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舒适心理学: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
2022-05-22
了解自己的心声
与人沟通的第一步,就是先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再去聆听别人所说的话。
聆听他人的心声就是柔和地打开自己的内心。患上神经症的人内心已经僵硬,无法聆聽对方所讲的事情。
内心柔和意味着有自我实现的姿态,只有把生活过得有意义的人内心才是柔和的。如果是具有攻击性的人,特别是那些试图从别人那里获得利益的人,他们是无法安静聆听的。怀有敌意地聆听他人的心声,是无法让别人打开话匣子的。
沟通能力强的人很少对他人怀有敌意,因为在自恋心理被消化的同时,依赖心理也被消除了。
“聆听”听起来很简单,想要做好却非常困难。就比如,总有一些母亲以母爱为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认为自己的做法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的方式,不去聆听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
她们将孩子裹挟进自己的想法中,不去承认孩子的个性。不过这样的母亲仍然认为自己已经聆听过孩子的想法了。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重要的是理解对方的言语所要表达的含义。
当别人对你说“请表达一下你的意见”时,你照做了,但可能反而会受到一些人的指责:“你怎么总是抱怨呢?”这是因为很多人在听对方讲话的时候,会夹杂自己内心的不安和矛盾。而这些人还认为自己在聆听他人讲话,认为自己的内心是面向周围的世界敞开着的。
没有亲密朋友的人一般都没有学会正确聆听他人的话,但在交往中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能够聆听别人的话,前提条件是自己有健康的心理,也就是说,自己的内心没有不安与敌意,也没有虚荣与攀比。只要内心产生虚荣与攀比,就很难正确聆听对方的话以及理解对方要传达的意思。
总而言之,了解自己是与他人交往的先决条件。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才能知道对方的需求是什么。
同样,当知道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需求时,你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对方有这样的需求。
如果连自己有什么需求都不知道的话,又何谈理解对方的需求呢?
不了解自己就无法了解别人
对沟通没有信心的人容易交错恋人和朋友,因为他们往往选择一些能够拿出来向别人炫耀的人作为恋人或朋友。
意识不到自己在与有问题的人交往的人,大多也是没有意识到自身问题的人。两个这样的人的交谈完全不能称为沟通,仅仅是来言去语,两个人却互不了解。
不了解自己的人也无法了解别人,看不到自己的人其实也看不到别人。一个人要先了解自己,才能了解对方。
总有人感慨“没有人理解我”,和自己不了解的人打交道,又怎么能期待别人去理解你呢!希望别人理解自己的话,那就只能和自己了解的人交往。感慨“没有人理解我”的人多数是一些不了解自己的人。
有一些男性意识不到自己对母爱的渴望。这样的男性喜欢上某个女性,这个女性也在渴望男性的爱,两个人就这样恋爱了。但是因为双方寻求的东西并不一致,所以沟通很容易出现问题。时间一久,双方都会感到焦躁,随之就会觉得“他(她)根本不理解我”。
无法接受真正的自己的人也无法接受他人,无法认可真正的自己的人其实也不会被他人认可。也就是说,严重自卑的人之间是无法交流的。因为彼此都想要彰显自身的存在,所以无视对方的需求,达不到有效的沟通。
孩子无法和以恩人自居的父母交流,因为父母想要孩子感恩,孩子希望父母给予爱。
在发生严重的矛盾时,我们其实需要考虑的是自己不理解对方哪里,对方没有理解自己的哪部分。矛盾的发生往往是因为互相忽视。
贝兰·沃尔夫认为,人往往会对对方无意识的行为产生反应,很多人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不满往往就是由此导致的。
从我们自身分析,有一个我们“自以为的自己”,我们能意识到这样的自己,但别人并不对我们“自以为的自己”产生反应,而总是对那个我们“看不到的自己”“意识不到的自己”产生反应。总是感慨“没有人理解我”的人,无法获得别人对他“自以为的自己”的反应时,往往会十分懊恼。
我们的想法是,如果我们是“自以为的自己”的话,人们应该更同情我们。但实际上,人们往往对我们“看不到的自己”做出反应,所以不会像我们期待的那样认同我们,也不会安慰我们“太不容易了,好厉害”。
《人际舒适心理学: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受伤感》
[日]加藤谛三 著 苏昊明 译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12/48.00元
[日]加藤谛三
日本知名心理学家,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哈佛大学赖肖尔研究所研究员,日本精神卫生学会顾问。擅长用心理学的论据,通俗易懂地解读现代人普遍关心的问题。著有《告别不安》《写给失眠者的心理学》《情感暴力》《与内心的冲突和解》等众多畅销作品。
本书针对人际关系中的烦恼所写,在书中你会看到,有50多年咨询经验的加藤教授如何将精神分析的视角运用到各种人际现象中。他以大量咨询故事为例,穿插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时而带你看看自己,时而带你看看对方,帮你理清人际关系烦恼背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