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心理育人保障机制研究
2022-05-22韩桂芬
摘要:心理育人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技工院校培养新时代的高技能人才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推进。而当下我国大部分普通高校和普通高等专科院校对心理育人工作研究深入,可謂百花齐放,但技工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的发展不容乐观,如制度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因此,本文拟从制度保障、条件保障、队伍保障三大维度来探讨技工院校心理育人的保障机制,以促进技工院校心理育人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心理育人;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养自尊自爱、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国家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心理健康。因此,学校心理育人工作至关重要!而调查发现,当下技工院校的学生心理问题涉及面比较广泛,很多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误区,且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问题突出,如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因此,尽管许多技工院校日常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效果不佳。为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指导和管理,技工院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心理育人保障机制,以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一、技工院校心理育人制度保障。
所谓制度即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具有约束和激励的双重作用,日常工作机制的有效运行需相对健全的制度作为保障。因此,制定符合校情的、完善的心理育人制度势在必行。
(一)工作制度。为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提高工作效率,应制定工作流程、工作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如: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辅导与咨询、活动组织、危机干预等工作的内容,其他心理育人体系内各联合部门(领导小组)的工作内容,咨询中心的个体或团体咨询与辅导制度、值班制度、例会制度、公共场地物品的使用制度等。
(二)责任制度。美国管理学家孔茨认为组织机构的设计应当权、责分明,组织人员应该知道需要做什么,谁对结果负责。因此在组织机构设置应明确权责,以达到预期目标[1]。对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首先应明确本职工作的基本职业道德准则,各技工院校应根据该职业道德准则以及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职责、外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职责、班级心理委员等学生朋辈的工作职责、其他心理育人体系内各联合部门(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以及各部门由上而下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等。
(三)奖惩制度。奖惩制度同劳动者的责、权、利挂钩,具有一定的正刺激和负刺激作用。合理的奖惩制度能引导和规范劳动者的行为朝着符合工作需求的方向发展。一是学校应制定明确的心理育人工作的考核标准,被考核人员不仅包含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职教师,还应把兼职教师、心理育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等纳入其中,且该考核标准应与绩效和晋升挂钩,以引导个体找准目标朝正确的方向发展,调动个体工作的积极性。另外,班级心理委员、寝室信息员等学生朋辈辅导员的考核制度也应明确,做到奖惩分明有度,以调动学生朋辈心理工作者的参与性。二是学校每年开展心理育人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奖项评选,分别由集体和个人申报,学校心理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报学校党委审批,进行表彰,以促进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心理育人路径[2]的发展。
二、技工院校心理育人条件保障。
良好的条件保障是心理育人工作正常运行与发展的基础。当前许多技工院校心理育人工作之所以举步维艰,正是因为条件保障不到位。为推动心理育人工作的发展与创新,技工院校可以从经费投入、机构建设、场地建设等方面下功夫。
经费投入。心理育人工作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经济基础。首先,技工院校应增加经费投入。一是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建设,主要有场地装修,办公用品和设施设备的购买;二是用于日常工作的开展,如举办活动、合作平台的搭建、网络平台的运行、奖励措施、日常接待与宣传等;三是用于专业团队的打造,师资队伍的培训与交流,新技术新模式的引进,外聘专家的报酬等。其次,应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制定细则规范经费的使用,改善经费不足,使用混乱等不良现象。最后,该经费的来源可多样化。如通过政府相关部门拨款,呼吁社会集体和个人资助,利用本校专业资源对外开展有偿服务等。
(二)机构建设。学校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校情的心理育人体系。一是需成立心理育人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学生工作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后勤处、保卫处、教务处、团委、各系部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任小组成员,负责对学校心理育人工作的领导、检查和考核工作。二是学校要设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隶属学生工作处下级部门。该中心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组织与协调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涵盖教学与科研、辅导与咨询、危机识别与干预和指导系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要设立心理健康课程教研室,组建心理健康课程教师队伍[3],教研室主任可由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兼任。三是各系部也应成立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小组,由系部分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任组长,设1名心理专干,辅导员、班主任为成员,负责制定本系部心理育人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并及时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接洽相关工作。
