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立德树人”彰显学科育人价值

2022-05-20胡亚蓉

教育·综合视线 2022年2期
关键词:课标命题试题

胡亚蓉

一、以立德树人为命题的根本追求

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学科命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2019年6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2019】29号)、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教基【2019】15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全面落实山西中考命题“一核·六维·四手段”的理論体系,秉“考试不仅是评价,更是立德树人”的思想。试题命制力求体现积极向上的价值导向,注重对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引导,充分体现跨文化教育的价值引领特质,凸显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二、以课程标准为命题的唯一依据

英语学科试题命制严格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为唯一依据。依据《课标》所规定的的目标要求以及学生情况,确定评价标准,选择评价内容,采用恰当形式。

首先,科学编制多维细目表规划考试内容、试卷结构等,突出考查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科学预设试题难度,确保试题的信度和效度。为了便于准确把握试题设问的考查程度,将国家对英语课程的目标要求和质量标准转化为具体的评价行为,分别与美国当代教育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所设定的“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级指标相对应,使试题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体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毕业和选拔的功能。

其次,根据《课标》的评价建议,优化考试内容,合理配置主观题和客观题,使听力、阅读、写作和语言知识运用等部分比例恰当,全面考查学生的表达性技能、理解性技能、综合技能、语言知识运用能力,突出对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的考查。

此外,优化试卷结构,逐步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科学分布易、中、难试题的比例。在设问时,针对不同的考查领域,将《课标》中阐述学科素养水平的行为动词转化为设问角度,设计层次分明、指向明确的问题,体现对学生不同层级的能力要求。

在参考答案与评分说明的制定上,本着科学、准确、严谨的原则,确保考试命题的公平、公正,同时发挥中考“指挥棒”的正面导向功能,引导课堂教学的健康发展。

三、以“一核·六维·四手段”为命题的理论指导

山西中考命题“一核·六维·四手段”理论体系是在山西省中考命题改革十余年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成果。尤其是2019年以来,山西中考英语命题秉承全面落实“一核·六维·四手段”理论体系的原则,通过基于情境的科学、合理的题目设计,客观、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初中英语学业水平,圆满完成“两考合一”的考试评价任务。

(一)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创设真实任务情境,提升思维认知能力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英语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课标》明确要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点是在问题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山西中考英语试题命制基于真实的生活创设任务情境,力求做到情境真实、适切,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不再是冷冰的知识回忆,而是融入亲情、友情、家国情怀,能让学生体验真、善、美,学会成长,是有温度的生活场景再现,是能让学生自然地运用知识和技能,通过思维活动表达真情实感的媒介。如单项选择题、书面表达题等题目的情境创设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话题着眼于学生成长的细微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感悟生活,健康成长。无论是简单的语用情境、整合后的语用情境,还是复杂的生活情境等,都能在试题中通过不同的题型、不同的考查形式、不同的设问角度呈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从多个角度作答,这对于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素养的养成等,都起到了锤炼的作用。

(二)指向理性思维和批判质疑,注重阅读和表达,促进学生发展能力

《课标》要求“阅读和写作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理解真实语言材料和表达真实思想的能力”。“注重阅读能力”和“关注交流共享”是“六个维度”中的两个维度,指向学生的学习发展能力,两者都离不开思维的参与。

山西中考英语试题阅读理解部分共五篇文章,所选用的语篇注重思想性、教育性,题材丰富,语篇类型多样,既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又有利于设置不同能力和不同层级指向的问题。近三年来题型结构不断丰富,五篇文章的阅读任务各不相同,包括信息匹配题、多项选择题、阅读还原题、信息归纳题、简答题等,力争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设计问题时,借鉴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对思维认知层次的划分,围绕语篇的核心内容及其育人价值,根据考查的目的和侧重点不同设计问题,指向不同的层级要求,更有效地考查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水平。问题包括检索细节信息、转述信息、理解词义、推理判断、归纳概括主旨大意、理解作者的态度、观点或写作意图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还包括开放性问题,将语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将阅读和表达能力相联系,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山西中考英语试题主要通过补全对话和书面表达两种题型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不仅注重表达的得体性和准确性,还关注表达的逻辑性和思想性。这两种题型通常会从学生生活中的“小事情”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如2021年书面表达题以“选择是我们应有的处事态度”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在选择面前,做到客观、理性,并且遵从自己内心的感受。学生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既是学习如何理性做出选择的过程,又是形成理性思维和批判质疑精神的过程。书面表达题通常是半开放的指导性题目,这样不仅适当限制了语言输出的内容,又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保证了试题良好的区分度。

(三)应用不确定性结构,强调问题解决,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是确定的,但他们未来要面对的生活是复杂的、不确定的。同时,学习并不是以学习本身的成功为其终结,最终是要为他们未来分析和解决真实世界的实际问题奠基。核心素养则体现了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未来需求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是立足更长远的将来而为今天的教育所设定的愿景,是着眼于未来的,有许多不确定性。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也应当追求不确定性,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综合实践能力。

