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2022-05-21李晓乐张文生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院校信息化高职

李晓乐,郭 江,张文生,郜 歌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济源 459000)

0 引言

中共十九大报告关于我国主要社会矛盾转化及优先发展教育、 加强人才培养、 促进就业创业的要求,从更高层面强调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创新创业教育从侧重促进就业向侧重创新创业转变的要求更加凸显, 创新创业教育肩负起提高就业质量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两大使命。 研究发现, 信息化与创新能力之间不仅存在着协整关系, 而且信息化对创新能力提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信息化水平每提高1%, 创新能力相应增长3.925%[1-5]。 而无线校园网,即通过无线局域网技术在校园中建立的无线通信网络, 为信息化促进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了硬件保障。 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本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希望本研究能为高职院校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创新创业教育提质赋能提供有益借鉴。

1 当前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知识传播带来了便利, 但网络的虚拟性使不少大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沉迷于网络、远离现实,失去自控能力,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性影响[6]。如何扬网络之利、除网络之弊, 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是一个重大课题。在国家大力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虽然各高职院校加快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和改革步伐,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多数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国家的期待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多数院校把创新创业课程作为选修课,由就业处教师或辅导员承担授课任务, 专业课教师缺乏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创新创业教育不能深入开展,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没有被普遍激发出来[7-9];二是由于信息化教学条件不具备或不完善, 信息化教学手段未能很好地服务于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三是创新创业实践未能与理论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 融合综合性知识的创新创业项目较少,创新创业项目的质量不高[10-12]。

2 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举措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各类商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创新成为时代最响亮的主题[13-15],创新素质培养受到高度重视[16-18]。但是,多数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有不少问题。 当下, 三年学制的高职教育大多实行的是“两年校内学习+一年校外实习”模式,除了必修的思政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大量专业课,剩下的课时数十分有限, 创新创业教育通常只作为选修课,分到少量课时,这在一定程度上向学生传递了“创新创业课程和创新创业能力不重要”的信息。 而无线校园网的建设给创新创业教育从传统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提供了可能。本文基于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利用传统课堂和网络平台,线上线下互补,打破时空限制,“大一造氛围、输思想,大二搞创作、出成果,大三成习惯、利终生”的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如图1 所示)。

2.1 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

基于无线校园网全方位覆盖的条件, 采用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合理分配两个学年的传统课堂授课时数,改革教学内容,减少过多理论知识和概念的传授,以输出思想、唤醒兴趣、启迪智慧、激发灵感为目的展开教学。线下,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和激情完成传统课堂的授课任务,与学生培养良好感情、建立融洽关系,树立在学生心中的亲和形象, 为进行网络课堂上的交流互动奠定基础。由于授课课时数限制,网络课堂和聊天互动平台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精耕细作的主要阵地。 对于大一学生, 教师可以通过创新创业网络大教室或创新创业QQ 群、微信群等,最大限度、不间断地利用信息化手段,把与创新创业有关的政策、新闻报道,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成功人士故事等,图文并茂地向学生传达介绍,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欲望,培养学生积极的创新创业精神、活跃的创新创业意识。

大一学生还没有学习或仅仅学习了部分专业基础知识,此时的创新创业教育只能是初级的“普适”教育。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浏览网络大教室资源和留言等情况,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认知能力、好奇心、求知欲、知识面等创新基本要素,对学生进行初步分类,以便在大二的创新创业教育中继续关注、观察重点学生,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2.2 利用网络进行创新创业专场指导

被激发起创新欲望的学生在进行创新实践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专业问题, 而进行创新创业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师不可能基于专业分类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精准指导[19-20]。 大二创新创业传统课堂主要进行创新方法介绍和讲授, 学生受到启发后可能会迁移到专业领域的创新方面[21],而想要完成专业领域的创新设计就需要既有专业背景又懂得创新方法的教师来指导。 传统课堂教学在这方面无能为力, 在网络教学平台开设创新创业专业专场指导室就成为必要之举。 所有学习创新创业课程的学生都可以在申请作为创新创业网络大教室学生的同时,申请作为某个专业专场指导室的学生,提出问题以寻求帮助, 每一个指导室由一个有专业背景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负责管理, 以实现课堂内与课堂外、线上与线下教学的优势互补,助力培养学生优秀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过硬的创新创业素养。

2.3 设置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区和交流区

教师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毕竟有限, 尤其在知识大爆炸的信息时代, 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忽视年轻学生从各个渠道获得的创新创业新点子、 新想法或创作出的新作品。 在网络课堂中设置创新创业交流区和成果展示区, 让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在此交流创新创业心得、感悟、所见所闻,展示创新创业作品,对启发学生产出更优秀、技术含量更高的创新成果将大有裨益。 创新创业指导教师也可在成果展示区积极上传曾经指导过的学生的创新创业优秀作品,为学生提供有益借鉴。 学期末,还可在创新创业交流区和成果展示区开辟期末作品展示专区, 由创新创业教师组成评审团, 按照“发明制作”“创意方案”“创业计划”等类别,对学生的创新创业作品进行综合评价, 并以此作为期末考核的依据, 同时评出“创新创业新星”,树立“创新创业标兵”。学生的作品质量将影响学生在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考评中的创新创业素养项和创新创业能力项的分值。

