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需处理好的四组关系
2022-05-21周生虎王田苗吴秋阳
周生虎 王田苗 吴秋阳
摘 要: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课程思政建设在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现实挑战。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下阶段课程思政建设需着重处理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知识传授与价值启迪、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四组关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5-0054-03
2020年6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颁布,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有了国家层面的实践进路。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日益深入人心,各高校围绕课程思政有效实施模式开展了积极探索,涌现出一批建设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现实挑战。以《指导纲要》实施为标志,课程思政建设进入新阶段,需要在总结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探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等四组关键词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为下一阶段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一、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课程思政教学理念需进一步转变
课程思政属新生事物,各高校积极探索,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指导纲要》为课程思政提供了宏观的实践操作指南,然而课程思政教育范式并未形成,理论支撑多来自教育文件和会议精神。高校层面囿于重专业轻文化的教育理念和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依赖,课程思政建设易出现重顶层设计轻实践落实和管理考核,入培养方案、课程大纲易,入脑入心难等问题。部分教师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概念混同,对课程思政重要性认识不足,接受度不高。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主体。此外,课程思政需要教师重新开展教学研究,修订课程培养计划,甚至重新備课,增加了工作量,部分教师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理念转变不到位,认识偏差,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课程思政实施效果。
(二)教师课程思政素养需提升
《指导纲要》将课程思政的内容供给概括为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方面[1]。这对专业课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实现从专才到通才的转变,在提升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上具备高度的政治自觉、系统的政治理论知识和较高的道德文化素养。这些知识和素养的获得需要教师深入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功底,同时要广泛参与社会实践,以更加生动灵活的形式将上述知识融入到专业教育中。高校教师本身承担着科研、教学、学生教育管理等常规工作,部分教师面对课程思政表现出本领恐慌,甚至出现畏难情绪。教师课程思政素养的提升事关课程思政成败,需要高校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创造条件,激励、约束教师不断提升课程思政素养。
(三)课程思政教学方法需优化
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挖掘不充分。受教育理念和思政素养影响,加之学科背景、知识结构和个人兴趣点各异,思政元素挖掘成为难点。部分教师政治敏感度不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欠缺,思政元素挖掘浮于表面,或是片段化、零散化,难以精准厘清思政元素、熟练驾驭并充分运用于教学中[2]。二是思政元素的生硬添加。思政元素挖掘不充分,随之而来的是为了思政而思政,授课中刻意加入思政元素,讲稿中贴政治标签,无法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痕迹”特征明显,让学生认为专业课教师在讲思政课,不仅打乱了原有的知识体系和讲授计划,还会对学生价值观塑造产生负面作用。三是一味价值灌输,忽视引导启发。课程思政的目的是使学生产生价值共鸣,内化于心,外显于行。部分教师沿用传统的“填鸭式”的价值灌输,忽视学生接受度和独立思考能力,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四) 课程思政运行机制需完善
课程思政建设涌现出一批重点院校和典型做法,然而很多地方院校还处于起步甚至是观望阶段,课程思政运行机制有待健全。一是顶层设计不科学,学科思政、专业思政、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未真正建立,易出现侧重课程建设,忽视学科和专业层面建设的偏差。二是学校、院系、基层教学组织、教师上下联动机制缺乏,专业课教师单打独斗,各自摸索,团队协同意识和能力弱,尤其是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协同作用发挥不足,跨学科、跨专业的整体协同优势尚未形成。三是考核评级机制欠缺,部分院校虽出台评价办法,但不够具体细致,偏重定性评价,可操作性欠缺。四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课程思政建设以外压为主要动力,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未能充分发挥。
二、课程思政建设需处理好的四组关系
基于当前面临的现实挑战,按照《指导纲要》的具体要求,坚持守正创新,充分发挥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作用,需正确处理以下四组关系。
(一)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灌输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思政课程作为灌输的主渠道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课程思政是灌输的另外一种形式,如果说思政课程是大水漫灌,课程思政则是精准滴灌,灌输的都是思想政治的“营养之水”,但侧重点和实施方式有所不同,需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之发挥协同效应。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落脚点都是育人。思政课程通过设置完整的课程体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灌输,传播正能量和主导价值观。“十大育人体系”将“课程育人”置于首位,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观,不是新增一门课或是新增加一项教学活动,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实现立德树人目标[3]。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核心是思想政治教育,都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要求的重要部署。二者也存在一定差异,思政课程侧重“课程”,即严格按照国家规定,配齐人员,开足课程,保证全体学生接受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思政侧重“思政”,使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均具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从实施方式来看,思政课程属于显性教育,课程思政属于隐性教育,学生思政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呈现出差异性。
大水漫灌可以实现“雨露均沾”,但容易忽视专业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主体地位。精准滴灌着眼个体差异性开展,易被学生吸收,可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体现的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面与点的关系。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接受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时具备一定的思政知识基础,易产生共鸣。二是建立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共建机制,思政课教师加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发挥参谋作用,帮助专业课教师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三是将课程思政教学中与专业知识结合紧密的生动活泼的思政案例、素材及时传递给思政课教师,充实思政课案例教学,增强思政课的趣味性。四是将思政课的实践环节和专业课程实践结合起来,共同开展劳动教育和职业伦理教育等。
