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交叉基础上建设一流学科的现实审视与未来进路

2022-05-22肖文红

现代教育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一流学科学科交叉

[摘要]学科之间存在着交叉融合、互动共生的自然根基。学科交叉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一流学科的必然选择。审视当前,高校推进学科交叉的过程存在着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4个方面:单一学科发展理念固化;学科组织发展相对滞后;学科考核评价面临困境;学科交叉研究人才匮乏。为此,高校务必要树立正向的学科交叉理念,组建高效有序的学科组织,完善交叉学科评价体系,加强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进而实现高等教育学科的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学科交叉;一流学科;学科组织;学科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22)02-0144-07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2.02.025

学科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是特定科学领域内相同或相近知识在传播、交互、整合或分化过程中形成的集合体[1],是兼具学术性和独立性的知识体系。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学科之间逐渐呈现融合发展的趋势。著名物理学家、量子论的创始人马克斯·普朗克(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深刻指出:“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整体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身,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由物理学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科学的链条,这是一个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2]可见,学科之间原本就存在着交叉融合、互动共生的自然根基。

学科交叉起于跨学科研究,是科研人员对学术问题进行综合研究,以满足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攻克科学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模式。“跨学科”又称“交叉学科”,英文名称为Interdisciplinary,是超越单一学科边界且涉及两个及以上学科的研究领域,由伍德沃斯(R.S.Woodworth)于1926年首次公开使用。学科交叉、交叉学科与跨学科研究内涵各异,却也彼此交织。许海云等人对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早有明示,即跨学科研究必然会促进学科交叉,当学科交叉深入拓展至特定程度则会形成新的研究领域,产生交叉学科。可见,跨学科是学科交叉的研究常态,交叉学科则是学科交叉的理想状态,而交叉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恰恰是建设一流学科的应有之义和关键环节,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综上,推进学科交叉是建设一流学科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需要梳理学科交叉的动力因素及其在一流学科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分析学科交叉的现实问题,进而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学科交叉是建设一流学科的必然选择

学科交叉旨在通过凝练科研重点、共享理论资源、重组研究模式等途径统筹方法、创新思想、催生理论,进而促进社会科学发展,推进一流学科建设。一流学科是大学彰显教育水平、培育一流学者的核心内容。当前,国内高校纷纷推动学科交叉,将其作为建设一流学科的关键抓手。

(一)学科交叉的动力因素

学科交叉主要源于两个动力因素:一是社会发展需求二是学科发展需求。

1.社会发展需求。学科建设以服务社会为根本目标,面向国际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学科交叉建设才能开拓有价值、有意义的学科领域,形成最具生命力的交叉学科。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多元文化的快速发展,人口、生态、环境、资源等问题频频出现且日益复杂,推进学科交叉正是推动人类进步、应对现实问题的重要手段。例如,材料科学(Materials Science)作为典型的交叉学科,是化学和物理学、冶金学等学科要素的结合。材料科学的产生源于人类制造材料、使用材料等一系列问题,其正是在人类材料制造能力不断提升、人类材料品质要求逐渐提高的基础上形成的。再如,20世纪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标志着“生命之谜”被打开,而其发现者沃森(Watson)、克里克(Crick)、维尔金斯(Maurice Wilkins)、富兰克林(Rosalind Franklin)则来自生物、物理和化学3个不同的研究领域。

2.学科发展需求。傳统学科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往往面临发展瓶颈,只有在重大需求导向下寻求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才能焕发新的生命力[3]。同一门类学科之间或不同门类学科之间的交叉均可称为学科交叉,也均在某种程度上为原有学科注入了新活力。如法律经济学、法律心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心理学、政治生态学等均是人文学科领域中双学科的交叉,而物理化学、化学生物学等均为自然学科领域中双学科的交叉。除了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还有部分学科由三门及以上学科交叉而成,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即为大众所熟知的多学科交叉的产物。可见,学科交叉必须要有两门及以上学科围绕特定问题或研究领域进行大合作、大交融,实现学科资源的优化整合,在催发原有学科发展内生动力的同时,形成全新的研究领域。

(二)学科交叉对建设一流学科的重要作用

学科发展需要多要素、多维度、多层面的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相互支撑[4]。学科交叉作为高校学科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方式,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对建设一流学科意义重大。

