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艺术教育思考分析

2022-05-22孙方宁

文教资料 2022年4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孙方宁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应当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从而实现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开创新局面。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艺术教育中,从而增强艺术教育的思想性。基于此,本文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艺术教育的途径进行简要分析并阐述,以下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艺术教育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艺术教育,不仅能够增强艺术教育的思想性,还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化以及艺术教育能力。当前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艺术教育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重视专业教育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有所剥离;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艺术教育的合理性还需完善,教育模式缺乏一定的创新;在信息化的背景下,网络给大学生自主思考助力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等等。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艺术教育,务必要兼顾艺术审美以及价值领域的引导,从而形成教育合力,打造特色教育基地与新型教育模式。

一、高校影视艺术专业类教材现状

(一)教材书目无法满足实际课程

影视艺术专业是一门实践型专业,它的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非常的密切,在教学内容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市场的需求紧密相关。高校影视艺术教育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所编制的专业教材,一直沿用。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生活的变化,各个院校根据自身的教学模式以及师资优势、行业需求等一系列的因素,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诸多方面的调整。[1]因此,多年前的专业教材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课程设置,并与当前时代多有脱节。

(二)教材体例过于陈旧

目前,我国高校影视艺术专业,学科的历史不长,学生们的学科基础比较弱,教学方式以及课程体系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及课程体系,在教材的编写中,体例也受制于传统的、老套的课程体系,在专业方面过于细分以及单一的专业技术训练,这些都与新时代教改所强调的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能力严重不符,也不适用于学生在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式,无法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进而影响学生未来工作的发展方向。[2]

(三)教材内容过于单一

因为长期受到欧美等国家影视艺术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学的内容缺乏更新,统一案例被反复使用,教学内容的同质化程度过高,在知识结构以及内容方面不符合当今行业用人的需求,所以教材实际的借鉴性以及参考性相对较低。同时,由于互联网以及新媒体等已经渗透到生活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师生之间的学习模式也变得更加的多样化,面对日益丰富的阅读终端以及多样的教学辅助手段,單一的传统教学形式,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参考性较低、最终被迫流于形式。[3]

二、影视艺术类专业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进一步促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承担着实现国家富强、社会发展与进步、家庭幸福美好的使命。目前,国家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阶段,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新的思想以及新的矛盾、新的社会问题关系到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新时代的优秀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新生力量,社会对其所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非常重视。由于时代的不断变化,以及大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教育部门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标准,要求其教育工作要贴合实际,不断创新并完善教育方法。学生的艺术创作属于显性,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却是隐性,所以在以往的影视艺术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高校教师对于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掌控力不够全面。首先,学生显现出来的学习问题是教师比较关注的一个点,同时教师在解决教学问题时,没能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其次,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不够统一,程度参差不齐,所以无法针对性地展开思想政治教学。

(二)进一步促进高校影视艺术类课程教学的改革

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影视艺术教学势必会成为未来影视艺术类课程教学的主要改革方向,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课程思政”理念之后,我国很多教育学科都在探究它的潜在价值以及具体运用,比如比较熟悉的思想政治教学、法制教学、语文教学、体育教学等,高校的影视艺术类课程教学也应当重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众所周知,今天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实施已经有30余年,它的教育思想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就好比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一样,教育教学的改革对于新加入的“文化自信”有着非常强有力的阐述。影视艺术教育在目前的高校教学中,最大的阻碍就是世界文化的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影视艺术类课程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专业以及在进行影视艺术作品创作的时候始终保持着正确的文化思想,这就是文化自信。[4]

(三)重视物质的课程体系

高校教师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在传统的物质形态基础上,加上隐性课程能够很好地反映教育者的价值取向。正如罗兰恩德·梅根所分析的,课堂就像是一个幽灵萦绕的场所,古代的书院大部分都是依山傍水,景色迷人,由此可见,物质形态对于隐性课程的重要性,能够对教师以及学生的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生机勃勃、整洁的校园环境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舒适、和谐,同时可以起到陶冶情操、激发美感,让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知识的作用。不仅如此,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等。对此,高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校园中的环境或者一些名胜古迹来体现教育价值以及信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实践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重塑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个性。[5]

(四)挖掘课程中精神方面的特点

高校教师可以通过渗透、感染为学生塑造更好的人格品质。精神形态的隐性课程需要学校的领导以及教师共同实践,并且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沉淀、凝聚,传承学校所倡导的道德价值以及校园精神,将这种传承附在校园的环境中,附在学校的每一位成员身上。不同于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精神形态的隐性课程有着非常强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它贯穿于校园的各个方面,能够感化学生、启迪学生。这种影响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妙处,由此可见,精神形态的隐性课程对于学生的价值观以及意志力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作用以及影响,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在有意无意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以及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从而实现对学生精神层面以及性格的良好塑造。学校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场所,让每一个学生都具备现代化的人格以及现代化的品质,是历史也是国家赋予学校的使命,而这种精神层面以及品质的塑造,就需要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接受精神文化的熏陶,来形成心灵的感应以及精神的

升华。[6]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艺术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四层分级”课程思政规范管理

