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线下结合型妇科专科护士培养方案的构建

2022-05-19王富兰罗月英

护理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函询妇科专科

胡 燕,王富兰,罗月英,王 丽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 400016

“十三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强护理人员培训,逐步建立健全专科护士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专科护理水平[1]。目前,糖尿病、老年护理、安宁疗护等方向专科护士发展较成熟[2-4],妇科专科护士培养相关报道较少。妇科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就诊率、高住院率和高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反复发作、复杂多变、疑难危重和并发症多的临床特点[5]。基于医疗专科化和精细化发展趋势,为提高妇科护理质量,加强妇科护理人员培养,发展妇科专科护士成为妇科护理发展的当务之急[6]。本研究拟构建线上线下结合型妇科专科护士培养方案,以期为我国妇科专科护士的培养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研究小组由6 人组成,主要从事妇科护理及护理教育领域工作,包括1 名主任护师、1 名副主任护师、2 名主管护师和2 名护师。其中,主任护师和副主任护师主要进行研究指导和函询专家的遴选,另外4 名小组成员主要负责文献检索、整理与分析,编制与发放专家函询问卷,进行资料的整理与统计分析。

1.2 拟定妇科专科护士培养方案初稿 本研究以岗位胜任力(指在某特定组织中,促使员工能够胜任本岗位工作,并且在该岗位上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的总和[7])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妇科临床护理实际情况,采用文献查阅和专家论证会议的方法,初步拟定妇科专科护士培养方案。

1.2.1 文献检索 课题研究组全面检索PubMed、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Springer Linker、维普、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文检索词为妇科、妇科疾病、专科护士、专业护士、培养,英文检索词为gynecology/gynecological diseases/specialized nurses/professional nurse/training。归纳整理文献中的培养内容、课时数、培养方法以及考核要求等方面内容。

1.2.2 专家会议 选取6 名妇科护理专家和2 名护理教师召开专家会议,妇科护理专家均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从事妇科护理工作15 年以上;护理教师为护理学专业,从事护理教育工作10 年以上。专家会议由课题研究小组中妇科护理经验丰富的主任护师主持,采用个人发言与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根据文献查阅总结的信息,结合我国临床实际特点,经过反复讨论,确定妇科专科护士培养方式、具体内容以及考核方式。课题研究小组在已经确定的培训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文献中的培养内容及课时数分别归类于每个培养目标中,对各条目进行修改、合并、精简,针对用词描述的规范性、准确性、数据表达、表格设计是否符合要求进行反复论证,最终形成妇科专科护士培养方案初稿。

1.3 编制专家函询问卷 专家函询问卷包括4 部分:①致谢及指导语;②专家一般资料调查表;③妇科专科护士培养体系函询表,包括培养内容及课时数两部分,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5 分为很重要,4 分为比较重要,3 分为一般重要,2 分为不太重要,1 分为不重要,针对各级指标的重要程度、指标设置及学时安排是否合理征求专家的意见和建议;④专家对该领域的熟悉程度及判断依据。

1.4 选择函询专家 函询专家纳入标准:①具有10 年及以上三级甲等医院妇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或高校妇产科教学工作经验;②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③对研究内容足够了解;④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最终选取19 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

1.5 实施专家函询 采用电子邮件和现场发放纸质问卷两种方式进行专家函询。第1 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后,研究者遵循指标筛选原则(重要性均分≥4 分,变异系数≤0.25),对专家函询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根据专家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结合研究小组的讨论意见,对相应指标进行修订,形成第2 轮专家函询问卷,同时附第1 轮专家意见汇总、各指标的重要性均分等,请专家参考,再次做出判断和论证。第2 轮专家函询问卷全部回收后,研究小组再次对函询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和SPSS 25.0 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专家一般资料用频数、均数±标准差(±s)、构成比(%)进行描述;Cs 表示专家的熟悉程度系数,Ca 表示专家的判断系数,计算专家的权威系数(Cr)=(Cs+Ca)/2,权威系数值越大,表明专家对函询内容的权威程度越高;各条目的变异系数表示专家对该函询条目判断的一致性,变异系数越小,表示专家对某一条目判断的一致性越好;肯德尔协调系数表示函询专家对所有条目意见的整体协调程度,肯德尔协调系数越大,说明专家的协调程度越高,并进行显著性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函询专家基本信息 共函询19 名专家,其中男3人,女16 人;年龄34~56(42.06±7.28)岁;本科8 人,硕士8 人,博士3 人;高级职称5 人,副高级职称7 人,中级职称7 人;相关领域工作年限12~36(21.22±7.99)年。

