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实践维度探析

2022-05-21王晓广郝永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政治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

王晓广 郝永华

摘 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是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的内在要求和本质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应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进一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避免落入“淡化政治性”“弱化学理性”“割裂统一性”等实践误区。把“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作为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首要遵循,在实践中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进一步完善课程教材体系,促进教育主客体全面发展,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功能。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学理性;统一

DOI:10.15938/j.cnki.iper.2022.02.003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2)02-0014-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出了“八个统一”的要求,其中“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1]是首要遵循。新时代,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必须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将政治性与学理性辩证统一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一、“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规定

1.政治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灵魂

作为一种社会历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自原始社会萌芽,到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建立国家机器之后正式产生——是一定社会的阶级或集团运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使他们形成一定社会群体和阶级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要回答和解决的政治问题。

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基于此,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態,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要肩负并完成的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引导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功能”[3]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改革创新实践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进而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价值目标。只有抓住这一本质属性和根本定位,才能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稳固坚守立德树人阵地。

2.学理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ad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学理性即是对“事物的根本”的深刻揭示。作为逻辑自洽的、系统的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既要以科学体系呈现,又要以知识形态表达,因此必须具有相应的学理性。只有蕴含着科学方法和逻辑追述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基于“真理性和科学性”拥有“掌握群众”的条件资源,才可能产生让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教育作用。换言之,只有具备科学的学理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长久地占领意识形态高地,实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政治价值。由此而言,学理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内容,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理性”之所在,揭示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中国社会发展伟大历程的特殊规律,具有内在的自洽性、逻辑的一致性和与时俱进的发展性。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抓住“事物的根本”,增强“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和水平,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具备现实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教育力。

除此之外,应教育引导学生既要用“所学所思”来解释和指导现实,又要结合“所见所闻”来“学懂弄通”理论,这也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理性”的题中应有之义。

3.“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规定

政治性和学理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政治性是学理性的统帅,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不讲政治性,学理性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学理性是政治性的支撑,一旦失去学理性,政治性就极易成为“空中楼阁”,沦为“空洞口号”。由此可见,政治性必须通过学理性来展现,学理性也必须能够表达政治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为完成“用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任务,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立足于“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本质规定,发挥好这一“关键课程”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回应时代关切,满足时代之需。

二、“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误区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践中,“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原则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曲解与误读,二者通常被机械割裂或简单拼接。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澄清这些认识上的误区,以便更好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践中贯彻“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原则。

1.淡化“政治性”:只“思”不“政”

马克思主义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5]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要讲政治,发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宣导、教育功能。

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只“思”不“政”的现象屡见不鲜且表现形式多样。如,选择性忽略或无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和意识形态属性;以学术探讨为名曲解甚至片面歪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历史虚无主义、消费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缺乏足够反思和批判,导致这些错误思潮在思想阵地占据上风;对学生思想困惑不能及时予以回应和澄清,甚至任由其发展;等等。除此之外,只“思”不‘政“颇具伪装性的表现即为冠以”创新“之名的”泛娱乐化“不良倾向。其表现之一为”有乐无教“——为了追求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和“点赞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过程中“彩蛋”频发博人眼球,看似热闹非凡,却因其失去价值指向而成为不知所云的哗众取宠。其表现之二为“不适合添加娱乐元素的教育主题人为添加娱乐元素噱头”,如“戏说革命史”“调侃英模”“趣味长征”等不当形式,片面追求“有意思”而忽略甚至有意消解“有意义”,遮蔽和削弱了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力。岂不知为“创新”外衣遮盖下的所谓“学理性”因其失去了“政治性”而沦为脱离现实关照的“伪学理”甚至是混淆视听的歪理邪说。总之,只“思”不“政”,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会因此而失去存在的价值基础与实践意义。

2.弱化“学理性”:只“政”不“思”