1.理念指导。一流学科建设旨在遴选一批具有发展潜能、中国水平和世界影响的学科,使传统学科焕发新的生命力,产生新的科研增长点。科学有效的学科发展理念是学科建设的根本和核心,直接影响学科建设实践的顺利推进。长期以来,学科建设往往遵循单一单向的发展思维和理论逻辑,学科之间以封闭独立的形式维系自身发展,彼此之间存在难以打破的壁垒和隔阂,严重阻碍了学科资源的流通与共享。学科交叉恰恰为学科建设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理念,打破了学科之间的藩篱,促进了学科之间的和谐互通,推动了一流学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2.组织支持。一流学科建设既是顺利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基础和核心,也是实现高校整体发展战略的突破口与着力点。建设一流学科需要对现有的以事业单位为单元的学科组织进行系统改革,将不同学科领域、年龄阶段、研究单位的科研人才汇集起来。通过建立灵活动态的人才管理机制、公正透明的薪酬绩效管理机制,以及分门别类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对学科交叉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现实问题错综复杂,只有汇集不同学科的力量进行联合攻关,才能确保交叉学科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通过学科交叉推进学科组织的优化和重组,可以实现不同学科建设主体之间的知识共享和经验交流,为一流学科建设扫除人员障碍和技术障碍,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支持。

3.资源保障。学科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学科发展的速度、质量、样态均有所不同。从古至今,学科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即古代的高度综合期;中世纪到20世纪中叶的高度分化期;20世纪中叶以后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期。到20世纪80年代,在中观层次已发展形成了5550门学科,其中交叉学科2581门,占比46.5%[5]。交叉学科正是在各个学科彼此合作、相互融合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学科发展在起步、发展、丰富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有新的资源注入。获取广泛的学科发展资源,是一个学科实现一流学科建设目标的关键一环。在推动学科交叉过程中,高校将充分考量自身的历史文化、学术传统和学科基础,在本校主体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的基础上选择相关学科。学科交叉能够将学科发展相关的学科资源、政策资源、人才资源、资金资源和市场资源有机整合,从而为建设一流学科提供外围保障。

4.文化氛围。浓郁的学科发展文化氛围对巩固学科基础、发展学科特色至关重要。长期以来,高校科研队伍都热衷于“近亲繁殖”,致使学科文化惰性日益严重。随着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高校学科结构呈现出“单科—多科—系统综合”的发展态势,对学科交叉研究的文化创新诉求日渐强烈。综合性大学有资源,有能力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创新,凝聚学科建设主体的精气神,共同致力于探索一流学科建设的特色之道、创新之道。可见,学科交叉能够推动学科发展文化的转变,营造开拓创新、协同合作、共建共享的学科发展文化氛围,为科研人员提供源源不断的理念支撑和精神力量,从而实现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目标。

二、高校推进学科交叉的现实审视

推进学科交叉研究,联合攻克科学难题已然成为学术界无法阻挡的发展趋势。国内高水平大学纷纷通过搭建交流平台、组织科研项目、建设研究中心等方式对学科交叉进行深入探索和具体实践,且取得丰硕成果。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2002年成立了学科交叉理论研究中心,为我国超弦/M—理论研究做出先驱性努力,也为推动理论物理、基础数学和宇宙学进军国际前沿领域做出重大贡献;厦门大学于2005年成立了王亚南经济研究院(WISE),作为实体性的教育科研机构,其旨在成为助力中国政府宏观决策的智囊团和思想库;北京大学于2006年成立了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以兼容并包、外向开放的方针拓展了上百个交叉研究领域,为推进学科交叉、建设一流学科奠定坚实基础;清华大学于2010年成立了交叉信息研究院,开展了信息学科与社会科学、生命科学、数学、物理学的交叉研究,形成巨大的国际影响力;上海交通大学于2015年打造了生命与环境跨学科平台,将关切人类生存发展的12个学科进行有机融合,旨在以“绿色化”“整合型”为理念遵循,打破专业壁垒进行交叉研究。

诸如此类探索,不仅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建设水平,也催生了新兴的交叉学科,让研究人员倍感欣慰。但我们还必须看到,相比于世界一流学科的目标定位,我国高校学科交叉依然处于早期阶段,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交叉学科尚未形成。苏轼曾言:“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时。”[6]其实,在推进学科交叉的进程中,任何一方面出了问题,都会使我们的预期结果大打折扣。当前,学科交叉建设依然存在诸多掣肘因素,具体表现如下。

