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与劳动实践教育的融合
2022-05-22梁钰明
梁钰明
摘要:在初中生物的教学工作中,生物作为重要的自然基础学科之一,其中初中生物教学内容包含了林业、农业以及环境相关的诸多内容,这就为生物教学与劳动实践的有效融合提供了良好基础。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生物教学与劳动实践教育的有效融合,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都有着重要帮助,下面本文将对初中生物教学与劳动实践教育的融合做一个探究。
关键词:初中生物;劳动实践教育;融合
从初中生物这门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就可以发现,教材中诸多教学内容都来源于学生生活,因此教师需要对这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加以重视,以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初中生物学习任务,保证学生能更好地将生物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逐渐提高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由此,教师可以通过加强生物教学与劳动实践教育的有效融合,逐渐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应用实践能力。
一、生物知识与劳动实践的有效融合,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想要有效实现生物教学与劳动实践教育的有效融合,就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引导,保证学生能积极参与劳动实践过程。实现通过这一过程中有效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劳动中能深刻体会到劳动的快乐,这对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在劳动实践教育中,由于劳动形式多种多样,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需要根据教学条件以及教学任务对劳动实践教学形式进行合理选择,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生物教学与劳动实践教育的融合价值,逐渐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1]。
比如,教师在进行实际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食用菌栽培的劳动实践活动,通过教师引导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从培养基配置到灭菌、接种这一过程的实践活动,并且在进行实际的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菌丝以及子实体生长过程的仔细观察,可以保证学生能加深对子实体结构的认识以及了解,从而保证学生能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深度。且通过这一教学过程,还能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到劳动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增加对生物学知识的好奇,有效增加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积极性,要对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以及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帮助。
二、生物教学与勞动实践的有效融合,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初中作为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一个重要过渡,同时也是学生身体发育以及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在进行初中的生物教学中,教师不但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意识品质进行培养,保证学生能逐渐养成热爱劳动的意识,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近些年来在教学改革中也明确提出需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初中生物教师需要加强生物教学与劳动实践教育的有效融合,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并且当代初中学生由于缺少对饥饿以及艰苦生活的体会,这就导致大部分初中学生缺乏对他人劳动成果的珍惜,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严重的食物浪费情况。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学生能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要求学生能逐渐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这对学生将来的学习以及生活具有的重要价值。同时教师想要对学生的劳动意识进行有效培养,首先就需要从教学内容出发进行合适教学内容的选择,其中初中生物教学的众多内容都可以作为培养学生劳动意识的素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工作[2]。
比如,教师在进行种子的萌发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开展实验探究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生物实验室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能明确种子萌发的实际环境条件,同时在实验室内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以及幼苗的生长,接下来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在校园耕地内进行植物的种植,其中就可以选择玉米或者向日葵等植物进行种植,并且要求学生对种子的萌发、生长以及开花、结果的过程进行观察,实现对实验教学结果进行检验,在种植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挖坑,填土,施肥浇水等不同工作,保证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能充分体会到劳动的辛苦,深刻体会的劳动过程的价值以及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接下来的生活中能做到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以及逐渐养成良好的劳动意识,通过生物教学与劳动实践教育的有效融合,充分发挥生物教学的重要价值。
三、生物教学与劳动实践的有效融合,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
通过初中生物教学与劳动实践教育的有效融合,不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还可以在有效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这对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具有重要帮助。同时在当今的初中生活教学中,学生由于缺乏劳动机会,这就使得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严重不足,从而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阻碍,这就需要教师加强生物教学与劳动实践教育的融合,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劳动实践体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一个良好基础[3]。
比如,教师在进行实际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参考米酒的制作设计方法步骤进行酸奶的制作,从而保证学生在进行实际的酸奶制作中能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保证学生能探索出更加美味的酸奶制作配方,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生活技巧以及劳动技能都具有重要帮助。学生在进行劳动实践过程中还能有效加深对发酵现象的理解,保证生物教学的有效性能得到有效提升,教师通过生物教学与劳动实践教育的有效融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丰富多样的生物学习世界,从而能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推动学生实现全面成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生物教学与劳动实践教育的有效融合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热情,同时还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生物学习条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以及鼓励,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劳动实践,保证学生在教学中不但能逐渐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以及劳动技能,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正兵.劳动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22,(7):70-72.
[2]汪庭华.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A0):115-117.
[3]司马志俊,朱丹华.初中生物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分析[J].新课程,2021,(14):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