山西中考命题“四大手段”中的“不确定性结构”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分值分布不确定。整份试卷的题型配置不固定,试卷板块划分、分值分布也不固定,可以根据命题需求做出适当调整。近几年来,山西中考试题逐步减少了选择性题目的数量和分值,增加了阅读类题目的数量和分值,逐步加大对阅读素养的考查。其次,题型结构不确定。山西中考英语试题命制秉承“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在符合《课标》要求的前提下,根据试卷的难度控制、整体内容安排,适当变化考查的题型。如:阅读理解D篇,信息归纳的形式可以是完成表格、思维导图,或者是小短文;书面表达题可以是解读图表类的说明文,也可以是表达观点的议论文。第三,知识点、能力点的考查角度不确定。试题通过创设丰富的语境、灵活的设问,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同一个知识点或能力点。最后,相同能力层级的考查设置不确定,答题思维的不确定。以书面表达题为例,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考查的目标和层级要求是一定的,但是每份试题中设置的任务情境是不同的。根据不同的话题和写作要求,学生呈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表达的效果也不相同,充分体现思维的发散性。

不确定性就意味着开放,这样的命题意在引领课堂教學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摆脱题型套路的枷锁,打破固有的知识模型,抓住知识的本质,在教学和学习中多一些开放和创新,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未知情境,提高实践能力。

(四)打破学科壁垒,融合中外文化,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要“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英语学科承担“育人”功能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学科融合。另外,英语学科是直接能开展跨学科教育的学科,能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跨学科试题的命制要坚持以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为出发点,以学科知识和能力为依托,但要超出学科的视野,关注对课题的全面认识或复杂问题的解决,鼓励学生在跨学科基础上完成创新,生成新的知识、能力或思维方法。从命题操作层面而言,跨学科包括同类学科整合、异类学科整合和多学科整合,可以体现为素材选取的整合、解题思路的整合或答案呈现的整合。

具体来说,在素材选取上,要注重跨学科、跨文化的知识和技能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全面地、整体认识世界的机会,用一篇篇自然完整的语篇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英语,增强语言知识,发展英语语感,同时拓宽眼界,激发有益的思考,并且把这些语篇知识迁移到自己的语言表达中。在设问时,要找到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共同点,以实现更广阔视野下学科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学科能力的跨界融通,从而引导学生建立起各学科知识、能力之间的关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综合的素养。近三年来,中考英语试题中涵盖了英语与数学、地理、语文、历史等学科的整合。

四、以引导教学实现减负提质为命题的核心功能

山西中考英语试题立足学科素养,遵循注重基础性、提高综合性、强调应用性、突出创新性的基本原则,不但对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行了有效的检测,而且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对全省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一)遵循教育规律,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中考英语命题引导教师更加关注《课标》。《课标》既是评价的依据,又是教学的依据。英语教学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精准分析学情,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在教学各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需要,不仅能帮助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整体人文素养。此外,《课标》对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目标等都有明确的要求,教师能够深入理解学科特点、知识结构、思想方法,结合《课标》提出教学建议,严格按照《课标》实施教学。

(二)重视情境教学,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课标》指出,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的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本着整体性、真实性、语用性原则,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有社会现实意义的、整合多学科的、相对“真实”的社会环境来呈现学习任务。

(三)坚持教学相长,培养学习能力

中考英语命题引导教师积极改变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习过程,形成了以问题设计为关键、自主学习为基础、探究合作为核心、展示交流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通过设计连贯的、多层次的问题链,推动学生的思维进程,学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探究问题。教师还积极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课堂学习任务更具关联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亲自参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探究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合作意识,养成主动的、不断探索的、自我更新的、学以致用的和优化知识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四)丰富作业形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中考英语命题引导教师精心设计作业,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英语课外作业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设计更注重层次性和多样性。除了基础性作业外,教师布置作业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实践性作业也是英语作业的一大特色,结合每个单元的主题和教学内容,有角色扮演、制作海报或食谱、撰写报告等作业,鼓励走出课堂,将课堂内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设计个性化的作业。另外,英语学科还是跨学科和跨文化育人的学科,在这一点上,教师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搜集有关中外节日的信息并对比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异同;观看中西方优秀影片、阅读文学作品等,写影评或书评……

综上所述,山西中考英语试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课标》为命题的唯一依据,全面落实山西中考命题“一核·六维·四手段”的理论体系,不仅对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行了有效的检测,还充分发挥了考试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导向作用,引导英语学科的教育教学朝着更有价值的“教”和更有意义的“学”的方向迈进,实现英语试题质量的稳步提升和内涵发展。

猜你喜欢

课标命题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