(一)单一学科发展理念固化

如果没有新的动力源源不断地注入到既有学科,势必会使学科建设固守传统,陷入低水平循环的怪圈无法自拔。随着学科交叉的逐步推进,国内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日渐依托于学科交叉优势,通过联合研究拓展学科发展的空间和资源。但就目前来看,学科交叉研究尚未得到应有重视,传统学科的主流地位依然难以撼动。由于长期受制于学科割据,高校管理层决策人员的学科交叉研究观念不够深入、研究动力不够充足,单一学科建设的思维和逻辑依然占据上风。高校各学科之间长期维持“单打独斗”“自立山头”的分裂局面,排他性竞争十分激烈,合作意识较弱。学科交叉研究观念的淡薄,致使科研人员无法客观认识学科交叉的实质优势和潜在功能,严重阻碍着学科交叉的顺利推进。

(二)学科组织发展相对滞后

学科组织是高校学科有效運行的基础组织,也是推进学科交叉建设高效率、高品质发展的前提条件。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就是建设一流的学科组织,实现一流的学术产出[7]。反观现实,当前国内高校采用的是“校—院—系”三级学科组织结构。诚然,这种纵向管理模式在职责分工、集中权力、快速决策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然而,这种直线职能制往往使各院系行政界定分明、壁垒森严,导致学科边界清晰、条块割据凸显。在政策限制下,科研人员更加倾向于“各自为营”,致使学科交叉研究的内生动力不足。此外,独立设置、自主管理的学科交叉组织数量尚且不足,且大多为虚体结构。如果学科交叉研究组织的总协调人并非由高校校级行政领导兼任,在科研人员的协调、凝聚等方面则面临更大困难。

(三)学科考核评价面临困境

学科评价体现着对学科发展的应然关注,并顺应拨动着管理的调幅,最终实现学科的层次飞跃和水平的理性回归[8]。科学有效的评价模式预示着客观、公正的导向,指引研究人员以饱满的热情、强劲的动力投入科研工作。反观现实,高校依然侧重对单一学科研究成果的评价和考量,而多学科交叉研究成果中途“流产”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可归结如下:首先,学科交叉研究缺乏明确归属。在申报课题、发表成果、职称评聘等方面往往处于被动,研究投入与利益分配难以对等。其次,高校通常采用同行评审对学术成果进行评价,而学科交叉研究的评审同行相对稀缺,无法满足当前学科交叉研究成果评审的现实需要。最后,国内高校对科研人员设置了特定的评价周期。在考核期限和短期目标的双重驱使下,科研人员只能放弃跨学科研究,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熟悉的既有学科领域。

(四)学科交叉研究人才匮乏

实现学科交叉研究人才的批量培养和产出,是实现学科交叉目标的必然要求。然而,科研人才的产生需依托于具体的科学实践,只有在最具前沿性、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科研活动中,才能培养出最优秀的科研人才。学科交叉研究无疑就是这样的科研活动,国内外高校一大批优秀科学家就是通过这样的科学研究茁壮成长起来[9]。不可否认,国内高校尚且缺乏大团队、大项目、大协作的跨学科研究基础,致使多学科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仍然相对滞后于外部需求。此外,高校各科任课教师甚至是硕导、博导的学科背景单一,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的学术能力和知识储备相对匮乏,严重影响了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为此,协调与融合不同研究领域的师资力量,打造一支严肃而活泼、科学而规范的学科交叉研究团队,已经成为国内高校推进学科交叉的当务之急。

三、高校推进学科交叉的未来进路

(一)树立正向的学科交叉理念

正确的理念是推动事物发展、达成特定目标的前提条件。推进学科交叉也务必以先进的思想理念作指导。为了彰显学科多样性和聚合性优势,高校要改变现有的单一学科建设思维,树立正向的学科交叉理念。

1.理论创新理念。学科交叉可以开拓视野、产生思维、交融思想,是催生理论、创新思想的源泉。从本质上讲,学科交叉使不同学科理论不断生成新的知识生长点,其本身就是一种理论创新。随着学科的不断演进,化学和物理、生物和医学等各学科之间的学术界限逐渐被突破,呈现出交融趋势。如美国普林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于2002年分享了一半诺贝尔经济学奖(The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理由是其“把心理研究的成果与经济学融合到了一起,特别是在有关不确定状态下人们如何做出判断和决策方面的研究”。虽然丹尼尔·卡尼曼并未提出开创性的经济学理论,但其却将心理学与经济学进行交叉创新,开辟了新的经济学研究视角。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艾利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证明了用户组织(user associations)在管理公共财产方面的作用方式,推进了经济学与公共管理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诸如此类案例均表明,只有树立理论创新意识,才能拓展新领域、产生新理论、形成新科学。

