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进万家
2022-05-20
“氢能社会”将是怎样一幅全新的景象?
互联网上可以搜索到如此回答: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氢能“小电站”,既可以满足日常生活用电,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还能供应暖气和热水;私家车加的不是油,而是氢气,排出的尾气没有污染物,而是清洁的水……
这样的生活,你期待吗?
在日本东京的“晴海奥运村”,“氢能社会”的愿景已经部分得以实现,运动员们抢先感受了一番氢能生活。而早在2016年,江苏省一个县级城市如皋就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评为“氢经济示范城市”。马路上有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城市的公用设施照明用电,也来自氢燃料电池系统。
作為21世纪“最清洁的能源”,氢能已成为我国推动绿色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选项。在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过程中,氢能不仅可以满足多元化利用需求,还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转型中的大规模能量存储问题,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氢能的示范应用主要集中在交通领域。全国已有上海、张家港、盐城、如皋、佛山、云浮、成都、郑州、张家口等22个城市开辟运行氢燃料电池公交线路。据悉,2021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保有量约8936辆,根据《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到2025年氢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按此目标,氢燃料电池汽车还没到大规模推广的阶段。
氢能有很多优点,示范推广也有较长一段时间,但到目前为止,为何在应用上表现得依旧不温不火?
业内专家认为,氢能技术链条长、难点多,现有技术的经济性还不能完全满足实用需求。同时,氢能制备、储运、加注,以及燃料电池、氢储能系统等主要环节都亟须加强相关技术研究。而且,这些核心技术的突破会比想象中困难得多,所耗费的时间也相对较长。
相较于日本、韩国,氢能源技术研究开发已有至少10年的历程,而我国氢能发展仍处在初期阶段。想要通过快速投入,快速实现成熟产品落地应用,几乎不可能。
所以,当务之急,应理清发展方向,切忌理想主义,盲目跟风,先一步一个脚印逐渐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做到“先立后破”,努力实现氢能科技革命性突破,继而促进其在交通、工业等重点应用领域大规模市场渗透,让氢能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