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们因何“闻核色变”?

2022-05-21小琪

奥秘(创新大赛) 2022年4期
关键词:放射性物质核能放射性

●小琪 编

一提起放射性,普通公众的第一反应就是癌症和基因变异。这种心理的形成其实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其中有多种(并不完全是科学方面的)因素起到了作用。

何为放射性

1885年伦琴发现了X射线,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了自然放射性,人类立即就观察到放射性会对身体产生影响——贝克勒尔因长时间随身携带一试管镭的化合物,胸部出现了溃疡。1899年,第一例用X光消除脸部肿瘤的病例见诸报道。在此之后的几十年间,人们对放射性的认知是两面性的:一方面,由于放射性强大的能量,很多人认为服用镭可以使身体变“热”从而强身健体,含有镭的“保健品”风靡全球。

另一方面,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了放射性对人体有长期影响。当时有很多往仪器表盘上刷荧光粉(含有镭)的工人因经常用舌头舔沾有荧光粉的毛刷而得了口腔肿瘤。X光的大量使用也和癌症的发病呈正相关。1928年,国际X光与镭保护委员会成立,对安全利用放射性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这个委员会就是后来的国际放射保护方面最权威的科学机构——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的前身。

由于放射性强大的能量,很多人认为服用镭可以使身体变“热”从而强身健体,含有镭的“保健品”风靡全球。

初识核威力

1945年8月,美国分别于6日和9日朝日本抛下两颗原子弹,造成广岛、长崎两座城市超过10万人直接死亡,蘑菇状云彻底改变了日本,也第一次让世人认识到了核裂变的巨大威力,而核武器战略威慑概念的提出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对日本核爆之后“末日”影像的极力渲染。

二战之后,冷战格局形成,美苏阵营都大力发展核军备。出于“核威胁”“核讹诈”等政治目的的需要,新闻媒体大幅报道放射性的破坏力,以及核污染的长期影响,终于社会公众的心理达到了“谈核色变”的程度。

当时的总统卡特视察事故现场

“负大于正”

事实上,在此期间,核能的和平利用有了长足发展,1951年12月20日,美国的科学家用一座反应堆点亮了4个灯泡,从而拉开了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帷幕。1954年6月,前苏联在奥布宁斯克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热功率是3万千瓦,发电功率为5000千瓦,可供6000居民的小镇用电。这座核电站的诞生,揭开了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新纪元,具有里程碑的作用。之后各国纷纷开始修建核电站,利用核电这一清洁能源。

但这也并不足以扭转公众对核的负面看法。1979年,美国三哩岛事件发生,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民用领域中发生的核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余美元,也导致了周围环境遭受较严重的放射性污染。它暴露了核电产业中一个极大的漏洞:缺乏紧急应对机制——仓促之下,处理失措,信息混乱,不透明。三哩岛事件可以说是核电产业形象的一次灾难。

本来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危机公关,可以向公众传递“此次事故不会造成危害”的信息,但当时的总统卡特视察事故现场时脚上戴着鞋套,给公众带来了“连总统也担心核污染”的印象。一张照片胜过千言万语,虽然说事故本身没有造成很大影响,但社会心理彻底倒向了与核极端对立的立场。迫于压力,美国核管会紧急叫停核电产业的发展。30年来美国没有再建一座新的核电站。

巧的是,在三哩岛事件前12天,一部叫做《中国综合症》的电影上映。电影里夸张地描述核电站事故最坏后果——反应堆烧穿混凝土外壳,并一直继续直到烧穿整个地球,而美国人认为地球另一边是中国,所以就起了这样一个名字。美国人刚看完灾难片,一个核事故就真实地发生了,为人们对核的恐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恐惧加深

1986年,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灾难,大量的放射性物质由大气传播,扩散到整个欧洲。这次事故的影响是极大的,但没有像一些报道所说的那样严重。这些说法或者没有科学证据,或者没有经过科学的方法处理分析,只是充当了反核运动的“弹药”。然而正是因为社会心理对核的极端负面的认知,造成了这些夸大的,甚至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广泛流传,直至今日,这些观点依然存在。

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了,至今,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已经在核安全上出现过种种纰漏,日本民众和国际社会对此抱以强烈的不信任感。早在2011年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之后20多天里,日本就向太平洋排放了9000吨放射性污水;2013年,由于日本隐瞒核污水泄漏事故长达一个月,韩国因此禁止进口日本海产品;2018年,所谓“核处理水”除铯以外的放射性物质均超过安全值,需要进行再净化;日本政府预计到2022年下半年,福岛第一核电站储存核污水的储存罐容量将达到137万吨上限,所以在2021年4月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水经过滤并稀释后排放入海,而后运营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东京电力公司计划于2023年春季开始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

核事故的废水排入海,从无先例,后果无法控制。据德国专业机构计算,福岛核废水排放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中国海域不可避免会受到跨界污染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庞大而连通,核废水中很多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很长,核废水排入海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子孙后代所造成的影响不可预估,可谓后患无穷。

目前,国际原子能机构调查小组正在日本进行调查,将会对核污水处理过程及结果进行安全评估,抽样采集和分析储水罐和海洋环境中的水样,并与东京电力公司有关数据进行对比。

理性面对

多个核事件的发生让人“闻核色变”,但是大家还是要理性地认识核能,相信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核电站对周围公众产生的辐射剂量并不构成任何威胁。大量的研究和调查数据表明,核电站对公众健康的影响远远小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健康风险,例如吸烟和空气污染等等。

并且与常规能源相比,核能具有不可比拟的三大优势:核能的能量密度非常大,消耗少量的核燃料就可以产生非常巨大的能量;核能是非常清洁的能源;具有较高的经济性,能够维持较低的运行成本,为民众提供廉价的电能。

总的来说,核能只要正常科学地使用,对人们的生活利大于弊。当遇到事故时,理性面对,相信国家和科学家的力量,享受核能带给我们生活上的便利。

放射性物质扩散示意图

猜你喜欢

放射性物质核能放射性
乌克兰两处放射性废物处理设施受损尚未造成放射性泄露
“核能驾驭者”王大中
第十四章 地狱之城 ——核能
食物被放射性物质污染了还能吃吗
揭秘核能
贵州省新型墙体材料天然放射性水平评价
不同检测时长对粉煤灰砌块放射性检测结果的影响
食物
知识快餐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