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英语口译教学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基于CNKI文献计量

2022-05-19羊晚成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口译英语专业图谱

曾 琦 羊晚成

(1.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2;2.浙江万里学院,浙江 宁波 315000)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我国的对外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为满足更好地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的要求与需要,高校相关专业要培养出专门的英语口译人才是一种必然趋势。英语口译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已成为口译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口译教学研究领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需要详细分析该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状况,总结英语口译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并为今后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提供参考。

目前,仅有少数学者对我国英语口译教学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整理。刘和平(2016)从口译教学的内涵、问题以及解决途径三个方面总结了我国英语口译教学研究与实践在2004 至2013 的发展情况[1]。章昌平和陈雯(2017)以定性分析的方式将我国口译人才培养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目前口译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2]。宋菁和黄丽娜(2019)在分析我国口译研究现状时,将口译教学作为分支并进行简单描述,发现其成果颇丰、研究范围广泛,除传统的教学研究外,还探讨了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研究[3]。周以(2019)选择中国知网收录的34 篇本科口译教学相关文献,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重点内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归纳[4]。但是,现有研究大多抽取数量较少的文献作为样本进行定性分析,存在归纳不全面、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据此,本文以知网期刊数据库收录的所有与英语口译教学相关的文献作为样本,从文献计量的视角,构建英语口译教学研究的知识图谱,从知识生产现状、知识演化过程和热点知识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发展脉络,为指导教学实践发挥作用。

2 文献统计分析

本文在知网系统中,搜索英语口译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为知识图谱构建的基础。具体而言,使用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的专业检索功能,通过检索语句(TI 英语* 口译* 教学)OR(KY 英语* 口译*教学),检索文章标题或关键词包含“英语”“口译”“教学”的文献,时间范围设置为2020年及以前,来源类别选择全部期刊,检索时间为2021年4月15号。检索共得出779 篇相关文献,在删除与英语口译教学研究无关的文献后,得到777 篇有效文献。

2.1 发文时间及期刊

统计各年度文献数量,绘制我国英语口译教学研究成果的时序分布图,见图1。由图可知,从1983年起该研究主题便受到学者的关注,但在发展之初研究成果数量较少。直到2003年之后,相关研究成果数量才有了实质性的增长,并在2014年达到最大值。此后,虽然成果数量有所下降,但在2017年之后仍然能够保持40 篇左右,呈现出相对稳定的状态。

图1 我国英语口译教学研究成果时序分布图

2.2 核心研究者

统计有效文献作者信息后发现,共有825 位学者参与英语口译教学研究,研究群体规模较大。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713 位学者仅撰写或参与撰写1 篇研究论文,占作者总数的86.4%,远高于洛特卡定律所指出的——写一篇论文作者的数量约占所有作者数量60%的界限。为探究我国英语口译教学主题的核心研究者,表1 列出发文量不少于3 篇的24 位学者的信息。其中,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李燕共发表6 篇英语口译教学相关研究的学术论文,发文量最大。这24 位学者是该研究领域的高产作者,共同构成了核心研究群体,是英语口译教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知识生产者。由此可见,虽然我国英语口译教学研究领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研究群体,但核心研究者的数量较少并且高产作者发文量也较少,多数学者仅在该领域进行临时性的研究。

表1 我国英语口译教学研究部分学者信息(发文量≥3)

研究成果被引数量是衡量核心作者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本文选取的样本文献中,北京语言大学外语学院的张宝钧教授在2003年所发表的《大学英语口译教学种的“临场”训练》一文,单篇被引60次,为最高。其次,黄艺、曹荣平、陈亚平、任丽、文秋芳、王文宇、周丹丹、王艳等学者所撰论文目前在我国英语口译教学研究领域影响较大,其文字主要涉及高校英语译教学的多媒体应用、教学效果评估等内容,是我国口译教学研究的重要基础知识。同时,高引用成果对应的作者也是该领域知识生产的重要人员。

