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鸡贼和学外语的隐喻
2022-05-22文溪
格言·校园版 2022年11期
文溪
宋康王每天不务正业,没有时间和孟子讨论仁政,但他派了大臣戴盈之来请教赋税问题。孟子是民本主义者,又精通赋税制度。孟子主张恢复古代的井田制,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但在国家治理上,孟子有超越同时期思想家的高度和深度。孟子主张制民之产、藏富于民,希望宋国首先改革赋税制度,实行百分之十的税率,其他的如关税、市场税一概免除。戴盈之沒办法决定这么大的事儿,只好搪塞说,今年不行了,等明年再说吧。
孟子这回没有勃然大怒,而是讲了一个故事。某人偷邻居家的鸡,有人告诉他这很不道德。偷鸡贼说我每月少偷一只,明年就不偷了。孟子接着告诉戴盈之,不合理的事情应该马上改正,何必等到明年呢?言下之意,戴盈之就是那个不肯马上悔改的“偷鸡贼”。
同样的情景发生在大臣戴不胜身上。大臣戴不胜认为宋国著名隐士薛居州是好人,就把他接到王宫中居住,希望他能影响宋康王。孟子对这个做法很不以为然。他问戴不胜,有个楚国官员想让儿子学习齐国话,是请楚国人教还是齐国人教?戴不胜说当然是请“外教”好。孟子说,齐国人教他学齐国话,但好多楚国人整天用楚国话给他捣乱,他肯定也学不好。要是把他放在齐国繁华的大街上,就是不让他学,他也能学好齐国话。孟子告诉戴不胜,你说薛居州是好人,便把他接到王宫里,但是全国上下就薛居州一个好人,而宋康王的身边都是坏人,宋康王也学不好,要是宋康王身边全是好人,宋康王去和谁学着做坏事呢?
其实孟子的意思很明白,宋康王的身边缺少贤臣,宋国也缺乏培养和使用贤臣的环境,他的身边都是像戴盈之那样死不悔改的“偷鸡贼”和戴不胜那样浑浑噩噩的人物,在这个国家行仁政,没有任何希望。
摘自未来出版社《穿越历史趣读孟子》一书
编辑/皮小Y 美术设计/王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