(二) 吃水果与喝咖啡——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的关系
吃水果与喝含糖咖啡,糖分都会进入人体并被消化吸收,化为能量。水果与咖啡糖分来源不同,水果本身蕴含糖分,咖啡则是后期添加,这里体现的是课程本身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后期添加融入的关系。清华大学薛克宗教授认为,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存在方向性偏差,即忽视思政元素挖掘,盲目添加,因此主张课程思政要“吃水果,不要喝咖啡”。
课程思政建设应将主要立足点放在课程本身思政元素挖掘上,坚持“全面挖掘”与“重点开采”相结合。首先,所有学科和课程知识都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运行规律的深刻把握,在知识讲授的同时已经将价值塑造蕴含其中,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这本身就是课程思政,因此,门门有思政,人人讲育人已经不同程度实现,只不过每门课程的“含糖量”及糖分的“化学成分”不同。“全面挖掘”建立在教师对课程知识体系全面掌握和熟练驾驭基础上,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分解细化到每一章节和每一个知识點中,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时时尝到“甜头”,获得能量。“重点开采”是根据具体学科和课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就一个或几个方面重点开展工作。例如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着重加强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及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论教育;理工类课程着重加强科学精神、工程伦理、创新意识教育;实践类课程重点加强工匠精神、职业伦理、劳动素养和劳动品质教育。
课程思政建设既要吃水果,也要适量喝咖啡,即坚持思政元素挖掘为主、融入为辅的原则。融入就是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的“水”中,实现在课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需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总量控制,避免过犹不及;二是充分溶解,不见痕迹。思政元素添加不能打破课程原有的知识体系和讲授进程,不能超过课程知识元素,真理的味道是甜的,而糖分超量后的“过甜”不仅影响专业知识的消化,也会消解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适量加糖的同时要做到充分搅拌,完全溶解,不能出现“颗粒物”,使学生但享其甜,不见其糖,体现润物无声的隐性教育效果。
(三) 一碗水与一把火——知识传授与价值启迪的关系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德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离开教学,就成为失去了手段的目的。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相辅相成,贯穿于课程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一碗水,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更要给学生一把火,启迪智慧,点燃激情,核心问题是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句“行话”在教师行业中被视为圭臬,在增加教师知识储备,使教师以谦逊、积极的姿态投入教学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体现出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的偏差。首先,过于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以知识权威和传道、授业者的姿态开展教学,师生之间是上与下,大与小的关系。其次,这种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方法以“填鸭式”为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知识探究和创新能力、价值思辨能力得不到很好地开发。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进一步解放思想,从备课、授课到考核各环节开展全新的实践探索。教师给学生的一碗水,须是新鲜的“活水”,蕴含价值的“营养水”,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同时充分挖掘融入思政元素,使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给学生一碗水的同时还要给学生一把火,点燃学生独立思考、立志成才、报效国家的热情,照亮他们前进的道路。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参与热情,增强思辨能力,让学生敢于发问而非照单全收,大胆发声而非私下议论,教师积极回应,最终达成价值共识。教学评价环节增加平时考核尤其是课堂讨论权重,将学生学习感悟、价值体验和反思作为考核内容,考试题目设计灵活,突出知识应用和创新,设置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考核题目。考核评价坚持总体达标的同时体现个体化差异,根据学生个体特征实时、分类评定,准确掌握学生学习效果并及时修正课堂教学方案。
(四)打破围墙与重建高地——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三全育人要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高校要改变习惯性思维,打破传统观念和现有体制机制的围墙,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开展。同时,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结合,将课程思政作为三全育人的首要环节和中心工作,建设课程思政育人高地,发挥引领作用。
打破围墙关键是树立大思政理念,高校从领导干部到教师,从管理人员到后勤保障人员,人人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从入学报到到日常教育管理再到就业离校,从课堂教学到日常答疑再到考核评价,从党团建设到实习实践再到校园文化建设,环环都是育人环节;从办公室到教室再到图书馆,从操场到食堂再到宿舍,处处都是育人场所。打破围墙的最终目标是充分调动高校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充分整合各方面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各环节的潜力,共同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课程思政表面上是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与高校各类人员和各环节工作密切联系,围墙打破后,各环节思想政治教育成为课程思政的基础和补充,课程思政效果会愈发显现,整体育人效果会愈发突出。
在落实三全育人布局,思想政治教育多点开花的基础上,课程思政更应该主动作为,发挥主导作用,建设思想政治教育高地。重建高地,一是指教师要明确课程思政建设主体责任,为各环节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各类课程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类别、数量各异,重建高地要求各学科、各专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精准施策,建设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方案,避免“千课一面”,复制抄袭。思政元素少、挖掘难度大的课程越容易创出特色,建出成绩,为其他课程提供借鉴。三是重建高地要求课程思政建设要集体攻关,将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学生辅导员、心理咨询人员和班主任一道纳入建设团队,既突出个人创新,也提倡资源共享,共同建设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和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 要》的通知[EB/OL].(2020-06-01)[2021-05-2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 t20200603_462437.html.
[2] 曹慧群.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与实现方式[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4):126.
[3] 高德懿,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 (1):32.
编辑∕丁俊玲
收稿日期:2021-04-27 修回日期:2021-05-21
作者簡介:周生虎(1982—),男,江苏丰县人,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文艺系副主任兼思政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19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先秦法家治国之道与现代法治政府建设”(2019SJA2170);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