2.团队合作理念。科研活动的开展犹如作战,对比“单枪匹马”的应对方式,“协同作戰”更易一招制敌,多视角、多维度的合作能有效地缩短科学研究的时间周期,避免打持久战,提高科研效率[10]。为强化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务必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丰富学术交流活动。高校要积极搭建学科交叉研究平台,通过开展跨学科联合研究,提升高校间不同学科领域的开放程度。其次,组建多校合作的科研团队。高校之间要汇集具有不同学科背景、交叉学科研究兴趣的科研人员进行有效组合,建设一支独具特色、学术交融的科研团队。积极开展项目合作,使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在研究实践中加强交流,实现思想碰撞;吸引不同学科领域的教授加入学科交叉的研究活动中,围绕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各学科前沿问题进行合作研究。最后,加强远程科研合作。高校间要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打破彼此之间的组织藩篱,缩短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物理距离,便利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实现相互流动和彼此合作,联合攻克掣肘学科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3.资源共享理念。哈特和奈格里指出: “如果我们并非共享共同的世界,我们彼此就无法进行交流。”[11]学科资源是进行学科交叉研究的核心,而学科资源的共享性、开放性及可见性则是顺利推进学科交叉研究的关键。为了从根本上强化资源共享意识,整合学科资源,务必要在以下几方面下足功夫:其一,加强对科研人员的教育培训。不可否认,人为因素在学科资源共享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加强对科研人员资源共享的培训力度,对顺利推进学科交叉研究、培养资源贡献意识意义重大;其二,建设资源共享环境。人是环境的产物,资源共享环境建设是资源共享行为产生的先决条件。高校务必要加强资源共享环境建设,打消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从而有的放矢地投入学科交叉研究;其三,寻求国家政策的支持。科研人员资源共享意识的培育单靠某个科研单位难免力量不足。学科资源的开放共享是国家对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支持与认可,有赖于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调控。

(二)组建高效有序的学科组织

学科组织是推行学科交叉的突破口,它应该以纵向学科(如物理、化学、地理)为基础,以横向联合组织结构(如跨学科研究院、交叉学科研究中心、跨学科交流平台)为补充。矩阵式学科组织结构正是一种典型的学科导向(纵向)和问题导向(横向)有机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贝克曼研究所采用的就是矩阵式组织形式,这对我国学科组织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我国建立“矩阵式”学科组织要从3方面重点发力。

1.完善学院划分和学科分类。为了实现升格发展,各大高校纷纷加快扩张步伐,短期内拓展了大量的学科和院系。在学科设置方面往往以“门类齐、专业全”为目标,致使学科林立、分割严重,难以实现交叉融合;在院系设置方面往往追求“数量多、规模大”,导致管理困难、资源浪费。学院的分化和学科的割据,都是当前建立矩阵式学科组织的重大阻碍。为此,务必要改变学院之间相互独立、相互隔阂的现状。一方面,要求国家完善学科分类体制。科学发展遵循其内在规律,而非基于人为的学科划分。科学研究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有赖于各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为此,国家在设定学科专业目录和学位授予点时,要为学科交叉预留出未来发展空间,为推进学科交叉的纵深发展奠定先行基础。另一方面,要求高校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目录的指导作用,同时依托于本校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传统逐步打破学科壁垒,建立灵活机动的管理体制,为学科交叉建设争取更大自主权。

2.建立虚实结合的学科交叉研究机构。两栖型组织理论表明,学科交叉的顺利推进有赖于打破原有院系结构的组织割据,建立独立于各院系的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学科交叉研究机构是促进跨学科研究、产生交叉学科的基础和土壤。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例,二战结束后,该校成立了科学技术与社会计划中心、联合研究中心、国际研究中心等综合性研究机构,为促进文理交叉、开辟研究领域、催生新兴学科搭建了良好平台。

