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规饲料原料生产、应用问题分析及建议
2022-05-20任志友朱志芳张洪伟王亚男康燕孟令庄独慧珍杨清芳
任志友,朱志芳,张洪伟,王亚男★,康燕,孟令庄,独慧珍,杨清芳
(1.邢台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河北 邢台 054000;2.承德市农林科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3.邢台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河北 邢台 054000;4.邢台市畜牧站,河北 邢台 054000)
随着我国畜产品消费比重和总量进一步上升,畜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畜牧业发展稳中有升。 畜产品市场中, 价格优势是一项关键要素,除受畜种、养殖模式影响外,饲料成本关联也很直接、深远、深刻,近年来,大宗能量饲料原料代表玉米、大宗蛋白饲料原料豆粕,受疫情、地缘政治、极端天气和资本流动影响,豆粕、玉米进口量年年创新高, 价格节节攀升、 居高不下, 不断挤压饲料行业利润, 饲料价格纷纷调高,压力传导到养殖业。
我国农副产品资源丰富, 产生的非常规饲料原料种类繁多、总产量较高,经养殖、饲料行业从业人员深入发掘,实验分析、试验评估后应用于产业,在降低饲料成本、保障原料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辅助作用, 有助于解决人畜争粮问题,有助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伴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发的深入,一些问题凸显,成为其发展掣肘,亟需建立新机制、采取新工艺,进一步深挖价值,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实现能量、蛋白原料逐步、有序更替,促进饲料业、畜牧业行稳致远。
一、非常规饲料原料生产、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质量不稳定
营养价值上, 植物性非常规饲料原料营养水平受制于各类农作物品种和加工工艺, 不同玉米品种[1]不一致,以玉米副产品DDGS 为例,不同规模厂家出产的也不一致[2],提油DDGS 能做到将玉米脂肪“吃干榨净”到3%~5%,DDGS粗蛋白含量较低, 未提油DDGS 由于脂肪含量达10%,粗蛋白含量相应较高[3]。 不同保存条件下产品品质也受较大影响, 采取烘干、 露天摊晒、荫蔽风干等方式,导致风味物质、色泽保留、氧化程度、 杀菌消毒变异系数较大, 对动物福利、生产性能影响不一。 抗营养因子上,为降低加工成本、运输成本,多数原料被养殖者沿用传统养殖思维和模式,采取就地取材、就近消化原则,对作为下脚料、农业废弃物的原料不做任何处理,其中杂质、毒素、细菌、农药残留等未经思考; 生产企业也不会将过多精力投放于脱毒处理环节上,因此,非常规饲料原料营养成分、安全性难以充分保证。
(二)流通不稳定
非常规饲料原料受限产量、 商业价值和环保观念, 迄今为止还没有建立如大宗饲料原料的期货、 现货流通体系, 从饲料加工企业应用端、养殖主体终端,非常规饲料原料需求引导不足、利用不充分。 加工环节:停留在以中小型饲料加工厂、 规模以下畜牧场为应用主体的阶段水平,运输多为散装,消化多为鲜饲,导致产业链条短、应用近。 且中小饲料加工厂、规模以下畜牧场处于产业链条下游较弱势地位, 难以做到向上形成“一对多”广泛接收非常规原料,大型饲料公司注重原料品质, 考虑原料分散度大及用人成本较高,也难以“一对多”收购诸多非常规原料甚至利用意愿也不浓厚。 养殖环节:最下游的规模养殖场是饲料消耗主体, 同样对饲料要求严格, 对现有水平非常规原料接纳度不高,形成更加成熟的交易市场仍需假以时日。 交易网络环节:非常规交易网络不健全,由于开发相应平台投入较大,参与主体规模较小和分散,行业属于微利性质,平台付费意愿不高,构建交易网络平台需众多中小主体积极参与, 起步困难。
(三)体系不健全
目前, 非常规原料试验数据和分析参考值较多,科研价值挖掘较深入,但在实际仅点状应用, 体系化尚未体现。 营养体系探索联系不密切、不全面。 非常规原料营养分析、鉴定、应用各自为战,多为实验室状态,未协同公关。 在现实生产应用中,无论鲜食、半干等水分状态,加上成熟度因素,情况更加复杂,特别是新鲜的农业副产品, 只要毒副作用可忽略、 动物适口性良好,对于中小型养殖用户而言,该低成本方式仍行之有效,只是需对大型加工、养殖主体探索加大敞口,满足其质量要求,需要科研人员开展体系化联合研究。产业链延伸不充分。突出特征是加工层面缺少必要步骤,粉碎、发酵、加工、高温消毒程序仅限于DDGS、酒糟等大厂衍生品或秸秆等大宗农业废弃物。 原料如果未经科学加工保存,因水分含量大、维生素含量高,在湿热环境或堆积条件下,易酸败、腐化,产生大量大肠杆菌、 芽孢杆菌等病菌及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抗营养因子, 畜禽摄入后会致病或损害其肝脏功能甚至中毒,影响生产性能。 如果经过发酵,还可提升原料营养水平和适口性[4]。 目前,诸多非常规原料还有待形成干燥易保存、 成分稳定的状态,否则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二、几点建议
(一)延伸产业链条
小型养殖场,继续采取就地取材、就近消化原则,能鲜食的,满足日常所需。 但中小饲料加工企业需根据当地经验,对过剩、跨季使用的原料进行收集、整理,特别是水产加工副产物、畜禽副产物、林果副产物等产量越来越大的品种,在当前食品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背景和消费升级趋势下,保存不善容易变质的[5],必须采取简易、通用、低成本的脱毒、干燥处理,产区可结合原料状态、季节、场地条件、需求,组建专业加工处理流水线和中转厂家。
(二)构建标准体系
技术参数上,饲草公益机构、研究所和院校科研团队联合开展技术研发活动,涵盖发酵、自然风干、烘干、储存时间、不同湿度及品种下营养水平, 添加辅料建议、 抗营养因子剔除等范畴,并在生产和养殖成本可承受区间分档,以公益性技术方案形式定期向社会推广。 产品参数上,参考肉骨粉、饲用蚕桑蛹质量标准,按照用途,对应不同水分含量、成熟程度、作物品种、畜种,开展体系化调研和化验,对接生产实际、应用实际,建立档次标准和浮动范围,并对应尽力设置外观标准,将营养成分、表观特征与能值、氨基酸消化率建立方程,以方便快速鉴定,促进适度规范化,助力生产实际借鉴和参考。
(三)打造信息交易平台
在现有影响力较大饲料交易平台、手机APP 上,开辟非常规原料板块和区间,品质按照营养价值需求(蛋白优先、能量其次、功能性物质再次)及含量、产地及产量等权重进行分级,厂家按照交易频次、诚信情况进行分级,且敞口开放,吸引众多原料供应主体、 原料加工主体、 养殖主体参与和交流,开辟跨省份区域性信息交易网络区域。
非常规饲料原料发展需得到更多关注,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摒弃“副业”状态,构建起畅通、全面的流通网、信息网,抵御原料高价格和可能存在的供应不稳定性, 进一步增强我国饲料产业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