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体育(第二版)》
2022-05-22
秋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秋千,又称荡秋千,古为“鞦韆”,意为揪着用皮革制成的皮绳而迁移。秋千是我国传统体育的重要内容,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青少年特别是女子的喜爱,为女子体育的代表性项目。
秋千运动有许多种形式,一是荡秋千,即“植木为架,上系两绳,下拴横板,人立于板上”,作钟摆式的摆动。荡秋千可以由他人推动摆荡,也可以自己运用身体的蹲起改变身体重心高度做功提供动力实现摆荡,这是本章要介绍的秋千的主要运动形式。二是纺车秋千,即“植两柱于地,柱端各开一孔以客横木,横木左右端各凿交错之孔,贯四木于孔,令呈辐射状,垂绳于下,以架坐板”。游戏时坐四人,由他人推动助力转动,像纺车之转动,如苗族的四人秋或八人秋,可以理解为今天游乐场中大型摩天轮的原始形态。三是磨秋千,即“中立一柱,其顶有轴,上系四绳,绳末各有一环”,四人各抓一个环子,绕柱旋转以为戏,如土族的轮子秋。四是磨擔秋千,是有点类似跷跷板的旋转游戏,即“竖长柱,设横木,左右各坐一人,以互落互起为戏”,如彝族的磨尔秋。
关于秋千的起源,尚无确切定论。据《古今艺术图》记载:“秋千,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矫者。齐桓公伐山戎,此戏始传入中国。”据此认为秋千起源于春秋时期一个叫山戎的北方少数民族。而《缃素杂记》记载:“秋千,汉武帝后庭之戏也,本云千秋,祝寿之词也,语讹传为秋千。”据此认为秋千起源于汉武帝时代,原名“千秋”,寓意千秋之寿,后被误传为秋千。这些记载虽然不能作为秋千起源的确凿依据,但从中可以看到,秋千起源于少数民族,春秋时期传入中原地区,自汉武帝时期起,秋千已是一种深受宫廷女子喜爱的健身娱乐活动。
至魏晋南北朝以后,秋千由宫廷向民间传播。到了唐朝,由于社会稳定,经济富裕,深为女子所钟爱的秋千运动和其他体育活动一样空前活跃起来。唐代诗人杜甫在《清明二首》中写道:“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王维在《寒食城东即事》中写道:“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王建在《秋千词》中写道:“长长丝绳紫复碧,袅袅横枝高百尺。少年儿女重秋千,盘巾结带分两边。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这些诗句说明在唐代荡秋千活动的流传地区很广,并受到少年儿女的喜爱。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唐玄宗看着宫嫔们把秋千荡得很高,飘飘而下,似仙女从天而降,称秋千为“半仙之戏”。此后的宋、元、明、清时期均有大量关于秋千的诗词和绘画作品,宋朝还出现了“水秋千”的活动,如《东京梦华录》中描述:“……又一人蹴上秋千,将平架,筋斗掷入水,谓之水秋千”,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女子秋千活动开展广泛,并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受到国家重视,传统体育项目得到迅速发展。1986年,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秋千被列为竞赛项目,设有单人高度、单人触铃、双人高度三个小项。1991年,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又增设双人触铃项目。2007年,在广州举行的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秋千竞赛开始分55千克级和55千克以上级两个级别。秋千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竞赛项目后,运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设项和场地器材逐年改进,在各地、各民族中开展得更为广泛。同时,秋千也成为了学校体育、全民健身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2006年5月,由吉林省申报,朝鲜族的秋千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族民间体育(第二版)》
白晋湘 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1/59.00元
白晋湘
教授,吉首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民族民间体育竞赛和健身娱乐项目的基本技术与战术、练习方法、竞赛规则与裁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