2.2 专家积极性 本研究共进行了两轮专家函询,第1 轮专家函询共发放问卷19 份,回收有效问卷18 份,有效回收率为94.74%,有6 名(33.33%)专家提出了25 条修改建议;第2 轮专家函询共发放问卷18 份,回收有效问卷18 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0%,专家没有提出修改建议。

2.3 专家权威程度 第1 轮函询的Cs 为0.939,Ca 为0.936,Cr 为0.938;第2 轮函询的Cs 为0.955,Ca 为0.958,Cr 为0.957,函询专家的权威程度高。

2.4 专家意见一致性 第1 轮专家函询,专家对60 项培养课程、4 项培养形式和4 项考核方式条目的重要性评分均分为3.78~5.00 分,标准差为0.00~0.58 分,变异系数为0.00~0.21,满分率为46.67%~100.00%;第2 轮专家函询,专家对64 项培养课程、5 项培养形式和6 项考核方式的重要性评分均分为4.50~5.00 分,标准差为0.00~0.50 分,变异系数为0.00~0.11,满分率为50.00%~100.00%。

2.5 专家意见协调性 第1 轮专家函询,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199;第2 轮专家函询,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226,经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6 条目的主要修改内容 ①课程内容部分,专家提出在“专业知识”方面增加“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共4 课时;“拓展知识”模块中增加“护士礼仪知识;规范护士职业礼仪”,共2 课时;“管理能力”模块增加“品管圈(QCC)、甘特图及PDCA 等管理工具的应用”。②培养方法部分,专家建议增加“建立妇科线上微信交流群”,以促进学员对时间的有效利用。③培养课时部分,共4 条调整意见,“妇科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由18 课时调整为14 课时;“急救能力”相关知识由6 课时调整为8 课时;“观察评估能力”相关知识由1 课时调整为2课时;“妇科常见诊疗技术及配合”相关知识由3课时调整为5 课时。④考核方式部分,增加“管理查房考核”及“开题报告”考核。

2.7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妇科专科护士培养方案

2.7.1 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结合专家会议及德尔菲函询结果,确定妇科专科护士培养采用理论和临床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其中,理论培训时间为1 个月,内容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能力以及职业特质4 个方面,分为集中授课(107 课时)、操作练习(20 课时),见表1。

表1 妇科专科护士培养课程内容及课时

(续表)

2.7.2 培养方式 大部分专科护士培养为3 个月左右的集中理论与实践培训,考虑到学员本身工作、家庭及社会因素,学员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培训形式,集中理论授课时可选择线下或观看教学视频,并建立线上学习微信交流群,由专人负责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临床实践需线下完成,见表2。

表2 妇科专科护士培养方式

2.7.3 考核方式 经专家会议及专家函询确定妇科专科护士培养考核方式包括6个部分,总分100分,80分为合格,不合格者需进行补考,补考不合格者需重新报名参加培训,见表3。专科培训结束后,建立专科学员联系册,每年追踪、反馈学员的工作、学习和成果产出情况,给予持续的指导和帮助,并收集学员对专科护士培养的意见、建议。