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引导功能,并不是要把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而是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6]因此,只有具备能够回答学生“为什么”的学理素养,才能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目标。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学理性的缺失或消解在推进“课程思政”改革进程中尤为凸显,突出表现为教育者忽视挖掘课程本身蕴含的“思政要素”,只是生搬硬套经典理论给教学内容“穿靴戴帽”,浅尝辄止。更有甚者,将“课前播放一首红歌、课间高喊革命口号”美其名曰“课程思政”,而忽略了对课程本身蕴含的思政资源的挖掘和阐释。这都是教育者忽视学理性而导致的实践误区,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育者的“教学能力”不仅体现在“技”的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道”和“理”的方面。所谓“道”,就是站在学理的高度,在研精阐微基础上,以教学话语讲清讲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干”的逻辑理路。一句话,“以理服人”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只“政”不“思”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学理性弱化和缺失,在回答学生“为什么”时理屈词穷或苍白无力,往往出现所答非所问、不解渴更不解惑的“高级黑”或“低级红”现象。长此以往,易将学生萌发的宝贵学习热情和研究兴趣湮灭于空洞无物的说教之中,以致削减主流价值的公信力和引领力,甚至会起到让人“疑虑顿生”“敬而远之”的负迁移效应。

3.割裂“统一性”:“思”与“政”相脱节

“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并非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将政治观点和抽象概念简单叠加或机械拼接。只有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解读、阐释、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才能做到“思”与“政”相统一,在答疑解惑中促进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有理有据地加强“四个自信”教育。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思”与“政”脱节的表现形式各异,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将“思”与“政”相对立,认为两者是互相消解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只能取其一而不可兼顾,如果追求学理性的通透,就只能拘泥于理论分析和逻辑推演而无暇观照现实;如果强调政治性的宣导,就必须专注于文件精神和时事政治而无法顾及学理。在这种错误倾向的影响之下,不能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涵和意义,更不能抓住推进“课程思政”的着力点,在改革进程中采取消极应对甚至抵触反对的态度。二是将二者机械地嫁接拼凑,开口必冠以“经典原理”“领袖语录”,在逻辑推理过程中贴以“政治标签”或“穿靴戴帽”,以“讲话”解读“讲话”,以文件解讀文件,想当然地认为这种方法就是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这两种倾向都误读了“统一”的真谛。总之,政治性与学理性相辅相成,不能脱离对方而独自存在,两者是互相支持、互相转化的关系。

三、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不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和改革必须探索在新时代构建一个系统的、全方位、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这就要求我们把“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作为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首要遵循,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二者关系,发挥好二者的合力作用,坚持不懈地在“用心”“ 用力”“用情”上下足功夫,不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1.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有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功能

课程功能体现了课程的功用、效能以及课程设置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现代化建设服务。”[7]这个“四为”方针言简意赅地阐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特殊功能。

“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功能得以实现的现实基础,直接关系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改革创新进程中呼唤守正创新,如若失去或背离“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原则,不仅偏离了“四为”方针的课程功能指向,而且其本身也失去了存在的客观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形式和效果提出新要求和新挑战。这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的内在张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深刻认识到青年蕴含的磅礴力量,重视青年的成长发展,积极教育引导和团结凝聚青年,引领青年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实践。”[8]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其中10岁至29岁的青少年网民占网民总数的29.7%。不难看出,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时空场域已经突破教室与校园的传统有形边界,接入到浩渺无限的互联网络之中。在传统媒体环境中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元主导、强势引导”的优势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新媒体环境中“多元互动、柔性制衡”新的舆论场域。网络环境具有无形却极为强大的教育力,积极的网络环境具有正迁移功能,能够促使人向上向善;与之相反,消极的网络环境会破坏甚至瓦解组织及个人的进取心、责任心和使命感。随之产生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既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现实拷问不仅从未远离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反而在各种思潮线上线下相互激荡中愈发凸显。在传统环境、网络环境与虚拟环境共同营造的多场域叠加的教学环境中,只有下大力气追求政治上的“真”和学理上的“实”,才能在“多元互动、柔性制衡”的新舆论场域中有力把握“时”与“势”;才能利用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因势利导,助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才能在思想激荡中拨清错误思潮的迷雾,在“两个大局”中保持定力、站稳脚跟,更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特殊功能。