3 知识图谱构建与分析

知识图谱的本质由共现关系呈现,可反映出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5-6]。为真实反映研究者对特定关键词的共识度,本文仅对关键词进行规范处理,而未对关键词进行相似词合并或删减等操作。并基于关键词共现关系,构建我国英语口译教学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共现图谱、聚类图谱和时序图谱,以探究研究热点与趋势。

3.1 英语口译教学研究关键词统计

经统计,777 篇文献样板共包含1140 个关键词,由此可见我国英语口译教学研究的内容比较广泛。但是根据统计结果发现有多达855 个关键词的词频为1,词频不少于16 的关键词个数仅为38 个,见表2。除“英语”“口译”“教学”等检索词外,“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大学英语”“非英语专业”等关键词的词频较高,同时,“大学英语”出现最早,“翻转课堂”出现年份最晚。

表2 高频关键词列表

本文进一步对关键词的出现年份进行统计,绘制关键词初始年份分布图,见图2。结合表4 与图2可知,除检索词外,大部分的高频关键词均出现在2005年前后,此时英语口译教学研究领域成果数量如图1所示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在2016年后,该研究领域的成果数量处于下降趋势,虽然新增关键词的数量也开始有所下降,但每年仍有一定数量的新关键词出现。由此说明,我国英语口译研究领域有关口译教学、口译技能的早期议题的研究热度持续较久。与此同时,伴随着网络技术与教学理念的发展,翻转课堂、项目式教学、线上教学、慕课、课程思政等新议题也在不断被纳入该领域,英语口译教学研究的范围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根据高频关键词的初始年份可知,在我国英语口译教学研究的早期,学者主要关注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中的技能养成,随着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发展,研究重点逐渐转变为教学模式改革及强调综合素质的口译素养养成。

图2 我国英语口译教学研究关键词初始年份分布图

3.2 英语口译教学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使用Citespace 统计每年词频排名前10 水平的关键词,以共现关系为边、余弦距离为边权重构建当期的关键词共现网络。最后将各时期的网络合并,产生了我国英语口译教学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3。该关键词共现图谱由249 个关键词和423 条共现关系组成,图密度为0.0137,该共现图谱的密度较小,反映出我国英语口译教学研究领域存在多个研究热点主题。

图3 英语口译教学关键词共现图谱

在网络拓扑结构中,中介中心度较高的节点通常是与其他节点高度连接的枢纽节点或是不同聚类之间的交叉节点,是更为重要的节点。表3 列出共现图谱中的高中介中心度关键词信息,各中介中心度由Citespace 计算而来。结合图3 和表3 可知,除检索词外,非英语专业(0.31)、教学改革(0.23)、高职院校(0.18)、商务英语(0.17)等关键词也处于共现图谱的核心位置。根据表3 中的关键词出现年份,大部分位于核心位置的关键词出现于较早的年份,而翻转课堂等近几年出现的关键词也逐渐成为核心关键词。这表明我国的英语口译教学研究领域早期热点主题的衍生议题正逐渐成为核心研究内容。

表3 英语口译教学研究领域高中介中心度关键词

3.3 英语口译教学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通过Citespace 聚类功能可将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划分为若干聚类,揭示出该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对上文得到的关键词共现图谱经过聚类计算后,得到聚类模块度Q=8417,平均轮廓值S=0.9614,聚类效果较好。进一步使用聚类标注功能,对有效聚类使用编号及代表关键词进行标注,便得到如图3所示的英语口译教学研究领域的关键词聚类图谱,但因篇幅原因本文将聚类图谱与共现图谱合并展示。表4 列出由Citespace 得到的所有聚类信息,进一步对12 个聚类进行合并操作后可得到口译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研究、非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研究等三个热门研究主题。