可喜的是,我国部分高校在建立学科交叉研究机构方面展开了积极探索。如北京大学自2000年以来成立的实体研究机构超30个,虚体机构超100个,对消融学科交叉行政壁垒、优化资源配置机制、促进学科开放、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意义重大[12]。此外,上海交通大学于2007年成立了Med-X研究院,专门从事医工、医理交叉研究,对实现各学科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机动调配和全面共享意义重大。

3.健全学科交叉研究组织制度。高校要建立公开透明的纲领性制度,为学科交叉组织的独立运行提供制度保障。学科交叉研究中自然会涉及“跨机构”的情况,科研人员之间的知识产权归属、研究成果署名、科研经费分配等利益纠纷时有发生。为此,学科交叉研究组织务必要建立灵活动态的科研人才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利益分配、知识产权、绩效考核、人事聘任等制度。如上海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实施首席教授负责制度、绩效分类考核制度以及专兼结合的人才聘用制度;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丰厚的薪酬待遇,同时也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严苛的考核条件和灵活的退出机制;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推行预聘—长聘(Tenure-track)人事管理制度,科研人员经研究生院全体教授投票可以成为终身教授,也可能因无法完成预期任务而被迫离职。此外,学科交叉研究组织可以实行教研岗和科研岗的双岗制度,使热爱科研的人员专心投入科研工作,并享受优惠政策。

(三)完善交叉学科评价体系

推进学科交叉需要高校各学科教师在学科交叉研究中投入必要的实践和精力,不断推出富有价值、反映前沿的研究成果。为此,高校要围绕科研人员最关心的学科评价问题,调整和改革高校现有的学科评价体系。

1.设立学科分类评价体系。交叉学科在运行规律、知识要素、研究范式以及发展趋势均有别于单一学科,理应按照交叉学科的评价标准对科研人员的学术能力和研究成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认定。当务之急,我国要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13],将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纳入具體的学科评价体系中,消除科研人员的担忧与顾虑。比如,在选择评价人员时,要重点考量其跨学科知识背景及跨学科学术视野;在评定交叉学科研究成果时,要充分考察研究成果的价值性、研究角度的创新性、学科交叉的可行性以及科研人员的参与度。

2.建立交叉学科研究委员会。为了改变“学科”行遍天下、“交叉学科”进展困难的局势,建议高校建立交叉学科研究委员会,对交叉学科的研究进展及时进行监督、分析和评价,推进不同科研机构之间的团结协作,并针对交叉学科的深入拓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同时,交叉学科研究委员会有利于实现学科之间的“各安其所”与“共生合作”,促进“学科”与“交叉学科”协调发展、兼容并存的体制建设。我国研究型大学以及综合性科研机构应积极行动,将设立交叉学科研究委员会提上日程,对学科交叉研究进行规划和指导。

3.保障学科交叉研究人员权益。高校往往对研究成果的第一负责人认可度较高,而对团队中其他成员的科研贡献没能给予公平公正的评价,这大大扼制了科研人员进行学科交叉研究的热情。为此,高校要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完善科研成果分配制度。高校要根据贡献大小分配科研成果,而非单纯注重论文署名排序。高校要制订公开、透明的成果分配方案,在研究经费、奖金份额、职称评聘方面对跨学科研究人员进行公平合理的贡献评定。其次,实行弹性的科研考核机制。高校要淡化刚性的量化考核指标,对论文成果重质而非重量,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研究潜能。最后,合理计算学科交叉研究人员的工作量。高校要将学院工作量和学科交叉研究机构的工作量进行累加,并赋予学科交叉研究机构的工作量相对较高的权重系数,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全身心投入到学科交叉研究的实践中。

(四)加强交叉学科人才培养

学科交叉型创新人才是建设交叉学科的核心力量,也是建设一流学科的本质要求。学科交叉型人才既包括科研人员,也包括高校学生。由于科研人员的发展策略已在前文有所交代,该部分则重点论述对高校学生的跨学科培养。学生是高校科研人才的后备力量,是推进学科交叉的人才保障。

1.推行通识与专业结合的教学方式。首先,实行通识与专业相结合的本科教育。高校要改革教育制度,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在压缩专业课程学分的基础上允许本科生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课,为本科生提供足够的学术自由和选择空间。高校还要开展辅修与双学位本科教育,鼓励本科生跨院系修习课程,培养跨学科“复合型”高等人才。其次,高校要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专业选择。在本科、硕士、博士阶段主修不同的专业,接触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以拓展学术视野、提升知识储备、优化专业结构。最后,高校各学院要善于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以本校特色专业、优质院友为重要依托,借助学科交叉研究机构,培养优质的学科交叉型人才。