场地建设。目前,技工院校的心理育人场地还没有科学、详细的建设标准,因此,很多技工院校的心理中心的建设并不完善。我们可以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的标准来建设技工院校的心理育人场地。一是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场地应包含专职教师办公室、档案管理室以及咨询室,其中咨询室又包含预约等候室、个体咨询室、团体辅导室、心理测评室和心理宣泄室。以上咨询场地应面积大小合理,总体环境安全便捷、自然大方、温馨舒适,以保证来访学生的安全性,消除来访学生的紧张抗拒感。配备的硬件设施齐全,如办公桌椅、办公和测评电脑(安装标准化专业测试软件)、心理宣泄设备、放松设备、沙盘、资料柜、可移动桌椅和黑板、一体机、饮水机、电话、沙发、相关读物、挂画摆件等。二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搭建可以补充线下心理育人工作的不足,该平台可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对全体学生的心理波动情况作出精确的预测[4],也可以对来访学生的心理状况做更科学的测评与评估,且网络咨询方便快捷、隐秘安全,因此,网络“场地”的建设也是很有必要的。该网络服务平台应集普查、评估、统计、预约、咨询等功能于一体,全面补充线下心理育人工作的不足。三是经费投入充足的技工院校可适时建立校内外心理素质拓展基地。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是一种不同于传统说教式教学的新型“体验式学习”,融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于一体,可激发潜能,增强信心,磨练意志,学会合作,改善人际关系等,以全面提升参与者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拓展基地的场地应独立不受影响,大小合适,安全,且设施设备齐全。对于技工院校而言,可根据实际情况设校内基地或与校外专业素质拓展基地合作,校内可设简单的攀岩墙、背摔台、巨人梯等项目。
三、技工院校心理育人队伍保障。
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性不足是技工院校心理育人工作存在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們应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兼职教师为补充,学生朋辈为辅助的,作风硬、业务精、素质高的心理育人工作队伍。
专职教师。专职教师是心理育人工作队伍的核心,应配齐配优,注重培养,并推动其成长与发展。一是专职教师的选拔。针对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技工院校应改善并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选拔机制,提高选拔标准。可以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选拔出综合水准高、专业技能强、品德修养佳的专职教师。在这样的选拔标准下,每校至少配备2名优秀的专职教师,学生人数多的学校可酌情增加专职教师的数量;新聘专职教师应具备与心理学相关的学科背景。二是专职教师的培养。针对专职教师专业水平不足的问题,技工院校应加强专职教师的培养力度。除了定期参加传统意义上的培训与督导外,还应创新培养方式,如搭建多校合作平台,或医校合作平台,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搞比赛”等实践性方法,来促进学术交流和专业成长。鼓励并支持专兼职职教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实践,在职攻读更高学位,提升心理育人队伍整体素质。三是专职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专职教师良好的个人心理素质是其全面发展的基石。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和培训,积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有利于个人心理素质的提升;提高待遇有利于吸引专业人才的加入,调动专职教师的工作热情,增强专职教师队伍的实力,加快该队伍成长与发展的速度;健全的晋升机制,有利于帮助专职教师锁定成长与发展的目标,掌握个人和团队的发展前景,从而让专职教师队伍呈现新陈代谢,代代更新的发展趋势。
兼职教师。一是兼职教师的作用。目前,一些技工院校心理育人工作出现专职教师孤军奋战的局势,导致工作量大,难度系数高。因此,应选择综合素质良好、有担当、甘于奉献、热爱心理学和具有一定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的教师作为兼职教师[5],与专职教师协同工作,解决当下困难。二是兼职教师的来源。由于辅导员和班主任是一线学生工作人员,能及时、直接、有效的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因此其是兼职教师队伍的必备成员。而各系部从中选拔一名工作经验丰富的辅导员作为本系部心理专干,对于心理育人工作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另外,学校其他志愿者也是心理育人队伍中兼职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兼职教师的培养。兼职教师应进行规范的岗前培训、定期培训、教学研讨和学术交流等,以提高其工作的专业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增强其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 、发现 、跟踪、疏导、干预等能力;兼职教师应给予合理的工作报酬或岗位津贴;参考本校的奖惩制度,规范兼职教师的考核、发展与评优评先工作,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三)学生朋辈。朋辈辅导员指由受训或督导过的非专业人员给同龄人提供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帮助过程,可以帮助身边的同龄人解决一些简单的心理问题[6]。技工院校的学生朋辈辅导队伍主要由班级心理委员、寝室信息员和其他志愿从事心理援助工作的学生组成。由于学生朋辈辅导的便捷性、高效性和全面覆盖性,其在学校-系部-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体系中的作用不可忽略。但其最大的局限性在于缺乏专业性,且国家缺乏在这一方面的统一制定标准和具体的实施细则,因此,为规范学生朋辈辅导工作,各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不断摸索和完善科学的标准和细则,如学生朋辈辅导员的竞选制度、培训制度、工作制度、奖惩制度等,以及时改善其工作上的不足。
总而言之,技工院校的心理育人保障机制值得我们一线的心理工作人员不断地探索、研究和完善,以保证该项工作规范、科学、系统地运行和发展,而各技工院校更应积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以促使心理育人工作的保障机制有统一的实施标准可参考。
参考文献:
[1]吕晶.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保障机制探索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7).
[2]吴晓博,唐虹.高校心理育人机制及路径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31):20-21.
[3]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加强新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办法[Z].2021-2-23.
[4]朱琪.“互联网 + ”时代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保障机制[J].教育时空,2018(23).
[5]曾灿博.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的建设[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0).
[6]刘妙群.技工院校朋辈心理互助新模式探析[J].职业,2016(14).
基金项目:2021年湖南省技工教育职业培训研究重点课题:“技工院校“五位一体”心理育人体系研究”(编号:JYKT202106)
作者简介:韩桂芬(1991—) ,女,安徽安庆人,学士,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