表4 我国英语口译教学研究关键词聚类信息

口译教学模式改革是我国英语口译教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研究热点主题,其中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微课教学和项目化教学是我国学者在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中对口译教学改革探究的几种教学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线上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口译线下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但两者之间如何有效融合成为了混合式教学中的难点。翻转课堂作为一种融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新教学模式,在英语口译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7],显著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且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8]。除了翻转课堂外,微课作为另外一种网络教学资源,也开始被大量应用于口译教学之中。其特点在于将宏大的知识模块划分为细小知识点进行讲解,有助于学生吸收口译知识和口译技巧[9],能够成为口译课堂教学的良好补充[10]。但是翻转课堂以及微课侧重于表达性的技能练习,而口译笔记、口译记忆等口译技能容易被弱化。而项目式教学法则能充分调动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虽然语言类课程没有具体的工程项目,但仍然可以在口译课程中设置教学项目,培育学生使用口译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1-12]。

随着国际商务活动的日渐频繁,社会对商务口译人才的需求逐渐旺盛,这就要求高校口译教学的方法与质量也亟要进一步改进和提升,据此商务英语口译教学逐渐成为口译教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在该研究主题发展的早期,旺盛的社会需求与落后的口译教学形成鲜明对比,此时口译教学的重点在于口译技能的养成。据此,我国口译教研学者开始在课程设置、教材、考试等方面对商务英语的口译教学进行改革[13]。在后期研究中,根据口译难度较大、对译员综合素数要求较高的特点,我国学者在加强学生经济管理等跨学科知识培育教育[14]、加强文化导入[15]、推进项目化等新型教学方法[16]、探索图示理论等新理论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17]、积极部署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模式[18]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并取得众多研究成果。

经济形势在不断发展变化,对口译人才的要求亦有所提高。据此,我国口译教研学者便开始探讨在非英语专业中开展口译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途径。而因学科差异,英语专业的口译人员具有语音语调和语法表达方面的优势,但在其他专业知识方面却具有一定短板。并且各个领域的差异和自身的特点根本不是只具备一定的专业词汇和常识性的科普知识就能达到口译的要求,据此有必要在非英语专业中开展口译教学[19]。随着英语在我国初等、中等教育阶段的普及,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普遍具有较好的读写能力,因此在非英语专业中开展口译教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20]。但是在实践中发现,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能力与英语专业学生存在差异,无法将原有的口译教学方法直接用于非英语专业的口译教学之中。在此情况下,以提高口译技能为目标的体验式口译教学[21]、实践式教学[22]、分层选修课教学[23]等多种教学模式开始被应用。与此同时,在非英语专业中开展口译教学除培养具有较好专业知识的口译人才外,也有口译教研学者将口译课程作为大学英语的后续课程,通过口译课程中充足的听说练习来提升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整体英语综合能力[24-26]。

4 总结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收录的777 篇英语口译教学文献为样本,从文献计量的视角,构建英语口译教学研究的知识图谱,从知识生产现状、知识演化过程和热点知识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在知识生产方面,我国英语口译教学研究从1983年便受到学者关注,但到2003年之后,相关研究成果数量才出现实质性增长,并在2017年后呈现相对稳定的状态。与此同时,虽然该研究领域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研究群体,但核心研究者的数量较少并且高产作者发文量也较少,多数学者仅在该领域进行临时性的研究。其中,张宝钧、黄艺、曹荣平等作为该领域重要的知识生产者,其所产出的英语口译教学多媒体应用、教学效果评估等研究成果,是我国口译教学研究的重要基础知识。在知识演化方面,通过高频关键词统计及共现图谱分析,发现我国英语口译教学研究的早期研究重点主要涉及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中的技能养成,随着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发展,由早期议题衍生出的教学模式改革及强调综合素质的口译素养养成等逐渐成为研究重点。在热点知识方面,通过高频关键词聚类图谱分析,得出结论:我国英语口译教学研究领域的热点知识主要集中于口译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研究、非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研究等三个方面。

猜你喜欢

口译英语专业图谱
高清大脑皮层发育新图谱绘成
基于图对比注意力网络的知识图谱补全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美国法庭口译制度研究及启示——以夏威夷州法庭口译为例
绘一张成长图谱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专业四级听力考试的笔记策略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对中国口译近25年来的研究综述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