2.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完善课程教材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应坚持系统观,在内容建设、功能设计和方式方法等方面形成合力。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建设应以政治性为逻辑起点来追求学理性的通透,同时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建立纵向各学段层层递进、横向各课程密切配合、必修课选修课相互协调、“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互为补充的适应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课程教材体系。

202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该方案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目标进行了一体化设计。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在学生各个学习阶段落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要求,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重点做好“三进”(进课程、进教材、进头脑)工作,特别是要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伟大实践与书本教材有机融合,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大课堂之中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劳动教育以及“四史”教育等方面内容的全面融入。同时,在政治认同、法治观念、品德修养和文化修养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做到整体设计、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实现学段纵向衔接、逐层递进,学科课程协同联动,切实提高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逐步优化一体化的“有字之书”教材体系同时,不能忽视社会生活与实践这个“无字之书”的教育力。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言简意赅地阐明要善用“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教育培养各学段现有教材内容基础上,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灾后重建、抗洪抢险以及中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伟大实践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融入思想政治课程教材体系。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请进课堂”的同时,也要把学生“带出课堂”,到社区、农村、工厂、社团等实践基地开展假期调研、田野调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社情民意、国情民情、社会风尚,促进“知信行合一”。尤其是要以在全党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将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凝练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和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教育引导学生从鲜活生动的“无字之书”之中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时代之问,廓清思想迷雾,筑牢信念之基,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相印证,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与教材内容的有效贯通。

3.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促进教育主客体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9]其最根本特征是“主体性”,表现为主动性、主导性、创造性和超越性等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受动者和可塑者,[10]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客体性”,表现为受动性、可控性和可塑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传道、授业、解惑;学生是客体——学习、领会、践行。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还应关照到课堂上具体的“人”——作为主体的教师和作为客体的学生。

如前所述,政治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灵魂、学理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但其落脚点、结合点和生长点都在“课堂教学”之中。换言之,政治性和学理性均需在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之间得以发生、发展和实现。忽略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和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交互交融,政治性和学理性只能停留在学术探究阶段,成为失去运作载体的空中楼阁。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11]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的关键作用作出了高度评价,并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课教师要在政治、情怀、思维、视野、自律、人格等六个方面加强修养。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的教师,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始终坚定正确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善于用学术逻辑讲清“四个意识”,讲深“四个自信”,讲透“两个维护”,特别要在学懂、弄通、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认真审视自身的“知识话语身份”和“权力话语身份”的叠加效应,关注从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到教学话语的转换,着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将“思”与“政”辩证统一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除此之外,教学主体的扩充也是值得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将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抗疫英雄、人大代表、劳动模范、戍边战士、见义勇为英雄、岗位能手等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以“课外辅导员”“青年导师”“特聘教师”等形式有计划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之中,邀请他们“进校园、进课堂”,讲述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伟大进程中的工作实践,分享个人与时代同行追梦的成长感悟,以“可亲可敬、可近可学”的特殊感召力教育引导学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为社会实践的一种对象性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客体不是呆板的物,而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人,不是完全被动地单向地接受灌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教育主体用真理感召教育客体的过程,也是两者之间感情交互的过程。在教育教学中,当客体在主体的教育、引导和感召之下进行主动思考时,就会产生“客体主体化”的嬗变,客体就具有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甚至会产生教育影响朋辈的“主观能动性”,此时的客体就具备了“主体性”。而这种“客体主体化”产生的“主体性”在推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功能的过程中能够起到催化、转化和提升作用。因此,要把推进“客体主体化”作为重点领域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应立足学生群体特点,着眼学生思想和心理情感需求,研究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规律与特点,因人、因时、因势开展分众式、针对性和个性化教学,让思想政治教育在情理交融中引导学生追求崇高、完善自我。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帮助学生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不断提高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2]

参考文献

[1][3][6][11] 习近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7,17,18,10.

[2]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编写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41.

[4][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550.

[7]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6-377.

[8] 冯刚.青年永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希望与未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4):11.

[9][10] 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和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94,101.

[12]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276-277.

[责任编辑:张学玲]

猜你喜欢

政治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
中考省级统一命题意味着什么?
淝水之战
略论“不道”罪之司法适用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再论翻译主体的政治性
艺术与政治
统一方向 瞄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