2.4 依托创新创业大赛,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举办大赛是展示教学成效的一种方式, 创新创业大赛也是最能激发学生灵感、 调动学生思维活跃度的一种活动形式。学校可定期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并组织校内外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网络评审和现场评审,提升大赛参与者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以激励和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加强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交叉融合程度,同时,为更高级别的创新创业大赛选拔选手和项目。 把竞赛作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和助推器,通过比赛让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脱颖而出, 以拓宽学生的创新创业思路,丰富其创新创业方法,同时,通过比赛树立创新创业典型,通过网络公众平台推送、网站宣传等方式传播创新创业典型的先进事迹,让在校学生从身边的创业故事中得到一些启迪、 收获一些感动,从而树立崇尚创新的价值导向,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校园氛围。

2.5 促进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信息化建设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是高职院校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构建的实践平台。目前,大多实践基地偏重于一般性教学和生活服务功能设置,如,多媒体、饮水机、桌椅等设施齐全,但供学生实践的设备器材却很少[22-24]。 随着各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及不同专业间的融合, 对跨专业设备器材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功能单一的专业实验实训室已无法为学生跨专业综合性创意设计提供有力支撑, 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特色创设综合性创新创业实训室。有需求才能催生供给, 实现“需求→创建→刺激需求→更高水平地创建实训室”的良性循环,需要更高效地传播创新思想、创新项目和案例,直播创新创业过程,而当下最好的途径就是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 不仅可以使学生们的创新创业过程以直播的形式展示给更多的同学们,营造浓厚氛围,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将其以影像资料的方式留存,以供教学使用。 因此,可以在原有的实验实训条件下,对主要用于或兼用于创新创业实践的实验实训室进行信息化改造建设,为创新创业网络课堂教学提供更真切、更具现场感的实例、案例素材。

2.6 扩大师生与社会、行业、企业接触面,提高校与校交流质量

只有扎根于基层、 着眼于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才容易被社会接受、被市场认可。 利用信息化手段,能为师生更大范围、更深入地接触社会、行业、企业提供方便, 从而保障创新之源不断和创新的实用价值提高。为此,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工作:第一,广泛深入的企业实践经历和校际交流有利于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拓宽其思维广度,有利于教师更富于创新性、指向性、引导性地开展教学,有利于将创新元素、创新精神、创新意识融入课堂。 为了使交流更便捷, 也为了使学生以第三方视角参与到实践和交流活动中, 可充分利用网络直播这种信息化手段。 第二,广泛深入的交流可以促进校企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平台,充分地利用企业和高校的优势资源,着眼于企业、 行业需求和发展方向, 减少平台建设的盲目性,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环境和场所,从而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25-27]。因此,可以在校园网上设置与企业之间的链接、开设校企之间对接直播的窗口, 使学生足不出户就能感受企业生产现场,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思维。第三,校企共建创新创业信息化实训平台, 可以更好地整合校企人力资源, 便于企业教师指导学生的专业创新项目,有利于创新项目的成功孵化。 另外,大多高职院校都是基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背景而建立的,在创新创业教育和资源方面也各具特色, 本科院校则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有着较厚积淀,因此,利用校园网、信息化手段增强高职院校之间、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之间的交流,是提升见识、提高创新创业质量的有效途径。

2.7 提供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运作的咨询、培训和支持服务

学校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 通过创业项目商业运作咨询室为参与创新创业的不同类型、 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精准指导和周到服务, 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创新创业特色,提升创新创业的质量,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率[28]。 专业性较强的项目,特别是工科类项目,进行市场推广的过程通常存在很大难度。 可通过创业项目商业运作咨询室, 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成果提供潜在的需方信息,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促成线下考察、对接,并提供跟踪服务,在一定范围内为进行创新创业活动的学生提供关键的专业技术支持及国家政策法规、工商税务、销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服务,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把握机会,推动成果市场化、产业化,做好创新创业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服务工作。 创新创业项目后期实施过程需要的这些相关知识、 咨询及培训服务,非常适合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推送、扩散。

3 结语

利用信息技术开通创新创业线上课堂, 有利于创新的思想、方法、素材、知识、故事等超越时空向学生传播,便于师生通过网络参观生产工作现场,方便不同院校之间的学习交流, 使得传统课堂不能完成的事变得可以实现。但线上线下如何安排教学活动、各部门如何协同工作, 通过网络与哪些生产服务单位或学校进行对接联系, 这些都要根据各学校自身情况和特色进行研究和尝试。

猜你喜欢

院校信息化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