2.创新研究生导师队伍管理模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才能为培养多学科创新型人才提供师资保障。为此,高校可做如下尝试:首先,允许导师跨学科招生。高校要颁布导师队伍管理条例,允许满足特定条件的导师实现跨学科招生。这要求导师在拟跨学科专业领域具备高超的学术造诣和鲜明的研究主题。同时,导师若要申请跨学科招生,应基于原有学科的知识延伸,而非对原有学科形成冲击,从而为学科交叉开拓发展空间。其次,建立项目驱动的导师管理模式。在学科交叉研究的范围内实行动态管理模式,以项目为驱动推进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互选,时刻对项目、导师、研究生进行密切监督。最后,实施双导师制度。高校可以为研究生配备双导师,即专业导师和论文导师。专业导师负责与学生商讨研究内容,明确研究方向,并根据学生研究兴趣推荐相关的参考课程和论文导师;论文导师则负责为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提供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

3.制订特色化人才培养方案。首先,成立交叉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高校要成立交叉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审查和批准交叉学科的学位授权点建设、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以及审查相关学位论文。在人员设定方面,分委员会各位专家均来自各个不同的学科领域,学术视野开阔,对大学生跨学科培养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其次,自主设置交叉学科。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特色、历史文化等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基于中国发展、面向全球视野培养德才兼备的国际人才。以北京大学燕京学堂为例,围绕中国学自主设置了不同研究方向的交叉学科,旨在培养视野开阔、联通中外且专注中国问题研究的青年人才最后,举办交叉学科相关活动。各学院可以定期举办交叉学科沙龙,鼓励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师生共同参与,为不同学科领域师生进行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搭建平台。

展望未来,学科交叉必定大有可为。高校要立足于国内学科发展的实际状况,牢牢把握高等教育改革的时代脉搏,遵循学术研究的科学发展规律,坚持立足校情、着眼未来,在学科交叉创新中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学科。

参考文献:

[1]韩春梅,张玉琢.“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一流学科的演进逻辑与建设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0(10):29-37.

[2]岳漫宇,王小理.知识、技术和社会的会聚[N].光明日报,2017-02-08(14).

[3]李一希,方颖等.推动学科交叉建设一流学科的若干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12):25-31.

[4]周光礼,武建鑫.什么是世界一流学科[J].中国高教研究,2016(1):67.

[5]吴维民.科学的整体化趋势[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184.

[6]苏轼全集(下)[M].张春林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1075.

[7]宣勇.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要实现“三个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16(5):1-13.

[8]朱明.大学学科评价之思辨[J].中国高教研究,2012(5):41-47.

[9]刘仲林,赵晓春.跨学科研究: 科学原创性成果的动力之源——以百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奖成果为例[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6): 105-109.

[10]张金福,邓链.教育学科领域的团队科研合作特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02):63-69.

[11][美]迈克尔·哈特,[意]安东尼奥·奈格里.大同世界[M].王行坤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131.

[12]黄俊平,陈秋媛等.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5):39—42.

[13]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6-01(02).

The Realistic Survey and Future Approach of Building

First-class Discipline on the Basis of Interdisciplinary

XIAO Wenhong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Beijing 100088, China )

Abstract: There is a natural found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interaction and symbiosis between disciplines. Interdisciplinary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also a necessary choice to build a first-class discipline.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inter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in universities, which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four aspects: the solidification of single discipline development concept, the lagging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organization, the dilemma of disciplin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and the lack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alents. Therefore, universities must establish a positive concept of interdisciplinary, set up an efficient and orderly discipline organization, improve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interdisciplinary strengthen the interdisciplinary training of university students, so as to realize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interdisciplinary; first-class discipline; discipline organization; discipline evaluation

[收稿日期]2021-10-10

[作者簡介]肖文红(1990-),女,河北邢台人,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一流学科学科交叉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一流学科建设
综合性大学建设一流农业学科的探索与思考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高层次人才工作
面向国际一流学科的机械工程课程结构神经网络分析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新形式下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建设探究
基于ESI与SCI—E的高校学科发展分析研究
大学科技社团关于学科交叉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