表3 妇科专科护士考核方式

3 讨论

3.1 构建线上线下结合型妇科专科护士培养方案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推进专科护士建设,专科护士培养在全国各省市陆续开展,多通过基地培训班的形式进行。目前,妇科专科护士培养已落后于急诊、静脉治疗、血液净化、糖尿病、老年病[8-12]等专科。截至2020 年,全国范围内仅有两所医院(重庆、浙江)开展基地形式的妇科专科护士培养,且均从2018 年开始。妇科疾病种类繁多,涉及良恶性肿瘤、生殖系统炎症、不孕不育等,每年妇科病人的就诊量大、住院人数多、病情复杂,对于妇科护士的临床、教学、科研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能力要求较高。为期3 个月全脱产培训,对于护士自身以及原单位的人力资源均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提升妇科护理质量、让更多的妇科护士能够参加专科护士培训,学员可以灵活选择培训形式,即在不影响原有工作、生活的同时,能够接受专科护士培训,提升临床、科研、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更好地为妇科病人服务。因此,构建线上线下结合型妇科专科护士培养方案十分有必要。

3.2 线上线下结合型妇科专科护士培养方案的科学性 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及专家会议确定妇科专科护士培养方案初稿,然后进行了两轮专家函询,参与函询的专家来自妇科医疗、护理以及护理教育等专业领域,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本研究中,第1 轮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4.74%,提出建议的专家占33.33%;第2 轮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00%,说明函询专家参与本研究的积极程度较高。专家权威程度用于判断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中的两轮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938 和0.957(>0.8),表明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专家对各培养课程条目重要性评分的均分、标准差和满分率表示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标准差越小,均分和满分率越大,说明该指标越重要,专家意见集中程度越高。本研究第1 轮专家函询,专家对各培养课程条目的重要性评分均分为3.78~5.00 分,标准差为0.00~0.58,满分率为46.67%~100.00%;第2 轮专家函询,各条目重要性评分的均分为4.50~5.00 分,标准差为0.00~0.50,满分率为50.00%~100.00%,表明专家的意见集中程度较高。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用肯德尔协调系数和变异系数表示,肯德尔协调系数越大,变异系数越小,表明专家意见越趋向一致,协调程度越好,两轮专家函询肯德尔协调系数经χ2检验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第2 轮专家函询各条目的变异系数为0.00~0.11,表明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较好。因此,线上线下结合型妇科专科护士培养方案具有较好的科学性。

3.3 线上线下结合型妇科专科护士培养方案的内容分析 本研究以岗位胜任力为理论基础,考虑临床护士工作的特殊性,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妇科专科护士培养方案,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能力以及职业特质4 个方面的核心课程,涉及妇科护理相关的临床、科研、教学、管理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并明确了具体的培养形式、培养内容、课时安排以及考核方式的分配比例。其中,妇科危急重症相关知识、妇科围术期病人的护理、妇科常见诊疗技术及配合、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妇科护理新进展、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工具的应用、核心制度的落实等条目的重要性评分均为满分,表明妇科专科护士需要在具备一定基础护理和妇科专科护理知识、技能的前提下再接受进一步的培养,培养重点是妇科急危重症病人的护理与抢救、教学、管理以及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能力。针对不同的课程,选择灵活多样的学习、教学和考核形式。建立专科学员联系群,培训结束后,每年跟踪落实专科学员返院后的临床、教学、科研以及管理能力的提升情况,给予持续的指导和督促,并收集学员对专科护士培养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妇科专科护士的培养方案。

4 小结

本研究构建的线上线下结合型妇科专科护士培养方案是以岗位胜任力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法、专家会议法和专家函询法确立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课时安排、培养方式以及考核方式,研究方法比较科学。函询专家的积极性和权威性高,对各级条目的意见趋于一致,可为我国妇科专科护士的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在后续研究中,拟将本研究所构建的培养方案应用于妇科专科护士培养中,以验证其培养效果。

猜你喜欢

函询妇科专科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浅析专科化管理在心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实践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安徽省医学会专科分会战“疫”在行动
福建抗疫专科护理队出征支援湖北
函询岂是走过场
函询岂是走过场
朔州市朔城区:严把第一道关口 扎实开展谈话函询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