高校针对性地制订“四层分级”课程思政管理模式,主要是学校规范化管理、专业规范化管理、课程教学规范化管理和专业课程规范化管理。基于此,在高校影视艺术类课程教学中主要从四个方面为学生制订总体的学习目标以及评价体系和管理措施,这样不仅能够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情况,还能够考核学生情感上、态度上以及思想上的变化情况。影视艺术类课程教学同样需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目标,始终将德育放在教育教学的首位,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融入影视艺术类课程教学中,从而有效地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截至目前,我国高校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是素养目标以及学习知识能力的目标,其中的素养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相同,但是德育功能并不明确,虽然在这种目标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但是在总体上却忽略了学生行为、态度、情感等多方面的潜在价值。所以在影视艺术类课程教学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核心就是为学生制订“四层分级”管理模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影视艺术类课程教学的引导作用。[7]

(二)利用朋辈资源的引导,为学生构建长效互助模式

朋辈资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能够让学生在朋辈的帮助下树立专业自信,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及思想品德。相比于直接的教育教学,朋辈资源的有效利用往往是基于相同年龄阶段、相同价值观阶段之上的,所以学生对朋辈的信任度较高,帮助学生建立交流沟通的有效渠道,可以让学生在互助中成长。朋辈资源在影视艺术类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有效的利用价值,比如,在影视艺术类课程教学中展示毕业生的优秀毕业作品,或者让优秀毕业生讲一讲自己在专业学习中的故事,讲一讲自己对专业学习的看法,让学生能够在朋辈之间形成更加有效的沟通,通过不断的交流,学生自觉以优秀毕业生为榜样。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让从优秀毕业生身上学到优秀的品质,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并且多次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还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感恩的品德,从而在毕业之后对母校教育进行反馈,这不仅是一种成长,也是一种思想上的蜕变。[8]

(三)用好课堂内教学主渠道、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接受高校教育期间,学生与专业教师的接触机会以及接触时间最多,所以在影视艺术类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就是课堂教学,基于此,高校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影视艺术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而实现“三全育人”。每一个专业理论课程中都会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影视艺术类课程也是一样的。大学是人生过程中非常短暂并且重要的阶段,大学期间所受到的教育对学生们的一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把影视艺术教育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不仅能够提升教师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还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对影视作品的鉴别欣赏能力。[9]

(四)搭建专业学科平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自我成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需要。自我成长是一种解决学生内在矛盾以及激发学生潜能的有效方式,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重视自我成长,一定会让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實现由外到内的转变,学生对自身的理解也会从外向转变成内向。基于此,高校教师应当向学校提供建议,要求学校搭建专业学科平台,力求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让学生在和谐的校园文化中约束自身并主动自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搭建专业学科平台对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影视艺术类课程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意义,在和谐的校园文化中学生能够自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高校专业学科教育工作的开展大有裨益,这是一种环境影响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拓展学生思维、思想的有效方式。[10]

(五)利用大学生自我教育,推行隐性思想教育

大学生是高校教育工作的落脚点,培养学生隐性教育和自我意识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教育,进而有效落实这一方式。

1. 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自我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充分发挥能动性,为日后的隐性教育模式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大学生的自我实践

自我实践是大学生自我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方式,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应用与实践,进而提升自我。只有大学生能够自觉地进行实践,才能体会到“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意义,培养良好的品德素质,从而更好地推进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11]

总的来说,作为隐性教育方法的有效途径,自我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进一步落实高校隐性教育的实际效果。学生通过自我实践,不断加强综合素质并提升社会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六)充分利用教学与课程建设

课程作为高校教育中以及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它不单单是专业课的理论知识,还包括社会实践课。教师应当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自主地接受教育,更好地推进隐性方式。

1. 利用好知识类课程

知识类课程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因此教师把知识类课程放在首位,不仅能够提升知识水平,还能提高自身素质。作为教师,这就需要熟知所教课程相关的知识,多角度地落实隐性教育方法。

2. 利用好实践类课程

实践类课程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学习到的理论指导实践,从而获取课堂上未有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类课程有助于更好地实施隐性教育。校内实践比如社团活动或者专业拓展训练等,可让学生进行自我锻炼与提升;校外实践比如在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等实习,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转变角色和身份,加强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创新能力的培养。[11]

四、结语

总的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在最近几年一直受社会、家长、学校的关注,它不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也是社会安定的保障,因此,在高校影视艺术类专业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趋势,旨在促进学生专业发展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翠方. 疫情元素融入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微媒体实践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70-172.

[2] 廖志良,蔡千意. “党建+课堂思政”体系下高校专业课教师育人队伍的构建问题与对策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273-274.

[3] 孙艳. 全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与构建[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275-276.

[4] 肖建国,李雨豪.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外来青年亚文化的影响分析——基于17名研究对象的扎根理论研究[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104-111.

[5] 董育红. 立德树人背景下广西地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与实践[J]. 现代职业教育,2022(3):4-6.

[6] 王汉君. 大数据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存在困境及解决对策[J]. 现代职业教育,2022(3):7-9.

[7] 李华琳,朱辰瑜,荆彬鑫,等. “互联网+红色教育”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红色基地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22(3):10-12.

[8] 邱子鹏,魏楚丹. 行动研究视角下高校心理教师多重身份互补关系及形成逻辑[J]. 现代职业教育,2022(3):169-171.

[9] [11] 黄彬,许益新. 论高校思想政治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保障机制的建构[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121-123.

[10] 方婷婷. 茶文化精神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J]. 福建茶叶,2022(1):231-233.

[12] 李鹏飞,钦媛. 红色音乐在高校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价值及运用探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1):10-12.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