无法与小学阶段衔接是家长最为头疼的,而幼儿园除了单纯的教授幼儿以游戏的方式学习,在幼儿园大班期间简单的引导幼儿进入小学阶段的练习,并未实际的起到长期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幼儿家长、幼儿园、小学通力合作形成闭环,各方积极的提出可行性意见共同改善,并做出可行性报告,在各幼儿园,小学具体实施。尤其是学校的负责人制定出相应的行动步骤,让家长、幼儿教师、小学教师共同参与到幼儿日常的评价中,并提出合理的意见,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促使幼儿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进入小学阶段。
总结
综上所述,幼儿园不仅要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还要加强自理能力的培养,引导家长正确面对幼小衔接问题。幼小衔接应该是在学习上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时间上与小学过渡,在能力上和社会搭桥。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们的一些社会行为是在幼儿园时就养成的。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加上学习能力的过渡,孩子才能真正的实现幼小衔接。
作為幼儿园的负责人和教师,通过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在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应该将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列入学习的行列中,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在整个幼儿园期间将小学教育的思想逐步渗透,前提是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建立合理的幼儿评价体系,保证幼儿阶段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杨露露.浅谈“幼小衔接”阶段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下)2014(1):142-142.
[2]陈晏娥,浅议在幼小衔接中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2):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